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联合血清sLOX-1、Fractalkine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张鹏 代群丽 +6 位作者 关顺凯 肖华凤 刘毅 孙玉春 刘璐璐 段书晨 高吉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联合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Fractalkine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检查且确诊的96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颅...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联合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Fractalkine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检查且确诊的96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颅内动脉管壁高分辨率成像结果将其分为易损斑块组(40例)和非易损斑块组(56例)。检测两组血清sLOX-1、Fractalkine水平、斑块纤维帽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LOX-1、Fractalkine水平与斑块纤维帽厚度的相关性。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分析OCT及血清sLOX-1、Fractalkine单独及联合诊断斑块易损性与手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LOX-1、Fractalkine单独诊断斑块易损性的价值。采用诊断四格表分析OCT、血清sLOX-1、Fractalkine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较非易损斑块组血清sLOX-1水平高于非易损斑块组,Fractalkine水平及斑块纤维帽厚度均低于非易损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斑块组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sLOX-1水平呈负相关(r=-0.411,P<0.05),与Fractalkine水平呈正相关(r=0.52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诊断斑块易损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736~0.912),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85.71%,最佳截断值为529.07 pg/mL;血清Fractalkine诊断斑块易损性的AUC为0.845(95%CI:0.770~0.921),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76.79%,最佳截断值为22.97 ng/mL。OCT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79(P<0.05)。OCT联合血清sLOX-1、Fractalkine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50(P<0.05)。OCT、血清sLOX-1、Fractalkine单独诊断斑块易损性的灵敏度低于三者联合诊断,漏诊率高于三者联合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块易损CA患者的血清sLOX-1水平升高,Fractalkine水平降低,OCT联合血清sLOX-1、Fractalkine诊断斑块易损性的灵敏度增加、漏诊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可溶性凝集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FRACTALK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 刘晓明 +4 位作者 许抗抗 肖华凤 代群丽 高吉贤 何建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34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34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查阅患者病史等,将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162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女性、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血肌酐浓度、完全血运重建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和入院后第3天补液量及以V4~6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入院时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入院时低舒张压、血肌酐浓度、V4~6导联ST段压低是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高危因素(P<0.05)。结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率较高,且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针对高危因素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心衰竭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OCA致缺血性心肌病1例
3
作者 代群丽 高吉贤 +2 位作者 刘晓明 刘玲玲 徐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75-176,共2页
分析住院治疗的1例 MINOCA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致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程。要提高对MINOCA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致冠心病危... 分析住院治疗的1例 MINOCA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致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程。要提高对MINOCA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致冠心病危险因素少的患者除完善冠脉造影检查外,CFR、心脏核磁及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尤为重要,积极寻找MINOCA的病因,指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MACE事件发生及预防缺血性心肌病出现,帮助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OCA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缺血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鹏 刘晓明 +3 位作者 许抗抗 肖华凤 代群丽 高吉贤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某医院进行PCI治疗的120例AMI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某医院进行PCI治疗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和未心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疾病的预测效果。[结果]心衰组的年龄、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比例、收缩压、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γ-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病变累及血管数量、心力衰竭史、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均高于未心衰组(P<0.05),甘油三酯(TG)、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心衰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I(OR=1.017,P<0.05)、CK(OR=1.035,P<0.01)、Hs-CRP(OR=1.175,P<0.05)及GGT(OR=1.094,P<0.05)水平升高,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延长(OR=2.477,P<0.05)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Tn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P<0.01),CK的曲线下面积为0.679(P<0.01),Hs-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631(P<0.01),GG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1),“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曲线下面积为0.869(P<0.01)。TnI对应的术后心力衰竭的诊断临界值为60.74μg/L,CK的诊断临界值为2472.46 U/L,Hs-CRP的诊断临界值为11.25 mg/L,GGT的诊断临界值为39.62 U/L,发病至再灌注时间的诊断临界值为163.18 min。[结论]TnI、CK、Hs-CRP、GGT升高及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延长可能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以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TNI CK Hs-CRP GGT 发病至再灌注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