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修东 任向红 +1 位作者 李少朋 罗炜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针对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UDMH)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和生物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归纳总结了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联合法在内的现有UDMH废水处理手段的技术特点及发展状况,重点对当前工业应... 针对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UDMH)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和生物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归纳总结了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联合法在内的现有UDMH废水处理手段的技术特点及发展状况,重点对当前工业应用中的热门方法燃烧法的工艺原理、研究现状和优缺点等进行了介绍。从处理效率、操作难度、经济成本等角度对目前UDMH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物理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但难以处理溶解性污染物,主要适用于初步污染物质的分离;化学方法的技术手段相对成熟、处理效率高、普适性强,但处理流程相对复杂,对操作要求较高;生物法具有污染小、低能耗等优势,符合未来绿色发展趋势;联合法综合多种技术优势,可以高效完成UDMH废液处理工作,但同时增加了处理过程的复杂性。综上,提出对UDMH废水进行处理时,需更多关注光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等新型绿色环保技术,并采取联合方法进行综合环保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废水净化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盐去除硝基氧化剂废水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向红 樊秉安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575-576,581,共3页
研究了用亚硫酸盐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消除了污染 ,并探索了 p H<3、p H=6~ 7、p H>1 2条件下亚硝酸盐降解率的变化及不同亚硝酸盐与亚硫酸盐的初始浓度比对降解率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 p H=2 ,亚硫酸盐与亚硝酸盐的... 研究了用亚硫酸盐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消除了污染 ,并探索了 p H<3、p H=6~ 7、p H>1 2条件下亚硝酸盐降解率的变化及不同亚硝酸盐与亚硫酸盐的初始浓度比对降解率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 p H=2 ,亚硫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最佳投料比为 1 .5 :1 ,使用该法处理硝基氧化剂废水的初始浓度最好在 80 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亚硫酸盐 硝基氧化剂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族观念与姓氏延续——陇西李氏文化符号影像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向红 冉彬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4,F0002,F0003,共7页
宗族观念来源于宗法社会制度,以姓氏的特征表现出来,宗族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西北之地的陇西李氏,历经千年,唐朝李氏当政极大地提升了李氏影响力,并以宗祠形式将天下李氏宗亲凝聚起来。陇西从地域名称固化为一种... 宗族观念来源于宗法社会制度,以姓氏的特征表现出来,宗族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西北之地的陇西李氏,历经千年,唐朝李氏当政极大地提升了李氏影响力,并以宗祠形式将天下李氏宗亲凝聚起来。陇西从地域名称固化为一种天下李氏归宗的文化符号,姓氏族谱将各支系连接在一起,成为怀念先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姓氏 陇西李氏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向红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8年第8期443-445,共3页
氟与人体健康氟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九号元素,原子序数为9,原子量为18.998403。氟在室温时是一种淡黄色气体,液态氟呈淡黄色,固态时为乳白色,常温下氟的密度为1.11g/cm3,熔点为53.38°K,沸点为84... 氟与人体健康氟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九号元素,原子序数为9,原子量为18.998403。氟在室温时是一种淡黄色气体,液态氟呈淡黄色,固态时为乳白色,常温下氟的密度为1.11g/cm3,熔点为53.38°K,沸点为84.86°K[1]。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道有害气体检测报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向红 王国华 张淑娟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化学过滤吸附技术消除其它气体对传感器的干扰、单片机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具有定时和不定时打印测量结果及 90 %预报警功能。仪器质量轻、体积小 ,使用方便 ,适合于空气中有害气体CO、H2 S、NH3 、NO2 ...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化学过滤吸附技术消除其它气体对传感器的干扰、单片机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具有定时和不定时打印测量结果及 90 %预报警功能。仪器质量轻、体积小 ,使用方便 ,适合于空气中有害气体CO、H2 S、NH3 、NO2 、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气体检测 化学传感器 气体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类燃料在土壤中迁移转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向红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54,共4页
论述了对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降解、迁移转化模型及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毒性。肼类燃料在土壤环境中与粘土的作用最强 ,主要存在着物理吸附与化学降解两个方面。pH值较低时 ,在粘土中主要是可逆离子交换 ;pH值较高... 论述了对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降解、迁移转化模型及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毒性。肼类燃料在土壤环境中与粘土的作用最强 ,主要存在着物理吸附与化学降解两个方面。pH值较低时 ,在粘土中主要是可逆离子交换 ;pH值较高时 ,在土壤表面形成不溶的氢氧化物 ,通过氢键和离子作用结合大量肼类燃料。肼类燃料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毒性大小是肼>甲基肼>偏二甲肼 ,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可促进肼类燃料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肼类燃料 无水肼 偏二甲肼 土壤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类燃料气体检测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向红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肼类燃料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在环境和作业场所中 ,须严格控制其蒸气浓度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蒸气浓度的监测非常重要 。
关键词 肼类燃料 气体检测技术 环境监测 航天推进剂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悯与救渎——毕淑敏小说《红处方》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向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毕淑敏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其长篇小说《红处方》出版当年,就被《南方周末》选为该年度最有影响的10本书之一,并获得首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大奖。小说体现了作家对欲望生存的逼视、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对吸毒者的深沉关怀,也集中... 毕淑敏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其长篇小说《红处方》出版当年,就被《南方周末》选为该年度最有影响的10本书之一,并获得首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大奖。小说体现了作家对欲望生存的逼视、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对吸毒者的深沉关怀,也集中反映了毕淑敏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救渎脆弱生命的强烈意识,是作家开给当下社会的一剂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 《红处方》 欲望 生命 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向红 田喆 +3 位作者 余文娟 朱其罡 刘新义 王彦东 《甘肃教育》 2017年第22期26-27,共2页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学特点,对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提出,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要以树立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前提,以探索"教、学、...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学特点,对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提出,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要以树立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前提,以探索"教、学、做、用、创"为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为核心,以实施"创新——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语文教学 创新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传感器抗H_2S干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向红 张淑娟 王国华 《传感器世界》 2001年第8期11-12,15,共3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过滤吸附技术除去对二氧化硫电化学传感器影响最严重的硫化氢气体的干优,提高了二氧化硫传感器的灵敏度。
关键词 二氧化硫 传感器 硫化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关于戒毒的现实主义力作——毕淑敏小说《红处方》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向红 《社科纵横》 2007年第7期96-97,共2页
毕淑敏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她精心打造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是一部关注戒毒斗争的现实主义力作。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小说《红处方》从医学的视角出发,形象地解读了丰富的戒毒知识,科学地揭示了吸毒戒毒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反... 毕淑敏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她精心打造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是一部关注戒毒斗争的现实主义力作。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小说《红处方》从医学的视角出发,形象地解读了丰富的戒毒知识,科学地揭示了吸毒戒毒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反应,深刻地阐释了戒毒的社会现实问题,为人们敲响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警钟。就戒毒的社会意义而言,小说《红处方》也是一部宣传戒毒的科普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 《红处方》 知识性 科学性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类燃料与环境污染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向红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文比较了作为火箭推进剂的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三种肼类燃料的毒性 ,论述了三种肼类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与大气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氧气、氮氧化物、臭氧和紫外光相互作用及降解规律 ,在水体中与水作中的氧气、光、金属高于及微生... 本文比较了作为火箭推进剂的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三种肼类燃料的毒性 ,论述了三种肼类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与大气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氧气、氮氧化物、臭氧和紫外光相互作用及降解规律 ,在水体中与水作中的氧气、光、金属高于及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降解规律 ,在土壤环境中 ,与土壤组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降解产物。肼类燃料在环境中的自然降解非常复杂 ,有些降解产物甚至比肼类燃料本身的毒性更大 ,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并不是随着肼类燃料的消失而消失 ,且存在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肼类燃料 环境污染 大气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美育的创新实践探索与思考--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向红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涉农高职院校,牢固树立新时代美育新理念、结合院校特色做好美育工作、创新开展富有成效的美育体验活动,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美育氛围。同时,本研究也针对美育工作中存...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涉农高职院校,牢固树立新时代美育新理念、结合院校特色做好美育工作、创新开展富有成效的美育体验活动,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美育氛围。同时,本研究也针对美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美育水平的对策:健全美育工作机制、强化美育基础条件建设、注重美育师资队伍培育和美育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职 美育 实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类燃料蒸汽污染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向红 《上海航天》 2002年第5期57-59,62,共4页
针对肼类燃料在使用中产生的蒸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这一问题 ,介绍了肼类推进剂气体污染控制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洗涤吸收法、气体扩散法、焚烧法、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法、喷雾法、冷却法、泡沫覆盖法、固体粉末消污法等。论述了国内外... 针对肼类燃料在使用中产生的蒸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这一问题 ,介绍了肼类推进剂气体污染控制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洗涤吸收法、气体扩散法、焚烧法、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法、喷雾法、冷却法、泡沫覆盖法、固体粉末消污法等。论述了国内外肼类气体污染控制的各种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肼类燃料 气体污染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关于天水石节子村的调研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向红 《文化产业》 2019年第15期33-35,共3页
只有13户人家的石节子村,通过开办乡村美术馆,让高雅艺术与乡村生活创意融合,赋予乡村浓郁的艺术气息,带动了乡村文化发展。但由于资金不足、文化资源经济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乡村建设社会参与度不够等原因,致使石节子村经济发展滞后。&q... 只有13户人家的石节子村,通过开办乡村美术馆,让高雅艺术与乡村生活创意融合,赋予乡村浓郁的艺术气息,带动了乡村文化发展。但由于资金不足、文化资源经济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乡村建设社会参与度不够等原因,致使石节子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文化创意工作室"团队通过对石节子村的走访调研,提出争取资金、提升石节子村发展文旅接待的能力、挖掘石节子乡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节子村 乡村文化 实践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道用水下堵漏剂的研制
16
作者 任向红 樊秉安 李瑛 《粘接》 CAS 2002年第1期1-2,6,共3页
坑道水下堵漏剂的研制包括F - 1、F - 2和F - 3型。其中F - 1是一种有机堵漏剂 ,它可以在水中固化 ;F - 2是一种无机防水堵漏剂 ,施工方便 ;F - 3是速凝型 ,它可在瞬间固化 。
关键词 坑道水下堵漏剂 坑道 防水材料 速凝型 缓凝型 无机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肃乡村“非遗”传承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通渭碧玉剪纸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向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0期153-157,共5页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乡村非遗的挖掘,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宝贵资源。该文以甘肃通渭碧玉剪纸为例,探讨乡村非遗的区域文化特色,为挖掘乡村文旅产业的文...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乡村非遗的挖掘,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宝贵资源。该文以甘肃通渭碧玉剪纸为例,探讨乡村非遗的区域文化特色,为挖掘乡村文旅产业的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非遗 乡村旅游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水分偏二甲肼再生技术研究
18
作者 任向红 樊秉安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7-520,共4页
液体火箭燃料偏二甲肼往往因为水分超标而报废 ,本文提出了通过精馏法使超水分偏二甲肼再生为合格产品的方法 ,并对其原理及工艺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再生技术 偏二甲肼 水分超标 精馏法 液体火箭燃料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活动经验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向红 《甘肃农业》 2005年第7期107-107,共1页
本文提出,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的辩论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文章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的程序和基本要求进... 本文提出,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的辩论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文章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的程序和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清晰的组织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活动 高等职业教育 经验 整体素质 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 竞争能力 组织 知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向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5期116-122,共7页
非遗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和地方物产的代表性,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甘肃非遗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其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助力乡... 非遗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和地方物产的代表性,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甘肃非遗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其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文旅强省、促进人民增强文化自信。该文在分析非遗手工艺传承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意义基础上,研判甘肃两者融合存在时空错位效果不佳、资源开发不足且创业就业困难、科研加持不够、各方聚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环境、培养人才、多方联动等可操作的建议对策,力求对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和文旅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进行实践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非遗手工艺 传承 旅游 融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