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甲状腺受体β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令亚琴 许小英 +2 位作者 张茜 令晓玲 汪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Rβ1基因在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全部表达,而TRβ1基因...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Rβ1基因在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全部表达,而TRβ1基因在40例乳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下降34例(85%)。乳腺癌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TRβ1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有无结转移、ER的阳性与阴性表达及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中,TRβ1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β1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成为评估乳腺癌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甲状腺激素受体β RNA 信使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受体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令亚琴 刘昕 +1 位作者 令晓玲 汪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4-126,143,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hormonereceptorβ1,THR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61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标本中THRβ1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hormonereceptorβ1,THR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61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标本中THRβ1mRNA表达的变化,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THRβ1在61例胃癌组织中,20例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2.6%(20/61);而在1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9例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0%(9/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胃黏膜,P=0.002。THRβ1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腹膜转移、肝转移、有无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THRβ1mRNA的低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甲状腺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令亚琴 王颖 +1 位作者 唐致辉 黄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1期638-639,共2页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四逆汤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 9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汤胶囊 4粒 ,每日 3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四逆汤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 9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汤胶囊 4粒 ,每日 3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的临床疗效和 1年内的再发率。结果 防治组在治疗 1个月的显效率为 80 .0 % ,总有效率为 98.3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4.5 %和 74.7% (P <0 .0 1) ;1年内的再发率为 5 .83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 6.89% (P <0 .0 1)。结论 四逆汤长期给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 ,而且可以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常规治疗 再发 对照组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防治作用 预防 总有效率 长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时期在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令亚琴 令晓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1期2992-2992,共1页
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的关注几乎超出了对以往任何事情的关注,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慌,这种恐慌的心态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在国内各地报告的非典型... 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的关注几乎超出了对以往任何事情的关注,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慌,这种恐慌的心态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在国内各地报告的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病例数中,感染者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约占80%。在职人员作为一个易被感染的主要群体,他们在心理上的压力比别人会更大。对甘肃第1例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患者出现1周后对112名在职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作以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 在职人员 心理健康 调查 心理压力 恐慌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Rβ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令亚琴 李青 +2 位作者 郝杰 许小英 令晓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研究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1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8例乳腺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t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4例导管原位癌(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及10例健康成人女性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乳腺组织、UDH、ADH、DCIS和IDC中,TRβ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0)、16.7%(2/12)、37.5%(3/8)、62.5%(15/24)和80.0%(32/40),正常组织TRβ1基因甲基化率与DCIS和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常组对DCIS=0.001,P正常组对IDC=0.000);UDH与DC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UDH与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受体β1基因 甲基化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令亚琴 王颖 刘昕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疗效。方法 :12 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进行对照研究 ,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为疗效观察的评定标准。结果 :治疗组 60例病人中 ,5 4例 (90 % )症状完...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疗效。方法 :12 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进行对照研究 ,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为疗效观察的评定标准。结果 :治疗组 60例病人中 ,5 4例 (90 % )症状完全缓解 ,2例 (3 ,3 % )明显缓解 ,3例 (5 % )轻度缓解 ,1例 (1,7% )无效 ;对照组 60例病人中 15例 (2 5 % )完全缓解 ,18例 (3 0 % )明显缓解 ,2 5例 (4 1,7% )轻度缓解 ,2例 (3 .3 % )无效。治疗前后治疗组血流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 :四逆汤是治疗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药疗法 血液黏度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抗肿瘤缓释药物的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令亚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89-1496,共8页
背景: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应用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壳聚糖载药缓释系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壳聚糖抗肿瘤药物缓释材料释放药物机制以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负载多... 背景: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应用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壳聚糖载药缓释系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壳聚糖抗肿瘤药物缓释材料释放药物机制以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负载多种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紫杉醇等的特征及抗肿瘤作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壳聚糖抗肿瘤缓释药物材料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以及抗肿瘤性能,能够负载各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且对肿瘤及组织器官具有靶向性作用,明显提高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抗肿瘤 缓释 药物 壳聚糖 细胞 纳米 去甲斑蝥素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表柔比星 5-氟尿嘧啶 紫杉醇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令亚琴 汪泳 +1 位作者 令晓玲 刘昕 《甘肃科技》 200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胃癌组织中c-met和nm23基因表达强度及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 60例胃癌中C-met阳性45例(75%),nm23阳性33例(55%);c-met阳性胃癌中n... 目的探讨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胃癌组织中c-met和nm23基因表达强度及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 60例胃癌中C-met阳性45例(75%),nm23阳性33例(55%);c-met阳性胃癌中nm23阳性表达率(42.2%)明显低于c-met阴性胃癌(93.3%)(P<0.001)。c-met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类型,浆膜浸润与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01);nm2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c-met和nm23在胃癌大多数的标本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C-MET NM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茜 白海 +3 位作者 王存邦 王美亮 令亚琴 吴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34-1236,共3页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马法兰(melphalan)。输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数为4.06×108(4.09×108-4.37×108)/kg,CD34+细胞数为3.98×106(2.49×106-8.2×106)/kg。结果表明:5例患者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时间为14(13-25)天,Plt大于50×109/L中位时间为28(21-58)天。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5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受体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小英 令亚琴 刘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6-1718,共3页
目的:对乳腺癌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沉默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直接测序法检测4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 目的:对乳腺癌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沉默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直接测序法检测4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0.0%、72.5%,而正常乳腺组织仅10%;直接测序结果显示至少3个CG位点有甲基化改变。TRβ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不相关。结论: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中TRβ1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机制之一,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甲状腺激素受体β1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附素与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令晓玲 令亚琴 于海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E-钙黏附素(ECD)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ECD与UPA在86例乳腺浸润癌(其中淋巴结转移62... 目的 通过检测E-钙黏附素(ECD)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ECD与UPA在86例乳腺浸润癌(其中淋巴结转移62例,无淋巴结转移24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内在联系。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UPA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P<0.01),而ECD表达则减低(P<0.01)。UP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高侵袭力、淋巴转移、组织低分化和病理分期升高有关,且ECD(-)/UPA(+)组较ECD(+)/UPA(-)组有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结论 ECD表达减低和UPA高表达均提示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钙黏附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婷 刘慧敏 +1 位作者 樊璐 令亚琴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65-468,471,共5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工科、理科、文科、医科),不同年级(大三年级以下,大三...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工科、理科、文科、医科),不同年级(大三年级以下,大三及以上年级)选取2 868名兰州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女生的睡眠质量和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小于男生(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好,其次为理科,工科和文科相对较低;在睡眠质量方面,工科的得分最高;在健康危险行为方面,医科学生的得分最低,理科的得分最高,工科和文科居中;在网络成瘾行为方面,工科的得分最高,文科和医科的得分相对较低。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得分小于大三年级以下(P<0.01),而在睡眠质量和网络成瘾行为2个方面得分大于大三年级以下。结论:心理健康对网络成瘾行为和健康危险行为呈负向作用,而对睡眠质量呈正向作用,睡眠质量对网络成瘾行为和健康危险行为呈负向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对其中一项或几项进行干预或许可以起到同时预防的作用,适时进行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网络成瘾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 睡眠质量 相互作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石向群 汪泳 +2 位作者 杨金升 令亚琴 杨树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吞咽障碍 感染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状况对急性脑卒中康复影响研究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汪泳 朱任之 +3 位作者 刘昕 令亚琴 杨树琛 石向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52-6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变化、营养状况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和影响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临床住院的急性脑卒中132例。动态观察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营养学指标及延髓麻痹和感染性并发症持续的时间。应...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变化、营养状况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和影响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临床住院的急性脑卒中132例。动态观察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营养学指标及延髓麻痹和感染性并发症持续的时间。应用统计学相关方差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不仅与入院时的营养状况相关,而且与住院期间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更为相关。(2)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3)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与吞咽困难和感染性并发症持续的时间长短相关。结论(1)卒中后患者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恶化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呈负相关。(2)营养状况恶化的原因是营养成分摄入减少和机体卒中后的高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脑卒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石向群 杨金升 +1 位作者 杨树琛 令亚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704-270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探讨吞咽障碍对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132例,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营养学指标,同时记录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探讨吞咽障碍对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132例,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营养学指标,同时记录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①至病程第4周,吞咽障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10±6)明显小于无吞咽障碍组(14±6)(t=3.772,P=0.000)。②吞咽障碍组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48.6%)及持续时间(6±8)d均高于无吞咽障碍组犤24.2%,(2±4)d犦(χ2=8.371,P=0.040,t=4.236,P=0.000)。③病程2周内吞咽障碍组的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的幅度(3.3±2.8)g/L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犤(2.2±2.4)g/L(P=0.013),同样吞咽障碍组的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三头肌围降低的幅度(2.5±1.4)mm,(4.3±2.6)cm犦也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犤(1.5±0.89)mm,(2.0±1.4)cm犦(P值均<0.001)。结论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危险因素之一;吞咽障碍通过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加剧营养状况的恶化,最终阻碍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急性脑卒中 营养 康复 神经功能缺损 感染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泳 刘昕 +3 位作者 朱任之 杨树琛 令亚琴 石向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发生状况、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例 132例 ,动态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吞咽障碍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多项营养学评估指标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的发生状况、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例 132例 ,动态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吞咽障碍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多项营养学评估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急性卒中后患者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②给予营养支持后可减轻恶化的程度。③营养状况恶化与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吞咽障碍和感染性并发症持续时间相关。结论 ①急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②营养状况恶化的相关因素有 :发病年龄、吞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感染性并发症的出现。③卒中后营养成分摄入减少及机体出现的高代谢状况是营养状况恶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营养状况 恶化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卒中后营养状况的恶化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向群 杨金升 +2 位作者 令亚琴 汪泳 杨树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 :(1)明确急性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的变化。 (2 )探讨营养状况恶化与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 132例 ,脑出血 4 4例 ,脑梗塞 88例 ,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 ,同时记录吞咽障碍、... 目的 :(1)明确急性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的变化。 (2 )探讨营养状况恶化与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 132例 ,脑出血 4 4例 ,脑梗塞 88例 ,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 ,同时记录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 :(1)卒中发生后机体将出现营养状况的恶化 ,在病程二周内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2 )吞咽障碍组、感染性并发症组的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均较阴性组重。 (3)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与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呈相关性。结论 :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 ,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是营养状况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状况 感染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白芍活性成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凌 孙九许 +3 位作者 侯思瀚 乌恩奇 令亚琴 裴凌鹏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白术-白芍中活性成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分子机制。检索TCMSP数据库查找白术、白芍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OMIM、Genecard和Drugbank数据库富集疾病靶点并筛查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白术-白芍中活性成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分子机制。检索TCMSP数据库查找白术、白芍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OMIM、Genecard和Drugbank数据库富集疾病靶点并筛查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靶点网络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与GO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出活性成分20个,作用靶点73个,交集靶点61个。活性成分包括3β-乙酰氧基苍术酮、β-谷甾醇、山萘酚等。作用到的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21条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胞膜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最为显著。功能注释分析得到生物进程条目261个,以调节蛋白同源二聚体的活性最为显著;分子功能条目62个,以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等成分的反应为主。白术-白芍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肠易激综合征 白术 白芍 潜在靶点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INDARA-4 relieves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ats via 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serotonin levels 被引量:1
19
作者 Yaqin Ling Ling Ding +2 位作者 Zhigang Tian Lingpeng Pei Enqi Wu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2022年第4期274-283,共10页
Objective: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efficacy of YINDARA-4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in a rat model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YINDARA-4 on potential targets of I... Objective: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efficacy of YINDARA-4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in a rat model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YINDARA-4 on potential targets of IBS management,such as the serotonin level in intestinal tissues and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Methods:We developed an IBS rat model by combining stress from maternal separation,acetic acid administration,and restraint.We administered YINDARA-4 water extract to the IBS rat model for 10 consecutive days.The fecal water content,visceral sensitivity,gut microbiota,and serotonin levels in the colonic tissue were th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IBS model group,and YINDARA-4–treated groups.Results:Treatment with YINDARA-4 reverse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experimental rat model of IBS.The relief of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upon treatment with YINDARA-4 involved reg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and normalization of elevated serotonin levels in the colon.The decrease in colonic serotonin levels with YINDARA-4 treatment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abundance of Helicobacter and enrichment of Butyricimonas.Conclusions:Treatment with YINDARA-4 was beneficial against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a rat model of IBS.The improved symptoms exhibited in IBS rats were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y altered gut microbiota and normalization of serotonin levels in the co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YDROXYTRYPTAMINE Gut microbiot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YINDAR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TRβ1基因甲基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敏感性的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令亚琴 张茜 +1 位作者 汪泳 令晓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3-1064,1079,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TF(环磷酰胺+吡柔吡星+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依...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TF(环磷酰胺+吡柔吡星+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依据TRβ1基因不同甲基化状态将4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甲基化组及未甲基化组,比较两组对CTF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中,26例TRβ1基因异常甲基化(65.0%),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到TRβ1基因未出现异常甲基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未甲基化组对CTF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为78.6%(11/14),甲基化组的敏感性为34.6%(9/26),未甲基化组的敏感性高于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作为乳腺癌选用CTF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TRβ1甲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