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好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课的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仵敏娟 杨玲 +2 位作者 熊俊 胡凯猛 刘厚奇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组织胚胎学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在复习课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组织胚胎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方法 复习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仵敏娟 冀凯宏 +3 位作者 王越 熊俊 徐莎 倪海涛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情感交流是教育教学中弥足珍贵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是教育成功的最大保障。文章以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应采取何种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参考... 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情感交流是教育教学中弥足珍贵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是教育成功的最大保障。文章以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应采取何种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仵敏娟 刘善荣 刘厚奇 《生命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35-137,169,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定环境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骨、软骨、肌肉、神经、血管及血液细胞等多种方向分化。在成体的很多器官和组织中也存在着间充质干细胞,以备修复和再... 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定环境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骨、软骨、肌肉、神经、血管及血液细胞等多种方向分化。在成体的很多器官和组织中也存在着间充质干细胞,以备修复和再生所用。间充质干细胞易于体外培养,扩增迅速,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为干细胞生物工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种子细胞。在明确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的机制后,可在体外和体内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设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仵敏娟 熊俊 +2 位作者 胡凯猛 冀凯宏 刘厚奇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7期657-659,共3页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改革的摸索中,大胆创新,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设问式教学法"实践,为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改革的摸索中,大胆创新,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设问式教学法"实践,为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设问式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5
作者 仵敏娟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二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学科组织胚胎学,新兴交叉学科医学发育生物学、再生医学的建设任务。近十年来,教研室在刘厚奇教授、王越副教授的先后领导下,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 第二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学科组织胚胎学,新兴交叉学科医学发育生物学、再生医学的建设任务。近十年来,教研室在刘厚奇教授、王越副教授的先后领导下,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目前,教研室为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理事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军医大学 组织胚胎学 教研室 医学发育生物学 中国解剖学会 重点学科 交叉学科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皮下脂肪来源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迅轶 仵敏娟 刘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3-816,共4页
目的:建立从切除得到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及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方法:以人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来源,分离、培养、扩增ADSC,并应用针对相对特异性分子的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多向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干细胞特性。结果:本实验... 目的:建立从切除得到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及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方法:以人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来源,分离、培养、扩增ADSC,并应用针对相对特异性分子的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多向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干细胞特性。结果:本实验培养的ADSC具有干细胞生长特性并表达相对特异分子,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结论:从切取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可成功分离得到ADSC,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来源丰富、提取方便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检测肝癌组织中GATA4及甲胎蛋白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任传路 王一 +4 位作者 刘善荣 杨玲 王凤玫 仵敏娟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9个肝癌和37个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GATA4和AFP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96.5%和82.7%,GATA4主要在核表达...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9个肝癌和37个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GATA4和AFP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96.5%和82.7%,GATA4主要在核表达,胞质也有表达;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为分别为94.5%和78.3%,GATA4主要在胞质表达,胞核也有表达。而癌和癌旁组织中AFP均在胞质表达。癌和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表达既有相关性又有统计学差异。GATA4的表达,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低分化癌较高分化癌高。结论:GATA4和AFP均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二者相关性较好,但GATA4比较敏感。GATA4的转录活性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肝肿瘤 GATA4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的定位及分离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玲 刘善荣 +4 位作者 仵敏娟 刘军 刘冰 邢新 刘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成人体皮中的分布及其分离和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人体皮中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对成人体皮中的表皮干细胞进行定位和定量;用Ⅳ型胶原分离培养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β1整合素及角蛋...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成人体皮中的分布及其分离和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人体皮中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对成人体皮中的表皮干细胞进行定位和定量;用Ⅳ型胶原分离培养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水平及克隆形成率(以角质细胞为对照)对其进行鉴定。结果: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部及毛囊周围,阳性细胞在表皮中所占的数量较少,且在真皮中也有少量表达。体外培养,可见细胞呈克隆样生长、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且其克隆形成率为1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结论:应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及成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成人体皮中表皮干细胞成功进行了分离培养,为表皮干细胞体外的大量扩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现场竞赛考试的组织实施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凯猛 倪海涛 +4 位作者 杨玲 徐莎 熊俊 仵敏娟 刘厚奇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9期803-805,共3页
为改变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从改革考试方法入手实施组织学与胚胎学现场竞赛考试,充分挖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2个小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寓教于乐的现场竞赛考试,不仅检验了学员的学习成果,而且加深了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的认... 为改变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从改革考试方法入手实施组织学与胚胎学现场竞赛考试,充分挖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2个小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寓教于乐的现场竞赛考试,不仅检验了学员的学习成果,而且加深了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的认识和体验,实现了"快乐学习、开心考试"的目的。这次考试开创了学科现场竞赛考试的先河,是关于如何教、如何学和如何考的一次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考试改革 现场竞赛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结合TBL教学在消化系统组织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莎 熊俊 +3 位作者 冀凯宏 王越 仵敏娟 倪海涛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840-841,共2页
基于团队的学习(TBL)在近年成为各大高校广泛开展的教学方式。为改进组织学实习课的教学质量,尝试引入微课结合TBL的混合教学模式。文章主要阐述该教学模式在组织学实习中的实施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教学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对微... 基于团队的学习(TBL)在近年成为各大高校广泛开展的教学方式。为改进组织学实习课的教学质量,尝试引入微课结合TBL的混合教学模式。文章主要阐述该教学模式在组织学实习中的实施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教学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对微课结合TBL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以及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该教学模式在组织学实习中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TBL教学 微课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incaré映射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仵敏娟 严家明 杨永锋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11期112-114,128,共4页
针对Poincaré映射的一些不足,该文基于故障诊断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oincaré映射方法,即采用系统响应参数———外激励周期内的均值来区分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类型,并用其研究了Duffing方程的多倍T周期和混沌响应、粉碎机锤片... 针对Poincaré映射的一些不足,该文基于故障诊断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oincaré映射方法,即采用系统响应参数———外激励周期内的均值来区分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类型,并用其研究了Duffing方程的多倍T周期和混沌响应、粉碎机锤片的拟周期响应和含分段线性负电容元件振荡电路的混沌响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Poincaér映射既具有原Poincaré映射的优点,又便利了故障诊断和Matlab的数值仿真,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非线性信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庞加莱映射 信号处理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查课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玲 胡凯猛 +2 位作者 仵敏娟 熊俊 刘厚奇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8期694-696,共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内容抽象,知识繁杂。对于某些小专业作为考查课,课时少,内容多。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员学习积极性低,授课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创新组织胚胎学考查课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内容抽象,知识繁杂。对于某些小专业作为考查课,课时少,内容多。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员学习积极性低,授课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创新组织胚胎学考查课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学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组织胚胎学考察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编码调制在无线信道下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家明 张艳锋 仵敏娟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7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网格调制编码是将编码与调制相结合,利用信号集的冗余度来获取纠错能力。它通过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解决了在不增加信道带宽、不降低有效信息传输速率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的编码增益的问题,同时使系统的频带和功率利用率达到最佳。在无线信... 网格调制编码是将编码与调制相结合,利用信号集的冗余度来获取纠错能力。它通过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解决了在不增加信道带宽、不降低有效信息传输速率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的编码增益的问题,同时使系统的频带和功率利用率达到最佳。在无线信道下,对网格编码调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信道的非对称调制信号集设计方案以及信号映射规则,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对称调制信号上,调制方式分别为4PSK和8PSK模式,编码器状态数增加相对于未编码时的BPSK和QPSK编码增益可以得到提高;非对称调制信号集相对于对称调制信号集可进一步改善编码增益。因此,网格编码技术可以在功率和频率受限的通信系统中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 网格调制编码 非对称集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成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俊 冀凯宏 +5 位作者 杨玲 胡凯猛 仵敏娟 倪海涛 徐莎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包括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 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包括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彰显出"双赢"的局面。本文对"讲习合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作者所在高校组织学教研室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模式的认可程度和所取得的成效,以便更好地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制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凯猛 杨玲 +3 位作者 熊俊 仵敏娟 冀凯宏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为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在非临床医学短学时教学班次中实行课程考试的体系改革,以促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考试改革由平时测验和现场竞赛考试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测验与日常授课有机结合,由授课展示、看图说话、阶段性测验三... 为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在非临床医学短学时教学班次中实行课程考试的体系改革,以促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考试改革由平时测验和现场竞赛考试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测验与日常授课有机结合,由授课展示、看图说话、阶段性测验三部分组成;现场竞赛考试即以竞赛的形式组织最后的考核,各班次之间同台竞技。实践证明,学员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考试体系改革中来,有效的释放了学员的学习能力,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改革 小班制 组织学与胚胎学 竞赛型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信道的级联TCM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淑霞 仵敏娟 +1 位作者 费益 黄建国 《无线通信技术》 2006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级联TCM编码方案,并在水声信道模型中对其进行了性能仿真。通过与各种状态下TCM的比较,证明级联TCM编码方案在同一水声信道模型下能获得相对较大的编码增益,对水声通信系统的纠错性能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TCM 编码 水声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在水声传输中的应用
17
作者 郭淑霞 刘志斌 仵敏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431-5433,共3页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编码长度,最小乘积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声信道的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APSK_TCM模式相对于标准的TC...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编码长度,最小乘积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声信道的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APSK_TCM模式相对于标准的TCM模式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改善了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道 信道编码 网格编码调制(TCM) 非对称相位调制(AP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信道的MAPSK-TCM编码调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郭淑霞 仵敏娟 黄建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6,共4页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水声信道带宽有限的情况,提出了在信号频带不展宽的情况下提高水声通信性能的多进制非对称MAPSK-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分别对码率为1/2、...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水声信道带宽有限的情况,提出了在信号频带不展宽的情况下提高水声通信性能的多进制非对称MAPSK-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分别对码率为1/2、2/3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APSK-TCM方法(M=4或8)相对于相同信号带宽的标准TCM方法,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对改善水声通信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道 网格编码调制(TCM) 非对称相位调制(AP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位和体外初步分离培养 被引量:2
19
作者 仵敏娟 刘善荣 +4 位作者 刘厚奇 惠宁 杨玲 王凤玫 汤淑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从早期人胚分离培养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6周胚龄的人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特定抗体SH-2,对MSC在人胚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离组织进行培养。免疫组化和流式细... 目的:从早期人胚分离培养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6周胚龄的人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特定抗体SH-2,对MSC在人胚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离组织进行培养。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的相对特异性抗原SH-2、CD44、ODT-4、S-100、CD34、α-smooth-actin在分离培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胚胎的四肢、躯体部紧邻神经管的下方(不包括原肠等内脏部位)有大量的MSC:分布。分离培养可得到成纤维状的MSC,贴壁生长,有生长优势,可多次传代并保持MSC:生物学特性不变。结论:通过机械分离和胰酶消化的方法,可从早期人胚得到MSC。利用MSC的贴壁生长特性及生长优势,经4-5次传代后可得到纯度很高的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M-A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刚强 仵敏娟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0期3953-3957,共5页
连接黏附分子A(JAM-A)的功能,特别是在肿瘤形成、肿瘤转移以及胚胎发生中的作用是大家关注的热点。JAM-A在肾癌等癌症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呈负相关,而在乳腺癌中则呈正相关。JAM-A通过整合素α_Vβ_3调控内皮细胞迁移和重排,影... 连接黏附分子A(JAM-A)的功能,特别是在肿瘤形成、肿瘤转移以及胚胎发生中的作用是大家关注的热点。JAM-A在肾癌等癌症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呈负相关,而在乳腺癌中则呈正相关。JAM-A通过整合素α_Vβ_3调控内皮细胞迁移和重排,影响血管新生。JAM-A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使细胞停留在不同时期。JAM-A调控细胞周期的特性在胚胎发育以及肿瘤发生中具有影响细胞增殖的重要作用。JAM-A与细胞紧密连接处的蛋白(ZO-2等)联合激活下游的Rap蛋白,进而调控上皮细胞细胞的屏障功能。由此推测,JAM-A的研究将在肿瘤精准治疗以及胚胎发育调控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黏附分子A 肿瘤转移 细胞周期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