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随机海浪交互式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苏玉民 付金丽 王卓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随着自然现象的交互式模型不断发展,海浪的可视化模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研究三维随机海浪的仿真技术,基于Gerstner海浪模型开发仿真系统,并利用海浪谱对其进行仿真控制。此外,从网格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纹理映射与光照三个方面讨论了三... 随着自然现象的交互式模型不断发展,海浪的可视化模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研究三维随机海浪的仿真技术,基于Gerstner海浪模型开发仿真系统,并利用海浪谱对其进行仿真控制。此外,从网格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纹理映射与光照三个方面讨论了三维海浪的仿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实时、逼真的三维随机海浪仿真,同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视景仿真 海浪 人机交互 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催化降解液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玉虎 王奇 +4 位作者 苟光俊 姜曼 周祚万 张胜利 付金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6,133,共6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它是以3种苯丙烷(芥子醇、松柏醇和香豆醇)为结构单元,通过C-C和C-O-C键连接形成的无定形网状大分子,是自然界唯一可再生的芳香类物质原料。木质素在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它是以3种苯丙烷(芥子醇、松柏醇和香豆醇)为结构单元,通过C-C和C-O-C键连接形成的无定形网状大分子,是自然界唯一可再生的芳香类物质原料。木质素在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但是,木质素复杂的结构导致其难以高效、高选择性转化而被有效利用。近年来,有关木质素催化降解液化的研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概述了木质素催化降解液化的研究现状,基于溶液状态下木质素分子尺度和形态分析,设计与之匹配的负载酸和金属粒子的介孔催化剂,可实现木质素在有限孔道内催化降解以及抑制降解片段重聚,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催化 降解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3
作者 付金丽 《炫动漫》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绘本教育教学时,应当意识到实际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绘本教育教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幼儿园绘本教育的建议,如加强传统文化环境创设、开发园本课程、选择适合幼... 在中国传统文化绘本教育教学时,应当意识到实际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绘本教育教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幼儿园绘本教育的建议,如加强传统文化环境创设、开发园本课程、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与一日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幼儿的阅历和体验等。通过从多个视域切入学前教育工作,挖掘出传统民族文化绘本教育教学的潜在价值,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现将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详情见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传统文化 绘本教育 教学价值 应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SO生活模块典型舱室的设计与布置
4
作者 付金丽 祝文倩 《广东造船》 2017年第4期22-25,29,共5页
本文基于目前FPSO产品中生活模块设计与建造普遍采用的公约、规范及标准,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典型舱室布置、通道及扶梯规划的相关技术要求,探讨了其在FPSO生活模块设计中的要点,以及人体工效学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FPSO 生活模块 舱室布置 人体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线面大开口船舶阻力和耐波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祝启波 付金丽 曾江易 《广东造船》 2019年第5期22-25,21,共5页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某水线面大开口船舶在开口开启和封闭状态下对船舶阻力和耐波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线面大开口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增值,低航速下对船舶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开口的存在会大幅度影响船舶在横摇方面...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某水线面大开口船舶在开口开启和封闭状态下对船舶阻力和耐波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线面大开口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增值,低航速下对船舶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开口的存在会大幅度影响船舶在横摇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 模型试验 阻力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纤维素纤维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豪宇 张胜利 +4 位作者 凯橙橙 张思略 姜曼 周祚万 付金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90-3098,共9页
采用低浓度H_2O_2氧化纤维素水凝胶纤维,再接枝聚乙烯亚胺(PEI),成功制得PEI改性纤维素纤维(PEI-OCF)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溶液中Cr(Ⅵ)的去除.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能谱(EDX)分析,确证纤维素上的羟基被... 采用低浓度H_2O_2氧化纤维素水凝胶纤维,再接枝聚乙烯亚胺(PEI),成功制得PEI改性纤维素纤维(PEI-OCF)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溶液中Cr(Ⅵ)的去除.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能谱(EDX)分析,确证纤维素上的羟基被H_2O_2氧化成醛基,PEI通过席夫碱反应被接枝到氧化纤维素上.制备优化结果表明,H_2O_2氧化阶段的最佳条件为pH=4.0,H_2O_2质量分数0.2%,氧化时间3.0h,氧化温度85℃;PEI接枝阶段的最佳条件为pH=11.0,PEI质量分数3.0%,接枝时间0.5 h.吸附研究结果显示,Cr(Ⅵ)在PEI-OCF上的吸附具有强烈的pH依赖性,最佳pH值为2.0.在18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当温度为15和25℃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0.61和119.04 mg·g^(-1).浓度为300和600mg·L^(-1)的共存离子Ca^(2+)、Mg^(2+)和Na^+对PEI-OCF吸附Cr(Ⅵ)的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表明,PEI-OCF对Cr(Ⅵ)吸附性能良好,使用中易于分离;且制备过程无需交联剂,使用可降解材料,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纤维素 聚乙烯亚胺 Cr(Ⅵ)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