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艳 黄萍 +3 位作者 付明捷 肖正华 付君舟 林志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99-1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40例早期2型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洛汀新组、健脾活血组、益肾活血组、健脾益肾活血组、健脾活血洛汀新组、益肾活血洛汀新组及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40例早期2型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洛汀新组、健脾活血组、益肾活血组、健脾益肾活血组、健脾活血洛汀新组、益肾活血洛汀新组及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每组各20例,8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治疗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内皮素-1(ET-1)、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纤维蛋白原(Fg)、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葡萄糖(2 h PG)等指标显著降低,趋于正常水平;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好转;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与其他各组间相比,以上15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2型DN疗效确切,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 益肾 活血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血清自身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咏明 黄萍 付明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 M)患者与血清中2种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 A D-A b)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 A)的关系。方法:对210例T2D M病人用E LISA法测定G A D-A b、IC A,同时测定血C肽水平、体重指数(B M I)、酮症发生率及胰岛素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 M)患者与血清中2种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 A D-A b)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 A)的关系。方法:对210例T2D M病人用E LISA法测定G A D-A b、IC A,同时测定血C肽水平、体重指数(B M I)、酮症发生率及胰岛素治疗率,并根据210例患者是否存在G A D-A b、IC A进行分组分析。结果:210例T2D M患者G A D-A b和IC A阳性率分别为29.04%、13.80%;病程≤6年和>6年抗体阳性组的C肽水平与抗体阴性组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P<0.01),病程>6年抗体阳性组的酮症发生率和胰岛素治疗率与抗体阴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P<0.01),病程≤6年和>6年抗体阳性组的C肽水平、酮症发生率及胰岛素治疗率差异无显著性,抗体阳性组的B M I与阴性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G A D-A b和IC A阳性率不同,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T2D M患者中G A D-A b和(或)IC A阳性应考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 D A)的可能;定期检测G A D-A b、IC A及C肽水平有助于及早诊断LA D A、发现胰岛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 GAD-AB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抗体阳性 ELISA法 T2DM 0.05 抗体阴性 ICA 胰岛素治疗 显著性 发生率 体重指数 高检出率 联合检测 定期检测 LADA 功能损害 治疗率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明坤 黄萍 付明捷 《广州医药》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甲钴胺0.5 mg肌注,每天1次并予控制血糖、血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甲钴胺0.5 mg肌注,每天1次并予控制血糖、血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8天。疗程结束前后抽血化验生化指标并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观察组疗效和一些血粘度参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降低血FIB、D-Dimmer、HSCRP水平,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神经滋养血管的缺血和神经细胞营养障碍,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这可能是它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参麦注射液 血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