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索杰 任慧鹏 +3 位作者 吴军峰 杨磊 张海宁 罗晓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靶向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R2*值对比测量在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任慧鹏 张雷 +5 位作者 任转琴 陈涛 王晓虎 李静 李莉 苟晓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ESWAN序列的R2*值在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PWML的新生儿进行头颅常规MRI、DTI、多回波采集的重度 T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早产儿10例,足月儿12例),同时选择22... 目的探讨ESWAN序列的R2*值在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PWML的新生儿进行头颅常规MRI、DTI、多回波采集的重度 T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早产儿10例,足月儿12例),同时选择22例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研究(早产儿10例,足月儿12例),并将病例组及对照组新生儿分别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分别测量PWML病灶、病灶对侧及正常新生儿病灶对应部位的R2*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组病灶、病灶对侧及正常早产儿的R2*值分别为7.458±2.463、5.708±2.277、4.024±0.940,足月儿组分别为8.609±2.461、6.621±2.072、5.250±1.526,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PWML病灶比病灶对侧、正常新生儿的R2*值均高,其中新生儿病灶与正常新生儿间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测量R2*值在新生儿PWML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成像 缺氧缺血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扩散加权成像比单指数DWI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优势 被引量:16
3
作者 任慧鹏 范晴 +1 位作者 王晓虎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高级扩散加权成像(advance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在移行带前列腺癌(transition zone prostate cancer,TZ-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鉴别诊断中较单指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 目的探讨高级扩散加权成像(advance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在移行带前列腺癌(transition zone prostate cancer,TZ-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鉴别诊断中较单指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优势。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48例TZ-PCa患者及56例BPH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序列、单指数DWI、高级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高级扩散加权成像包括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ntrovoxel incoherent movement DWI,IVIM-DWI)、拉伸指数DWI模型(stretched exponential DWI model,SE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测量单指数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IVIM-DWI的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SEM的扩散分布系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及DKI的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等参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诸参数值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诸参数鉴别诊断TZ-PCa和BPH的效能,用Z检验比较各参数值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结果TZ-Ca与BPH间的ADC、ADCslow、DDC及MK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MK、DDC、ADCslow、ADCslow+DDC+MK及ADC值的诊断效能均较高(AUC均>0.9),MK、DDC及ADCslow+DDC+MK的诊断效能优于ADC值(P值均<0.05),MK+DDC+ADCslow的诊断效能最大(AUC=1),联合参数较单参数有更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高级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效能优于单指数DWI,ADCslow+DDC+MK联合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慧鹏 陈涛 +5 位作者 张雷 任转琴 王晓虎 李静 李莉 苟晓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脑出血患者行常规MR序列(T1WI、T2WI、FLAIR、DWI)、T2*GRE、ESWAN检查,对ESWAN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ESWAN幅度图、相位图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对常规序列...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脑出血患者行常规MR序列(T1WI、T2WI、FLAIR、DWI)、T2*GRE、ESWAN检查,对ESWAN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ESWAN幅度图、相位图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对常规序列、T2*GRE、ESWAN各序列检出的出血灶数量、大小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常规序列、T2*GRE、ESWAN对总出血灶及脑微出血灶(CMB)的检出率比较为:ESWAN>T2*GRE>常规序列;ESWAN序列对于微出血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GRE及常规序列。结论相对于常规序列及T2*GRE,ESWAN能更准确的检测出血灶数量,对梗死后微出血独具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出血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孟小丽 舒俊 +4 位作者 任转琴 李文 张雷 王晓虎 任慧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形态、强化方式、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比较、强化程度、溃疡、坏死、长径、短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并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胃间质瘤相比,胃平滑肌瘤多累及EGJ、轻中度强化、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相比较低或类似、长径/短径>1.3(P值依次为0.000、0.000、0.001、0.007)。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于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间质瘤 贲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莉 索凌云 +3 位作者 李静 任慧鹏 王晓虎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DWI(WB-DWI)在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筛选出经临床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5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WB-DWI及T2抑脂轴面扫描,记录所有异常淋... 目的探讨全身DWI(WB-DWI)在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筛选出经临床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5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WB-DWI及T2抑脂轴面扫描,记录所有异常淋巴结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将淋巴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结转移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瘤组与转移瘤组间ADC值进行两两比较,探讨ADC值在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试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间的最佳鉴别诊断阈值(OT)。结果淋巴瘤组ADC值为(0.70±0.13)mm2/1000 s,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为(0.94±0.14)mm2/1000 s,正常对照组ADC值为(1.23±0.24)mm2/1000 s,经独立样本t检验,淋巴瘤组与淋巴结转移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95,P<0.05),淋巴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76,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7.851,P<0.05)。通过ROC曲线,得出在ADC值0.79时,AZ值=0.910,其对应灵敏度90.3%,特异度80.6%,此时准确指数最高,诊断效能最佳。结论全身DWI在全身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ADC值的定量分析能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淋巴瘤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核壳型沙丁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慧鹏 管毓渝 +2 位作者 戴荣华 刘国艳 柴春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2-378,共7页
为了解决饲料和动物产品中沙丁胺醇残留现场快速检测的难题,开发以分子印迹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沙丁胺醇的新方法,使用沙丁胺醇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作为功能单体,以本体聚合法为基础合成常规SAL分子印迹聚合... 为了解决饲料和动物产品中沙丁胺醇残留现场快速检测的难题,开发以分子印迹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沙丁胺醇的新方法,使用沙丁胺醇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作为功能单体,以本体聚合法为基础合成常规SAL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s)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on imprinted polymer NIPs)。在此基础上,以胶体金粒子为引发核,制备出新型的核壳型沙丁胺醇MIPs。应用紫外吸收光谱(UV spectra)、傅里叶红外光谱(IR spectra)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技术手段获得两种印迹物及各种相关化合物的光谱图、电镜图等表征图像。由实验结果可知,SAL和MA上的羧基形成稳定又容易洗脱的1∶1型氢键配合物,化学结合常数K=-0.245×10~6 L^2·mol^(-2)。与MA的—COOH中氢原子形成氢键的可能结合位点是SAL C—O中的氧原子。MIPs与MA中—OH的吸收峰比较可知,前者明显红移;证明SAL作为模板分子与MA之间发生特定结合。未洗脱MIPs的C—O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红移;即能量损失明显,可知MA中—COOH的氢原子如果要生成氢键,可能的结合位点就是SAL分子内C—O中的氧原子。MIPs和NIPs中C—C,C—O,—OH等吸收明显的官能团峰型大致相同。将MIPs洗脱掉作为模板分子的SAL后,留下了含有特殊且确定结构官能团化学及空间构成均与SAL高度匹配的空穴,可与待测液中的目标检测分子SAL发生特异性识别和专一结合作用。而胶体金核壳型MIPs与常规MIPs相比,除具有以上相同特点外,其表面更加松散,表面孔穴明显增多。由此增加了吸附目标分子的有效面积,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这两种印迹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分析为建立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快速检测SAL新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核壳型分子印迹物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与磁共振常规组合序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血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虎 张雷 +3 位作者 陈涛 任转勤 李莉 任慧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9-11,16,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与磁共振常规组合序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出血检出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磁共振组合序列(T1WI、T2WI、FLAIR)及ESWAN序列,检测56例HIE患儿出血例数、不同分度HIE出血... 目的比较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与磁共振常规组合序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出血检出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磁共振组合序列(T1WI、T2WI、FLAIR)及ESWAN序列,检测56例HIE患儿出血例数、不同分度HIE出血的检出例数及HIE出血灶个数,比较二者对HIE出血检出率、检出个数的差异。结果 ESWAN及磁共振组合序列对轻度HIE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二者对HIE出血灶个数的检出存在显著差别,ESWAN序列显著优于常规MRI序列。结论 ESWAN序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磁共振常规序列,可作为HIE出血诊断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磁共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出血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序列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虎 任转琴 +5 位作者 陈涛 张雷 李静 李莉 任慧鹏 苟晓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采用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研究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群中脑微出血灶(CMBs)的发生率与分布的差异及E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中的优势。方法:采用ESWAN检测30例脑梗死、30例脑出血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CMBs,按照CMBs... 目的:采用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研究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群中脑微出血灶(CMBs)的发生率与分布的差异及E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中的优势。方法:采用ESWAN检测30例脑梗死、30例脑出血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CMBs,按照CMBs数目将其分为无、轻、中和重度4级,对不同组之间CMBs严重程度的差异以及ESWAN与T2*GRE序列、常规MRI序列(T1WI、T2WI、FLAIR)对微出血灶检出敏感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的CMBs发生率为76.6%,以中重度为主;脑梗死组为36.7%,以轻中度为主;正常老年人为6.7%。各组间CM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MBs最常见于大脑半球深部区域,其次是脑叶皮层和皮层下区。ESWAN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GRE及常规序列。结论:CMBs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ESWAN序列在脑微出血的诊断中与T2*GRE及常规序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临床影像特点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索凌云 李莉 +5 位作者 李静 陈涛 张雷 王晓虎 任慧鹏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均表现为小脑...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均表现为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长T2信号,18例为单纯小脑齿状核病变,其余12例合并桥脑背侧-小脑上脚-上髓帆、大脑脚、延髓、颈髓及基底节长T2信号。其中以小脑齿状病变发生率最高、最具有特征性,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症状出现至初查/复查MRI的时间〈3d者,患儿临床症状重,颅内病灶范围广,多部位累及;3~5 d者,症状好转,齿状核病灶范围缩小;6~9 d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齿状核病灶消失或回缩至第四脑室旁;〉9d者,患儿临床症状痊愈或明显好转,颅内病灶消失。总体呈正向相关,且病灶的消失早于临床症状、体征。结论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能够为疾病诊断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小脑共济失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宝琴 王立芹 +1 位作者 李彦明 任慧鹏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342-1343,共2页
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报道不少,但结果众说不一,而且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内分泌及代谢均有不同的影响[1-3]。我们采用固定剂量的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ESWAN序列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涛 张雷 +5 位作者 李莉 李静 苟晓光 王晓虎 任慧鹏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诊断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A)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47例颅内CA患者的MRI资料,比较ESWAN与常规MRI序列显示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7例中,ESWAN序列完全... 目的探讨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诊断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A)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47例颅内CA患者的MRI资料,比较ESWAN与常规MRI序列显示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7例中,ESWAN序列完全显示颅内CA的病灶,且具有影像的特征性的"铁环征、桑椹状"或完全低信号影,与其他常规MRI序列相比,病灶检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AN显示CA较其他常规MRI序列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CA的最佳序列,应作为CA的常规检查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修饰玻碳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镉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梦宇 任慧鹏 姚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选用8-羟基喹啉修饰裸玻碳电极,利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记录了镉在修饰电极上的溶出伏安变化规律,通过优化缓冲液、pH、修饰剂量及富集时间等4种检测条件,建立了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镉的电化学方法。该方法检测镉的回归方程为ICd=-... 选用8-羟基喹啉修饰裸玻碳电极,利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记录了镉在修饰电极上的溶出伏安变化规律,通过优化缓冲液、pH、修饰剂量及富集时间等4种检测条件,建立了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镉的电化学方法。该方法检测镉的回归方程为ICd=-7.5×10-7-7.98×10-6C(mg/L),R2=0.9929,SD=1.9634×10-7。检测限可达50μg/L,回收率大于95%,线性范围为0.05~1mg/L,平均检测时长低于6min,准确率为95%。最后用实际样品与国标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证实8-羟基喹啉所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便利等特点,为重金属镉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技术以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序列联合双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索凌云 任慧鹏 霍敏华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2期2296-2299,共4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序列联合双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设为对照组,54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IVIM序列联合双参数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速率常数(K_(ep))、容...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序列联合双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设为对照组,54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IVIM序列联合双参数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容量百分数(V_(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价值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K^(trans)、Ke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D^(*)、V_(e)、f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前列腺癌患者D^(*)值高于中分化、低分化患者,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D^(*)值高于低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前列腺癌患者f值均低于中分化、低分化患者,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f值低于低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前列腺癌患者K_(ep)值低于中分化患者,而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K_(ep)值高于低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前列腺癌患者D、Ve、K^(tran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f、K_(ep)、Ve、K^(trans)值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均在0.6以上,且D值最高。结论IVIM联合双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对鉴别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双参数MRI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快速测定饲料中的沙丁胺醇
15
作者 任慧鹏 徐建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19,共8页
以裸丝网印刷电极(SPE)为载体原位合成分子印迹膜(MIM),制得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MIM-SPE),从而建立MIM-SPE检测沙丁胺醇(SAL)的方法。首先通过SPE获得标准液中SAL的电化学行为图像,并计算得到标准曲线:I=2.9818+0.143... 以裸丝网印刷电极(SPE)为载体原位合成分子印迹膜(MIM),制得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MIM-SPE),从而建立MIM-SPE检测沙丁胺醇(SAL)的方法。首先通过SPE获得标准液中SAL的电化学行为图像,并计算得到标准曲线:I=2.9818+0.14302c,R=0.998,检测限为0.9mg/L,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6.0mg/L;再用修饰电极测定SAL,得到标准方程:I=8.9433+0.79294c,R=0.996,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mg/L,检测限为0.2mg/L。该方法平均回收率可达86.7%,准确率为100%,存在相似干扰物的情况下,检出量为94.8%以上,结果比较理想。另外,此方法检测单个样品用时仅为150s,因此MIM-SPE可以方便快速检测SAL,检测成本较低,适用于现场的大批样品快速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分子印迹膜 丝网印刷电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腙修饰玻碳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镉
16
作者 孙梦宇 任慧鹏 +2 位作者 孙向军 张建华 姚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6-91,共6页
建立了基于双硫腙修饰玻碳电极的电流型传感方法,并对其检测条件和性能进行优化。该法检测镉的回归方程为I_(Cd)=-8.152×10^(-7)-2.841×10^(-5) C(mg/L),R2=0.997 7(P<0.0001),SD=1.3066×10^(-7),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 建立了基于双硫腙修饰玻碳电极的电流型传感方法,并对其检测条件和性能进行优化。该法检测镉的回归方程为I_(Cd)=-8.152×10^(-7)-2.841×10^(-5) C(mg/L),R2=0.997 7(P<0.0001),SD=1.3066×10^(-7),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2~1.0mg/L,检测限为10μg/L,样品平均回收率超过95%。检测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食品中常见的其他金属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腙 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化锶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霍敏华 索凌云 +1 位作者 任慧鹏 杨卷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2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氯化锶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经SPECT/CT联合其他影像检查及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瘤,并自愿使用二氯化锶进行治疗的66例多发性骨转移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痛缓解情... 目的研究二氯化锶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经SPECT/CT联合其他影像检查及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瘤,并自愿使用二氯化锶进行治疗的66例多发性骨转移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血常规指标、临床疗效及骨转移灶消退情况,并分析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6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5个月。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KP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无痛患者由治疗前的20、32、14、0例,改善至5、29、23、9例。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止痛有效率为77.27%,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4.24%,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治疗≥3个月后复查骨扫描,骨转移灶治疗有效率为78.46%。结论二氯化锶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可缓解骨痛,降低骨转移灶及骨骼相关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小且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化锶 多发性骨转移瘤 全身骨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与MRI及CT检查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卷红 任慧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292-2294,2299,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与MRI及CT三种影像检查技术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77例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SPECT/CT与MRI及CT三种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分析77例前列... 目的探讨SPECT/CT与MRI及CT三种影像检查技术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77例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SPECT/CT与MRI及CT三种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分析7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最终确诊为骨转移者38例。77例均完成SPECT/CT全身骨扫描检查;同期完成盆腔CT检查者13例,完成盆腔MRI检查者69例。在同期完成CT检查的13例患者中,SPECT/CT诊断骨转移6例,CT诊断骨转移5例,最终临床确诊骨转移6例;在同期完成MRI检查的69例患者中,SPECT/CT诊断骨转移35例,MRI诊断骨转移34例,最终临床确诊骨转移35例。结论SPECT/CT影像检查技术灵敏度高,MRI影像检查特异度高,两种影像检查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金帅 李玉雄 +1 位作者 俞辉 任慧鹏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由于复杂的环境因素,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对钻井和修井的技术要求很高,一旦出现疏忽,很容易造成井漏事故。为解决我国钻井设备的井漏问题,满足能源输送需求,分析了井漏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深入研究了井漏技术在钻井过程中... 由于复杂的环境因素,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对钻井和修井的技术要求很高,一旦出现疏忽,很容易造成井漏事故。为解决我国钻井设备的井漏问题,满足能源输送需求,分析了井漏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深入研究了井漏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井漏技术 堵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鉴别肾脏实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宏涛 景少华 任慧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鉴别肾脏实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6例肾脏实质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将其分为肾恶性肿瘤组(86例)和肾良性肿瘤组(40例),其中肾恶性肿瘤组再分为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60例),乳头... 目的:分析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鉴别肾脏实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6例肾脏实质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将其分为肾恶性肿瘤组(86例)和肾良性肿瘤组(40例),其中肾恶性肿瘤组再分为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6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组(15例),肾嫌色细胞癌(chRCC)组(11例);肾良性肿瘤组再分为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组(28例),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O)组(1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选取肿瘤直径最大的层面,包括CT平均灰度值、中等强度、标准差、峰值、偏度及熵。比较各组患者CT相关纹理参数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鉴别肾脏实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肾恶性肿瘤组患者CT标准差及偏度明显高于肾良性肿瘤组,熵明显低于肾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0,t=1.995,t=2.163;P<0.05)。pRCC组、chRCC组、fp-AML组及RO组患者CT标准差明显低于ccR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t=3.107,t=3.938,t=2.741;P<0.05);chRCC组及fp-AML组患者偏度明显低于pRCC组、ccR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chRCC组)=2.383,t=2.027;t_(fp-AML组)=4.937,t=5.448;P<0.05);RO组患者偏度明显高于chRCC组及fp-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12,t=31.850;P<0.05)。CT平扫指标诊断肾恶性肿瘤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灵敏度为79.64%,特异度为78.64%;标准差鉴别ccRCC与pRCC患者的AUC为0.781,ccRCC与chRCC患者的AUC为0.836,ccRCC与pRCC患者的AUC为0.825,ccRCC与fp-AML患者的AUC为0.749,chRCC与pRCC患者的AUC为0.746,pRCC与fp-AML患者的AUC为0.891,fp-AML与RO患者的AUC为0.854。结论: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可反应肾脏实性肿瘤的表征、病理分型及分级,在预测肾脏实质肿瘤的良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操作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客观提供病灶信息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图像纹理特征 鉴别 肾脏实性肿瘤 良恶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