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仇玉民 曾永柱 陈大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24-225,共2页
为探讨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本院2005年9月—2007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7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3... 为探讨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本院2005年9月—2007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7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仇玉民 陈辉 贾绍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0-331,共2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57例 2 0 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0 3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0 3只 ,右冠状动脉 57只 ,左回旋支 42只 ,左主干 1只。 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57例 2 0 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0 3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0 3只 ,右冠状动脉 57只 ,左回旋支 42只 ,左主干 1只。 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其中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置入支架后 ,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全部置入成功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心肌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造影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14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仇玉民 曾永柱 +1 位作者 陈大鹏 王学忠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12-1112,共1页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5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02例经桡动脉途径成功...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5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02例经桡动脉途径成功穿刺造影,成功率97.7%,27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者中有261例经桡动脉成功植入,成功率95.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8%,常见的并发症是前臂肿胀、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偶见动脉夹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未出现假性动脉瘤、全身大出血、桡动脉及股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及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冠脉内介入诊治的首选穿刺途径,也可以作为股动脉途径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62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仇玉民 张波涛 +4 位作者 刘志军 马巧红 徐烨华 熊爱琴 马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CD62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选择实验对象179例,其中A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6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9例,D组健康对照人群42例。各组确诊后分别抽取... 目的观察血清CD62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选择实验对象179例,其中A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6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9例,D组健康对照人群42例。各组确诊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血中CD62p的水平。结果 A、B、C组患者服药前血清中CD62p水平均高于D组(P<0.05),且对于冠心病患者,A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高于SAP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D62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CD62p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仇玉民 张新超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4-94,共1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仇玉民,张新超(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750004)患者男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晕厥4次”入院。在院外多次做心电图(ECG)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牲心动过速(VT).用过普奈...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仇玉民,张新超(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750004)患者男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晕厥4次”入院。在院外多次做心电图(ECG)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牲心动过速(VT).用过普奈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美酉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鉴别诊断 心肌疾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心房调搏对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研究
6
作者 仇玉民 杨岩 林媛豪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了解食道心房调搏(TEAP)对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的鉴别。方法 采用无创性TEAP技术,对145例有心动过速史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检查,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结果 检出的窄QRS波折返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折返性心... 目的 了解食道心房调搏(TEAP)对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的鉴别。方法 采用无创性TEAP技术,对145例有心动过速史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检查,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结果 检出的窄QRS波折返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占绝大多数,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极少。结论 TEAP是鉴别窄QRS波PSVT机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心房调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心肌梗塞对应部位心电图梗塞图形消失1例
7
作者 仇玉民 刘晓方 杨东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6年第4期2-2,共1页
患者,男性,60岁,1989年8月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做心电图。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治疗后症状缓解。1996年2月4日突感心前区不适,症状持续20分钟后缓解。当地医院做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有病理Q... 患者,男性,60岁,1989年8月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做心电图。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治疗后症状缓解。1996年2月4日突感心前区不适,症状持续20分钟后缓解。当地医院做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有病理Q波,T波倒置,次日凌晨再次发作心前区剧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做心电图示QRS波群Ⅱ导呈qR型,Ⅲ导呈Qr型,aVF导呈qrsr’型,T_Ⅰ负正双向,T_Ⅱ直立。四天后转入找院做心电图示QRS波群Ⅱ导呈R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图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8
作者 仇玉民 刘升高 +1 位作者 贾绍斌 沙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754-755,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房室结...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房室结内折反性心动过速(AVNRT)130例,左侧旁道230,右侧旁道45例,室性心动过速(IVT)10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总成功率97.9%,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8%以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2.9%,其中AVNRT复发3例,AVRT复发8例,IVT复发1例,12例再次RFCA均获成功。3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植入心脏起搏器,1例损伤主动脉瓣,引起反流,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NRT和AVRT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附4例报告)
9
作者 仇玉民 杨岩 +1 位作者 王淑霞 马瑞琴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报告4例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讨论了该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并对其发病机制作了分析,阐述了传导速度慢,具有递减传导特性的隐匿性房室旁束是发生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结构基础。
关键词 心动过速 食管电生理 交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23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仇玉民 李秀忠 刘志军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60-261,共2页
为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漏诊 ,回顾性分析 2 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ECG及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诊断有帮助 ,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首选确诊方法。基础... 为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漏诊 ,回顾性分析 2 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ECG及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诊断有帮助 ,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首选确诊方法。基础病变为下肢静脉炎、手术史及高血压。认为全面综合分析临术资料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漏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列 贾绍斌 +2 位作者 仇玉民 魏宁 沙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19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抽吸组(A组)和常规PCI组(B组),比较观察术中TIMI血流恢复情况、心肌染色(MBG)分级...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19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抽吸组(A组)和常规PCI组(B组),比较观察术中TIMI血流恢复情况、心肌染色(MBG)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结果抽吸组从Killip分级、临时起搏器和气囊反搏(IABP)的使用方面来看,病情明显较常规组严重,抽吸组TIMI 0-1、2级血流比例、MBG 0-1、2级比例较常规组低,30d内心源性死亡率、30d内再梗死率、30d内TVR、30d内MACE较B组有降低趋势;抽吸组TIMI 3级血流和MBG 3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中应用抽吸导管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抽吸导管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萍 马巧红 +2 位作者 刘志军 仇玉民 徐清斌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评价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和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不予药物干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95例,将其随机分为A(48例)、B(47例)组,分别...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评价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和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不予药物干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95例,将其随机分为A(48例)、B(47例)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75 mg/d、150 mg/d;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67例,首次均给予3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此后随机分为C(33例)、D(34例)组,分别序贯给予氯吡格雷75 mg/d、150 mg/d。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24 h、服用氯吡格雷第5天,取肘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结果服药前,A、B、C、D组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服药后5 d:(1)A、B组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较服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2)C、D组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24 h及服用维持量第5天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均较服药前明显升高(均P<0.05),C、D组服药后两组间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氯吡格雷可提高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PCI支架释放后对不同管径血管再次血栓抽吸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列 田志刚 +4 位作者 仇玉民 刘志军 徐清斌 丛广志 贾绍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32-2433,2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血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释放后再次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205例AMI患者经血栓抽吸后即刻植入支架,分别比较小于3.0mm的血管和大于或等于3....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血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释放后再次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205例AMI患者经血栓抽吸后即刻植入支架,分别比较小于3.0mm的血管和大于或等于3.0mm血管常规血栓再抽吸组和不抽吸组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演变,30d内、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3.0mm血管中再次血栓抽吸组TIMI 3级血流比例、6个月内MACE有明显改善,<3.0mm的血管中没有发现有益的作用。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中,对于大于或等于3.0mm血管植入支架后常规进行再次血栓抽吸,可能会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降低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抽吸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的射频电流对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沙勇 张金莉 +5 位作者 贾绍斌 仇玉民 魏宁 陈树兰 白向荣 汤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心肌酶浓度变化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RFCA诸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的损伤程度。方法:采用酶连续检测法,分别测定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RFCA术前及术后即刻,6、12...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心肌酶浓度变化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RFCA诸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的损伤程度。方法:采用酶连续检测法,分别测定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RFCA术前及术后即刻,6、12、24小时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浓度。结果:RFCA患者CK,CK-MB,AST均于术后即刻升高,术后6小时达到峰值,12小时下降,24小时除CK外,均恢复正常(P均<0.05)。经相关分析表明CK-MB活性变化的峰值升高程度与消融时间,平均功率及累计能量均无线性关系(r=0.14,r=0.19,r=0.27,P均>0.05),而与消融靶点个数高度正相关(r=0.84,P<0.001),与消融次数也有显著关系(r=0.52,P<0.01)。结论:RFCA对心肌组织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持续时间短,损伤轻,恢复快。这提示RFCA系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射频电流 心肌损伤 血清 心肌酶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38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宁 刘晓方 +2 位作者 郑勇 仇玉民 武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评价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左侧第5-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1.5-2cm处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患者的心包积液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 目的:评价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左侧第5-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1.5-2cm处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患者的心包积液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并发感染。结论:Seldinger技术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导管引流是安全、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DINGER导管法 心包穿刺引流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溪 仇玉民 +4 位作者 刘志军 李芳 刘慧 马列 姜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与冠脉病变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37例ACS患者纳入ACS组,另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排除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与冠脉病变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37例ACS患者纳入ACS组,另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排除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h内测定患者血浆NT-pro BNP,1周内行冠脉动脉造影术。采用GRACE评分标准对ACS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53例)、中危组(44例)和高危组(40例)3个亚组。分析ACS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GRACE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23,P<0.01))。结论NT-pro 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可用于对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急性冠脉综合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3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秀忠 仇玉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水平 ,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列举和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肺动脉栓塞的基础疾病 ,以下肢静脉炎 ( 76.7% ) ,手术后 ( 2 6.7% )为主 ,临床表现... 目的 :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水平 ,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列举和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肺动脉栓塞的基础疾病 ,以下肢静脉炎 ( 76.7% ) ,手术后 ( 2 6.7% )为主 ,临床表现以劳力性气短 ( 83.3% )、口唇紫绀 ( 5 0 % )、咳喘 ( 5 0 % )、胸痛 ( 5 3.3% )为主 ,心率呼吸加快占 73.3% ,入院后误诊 1 8例 ,占 60 % ,EKG检查 ,异常占 66.7% ,肺灌注通气扫描 1 8例均有缺损。肝素治疗有效率为78.9%。结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 ,须综合分析 ,及早诊断 ;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首选确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症状 临床表现 药物疗法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对局部心肌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沙勇 贾绍斌 +4 位作者 陈树兰 魏宁 仇玉民 张金莉 白向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术 (RFCA)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 (CK) ,肌酸肌酶同功酶 (CK MB)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浓度变化及与RFCA诸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方法 采用ELISA一步夹心免...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术 (RFCA)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 (CK) ,肌酸肌酶同功酶 (CK MB)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浓度变化及与RFCA诸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方法 采用ELISA一步夹心免疫测定法 ,分别测定 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患者RFCA术前及术后即刻 ,6h ,12h ,2 4h血清cTnT以及上述心肌酶浓度。结果 RFCA患者cTnT ,CK ,CK MB ,AST均于术后即刻升高 ,术后 6h达到峰值 ,12h下降 ,2 4h除CK外 ,其余均恢复正常 (P均 <0 0 5 )。经相关分析表明cTnT活性变化的峰值升高程度与消融时间 ,平均功率及累计能量均无线性关系 (r=0 .33 ,r =0 .2 5 ,r=0 .2 9,P均 >0 0 5 ) ,而与消融靶点个数高度正相关(r=0 .81,P <0 0 0 1) ,与消融次数也有显著关系 (r=0 .5 1,P <0 0 1)。结论 RFCA对心肌组织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持续时间短 ,损伤轻 ,恢复快。提示RFCA系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测定cTnT可作为临床判断RF CA对心肌损伤的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肌酶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绍斌 马萍 +3 位作者 刘晓方 仇玉民 徐清斌 戴贵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27-328,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获取成年大鼠胫骨干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观察经5-氮胞苷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5...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获取成年大鼠胫骨干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观察经5-氮胞苷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自体心肌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后应用经皮血管闭合器和常规压迫止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宁 贾绍斌 +4 位作者 沙勇 仇玉民 张金利 白向荣 汤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693-694,共2页
目的 观察和评估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2 32例心血管患者在行心导管术后分为Angio -seal止血组 (115例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5 2例 ,冠状动脉介入术 6 3例 )... 目的 观察和评估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2 32例心血管患者在行心导管术后分为Angio -seal止血组 (115例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5 2例 ,冠状动脉介入术 6 3例 )和人工压迫止血组 (117例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 5 4例 ,冠状动脉介入术 6 3例 ) ,应用两种方法止血 ,观察两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应用Angio -seal止血器成功率达 97.3% ,与人工压迫止血相比 ,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 ,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安全可靠 ,止血快 ,患者下床活动早 ,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股动脉止血 血管闭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