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仕琦 阿斯比约恩.艾德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36,3,共23页
《世界人权宣言》的巨大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要求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道德纲领,二是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工程,它要求各个层次持续不断地努力,使人权在道德、政治和法律诸领域真正为人人普遍享有。人权概念合乎规范的发... 《世界人权宣言》的巨大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要求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道德纲领,二是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工程,它要求各个层次持续不断地努力,使人权在道德、政治和法律诸领域真正为人人普遍享有。人权概念合乎规范的发展在17、18世纪就出现了,导致最初的自由主义的立宪尝试;但其后日益遭到保守的反动势力或反自由主义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抵制。《世界人权宣言》恢复和巩固了上述合乎规范的发展过程。精言》还扩大了自由与平等这一对孪生概念的含义,进一步充实其内容和相互关系。与传统的概念相比,《宣言》把18世纪的公民权概念、19世纪的政治权利以及本世纪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充实了人权的内容。《宣言》要求这些权利不分地域普遍得到尊重,使世界上人人得以享有;《宣言》启动了国际法的革命,使对遵守人权状况的监督成为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宣言》本来是《联合国宪章》设想的国际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由于它的启示,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全球化日益强大的影响可能改变这一秩序的体系结构,因为民族国家正在失去原有的一部分重要职能。在演变中的全球社会的规范体制中人权将发挥不可缺少的整合作用,《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法案 《联合国宪章》 天赋权利 社会和文化权利 公民权利 《宣言》 自由与平等 社会权利 自然法
原文传递
作为一个概念的美洲性,或南北美在近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阿尼瓦尔·基哈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近代世界体系诞生于漫长的16世纪。作为地理社会学概念的南北美洲诞生在漫长的16世纪。创造南北美这个地理社会学实体是建构近代世界体系的举措。南北美洲并不是被纳入业已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如果没有南北美就不可能产生这么... 近代世界体系诞生于漫长的16世纪。作为地理社会学概念的南北美洲诞生在漫长的16世纪。创造南北美这个地理社会学实体是建构近代世界体系的举措。南北美洲并不是被纳入业已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如果没有南北美就不可能产生这么一来人们可能会说东欧、中欧和南欧部分地区也符合上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社会学 世界体系 近现代世界 这么一来 近代世界 封建领主 沃勒斯坦 伊比利亚半岛 英属北美殖民地 殖民地化
原文传递
为认知科学撰写历史 被引量:16
3
作者 艾卡特·席勒尔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20,共14页
认知科学是什么? 撰写一部认知科学史很不容易。这个术语本身是晚近才有的,一些学者认为并不存在一门统一的认知科学,而是有一大堆认知科学。即使认为有统一的认知科学的学者,但对它的定义和范围的意见也不一致。结果。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认知革命 认知心理学 神经科学 物理符号系统 机能主义 内部过程 认知神经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 生成语言学
原文传递
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 被引量:12
4
作者 保罗.斯特里滕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1期31-44,3,共15页
本文以批判眼光审视联合国开发署所采用的人文发展指数,首先就何为人文发展、人文发展指标以及机构制度背景作出界定,就中指出所应强调的是选择、机会和能力而非获得商品和服务。继而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分别追加指标。文中列举八... 本文以批判眼光审视联合国开发署所采用的人文发展指数,首先就何为人文发展、人文发展指标以及机构制度背景作出界定,就中指出所应强调的是选择、机会和能力而非获得商品和服务。继而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分别追加指标。文中列举八点理由,论证一般的人文发展指数(HDI)概念何以要比人均国民收入更为适用,列举六条推进人文发展的理由,同时指出其中有两条理由可能在不同派别之间引起争议:人道主义者以人本身为目的,而人力资源开发学派则把人当作提高生产力的手段;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矛盾。文中提到了可能引起冲突的七个方面。最后,文章对自由和人权指数与HDI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 识字率 人道主义者 人均收入 经济业绩 基本需求 商品 人均国民收入 保罗
原文传递
家庭与亲密关系:家庭生活历程与私生活的再建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埃德加 海伦.格莱泽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33-156,7,共25页
本文讨论亲密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考察了涉及性别、工作和家庭生活历程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借以说明一个新的突出之点:唯有互相敞开心扉、唯有“纯粹的关系”才能成为亲密的个人关系的基础。青年人成年离家、婚前的种种情侣关... 本文讨论亲密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考察了涉及性别、工作和家庭生活历程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借以说明一个新的突出之点:唯有互相敞开心扉、唯有“纯粹的关系”才能成为亲密的个人关系的基础。青年人成年离家、婚前的种种情侣关系、婚姻中较前平等的关系、离婚和其后另结新伴的影响、人口的老化——凡此种种模式均对成年人之间以及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性质带来后果。而工作结构与性别歧视都在这种“爱的工作”中举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家庭生活 吉登斯 现代社会 私生 婚姻关系 自我认同 男子 性行为 1988年
原文传递
促进创业的大学:高等教育在美国的技术商业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雷蒙德.W.斯米勒 格伦.B.迪特里希 +1 位作者 戴维.V.吉布森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15,共11页
竞争极为激烈的全球环境正在使美国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为了对大学内外各种重要力量的影响作出反应,大学传统的研究、教学和服务使命在重新调整。一个促进创业活动的大学的新范式正在形成。它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 竞争极为激烈的全球环境正在使美国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为了对大学内外各种重要力量的影响作出反应,大学传统的研究、教学和服务使命在重新调整。一个促进创业活动的大学的新范式正在形成。它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传统 创业企业家 技术商业化 全球环境 地方经济 研究成果 活动范围 内部力量 学范 奥斯汀
原文传递
地理学理论 被引量:6
7
作者 雷金纳德.G.戈列吉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38,2,共17页
本文探讨地理学理论的本质由什么所构成。作者按照历史顺序概述了地理学的理论和量化革命所起的作用,把重点放在说明地理学理论的演变以及它与其它以学科为依据的理论的区别。特别突出地说明了最初的描述性空间理论与后来的以数学为依... 本文探讨地理学理论的本质由什么所构成。作者按照历史顺序概述了地理学的理论和量化革命所起的作用,把重点放在说明地理学理论的演变以及它与其它以学科为依据的理论的区别。特别突出地说明了最初的描述性空间理论与后来的以数学为依据的规范性理论之间的区别。然后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作为论坛,说明地理学理论的“形成”如何得益于经济学原理,说明怎样把空间概念和非空间概念联系起来以建立强有力的、形式良好的和规范的理论。全文着重说明构建理论所用的论证和推理过程,并肯定空间或地理过程的各种理论的形式和结构之不可或缺。本文以城镇聚落和城镇形式为背景说明描述性模型如何过渡到分析性模型。本文还较详细地说明描述性理论向规范性理论的过渡,以及随着学科的成熟,进而向基于过程的理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家 地理学理论 土地利用类型 市场区 土地利用方式 空间分布 描述性模型 企业家 市场中心 工业区位论
原文传递
对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西摩.马丁.利普塞特 宋庆仁 +1 位作者 约翰.查尔斯.托里斯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4年第2期5-26,共2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新兴独立国家未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这就促使一些学者致力于探讨建立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进行的早期研究强调了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与结构条件之间的关系,后者指的是体现在工业增长和现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新兴独立国家未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这就促使一些学者致力于探讨建立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进行的早期研究强调了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与结构条件之间的关系,后者指的是体现在工业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诸如识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国家 政治民主 利普塞特 识字率 政治自由 经济发展 曲线关系 社会经济 收入水平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西欧宗教信仰的式微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太.多冈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3-47,3,共16页
本文以世界价值观调查、国际社会调查计划以及欧洲价值观调查这三层次国际调查 为依据,对20个国家的基本宗教信仰进行了比较分析。过去20年中宗教信仰的迅速衰落,地理上仅限于西欧。分析涉及的问题有:上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人身上... 本文以世界价值观调查、国际社会调查计划以及欧洲价值观调查这三层次国际调查 为依据,对20个国家的基本宗教信仰进行了比较分析。过去20年中宗教信仰的迅速衰落,地理上仅限于西欧。分析涉及的问题有:上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人身上帝(他亲自知道每一个人)或者说一种精神化的力量的感受,宗教社会化,祈祷和《圣经》的意义,与年龄组相关的宗教信仰丧失状况以及不同世代之间的动态。本文的主导思想是有可能用社会学的方法判断上帝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与否;有些人相信上帝存在,是可以观察到的社会事实。对某些教条的信仰衰落了,但这导致的是怀疑和无所谓,而非无神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宗教信仰 宗教教育 宗教价值观 宗教仪式 北爱尔兰 调查计划 西欧 西德 圣经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权利的空间 被引量:6
10
作者 阿里斯戴尔.罗杰斯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60,6,共15页
"欧洲城市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公民权利的模式"是一项跨国的比较研究项目,它是UNESCO主持的社会转型管理(MOST)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项研究吸收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好几个学科的见解。本文对近年发表的地理学著作中与... "欧洲城市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公民权利的模式"是一项跨国的比较研究项目,它是UNESCO主持的社会转型管理(MOST)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项研究吸收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好几个学科的见解。本文对近年发表的地理学著作中与这一项目有关的四个题目的文献进行了评论。这些题目是:政治和地域尺度的生产;城市治理新网络的出现;公共空间对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城市之规范的一意识形态的模式。本文以欧洲、北美和澳洲一些城市为例来说明这些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公民权利 公民资格 公共空间 少数民族群体 欧洲城市 公共场所 地理学 民族国家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世界事务中的系统论与社会论——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奥兰.R.扬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5-30,5,共17页
本文把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国际社会的分析方法论证国际组织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加以比较和对照。系统分析学派强调物质条件是国际层面上的驱动力,强调国际组织是强国追求其目标的工具,是帮助大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或调解冲突的助手。与此相... 本文把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国际社会的分析方法论证国际组织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加以比较和对照。系统分析学派强调物质条件是国际层面上的驱动力,强调国际组织是强国追求其目标的工具,是帮助大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或调解冲突的助手。与此相对照,国际社会分析学派则把国际组织当作会议外交的场所,当作追求共同目标的机制,当作创建和实施管理规制的角色。当我们逐渐离开非殖民地化和东西方关系紧张的时代之际,国际体系中近来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国际组织所发挥作用的内容而不是改变其性质。在国际社会分析学派看来,国际社会中发生的变化可能对国际组织有更深刻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国际层面上,非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上升了,或者由于指导国际社会成员相互关系的组织规则已经重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 社会论 国际体系 国际社会学派 世界事务 系统分析学 系统论 联合国体系 地位和作用 SOCIETY
原文传递
发展的测度: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纳德.麦格雷纳罕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1期45-65,4,共22页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在1970—1985年期间曾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测度和分析开展过研究,本文概括了部分重大研究成果。在发展变量中画出了一条新的分析用直线,其特点是使各点与该线的绝对(简单)离差的总量最小,而不是像回归分析那样使...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在1970—1985年期间曾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测度和分析开展过研究,本文概括了部分重大研究成果。在发展变量中画出了一条新的分析用直线,其特点是使各点与该线的绝对(简单)离差的总量最小,而不是像回归分析那样使离差的平方和最小。这样一来得以建立起一个“对应体系”,它可以表示任一给定指标的什么数值倾向于与所有其它选出的发展指标(总共选出19项指标)的什么数值相伴随(对应)。这样做了以后又可建立起一个“对应网格”,任何一个给定国家的有关指标数值都可以放在网格的适当位置上,从而产生一幅“发展特性图表”。与此同时,建立起0—100分的尺度,在对应网格上一一标出不同指标的相应数值。特征图表可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作为测度发展的依据,表明发展的各个部门的增长情况,以及发展的总体情况;二是作为研究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依据,特别表现了部分国家1970年的特征,它们在后继的10年(1970—1980年)期间人均GDP迅速增长,而另一部分国家则在后期增长缓慢。研究结果发现,10个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通常在1970年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投资水平相对较低,而增长最慢的国家则在1970年教育水平偏低而投资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GDP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 通用指数 70年 预期寿命 研究工作 回归分析 对应体 换算值 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道德观念是否正在衰落?对当代社会道德面貌的国际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勒克.哈尔曼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9-69,3-4,共23页
认为现代社会道德观念趋于衰落是很流行的看法。对个人的日益重视被看成是对集体共同的道德观的真正威胁,最终导致自私、利己主义等等,然而问题在于现代社会是否果真丧失了共同的道德原则?换句话说,现代性与道德观念是否互不相容?作者利... 认为现代社会道德观念趋于衰落是很流行的看法。对个人的日益重视被看成是对集体共同的道德观的真正威胁,最终导致自私、利己主义等等,然而问题在于现代社会是否果真丧失了共同的道德原则?换句话说,现代性与道德观念是否互不相容?作者利用1981年和1990年的两次欧洲价值观调查(EVS)所得经验数据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把道德观念分为两种,暂且分别称为“宽容度”和“公民道德”。数据资料表明过去10年中各国人民确实在道德观 念上趋于宽松。年轻人和教育程度较低者表现更为宽容,更不严格,但是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似乎变得不那么宽容而较为严格了。然而,过去10年来道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并不意味着道德观念衰落。从人们对待各种反常行为的态度看,还是比较严格的。统计资料的分析似乎表示发生了从传统的、公共机构倡导的道德观念走向个人道德观念的转变。认为正在出现“怎么干都行”的风气这样一种结论站不住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度 道德观念 公民道德观 教育程度 公共机构 当代社会 世代 安乐死 个人化 年龄组
原文传递
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不平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玛丽.克劳德.斯穆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2期47-59,5-6,共1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由于有新生的政治实体——它们在政治上脆弱而在经济上薄弱——大规模出现而发生动摇,这已经是第二次。由于非殖民化过程而产生的第一次波澜还远未平息,这可 以从许多非洲国家的解体得到证明。最近一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由于有新生的政治实体——它们在政治上脆弱而在经济上薄弱——大规模出现而发生动摇,这已经是第二次。由于非殖民化过程而产生的第一次波澜还远未平息,这可 以从许多非洲国家的解体得到证明。最近一次波澜是苏联解体引发的,使得欧洲、亚洲和中东汇合的特别敏感地区失去稳定。尽管这些新的实体的边界、政治结构和经济存活力在此时此刻都还不确定,都要求承认为主权国家,但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久已确立的范畴和传统的分析政府间组织机制的方法。政府间组织理论上是建立在成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上的;不平等也不能以传统的力量(国力)标准衡量,也不在于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差异。不平等无宁说主要在于政治体制的本质,在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性质,也在于代表性和政府效率的水平。当一个国际体系内许多成员不能为其人民保证最低的安全、服务和福利(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国际秩序)时,很有必要确定怎样才能为多边合作引进基本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 联合国体系 国际体系 主权平等 开发援助 外交 乐部 结构调整计划 危机 依附论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维·莱因德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2年第4期57-79,共23页
引言监测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对人类至关重要,这一点已为人们普遍承认(蒂克尔,1986年;1989年)。报刊上常见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包括臭氧耗竭、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硝酸盐污染、热带森林的滥伐、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等。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 地理数据 监测环境 数据集 GRID 臭氧耗竭 热带森林 硝酸盐污染
原文传递
工业社会的生态现代化:三个战略要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乌多·E·西莫尼斯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0年第3期57-72,共16页
引言在新德里举行的一次有关工业和环境的讨论会上,斯蒂凡·保罗斯曾经给生态现代化下过如下定义:"生态现代化致力于防止环境污染,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改革,以求实现生态上健全的工业发展……它依赖于清洁技术,资源回收利用。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环境政策 环境破坏 工业社会 战略要素 环境问题 下定义 工业发展 环境影响评估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国家作用的变化:测量、机会与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弗雷德里克·C·特纳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年第1期7-16,共10页
尽管过去 2 0年全世界的国有企业都在私有化 ,政府出于不少理由仍需强大。私有化使得政府管制愈发地重要。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更是举足轻重。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政策模式固然不能照搬 ,但领导人也不妨将别处的成功经... 尽管过去 2 0年全世界的国有企业都在私有化 ,政府出于不少理由仍需强大。私有化使得政府管制愈发地重要。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更是举足轻重。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政策模式固然不能照搬 ,但领导人也不妨将别处的成功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变通 ,为我所用。市场固然越来越直截了当地左右经济决策 ,但无论国家一层 ,还是国际一层 ,市场运行其中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却是由政府打造的。一方面在世界各处 ,政府的权力江河日下 ,另一方面 ,公民们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纯粹的市场分配机制容易加重财富和权力的分化 ,因此未来的岁月里就特别需要政府出面设法尽量扩大社会和政治的民主。无论对正在缩减社会福利的高收入国家 ,还是对需要加强政府能力的贫穷国家 ,道理都是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使 独裁政权 国家权力 国家作用 人民 民主化 斯大林 市场改革 安然 机会
原文传递
欧洲居民的归属:公民资格与后国家权利 被引量:3
18
作者 雅克利娜.巴巴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26,共14页
关键词 地区一体化 民族国家 自主权 后国家权利
原文传递
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蒂姆.戴森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5-87,8,共24页
本文考察了饥饿现象在全世界的分布状况。它分析了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的变动趋势,指出虽然从全球水平上看粮食生产领先于人口增长,但有几个地区近年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埃及和孟加拉等人口众多的国家已经接受了大量粮食援助。撒哈拉以南... 本文考察了饥饿现象在全世界的分布状况。它分析了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的变动趋势,指出虽然从全球水平上看粮食生产领先于人口增长,但有几个地区近年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埃及和孟加拉等人口众多的国家已经接受了大量粮食援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依赖粮食援助愈来愈多。人口迅速增长常常是改善粮食生产和消费状况的重大障碍。本文还讨论了影响粮食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预测了今后30年世界粮食需求的可能增长。文章认为,对世界粮食需求增长的满足必须加上几条重要的限制:第一,今后30年只能继续维持很低粮食消费水平的人所占比例恐怕会更大;第二,未来增长的粮食需求有一部分必须通过扩大国际贸易和援助来解决;第三,在世界某些地区增加粮食生产需要付出可观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第四,今后必须大大增加粮食生产投资;最后一点,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增加粮食生产不仅行不通,甚至是危险的。为了给世界上的穷人提供最低限度的粮食安全,有必要建立一些制度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口增长 慢性营养不良 粮食供应 发展中地区 粮食生产指数 谷物生产 拉丁美洲 粮食需求 东亚和东南亚
原文传递
社会学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尼尔.J.斯梅尔瑟 仕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5年第1期9-23,5,共16页
本文综观当代社会学理论,首先是描绘这一领域中的理论的特征,就有关理论问题的各个方面论述了理论的历史与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论的正规化层次,社会学理论的功用和价值,以及理论的科学积累问题。然后为社会学理论勾勒了一幅总的“地... 本文综观当代社会学理论,首先是描绘这一领域中的理论的特征,就有关理论问题的各个方面论述了理论的历史与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论的正规化层次,社会学理论的功用和价值,以及理论的科学积累问题。然后为社会学理论勾勒了一幅总的“地图”。其中主要的区分划在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理论之间,并把下一层次的类型分别加以描述并互相联结起来。在建构这一“地图”的过程中,本文并列举了当代理论中一些主要的争论,例如在整合与冲突之间、实证主义与现象主义之间,以及宏观和微观之间。文章结尾处举出了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一项理论若要得到妥善的理解和评论,那些问题都是必须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研究 理论观点 经验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微观社会学 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 宏观社会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