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仲肇舒 丁林锋 +2 位作者 任斌 张新琳 丁秀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采用颈动脉超声定量评价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服药前及服药 6月、12月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斑块面积的改变 ,并同时观察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评价辛伐他汀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方法 应用HPSONOS 5 5 0 0型彩色超声... 目的 采用颈动脉超声定量评价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服药前及服药 6月、12月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斑块面积的改变 ,并同时观察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评价辛伐他汀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方法 应用HPSONOS 5 5 0 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仪 ,检查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 68例 ,其中治疗组 46例 ,对照组 2 2例。对有斑块的颈动脉部位 ,于斑块最大面积时冻结图像 ,沿斑块边缘测定其面积 ,同时测定颈动脉分叉处IMT。所有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 6月、12月后检查相应生化指标。治疗组患者给予每日辛伐他汀 2 0mg口服 ,共 12月。服药期间所出现的不适嘱及时告知。  结果  所有治疗组患者 12月服药期间均无不适主诉 ,46例患者两侧颈动脉共有 79个斑块 ,服药半年消失 2 5个斑块 ,消失率达 3 2 % ;服药 12月后消失 3 1个斑块 ,消失率达3 9% ;未消失的斑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用药 6月及 12月后IMT有明显减低 ;用药后 6月与 12月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 ,服药前、6月、12月尿素、肌酐、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减低。  结论 颈动脉超声定量评价辛伐他汀服药 6月及 12月IMT及斑块面积改变的结果表明 ,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 ,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动脉硬化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心梗病人的二尖瓣返流 被引量:1
2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老年人 心肌梗塞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意义
3
作者 仲肇舒 丁林锋 +2 位作者 张新琳 丁秀萍 任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40-42,i0002,共4页
目的: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同步分析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以评价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这两种指标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①选择2004-03/2004-11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普通内科门诊就诊... 目的: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同步分析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以评价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这两种指标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①选择2004-03/2004-11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普通内科门诊就诊患者22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4例,均无心脏病史。同期选择本院心血管门诊因胸闷、心悸就诊的冠心病患者33例为冠心病组,男27例,女6例;均对观察项目知情同意。②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对象基础状态和潘生丁充血反应后的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区域的室壁运动记分指数反映室壁运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最大充血状态下冠脉血流速度与基础状态下血流速度的比值。③组间计量、计数差异性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①冠心病组室壁运动记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室壁运动记分指数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95%,89%。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2作为检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明显狭窄标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91%,87%。两种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负荷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具有可行性,这两种无创检查指标在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明显狭窄患者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循环 冠状血管/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位踏车运动试验结果与颈动脉彩超的关系
4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方小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70-472,共3页
观察40例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58.05±7.40岁。结果表明,卧位踏车运动试验结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波检查,明显优于单纯的运动试验。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卧位踏车试验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5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8年第6期265-267,共3页
目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SCM)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特点以及瓣膜返流情况。方法应用2.25MHz探头观察了40例ISCM患者和3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数据,左... 目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SCM)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特点以及瓣膜返流情况。方法应用2.25MHz探头观察了40例ISCM患者和3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数据,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多项指标,心脏瓣膜的返流情况特别是二尖瓣返流。结果(1)前壁OMI患者易导致此病的发生;(2)ISCM组左室及左房较正常对照组和OMI组均明显增大;(3)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ISCM组中明显减低,OMI组主要表现为左室舒缓功能减退,而ISCM组则主要表现为左室顺应性降低;(4)ISCM组的二尖瓣返流程度明显重于OMI组,其他瓣膜的返流情况也是ISCM组严重。结论ISCM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及左室顺应性降低,在瓣膜返流中以二尖瓣返流多见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肌病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与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识别心梗后病人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1 位作者 张新琳 朱正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2期14-16,共3页
我们知道,静息壁运动异常的节段并非意味着不可逆的心肌损伤,这些运动异常的节段可以继发于心肌缺血、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可以确定微血管的灌注情况,MCE异常与壁运动异常关系密切,据此可以证明心肌是否存活。... 我们知道,静息壁运动异常的节段并非意味着不可逆的心肌损伤,这些运动异常的节段可以继发于心肌缺血、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可以确定微血管的灌注情况,MCE异常与壁运动异常关系密切,据此可以证明心肌是否存活。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可使静息时壁运动异常但存活的心肌受药物激发而表现出收缩功能的改善,即可以检查收缩功能储备(CR),CR的存在与否是LDDSE估测心肌存活性的标准。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MCE与LDDSE对心梗后病人存活心肌的判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心肌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心肌存活性 心肌造影 负荷超声 低剂量 微血管 谐波能量多普勒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持续输注利声显对心梗后病人心肌灌注的评价
7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1 位作者 张新琳 朱正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2期30-31,共2页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评价心肌灌注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利声显是我国卫生部批准临床应用的唯一心肌造影剂,方理刚等已对其增强超声心动图多普勒信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利声显能否用于心肌灌注的研究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临床实...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评价心肌灌注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利声显是我国卫生部批准临床应用的唯一心肌造影剂,方理刚等已对其增强超声心动图多普勒信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利声显能否用于心肌灌注的研究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临床实验目的在于应用静脉持续输注利声显并用触发谐波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心梗后病人心肌灌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声显 心肌灌注 静脉持续输注 超声心动图 声学造影剂 临床应用 谐波能量多普勒 心肌造影 多普勒信号 能量多普勒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4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何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A组即CAS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l...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A组即CAS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因子产生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中血脂代谢紊乱、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较B组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男性、LDL-C、IL-6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AS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因子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卞茸文 顾刘宝 +4 位作者 吕利萍 仲肇舒 夏晖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以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两组:(1)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59例;(2)糖尿病无PAD组,72例。比较两组IMT及颈... 目的以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两组:(1)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59例;(2)糖尿病无PAD组,72例。比较两组IMT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参数;并对ABI和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相近(74.6%vs66.7%)。与无PAD组相比,PAD组IMT值较高,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显著下降。ABI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1)。结论(1)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重于糖尿病无PAD者,(2)糖尿病患者的IMT与ABI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血压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2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仲肇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SUA)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及血压正常者38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SUA)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及血压正常者38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的SUA、TNF-α、IL-6、Hs-CRP、颈动脉IMT及CA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收缩压(SBP)、SUA、Hs-CRP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CAS的发生和发展除了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外,体内SUA的增高及相关炎症因子也参与了CAS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尿酸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防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敏 周仲瑛 +5 位作者 陈文垲 顾锡镇 司晓晨 程学萱 仲肇舒 孙宗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根据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组方研制的脑络通胶囊与绞股兰总甙片进行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治疗前后用美国ATL公司彩色多谱勒血象系统探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大...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根据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组方研制的脑络通胶囊与绞股兰总甙片进行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治疗前后用美国ATL公司彩色多谱勒血象系统探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大小及内中膜厚度,同时观察临床症状、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血栓素/前列环素、内皮素及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络通组在颈动脉斑块的消除、斑块截面积的减少、临床总有效率及降脂、抗氧化、降低血粘度、调节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功能、降低内皮素、改善左心功能等方面优于绞股兰组(P<0.01或0.05)。结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主要病机病证,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所组方药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粥样硬化 滋肾养肝 中医药疗法 脑络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812,81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A组中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HDL-C)、血尿酸、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及血脂代谢紊乱病史较B组差异明显。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LDL-C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052(95%可信区间1~1.105)和4.682(95%可信区间2.302~9.524),而HDL-C则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属保护性因素。结论: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反应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学 炎症介导素类/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曼-匹克病肺部表现1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甘 程学萱 仲肇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系累及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国内少见,近十年有综合报道。肺部改变是该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具有诊断价值。我们报道1例随访12年的病例,并对其肺部病变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余××,女,13岁,...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系累及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国内少见,近十年有综合报道。肺部改变是该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具有诊断价值。我们报道1例随访12年的病例,并对其肺部病变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余××,女,13岁,学生。出生后第4个月因腹部膨隆、腹泻、废肤紫癜、鼻衄就诊。体检发现肝脾肿大,未明确诊断。2岁时复诊,检查其智力、发育正常,肝肋下4cm,脾肋下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代谢病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3-1264,共2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83例入选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83例入选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相关炎症因子。结果CAS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ApoE等位基因组间TC、LDL-C、TG、颈动脉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上述指标的值以携带ε4等位基因组为最高。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同时与CAS程度及体内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九方 仲肇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5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用首乌等抗氧化中药治疗4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个月,结果临床症状改善,血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彩色多普勤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斑块消退,有效率达71%,明显优于对照药物绞股蓝总甙。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抗氧化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相关炎症因子。结果:CAS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的ApoE等位基因组间TC、LDL-C、TG、颈动脉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上述指标的值以携带ε4等位基因组为最高。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同时与体内炎症状态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AS病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亚晴 郭红梅 +2 位作者 王屹 仲肇舒 潘梓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并在有PAF的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并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对照,以及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69.99±55.18)ng/dl比(32.21±22.80)ng/dl,P<0.01]、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61.48±8.87)%比(67.66±5.06)%,P<0.05],2组左房内径无差异。此外,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132.45±46.68)ng/dl比(62.72±38.40)ng/dl,P<0.01],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143.56±57.68)ng/dl比(79.68±27.08)ng/dl及(143.56±57.68)ng/dl比(95.88±38.39)ng/dl,P均<0.05]。结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脑钠肽 高血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定 仲肇舒 +2 位作者 赵坚 孔繁荣 程学萱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昼夜节律 左心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燕 仲肇舒 丁林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低分为3组,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低分为3组,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3组组间比较,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的增加,心脏左心室重量(LVM)、室间隔厚度(IVS)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EF)减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明显延长。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断增加预示着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恶化,可以提供心肌损害程度的判断依据,且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动态变化和 LVH 及 ST 段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亚晴 仲肇舒 +2 位作者 赵坚 孔繁荣 程学萱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83-84,共2页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动态变化和LVH及ST段改变的关系熊亚晴仲肇舒赵坚孔繁荣程学萱江苏省老年医院(210024)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动态变化和LVH及ST段改变的关系熊亚晴仲肇舒赵坚孔繁荣程学萱江苏省老年医院(210024)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昼夜动态变化 心电图 左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