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属(Chodsigoa Kastschenko,1907),模式标本来自云南楚雄双柏县,在云南省无量山、哀牢山等地也有发现(Chen et al.,2017)。霍氏缺齿鼩一直被认为是...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属(Chodsigoa Kastschenko,1907),模式标本来自云南楚雄双柏县,在云南省无量山、哀牢山等地也有发现(Chen et al.,2017)。霍氏缺齿鼩一直被认为是云南缺齿鼩,直到Chen等(2017)使用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发现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的云南缺齿鼩存在着显著分化,于是将澜沧江东岸的种群描记为新种。展开更多
安徽麝鼩(Crocidura anhuiensis)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Crocidura),由Zhang等(2019)根据采集于安徽黄山的麝鼩标本首次进行描述,其模式产地为中国安徽黄山(Zhang et al.,2019)。目前,该物种在安徽黄山...安徽麝鼩(Crocidura anhuiensis)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Crocidura),由Zhang等(2019)根据采集于安徽黄山的麝鼩标本首次进行描述,其模式产地为中国安徽黄山(Zhang et al.,2019)。目前,该物种在安徽黄山、清凉峰以及江西武夷山均有发现(魏辅文等,2021;裴枭鑫等,2022;胡江晓等,2023)。展开更多
高寒森林地表的小型兽类洞穴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景观特征,对于认识小型兽类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小型兽类洞穴为对象,于2015年夏季(7—9月)研究了其地表分布与生境特征.结果表明:...高寒森林地表的小型兽类洞穴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景观特征,对于认识小型兽类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小型兽类洞穴为对象,于2015年夏季(7—9月)研究了其地表分布与生境特征.结果表明:小型兽类洞穴平均洞口密度为182.8个·hm^(-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显著影响洞穴密度,表现为针叶林(328.6个·hm^(-2))>针阔混交林(160.0个·hm^(-2))>灌木林(125.0个·hm(-2))>阔叶林(81.5个·hm^(-2))>竹林(66.7个·hm^(-2)).Mann-Whitney U Test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小型兽类栖息样地的乔木郁闭度、乔木均高、乔木胸径、乔木密度、地表植被盖度、倒木密度、倒木覆盖度、灌木均高都显著大于非栖息样地;乔木因子是决定小型兽类生境选择的首要因子,贡献率最大(44.8%),其次是倒木因子(23.2%)和灌草丛因子(13.9%).说明高寒森林地表有明显的小型兽类洞穴分布,其分布格局主要受植被和倒木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属(Chodsigoa Kastschenko,1907),模式标本来自云南楚雄双柏县,在云南省无量山、哀牢山等地也有发现(Chen et al.,2017)。霍氏缺齿鼩一直被认为是云南缺齿鼩,直到Chen等(2017)使用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发现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的云南缺齿鼩存在着显著分化,于是将澜沧江东岸的种群描记为新种。
文摘安徽麝鼩(Crocidura anhuiensis)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Crocidura),由Zhang等(2019)根据采集于安徽黄山的麝鼩标本首次进行描述,其模式产地为中国安徽黄山(Zhang et al.,2019)。目前,该物种在安徽黄山、清凉峰以及江西武夷山均有发现(魏辅文等,2021;裴枭鑫等,2022;胡江晓等,2023)。
文摘高寒森林地表的小型兽类洞穴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景观特征,对于认识小型兽类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小型兽类洞穴为对象,于2015年夏季(7—9月)研究了其地表分布与生境特征.结果表明:小型兽类洞穴平均洞口密度为182.8个·hm^(-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显著影响洞穴密度,表现为针叶林(328.6个·hm^(-2))>针阔混交林(160.0个·hm^(-2))>灌木林(125.0个·hm(-2))>阔叶林(81.5个·hm^(-2))>竹林(66.7个·hm^(-2)).Mann-Whitney U Test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小型兽类栖息样地的乔木郁闭度、乔木均高、乔木胸径、乔木密度、地表植被盖度、倒木密度、倒木覆盖度、灌木均高都显著大于非栖息样地;乔木因子是决定小型兽类生境选择的首要因子,贡献率最大(44.8%),其次是倒木因子(23.2%)和灌草丛因子(13.9%).说明高寒森林地表有明显的小型兽类洞穴分布,其分布格局主要受植被和倒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