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33例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列 郭萍 +3 位作者 耿松 杨胜良 金学敏 朱毅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心脾两虚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及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型的GAD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九味镇心颗粒,6 g(...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心脾两虚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及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型的GAD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九味镇心颗粒,6 g(1包),tid.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初始剂量10 mg,第7天20 mg,第8天视病情酌情加到30 ~ 40 mg,q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分别为33,31例.两组患者从治疗第1周开始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并持续到第6周末.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7.58%,58.06%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P>0.05).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的GAD效果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镇心颗粒 帕罗西汀 焦虑障碍 广泛性 心脾两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任列 朱毅平 孙菊水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7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条件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160mg·d-1,氯氮平150mg·d-1。对照组给予氯氮...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条件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160mg·d-1,氯氮平150mg·d-1。对照组给予氯氮平500mg·d-1。研究周期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不良反应量表评分(TESS)。治疗前后均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脑电图。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都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阴性症状分第2周开始下降,对照组从第4周开始下降,提示治疗组对缓解阴性症状的作用更为迅速。第8周末两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相当(P>0.05)。对照组嗜睡、流涎、便秘、头昏的出现率、脑电图异常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要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小剂量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和大剂量的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列 陆晓哲 +3 位作者 耿松 郭萍 金学敏 朱毅平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71-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得分6~11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的GAD患者120例...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得分6~11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的GAD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组(A组)、单一坦度螺酮组(B组)、单一帕罗西汀组(C组)3组,排除中途脱落13例后,A组36例,B组35例,C组36例。治疗前评定GAD-7、HAMA量表基线值,治疗后第1、2、4、8周末评定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8周末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HAMA减分率〉50%为有效,〈50%无效,HAMA≤7分为痊愈。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唑吡坦使用例数、天数、剂量以及GAD-7及HAMA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患者治疗后第1、2、4周末HAMA得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第8周末3组HAM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治疗后第1、2、4周末HAMA得分呈现出A组〈B组〈C组的趋势,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对GAD焦虑症状的改善快于单一坦度螺酮或帕罗西汀(P〈0.05或0.01)。经Ridit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GAD安全有效,对GAD焦虑症状的改善快于单一使用坦度螺酮或帕罗西汀,未观察到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对GAD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度螺酮 帕罗西汀 广泛性焦虑障碍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列 王轶虎 +4 位作者 宋光明 夏青春 陈科 潘新根 支胜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起病年龄≥60岁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1,po;治疗组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10 mg,tid,po。治疗前...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起病年龄≥60岁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1,po;治疗组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10 mg,tid,po。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HAMD、HAMA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第1周HAMD、HAMA开始逐步下降,对照组治疗第2周开始逐步下降,两组8周HAMD、HAMA减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便秘等常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能快速、有效地缓解老年性抑郁症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度螺酮 帕罗西汀 抑郁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任列 孙菊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组(联合组),采用PANSS评定其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2组8周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氯氮...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组(联合组),采用PANSS评定其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2组8周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氯氮平组47%,联合组57%。联合组不良反应比氯氮平组少。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氯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及利培酮所致肝酶异常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任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577-1578,共2页
目的 分析氯氮平及利培酮所致肝酶异常发生率 ,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 ,年龄 18~ 6 0岁 ,入院后单一服用氯氮平或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象 ,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 目的 分析氯氮平及利培酮所致肝酶异常发生率 ,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 ,年龄 18~ 6 0岁 ,入院后单一服用氯氮平或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象 ,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 35 2例 ,氯氮平组 185例 ,利培酮组 16 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酶异常利培酮组远低于氯氮平组 (P <0 .0 1)。两组肝酶异常出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利培酮组ALT及AST升高值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 (P <0 .0 1)。两组中接受以肝泰乐为主治疗的患者 ,肝酶恢复正常时间利培酮组显著短于氯氮平组 (P <0 .0 1)。结论 氯氮平及利培酮都可引起肝酶异常 ,其机制可能和抗胆碱能及高α1-R亲和力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利培酮 肝酶异常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的关联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敏 沈仲夏 +4 位作者 钱敏才 崔力军 任列 蔡敏 沈鑫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17)或者文拉法辛缓释剂(n=71)治疗8周,疗效判定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分减分率及HAMA评分来评定。对所有患者及169例正常对照组接受5-HT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5-HTT各基因型(SS、LS、LL)及等位基因(S、L)在GAD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T各基因型患者基线时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2,P=0.949)。所有患者中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8,P=0.47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0,P=0.81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5,P=0.036),LL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值显著高于SS和LS基因型。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GAD发病的易感性之间可能无直接关系。5-HTT基因多态性和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不相关,但LL基因型的GAD患者接受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SS和LS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 抗抑郁剂 广泛性焦虑障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支胜利 陈科 +2 位作者 潘新根 任列 吴杰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2087-2088,209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AD患者90例,依就诊顺序分为3组,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3组患...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AD患者90例,依就诊顺序分为3组,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的测评。结果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较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对AD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海蛇胶囊 盐酸多奈哌齐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合并复方海蛇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支胜利 陈科 +2 位作者 潘新根 任列 吴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合并复方海蛇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90例A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合并复方海蛇胶囊治疗)30例、多奈哌齐治疗组(单用多奈哌齐治疗)3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合并复方海蛇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90例A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合并复方海蛇胶囊治疗)30例、多奈哌齐治疗组(单用多奈哌齐治疗)3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不予痴呆药物)30例。观察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评3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MMSE减分值明显高于多奈哌齐治疗组(t=5.09,P<0.01)和对照组(t=7.71,P<0.01);多奈哌齐治疗组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10,P<0.01)。联合治疗组ADL评分减分值明显高于多奈哌齐治疗组(t=-2.33,P=0.02)和对照组(t=-6.88,P<0.01);多奈哌齐治疗组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5.50,P<0.01)。结论:多奈哌齐和复方海蛇胶囊联合治疗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复方海蛇胶囊 多奈哌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轶虎 任列 朱建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94-69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5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与单药组28例,双盲对照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使用丙戊酸钠(0.2~0.6g.d-1)联合利培酮(2~5mg.d-1)口服治疗;单药...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5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与单药组28例,双盲对照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使用丙戊酸钠(0.2~0.6g.d-1)联合利培酮(2~5mg.d-1)口服治疗;单药组单用利培酮(2~5 mg.d-1)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第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第2周末,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83.33%)、BRPS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单药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疗效显著,能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精神行为 丙戊酸钠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米帕明用于首发抑郁症首次抗抑郁治疗无效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敏才 沈鑫华 +7 位作者 钮富荣 孙菊水 朱毅平 郭玮刚 王春生 杨剑虹 林敏 任列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1188-1190,1193,共4页
目的了解首发抑郁症首次治疗无效后换药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首次治疗无效后的患者进入第二轮换药治疗。首次治疗用艾司西酞普兰无效13例,舍曲林无效18例.瑞波西汀无效20例。共计51例,均换为文拉法辛缓释剂;首... 目的了解首发抑郁症首次治疗无效后换药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首次治疗无效后的患者进入第二轮换药治疗。首次治疗用艾司西酞普兰无效13例,舍曲林无效18例.瑞波西汀无效20例。共计51例,均换为文拉法辛缓释剂;首次治疗用文拉法辛无效9例.度洛西汀无效17例,共计26例,均换为氯米帕明。均再治疗6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来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HAMD、MADRS均在2周末较基线减分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点HAMD、MADRS评分、减分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氯米帕明组震颤、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电图异常等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文拉法辛组高。结论首发抑郁症首次治疗用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瑞波西汀无效后,第二轮换为文拉法辛缓释剂;首次治疗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无效后,第二轮换为氯米帕明均仍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两种换药方案疗效相似,但氯米帕明不良反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文拉法辛 氯米帕明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银杏叶制剂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新根 金晓日 任列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 了解银杏叶制剂(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采用舒血宁片合并原抗精神病药物12周的动态观察治疗,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 目的 了解银杏叶制剂(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采用舒血宁片合并原抗精神病药物12周的动态观察治疗,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症状变化和副作用。 结果 舒血宁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临床有效率为72.9%,BPRS总分,BPRS—ANEC分量表分,SANS总分,SANS五项总评以及CGI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而且能减轻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 舒血宁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舒血宁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特点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建英 帅亦斌 +4 位作者 沈仲夏 章晓梅 蔡敏 任列 沈鑫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脑灰质体积(GM)变化特点,以及这些变化与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比较3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及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GM差异;研究组... 目的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脑灰质体积(GM)变化特点,以及这些变化与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比较3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及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GM差异;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可变剂量10~20mg/d治疗8周,治疗8周末比较痊愈患者与未痊愈患者治疗前GM差异,运用DEPASF4.3 Advanced Edition软件处理影像数据,进行全脑GM比较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在右侧眶部额下回及左侧颞中回脑GM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lphasim校正);研究组左侧梭状回GM值与治疗前HAMA评分呈负相关(P<0.05,Alphasim校正);研究组两侧颞上回、枕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GM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Alphasim校正);治疗8周末痊愈组患者13例,未痊愈患者25例,痊愈组在右侧梭状回、颞叶、右侧眶额叶、右侧枕下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及右侧额上回脑治疗前GM值高于未痊愈组(P<0.05,Alphasim校正)。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额叶及颞叶区域GM减少;部分脑区的GM与焦虑严重程度、病程呈负相关;基线时颞叶、额叶和枕叶的GM较大,预示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脑灰质体积 艾司西酞普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效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差异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建英 沈仲夏 +4 位作者 帅亦斌 章晓梅 蔡敏 任列 沈鑫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变化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比较3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的GAD患者(GAD组)及30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变化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比较3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的GAD患者(GAD组)及30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值;同时比较痊愈患者(n=13)及非痊愈患者(n=25)VMHC值;运用DEPASF4.3AdvancedEdition软件处理数据进行全脑VMHC比较,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GAD患者的双侧颞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枕中叶VMHC降低(P<0.05,Alphasim校正);GAD患者双侧小脑6区,双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VMHC值与基线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负相关,双侧眶内额上回VMHC值与病程负相关(P<0.05,Alphasim校正);痊愈组的双侧颞下回VMHC值显著高于非痊愈组(P<0.05,Alphasim校正)。结论:GAD患者在颞叶、额叶、部分枕叶存在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异常,两侧颞下回大脑半球间高功能连接预示艾司西酞普兰有较好的8周末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新根 金晓日 任列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舒血宁 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菊水 任列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类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80例颅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并对精神障碍的临床类型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障碍的鉴定诊断类型为:器质性遗忘综合征、器质性人格改变、器质性智能损害、器质性...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类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80例颅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并对精神障碍的临床类型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障碍的鉴定诊断类型为:器质性遗忘综合征、器质性人格改变、器质性智能损害、器质性神经症样症状和器质性精神症状。以颞叶、额叶、弥漫性损伤多见,共163例,且CT显示多有颞叶、额叶软化灶等异常,共123例。影响智能损害的因素为颞叶或额叶损伤、外伤程度严重,CT及EEG异常。器质性神经症样症状多见于女性,外伤程度轻,多无弥漫性损伤,CT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多见于颞叶、额叶、弥漫性损伤;智能损害者外伤程度严重,EEG异常率高;器质性神经症样症状与轻度脑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费锦锋 戴红 +1 位作者 吴杰 任列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36例,分别于治疗1、2、4、8周末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期间出...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36例,分别于治疗1、2、4、8周末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治疗后的HAMD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抑郁症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度洛西汀 女性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治疗女性癔症性精神障碍的体会
18
作者 孙菊水 任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438-1438,共1页
关键词 奎硫平 治疗 女性 癔症性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T Val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恢复期晚发性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容积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建英 邵永良 +1 位作者 任列 沈鑫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4-12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恢复期晚发性抑郁症(RLOD)患者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脑区体积、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RLOD患者32例,按照COMT... 目的探讨恢复期晚发性抑郁症(RLOD)患者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脑区体积、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RLOD患者32例,按照COMT基因类型,分为Val纯合子等位基因携带者(16例)和Met等位基因携带者(16例),分别检测认知功能头颅MRI检查。分析人口学资料、HDRS分值和神经心理学测试进行比较;以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半自动影像分析程序计算平均容积值;对携带有Met RLOD者体素集合的平均容积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al纯合子携带者和Met携带者间的数字广度测试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携带Val纯合子基因的RLOD患者,携带Met基因者的左楔前叶脑白质显著缩小(P<0.001,未校正,体素值>100);携带Met的RLOD者,其楔前叶脑白质容积同所有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OMT Val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RLOD患者左楔前叶脑白质容积异常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恢复期晚发性抑郁症 白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兴趣区的广泛性焦虑障碍功能连接的研究
20
作者 帅亦斌 沈仲夏 +4 位作者 朱建英 章晓梅 蔡敏 任列 沈鑫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在脑灰质体积改变的基础上是否存在功能连接(FC)异常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比较38例GAD患者(病例组)及3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体素FC差异;分析种子...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在脑灰质体积改变的基础上是否存在功能连接(FC)异常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比较38例GAD患者(病例组)及3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体素FC差异;分析种子区与全脑体素FC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眶部额下回脑区与右侧颞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及左侧额中回的FC减少,与左侧颞上回的FC增加(P<0.001,AlphaSim校正);左侧颞中回与右侧舌回FC减少,与左侧楔前叶的FC增加(P<0.001,AlphaSim校正)。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全脑体素FC强度与HAM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01,AlphaSim校正);左侧颞中回与右侧缘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额上回的FC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01,AlphaSim校正)。结论:GAD患者可能存在多重功能网络异常;颞中回同缘上回、顶下小叶及额上回的FC强度可能反映了GAD患者临床症状的内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静息态 感兴趣区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