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NIRS探讨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郑苏 穆敬平 +1 位作者 代轶楠 谢谨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NIRS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采取传统针刺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FMA、MBI、NIHSS及...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NIRS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采取传统针刺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FMA、MBI、NIHSS及fNIRS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前明显提升,NIHSS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分期针刺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IRS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通道ch28、ch32、ch34、ch35、ch36及ch39均被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h28通道显著激活;对照组在通道ch28被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患侧M1区积分值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激活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分期针刺 缺血性脑卒中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NIRS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首发轻中度抑郁障碍的脑效应
2
作者 代轶楠 彭力 +1 位作者 穆敬平 郑苏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222-1228,共7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首发轻中度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及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以假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首发轻中度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及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以假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比较两组任务态下各脑区激活程度(β值)。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额极前额叶区的β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侧额极前额叶、左背外侧前额叶β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额叶β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首发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双侧额极前额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抑郁症 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
3
作者 代轶楠 穆敬平 +3 位作者 郑苏 王熙 廖恒 彭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目的探索补肾安神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perimenopausal insomnia,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百会、照海、申脉、肾俞、三阴交、安眠、太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2... 目的探索补肾安神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perimenopausal insomnia,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百会、照海、申脉、肾俞、三阴交、安眠、太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2周;药物组口服佐匹克隆片,每次7.5 mg,每晚1次,治疗2周。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设为健康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基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数据,分析针刺对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治疗前,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背外侧前额叶区(BA9)、双侧额极区(BA10)的HbO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HbO浓度较前明显降低(P<0.05);双侧前额叶额极区(BA10)、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腹外侧前额叶区(BA44、BA45)的HbO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激活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围绝经期失眠的过度觉醒假说提供了影像学依据,证明了前额叶在睡眠觉醒过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补肾安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脑功能机制,为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围绝经期失眠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氧合血红蛋白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针刺联合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郑苏 穆敬平 +3 位作者 代轶楠 谢谨 金明滢 李明芬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27-633,共7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联合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予...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联合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予分期针刺治疗,B组予步行训练,C组予分期针刺联合步行训练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obath index,MBI)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协调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walkerview)采集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risin和sdLDL含量。结果治疗后,3组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对称性参数、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以及血清irisin和sdLDL含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C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联合步行训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平衡协调能力,改善步态,降低sdLDL含量,促进irisin生成,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下肢功能障碍 步态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沉积异常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痰邪”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广文 向楠 +4 位作者 周亚娜 张麟 代轶楠 周慧敏 余欣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1,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与骨骼强度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矿化是骨代谢的重要过程,而钙的异常沉积是骨矿化异常的表现,是骨质疏松症发病及加重的因素之一。多种骨基质蛋白参...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与骨骼强度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矿化是骨代谢的重要过程,而钙的异常沉积是骨矿化异常的表现,是骨质疏松症发病及加重的因素之一。多种骨基质蛋白参与血管钙化等异位钙化的过程,研究发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也能同时改善血管钙化,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从调节钙的沉积入手,通过对骨钙相关蛋白的调节,促进正常的骨矿化而抑制异位钙化,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向楠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基于对脂代谢紊乱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的认识及痰浊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脂代谢异常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痰浊有关"的假说,并制定了补肾化痰的新治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了从"痰"论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现在,根据正常的钙代谢在人体内环境的调节作用及钙的异常沉积引起的病理表现,认为钙的异常沉积亦属于中医"痰邪"的范畴,因此从"痰"论治骨质疏松症还可从调节钙沉积的角度入手,运用补肾化痰法调节钙的沉积,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沉积异常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痰邪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针灸治疗脑卒中脑变化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代轶楠 郑苏 +2 位作者 廖旭 李明芬 彭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628-1634,共7页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致残率的特点,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针刺作为一种凸显中医特色与优势的疗法,其绿色、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在脑卒中后神经恢复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致残率的特点,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针刺作为一种凸显中医特色与优势的疗法,其绿色、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在脑卒中后神经恢复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脑卒中后针灸治疗的机制尚未阐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具有无创、安全、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通过运用该技术,针刺的脑效应机制研究也步入可视化阶段。随着rs-fMRI技术的逐步成熟,rs-fMRI技术数据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变革。rs-fMRI数据处理方法从功能分化和功能整合2个角度研究大脑活动,前者强调单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信号的特点,如通过局域一致性、低频振幅等方法;后者则研究多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时间序列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种子点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做一个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效应机制 述评 分析方法 脑网络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脂炎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欣博鹏 李旭英 +4 位作者 代轶楠 黄学军 董伟 高芬 雷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脂炎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益肝灵分散片口服;观察组服用自拟脂炎平颗粒,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 目的:观察自拟脂炎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益肝灵分散片口服;观察组服用自拟脂炎平颗粒,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影像学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在改善肝功能、影像学及降低血脂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脂炎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 脂炎平颗粒 自拟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减影响冠心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代轶楠 向楠 《湖北中医杂志》 2015年第8期74-76,共3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组织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其对机体作用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机体代谢、各个系统的功能减低和水盐代谢等障碍[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实验室检查TSH升高,FT4降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组织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其对机体作用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机体代谢、各个系统的功能减低和水盐代谢等障碍[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实验室检查TSH升高,FT4降低即可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甲减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目前认为70%-80%甲减患者有心血管病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减 冠心病 结构 功能
原文传递
淫羊藿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代轶楠 向楠 周广文 《湖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安慰剂对照组)、B组(淫羊藿小剂量组)、C组(淫羊藿大剂量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骨密度...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安慰剂对照组)、B组(淫羊藿小剂量组)、C组(淫羊藿大剂量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骨密度及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结果 B组、C组能有效提高腰椎及股骨颈的BMD(P<0.05),其中C组对腰椎的作用尤为显著(P<0.01)。A组各部位的BMD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所检测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中,C组经6个月治疗后,β-CTX明显上升(P<0.05),B组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A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胶囊可以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大剂量的淫羊藿对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淫羊藿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全文增补中
基于R语言分析阳陵泉穴主治病症及配穴规律
10
作者 郑苏 穆敬平 +1 位作者 李亚威 代轶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37-43,共7页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阳陵泉穴的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1月CNKI、Wangfang、VIP、PubMed有关文献资料,运用RStudio和 Gephi0.9.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68...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阳陵泉穴的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1月CNKI、Wangfang、VIP、PubMed有关文献资料,运用RStudio和 Gephi0.9.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68篇,其中阳陵泉单穴应用文献21篇,配伍他穴应用文献147篇。阳陵泉穴的干预方式以针刺最多,电针次之。单穴主治的优势病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配伍腧穴主治的优势病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卒中、胆石症、术后止痛、偏头痛、骨质疏松症、肩周炎等。阳陵泉配伍腧穴107个,多配伍胆经、膀胱经、胃经的腧穴;其高频配穴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结论 针刺阳陵泉穴主治病症以中风偏瘫、膝关节炎、胆石症疾病为主,常与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泉 R语言 数据挖掘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疾病诊断标准使用现状
11
作者 胥婧 代轶楠 +2 位作者 郑苏 罗秀玲 徐远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使用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在线检索自建库到2021年12月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运用Jadad量表对缺血性卒中使用频...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使用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在线检索自建库到2021年12月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运用Jadad量表对缺血性卒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 在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中,选取诊断标准文献最多的为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第四次会议(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共计有234篇,占总数的44.15%,且其中26篇高质量文献中选取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第四次会议(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的文献数目最多,共有19篇,占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73.08%。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证实,在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试验研究中,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第四次会议(1996年)制定诊断标准可能参考意义上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分析 针灸 缺血性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诊断标准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