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铍废渣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肖业勇 戴友芝 +5 位作者 赵媛媛 刘雅妮 付广义 曾志彦 郭庆 郭婧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为实现含铍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含铍废渣为原料之一,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为骨料,利用硅酸盐水泥作为黏合剂,辅以氧化钙、粉煤灰和二氧化钛组合成复合添加剂采用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法制备了含铍高性能陶瓷.探究了添加剂配比和煅烧条... 为实现含铍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含铍废渣为原料之一,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为骨料,利用硅酸盐水泥作为黏合剂,辅以氧化钙、粉煤灰和二氧化钛组合成复合添加剂采用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法制备了含铍高性能陶瓷.探究了添加剂配比和煅烧条件对铍浸出浓度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陈化时间、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烧结试样的微观结构、强度、密度和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骨料、铍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添加剂(其中氧化钙、粉煤灰和二氧化钛质量比为5∶5∶1)质量比值为60.8∶4∶6∶11时,所得含铍陶瓷样品铍浸出浓度低于国标限值,调整制备参数后可低至0.0107 mg·L^(-1),且具有较好抗压强度和耐热性.最佳制备条件为陈化8 h、在1200℃下保温煅烧4 h.该技术可为铍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铍废渣 含铍陶瓷 浸出毒性 危险废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湖铅锌矿渣堆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广义 邱亚群 +4 位作者 宋博宇 赵媛媛 许友泽 钟宇 成应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1 mg/kg,Cd 0.2~0.8 mg/kg);2)9种植物对Pb和As的富集系数BCF值均小于1;3)除盐肤木外,其它植物对Cd的BCF值均大于1;4)马尾松、臭牡丹、芒萁和盐肤木对Pb的转运系数TF值大于1;5)除木荷外,其它植物对Cd的TF值大于1;6)枫树、马尾松、木姜子和盐肤木对As的TF值大于1。综合分析可知,臭牡丹/马尾松、芒萁和木姜子分别对Pb、Cd和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最强,具有作为铅锌矿渣堆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植物 铅锌矿渣堆场 重金属富集特征 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河涌氮、磷污染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广义 俞盈 +1 位作者 叶恒朋 陈繁忠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24-28,35,共6页
对广州市区典型河涌氮、磷污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覆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6.21~22.40mg/L,间隙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19.9—152.0mg/L。河涌上覆水以及间隙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无机氮污染,且以氨氮为主,占总无机氮的90%以... 对广州市区典型河涌氮、磷污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覆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6.21~22.40mg/L,间隙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19.9—152.0mg/L。河涌上覆水以及间隙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无机氮污染,且以氨氮为主,占总无机氮的90%以上。各河涌的氨氮和总氮值之间表现出很强相关性,但上覆水的氨氮和总氮值与间隙水的氨氮和总氮值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磷形态差异较大,间隙水中可溶性正磷酸盐与总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有机磷质量浓度比上覆水要高;底泥中可溶性磷(Rsol)、铝结合磷(PAl)质量浓度较低,铁结合磷(PFe)质量浓度较高。悬浮物中各形态磷质量浓度整体上均比底泥样品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涌 磷污染 磷形态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广义 曹利 +2 位作者 李峥 李宇 张春华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首先研究了基于距离测量值的多边定位方法(Multilateral Localization,ML);然后利用节点运动信息,提出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进行跟踪的方法;最后针对水下移动节点的测...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首先研究了基于距离测量值的多边定位方法(Multilateral Localization,ML);然后利用节点运动信息,提出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进行跟踪的方法;最后针对水下移动节点的测量值不同步问题,提出了修正扩展卡尔曼滤波(Modified Extend Kalman Filter,MEKF)以改进EKF的精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MEKF的定位精度要好于EKF,而EKF和MEKF由于其用到了节点的运动信息,因此其定位精度要远好于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修正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厂残泥对稻田土壤溶液毒死蜱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广义 许友泽 +2 位作者 裴元生 亓赟 赵媛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49,共5页
研究已证实给水厂残泥(WTR)具有作为稻田土壤添加物控制农业区毒死蜱迁移的巨大潜力,但不同施加强度条件下毒死蜱在添加WTR土壤中的残留特征尚待研究。该研究通过72 d厌氧培养实验,考察了不同施用浓度条件下,WTR对稻田土壤水溶液体系中... 研究已证实给水厂残泥(WTR)具有作为稻田土壤添加物控制农业区毒死蜱迁移的巨大潜力,但不同施加强度条件下毒死蜱在添加WTR土壤中的残留特征尚待研究。该研究通过72 d厌氧培养实验,考察了不同施用浓度条件下,WTR对稻田土壤水溶液体系中毒死蜱及其代谢产物TCP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液体系中毒死蜱及TCP总残留量均随毒死蜱施用浓度以及WTR添加量(w=0~10%)的增加而增加。5~25 mg/kg施用浓度范围内,添加WTR对体系中毒死蜱降解速率影响显著。添加w=10%WTR时,体系中毒死蜱残降解速率降低了6%~19%,与未添加WTR土壤相比,毒死蜱总残留量增加了46%~66%。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添加WTR降低了各施用浓度条件下毒死蜱及TCP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添加w=10%WTR使得土壤中毒死蜱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48%~69%;未添加WTR土壤中TCP均以生物可利用态为主(占89%),相比之下,添加WTR土壤中TCP则均以残渣态为主(占59%~75%)。但与此同时,WTR削弱了毒死蜱与TCP对体系中微生物毒害作用。与未添加WTR土壤相比,添加10%WTR的土壤总菌丰度提高了1.6倍。综上所述,在土壤中添加WTR能有效降低毒死蜱与TCP迁移造成的生态风险,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毒死蜱污染土壤的快速生物修复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残泥 稻田土壤 毒死蜱 残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脱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广义 陈才丽 +3 位作者 钟振宇 许友泽 成应向 向仁军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富集后的高砷河道尾砂进行氧化焙烧脱砷处理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空气流速、停留时间、进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700~800℃、焙烧时间60min左右、料层厚度10~15mm... 针对富集后的高砷河道尾砂进行氧化焙烧脱砷处理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空气流速、停留时间、进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700~800℃、焙烧时间60min左右、料层厚度10~15mm,而空气流速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焙烧条件下,高砷尾砂通过氧化焙烧后砷的含量可降低至0.4%左右,脱砷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氧化焙烧 脱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4
7
作者 许友泽 刘锦军 +2 位作者 成应向 戴友芝 付广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9-198,共10页
本研究于湘江共采集了29个典型重金属污染断面底泥样品,测定了底泥中重金属Cd、Pb、Cr、Cu、Mn和Zn的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并采用改进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湘江底泥存在主要由重金属Cd、Pb、C... 本研究于湘江共采集了29个典型重金属污染断面底泥样品,测定了底泥中重金属Cd、Pb、Cr、Cu、Mn和Zn的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并采用改进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湘江底泥存在主要由重金属Cd、Pb、Cr、Cu、Mn和Zn构成的复合污染,其含量范围依次为2.83—29.15 mg·kg-1、8—1784 mg·kg-1、10.00—4884.28 mg·kg-1、9—674 mg·kg-1、744.83—16246.22 mg·kg-1和61.50—3771.11 mg·kg-1;参考土壤环境质量Ⅲ级标准的断面超标率依次为100%、10.34%、6.90%、3.54%、100%和24.14%;有效态百分含量范围依次为25.04%—66.63%、8.75%—50.00%、1.14%—35.08%、3.70%—39.00%、1.99%—65.79%和7.48%—47.96%;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其次是Pb和M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率(MRI)依次为90.37%、4.17%、3.03%,干流的潜在生态风险高于支流的生态风险,达到极强危害水平的采样断面占72.41%,主要集中于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和郴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 底泥 重金属 风险评价代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及释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钟宇 付广义 +7 位作者 向仁军 杨麒 姚福兵 高翔 陈才丽 许友泽 刘湛 曾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33-3940,共8页
以湘江石峰大桥至马家河大桥区段的湘江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该区段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Pb、Zn、Cd、Cr、Mn、As和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Cd和As的平均含量均超... 以湘江石峰大桥至马家河大桥区段的湘江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该区段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Pb、Zn、Cd、Cr、Mn、As和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Cd和As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限值,Mn平均含量超过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583mg/kg).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表明5个采样点中有4个采样点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均超过600,属于很强生态危害程度.最后通过连续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速、不同pH值对沉积物中Cu、Zn、Cd以及Mn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水流速度、降低上覆水体pH值均可促进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实验还发现4种重金属的释放通量都比较小,其中释放通量最大的Mn为7.50μg/(g·d),沉积物中重金属向水环境的释放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释放规律 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厂残泥免烧陶粒对Pb与Cd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媛媛 刘丹妮 +3 位作者 戴友芝 陈跃辉 付广义 许友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0-1258,I0002,共10页
针对高效低廉的吸附材料——WTR(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给水厂残泥)因颗粒细小在水处理工艺中难以应用的问题,利用免烧法制备出WTR陶粒,研究其对Pb和Cd的吸附特征.批量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 针对高效低廉的吸附材料——WTR(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给水厂残泥)因颗粒细小在水处理工艺中难以应用的问题,利用免烧法制备出WTR陶粒,研究其对Pb和Cd的吸附特征.批量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的吸附动力学(R^2>0.995 8)与等温吸附过程(R^2>0.994 8).在溶液pH为5、恒温25℃、振荡24 h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97和18.60 mg/g.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表明,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的吸附量均随溶液初始pH的升高而增加,当pH由3升至9时,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的吸附量分别增加了1.44和0.95倍;离子强度的增加不利于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的吸附.批量等温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4~8的溶液中,Pb和Cd较难从WTR免烧陶粒中解吸出来,解吸率均在3.5%以内;当溶液pH为3时,Pb和Cd的解吸率分别高达65.88%和45.01%.BCR分级提取结果表明,Pb和Cd均主要以酸提取态形式(占比在68.18%以上)存在于WTR免烧陶粒中;同时,随着初始吸附量的增加,酸提取态比例显著减少,而还原态和残渣态比例显著增加.研究显示,WTR免烧陶粒对Pb和Cd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作为一种高效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应用于水处理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残泥 免烧陶粒 PB CD 吸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三氮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俞盈 付广义 +1 位作者 陈繁忠 盛彦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571,共7页
以城市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了水体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的转化及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水体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实验中三氮的转化及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冬... 以城市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了水体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的转化及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水体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实验中三氮的转化及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冬季;而在温度相似的情况下,光照则成为影响三氮转化去除速率的决定因素,还发现,在黑暗条件下,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出现明显的累积现象,而在光照情况下则没有。由此推断,在光照条件下藻类生物的同化作用在三氮转化和去除中起了主要作用,藻类生物同化导致的三氮转化和去除速率明显高于硝化-反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体 三氮转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分析及氮磷排放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钟宇 许友泽 +5 位作者 谢丽霞 刘明诗 付广义 赵媛媛 邱亚群 成应向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9-68,共10页
该文根据湖南省水产养殖种类和养殖产量,筛选了37家典型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采样,共计采集了71个点位水样,并测试了水样中9项污染物指标.结果表明:78.87%的水样总磷可以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标准,91.... 该文根据湖南省水产养殖种类和养殖产量,筛选了37家典型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采样,共计采集了71个点位水样,并测试了水样中9项污染物指标.结果表明:78.87%的水样总磷可以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标准,91.55%水样总磷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53.52%的水样总氮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69.01%的水样总氮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还有31%的水样总氮未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其次,根据湖南省水产养殖种类、产量及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排污系数,估算湖南省水产养殖总氮、总磷年排放量为11334.9 t和2126.7 t.最后,分源头、过程及末端控制三方面总结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展,以期为尾水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尾水污染物 氮磷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DMDA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含铊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友泽 成应向 +2 位作者 付广义 赵媛媛 陈才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团发生桥联反应,以配位键形式将基团引入DMDAAC链,形成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Al+Fe)与Si的摩尔比2∶1、Al与Fe的摩尔比1∶2、60%(w)DMDAAC溶液加入量0.8%(w);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0.8 g/L、废水pH 9.5、沉降时间10 min;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废水的色度、浊度、铊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96.4%,95.6%,处理后废水的色度、浊度、铊质量浓度分别为10度、6 NTU、1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絮凝剂 含铊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青梅 刘湛 +3 位作者 罗达通 罗华飞 李贝睿 付广义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3期94-98,共5页
以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得了该地区2015年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工艺过程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移动源8个源类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 以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得了该地区2015年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工艺过程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移动源8个源类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为依据,建立了2015年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区域NH_3、NO_x、PM_(10)、PM_(2.5)、SO_2、VOCs等6项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长沙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内,8类大气污染源排放的NH_3、NO_x、PM_(2.5)、PM_(10)、SO_2、VOCs总量分别为53.65t、4 899.35t、1 846.09t、6 257.75t、989.49t、4 383.31t。NH_3、NO_x、PM_(2.5)、PM_(10)、SO_2、VOCs排放量最大的源分别是农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扬尘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98.45%、84.24%、60.82%、85.90%、97.33%、49.88%。优化道路交通、减少燃煤、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可促进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空气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长沙市 空气自动站 排放清单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疗法治疗混合痔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广义 郝晓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171-171,共1页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和亚甲蓝局部注射联合应用对于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方法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疼痛状况,术后尿潴留情况,服用止痛药物情况。结果该治疗方法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医源性疼痛,改善了治...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和亚甲蓝局部注射联合应用对于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方法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疼痛状况,术后尿潴留情况,服用止痛药物情况。结果该治疗方法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医源性疼痛,改善了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结论基础麻醉在术中避免了肛门括约肌收缩,视野暴露良好且手术无疼痛;亚甲蓝对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明显,可以达到5—10d基本无明显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麻醉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痒洗方治疗肛门瘙痒症72例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广义 赵国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在治疗肛周瘙痒症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祛痒洗剂针对患病局部熏洗的方法,对72例肛周瘙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统计分析其治愈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祛痒洗剂能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在治疗肛周瘙痒症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祛痒洗剂针对患病局部熏洗的方法,对72例肛周瘙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统计分析其治愈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祛痒洗剂能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治愈率达到94.0%。结论祛痒洗剂能够治疗病程较长的肛周瘙痒症,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有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瘙痒症 中药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河道尾砂还原焙烧脱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亚琼 付广义 +2 位作者 钟振宇 成应向 向仁军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温度、时间、还原气氛CO/(CO+CO_2)和空气流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气基还原焙烧的脱砷效果优于煤基还原焙烧。气基还原焙烧的适宜条件: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约30min、CO/(CO+CO_2)浓度20%、气体流量0.5m3/h;在适宜的气基还原焙烧条件下,焙烧尾砂中砷的含量可降至0.058%,脱砷率达87.66%。【结论】经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得到的河道尾砂还原焙烧渣能满足高炉炼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还原焙烧 脱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碱工业高浓度氨氮废水电渗析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原 钟振宇 +2 位作者 邹冬生 秦普丰 付广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193-5194,共2页
采用自来水对电渗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电渗析工艺处理联碱工业高浓度氨氮废水。结果发现,当电压为50 V、进水流量为25 L/h时,水样中导电率达到最佳;高浓度氨氮废水进水电导率为2 980μs/cm,氨氮浓度为648.23 mg/L;出水室浓水和... 采用自来水对电渗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电渗析工艺处理联碱工业高浓度氨氮废水。结果发现,当电压为50 V、进水流量为25 L/h时,水样中导电率达到最佳;高浓度氨氮废水进水电导率为2 980μs/cm,氨氮浓度为648.23 mg/L;出水室浓水和淡水各占总出水的14%和86%,浓水和淡水的电导率分别为15 000.0和12.1μs/cm;氨氮含量分别为3 400.0和11.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废水处理 电渗析 联碱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在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媛媛 付广义 +1 位作者 许友泽 亓赟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548-554,共7页
【目的】掌握不同深度剖面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毒死蜱吸附程度的关系,全面准确地评价毒死蜱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其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方法】采用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南北方3个不同农业区(常州、天津和寿光)不同深... 【目的】掌握不同深度剖面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毒死蜱吸附程度的关系,全面准确地评价毒死蜱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其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方法】采用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南北方3个不同农业区(常州、天津和寿光)不同深度剖面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特征,并使用Linear模型、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数据进行拟合,同时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规律(R^2=0.95~0.99),常州表层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速率最低。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对土壤吸附毒死蜱的动力学进行拟合(R^2=0.93~0.99),3个研究区表层土壤对毒死蜱容量均明显高于下层土壤。毒死蜱对3个研究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为常州>寿光>天津。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有机质含量有关,其次是矿物含量。【结论】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是一种快吸附慢平衡过程;研究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能被用于估算风险评价中的相关指标值,可为毒死蜱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中相关指标值的获得提供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土壤 毒死蜱 吸附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地下水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厂残泥免烧陶粒对美人蕉生理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许友泽 李智慧 +2 位作者 郭朝晖 付广义 赵媛媛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90-100,共11页
为探究给水厂残泥免烧陶粒(Unburned Ceramsites from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UCWTR)作生长基质与美人蕉联合应用于水处理工艺可行性,本研究以美人蕉为供试植物,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UCWTR对美人蕉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抗逆性的影... 为探究给水厂残泥免烧陶粒(Unburned Ceramsites from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UCWTR)作生长基质与美人蕉联合应用于水处理工艺可行性,本研究以美人蕉为供试植物,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UCWTR对美人蕉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抗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UCWTR基质上生长的美人蕉生长指标值均高于黏土陶粒,其中,生物量、植株数量、株高、根长、最大叶宽等分别是其1.28倍、1.42倍、1.3倍、1.8倍、1.53倍;(2)UCWTR基质上生长的美人蕉光合能力较强、蒸腾作用强度较高.与黏土陶粒相比,UCWTR基质上生长的美人蕉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日蒸腾水量分别是其1.44倍、1.76倍、1.42倍和1.25倍;(3)UCWTR基质上生长的美人蕉能利用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调控根际生长环境,抑制环境胁迫.同时通过增加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物抗逆性.综上,UCWTR可作为美人蕉生长基质,进一步应用于基质与植物联合作用的水处理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残泥免烧陶粒 美人蕉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铁渣脱砷土著微生物的选育与初步鉴定
20
作者 田原 谭杰 +3 位作者 付广义 邹冬生 秦普丰 向仁军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4期199-204,共6页
利用9K培养基对高砷铁渣中土著生物分离纯化后获得某一细菌进行纯培养,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细菌进行相关鉴定,结果表明:属于Bacillus属,该细菌在矿浆浓度为5%,最佳温度为30℃的条件下,周期在14天内对废渣中砷的浸出效果达到最佳。高... 利用9K培养基对高砷铁渣中土著生物分离纯化后获得某一细菌进行纯培养,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细菌进行相关鉴定,结果表明:属于Bacillus属,该细菌在矿浆浓度为5%,最佳温度为30℃的条件下,周期在14天内对废渣中砷的浸出效果达到最佳。高砷铁渣中砷的含量可降低至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铁渣 土著微生物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