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二段页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茜 段宏亮 +4 位作者 刘世丽 仇永峰 杨艳 周进峰 刘志敏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花庄地区阜二段(E_(1)f_(2))是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地区和层段,为进一步明确花庄地区E_(1)f_(2)页岩储层特征,以有利区内系统取心井HY1井为依托,通过岩心观察,运用薄片鉴定、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 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花庄地区阜二段(E_(1)f_(2))是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地区和层段,为进一步明确花庄地区E_(1)f_(2)页岩储层特征,以有利区内系统取心井HY1井为依托,通过岩心观察,运用薄片鉴定、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氮气吸附以及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联合精细表征页岩孔隙结构,分析了HY1井E_(1)f_(2)取心页岩段页岩的孔隙度、孔隙类型及连通性、孔喉特征、全尺度孔径大小等。研究表明,花庄地区E_(1)f_(2)发育3类10种孔隙类型,以无机孔为主;其中纹层状长英质灰云质混积页岩和灰云页岩孔隙度相对较大,碳酸盐岩粒间(内)孔和颗粒边缘孔更为发育,孔隙多为H2-H3型和H3型,连通性较好,喉道相对略大,孔隙结构呈三峰特征,中-大孔占比较高,孔径主体分布大于100 nm,储层条件最为有利,其发育层段可作为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二段页岩油勘探“甜点”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页岩油 阜宁组二段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富集和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雅雄 梁兵 +7 位作者 邱旭明 段宏亮 付茜 周进峰 刘世丽 仇永峰 胡慧婷 巩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4,共14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是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页岩层系中天然裂缝发育复杂,其对页岩油富集和保存的影响认识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综合来自HY1、H101、HY7、S85X等井的岩心、...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是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页岩层系中天然裂缝发育复杂,其对页岩油富集和保存的影响认识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综合来自HY1、H101、HY7、S85X等井的岩心、录井、测井和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大视域扫描电镜拼接(Maps)、微区矿物扫描(Qemscan)、冷冻岩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结合HY1HF、HY3HF等井的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了阜二段页岩层系中天然裂缝发育特征,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类型天然裂缝对页岩油富集和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阜二段页岩层系主要发育穿层构造裂缝和层控构造裂缝,以及层理缝和收缩缝等非构造裂缝。其中,穿层构造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及构造部位密切相关;层控构造裂缝主要发育在白云石条带、砂质/白云质混合条带和顺层方解石脉等脆性层;层理缝主要为异常高压成因,发育集中在阜二段中下部Ⅲ~Ⅴ亚段。层理缝与顺层方解石脉、白云石条带和砂质/白云质混合条带中发育的层控构造溶蚀缝洞既是页岩油的有利储集空间,也是高效渗流通道,有利于页岩油富集;穿层构造裂缝有效性较好,相对于页岩的基质更为富集页岩油(S 1),但其纵横向连通性较好,因而也是页岩油逸散的高效通道,对阜二段Ⅴ亚段“Ⅴ下”甜点层保存条件不利,对Ⅳ亚段甜点层影响较小,平面上与断层距离越小,断层规模越大,构造裂缝越发育且越不利于页岩油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页岩油 富集和保存 阜二段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裂缝特征分析
3
作者 孙雅雄 朱相羽 +4 位作者 邱旭明 刘启东 段宏亮 仇永峰 巩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油勘探获得突破,是未来增储上产的现实目标。裂缝作为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在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X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成像测井、岩心和微观薄片观察结果,分析了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油勘探获得突破,是未来增储上产的现实目标。裂缝作为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在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X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成像测井、岩心和微观薄片观察结果,分析了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储层不同尺度裂缝发育特征;结合裂缝参数统计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确定了裂缝形成期次,讨论了裂缝动态演化过程及裂缝对页岩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构造裂缝总体较为发育,主要为脆性剪切裂缝和张剪性裂缝,剪切裂缝长度长,横向连通性好;非构造裂缝主要为层理缝和顺层方解石脉,在部分亚段异常发育。不同类型的天然裂缝后期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造,未被完全充填的裂缝、裂缝充填物溶蚀形成的孔洞,以及超压层理缝和微裂隙,均是页岩油有利的储集空间。研究结果为高邮凹陷深层页岩油选区、选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阜二段 页岩 裂缝特征 形成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黄珏、联盟庄地区戴一段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仇永峰 马英俊 +1 位作者 崔晓晓 廖准良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邮凹陷西部黄珏、联盟庄地区100多口探井戴一段(E2d1)砂体进行解剖,认为在受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的影响下,黄珏地区砂体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砂体主要呈条带状分布,沿... 从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邮凹陷西部黄珏、联盟庄地区100多口探井戴一段(E2d1)砂体进行解剖,认为在受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的影响下,黄珏地区砂体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砂体主要呈条带状分布,沿物源方向延伸,具有典型的水道砂体特征;联盟庄地区以三角洲前缘末端滩坝砂体为主,砂体发育受断层和波浪改造作用的影响。根据黄珏地区砂体沿河道延伸方向分布的地质模式,结合地震精细解释,对该区西部的储层进行预测,落实了黄88块隐蔽圈闭,取得了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展布 沉积相 储层预测 黄珏地区 联盟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仇永峰 刘启东 +2 位作者 于雯泉 李鹤永 李维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深化高邮深凹带戴南组油源与输导条件、源-断-坡控砂机制、不同相带砂体成藏差异性研究,攻关不同相带砂体识别关键技术,取得了源外戴南组多类型岩性砂体勘探的新发现。开展选层选区选...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深化高邮深凹带戴南组油源与输导条件、源-断-坡控砂机制、不同相带砂体成藏差异性研究,攻关不同相带砂体识别关键技术,取得了源外戴南组多类型岩性砂体勘探的新发现。开展选层选区选带评价,明确了阜宁组隐蔽油藏拓展勘探的重点层系和区带,建立了隐蔽圈闭成藏模式,形成了针对薄互层识别的地震相-属性-反演综合预测技术,在斜坡带构造不发育的刘陆舍和三河地区阜宁组取得了储量空白区隐蔽油藏勘探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藏 成藏差异性 控砂机制 成藏模式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仇永峰 陈平原 崔晓晓 《上海地质》 2010年第B11期236-239,共4页
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沙埝地区沙50A井泰二段暗色泥岩系统取样,详细评价了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各项指标,并依据泰州组烃源岩评价结果和成熟门限深度值划定了高邮凹陷泰州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计算了相应的资源量。... 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沙埝地区沙50A井泰二段暗色泥岩系统取样,详细评价了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各项指标,并依据泰州组烃源岩评价结果和成熟门限深度值划定了高邮凹陷泰州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计算了相应的资源量。结果表明,该区泰州组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泰二段底部“六尖峰”泥灰岩段,该段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具有较好生油能力;该区泰二段烃源岩已处于成熟阶段,对应门限深度为2550m;有效烃源岩集中分布于高邮凹陷北斜坡中东部地区,生油量为2.9×10^8t,占高邮凹陷总生油量的60%,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泰州组 烃源岩评价 有效烃源岩 生烃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仇永峰 张春峰 崔晓晓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4期28-30,共3页
从已钻井资料入手,对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石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辉绿岩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 从已钻井资料入手,对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石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辉绿岩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E1f4-E1f2);从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来看,侵入E1f2、E1f4的辉绿岩可加速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是油气良好的封盖层并能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对油气成藏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侵入岩 岩石类型 储集条件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侵入岩特征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8
作者 仇永峰 叶绍东 +1 位作者 郑元财 崔晓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199,231,共4页
从已钻井资料出发,对高邮凹陷侵入岩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侵入岩以辉绿岩为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 从已钻井资料出发,对高邮凹陷侵入岩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侵入岩以辉绿岩为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E1f4-E1f2)地层;从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来看,侵入E1f2、E1f4的辉绿岩可加速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是油气良好的封盖层,并能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对油气成藏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辉绿岩 侵入岩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邵地区戴南组砂体展布特征及成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仇永峰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2期1-5,18,共6页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邮凹陷联邵地区戴南组已钻的40多口井开展砂体和油藏解剖,分别建立了两个地区的砂体地质模式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发现:联盟庄、邵伯地区戴二段分别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邮凹陷联邵地区戴南组已钻的40多口井开展砂体和油藏解剖,分别建立了两个地区的砂体地质模式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发现:联盟庄、邵伯地区戴二段分别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沿河道延伸方向呈指状展布,砂体连通性较好,油气成藏与富集主要受构造控制,成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戴一段沉积时期,联盟庄地区主要发育滩坝砂体及受地震影响的沉积砂体,砂体沿汉留断层的走向呈"片"状展布,油气成藏与富集主要受砂体控制,成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性油藏;邵伯地区已钻井揭示砂体类型主要为近岸水下冲积扇扇根砾岩、含砾砂岩和扇端薄层粉砂岩,推测在扇根与扇端之间发育有较好的扇中砂体,可形成扇根砾岩遮挡,扇中砂体为储层的扇控型油藏或断层-岩性油藏。根据研究区建立的砂体和成藏模式,结合储层地震预测结果,在联盟庄和邵伯地区分别钻探了LX38和SH20井,均获得成功,取得了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展布特征 成藏模式 联邵地区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盐③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控圈作用
10
作者 谢昭涵 冯昌 +3 位作者 仇永峰 李鹤永 张建波 唐海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盐(3)断裂带位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发生过多期伸展-走滑复合的构造演化,控制圈闭的时空有效性。为阐明这些构造圈闭对油气差异聚集的影响,需先明确盐(3)断裂带在各时期的演化过程,并研究构造变形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盐(3)断裂带位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发生过多期伸展-走滑复合的构造演化,控制圈闭的时空有效性。为阐明这些构造圈闭对油气差异聚集的影响,需先明确盐(3)断裂带在各时期的演化过程,并研究构造变形对圈闭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盐城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主要断层和周边褶皱的几何学形态和运动学特征;结合断距回剥法定量恢复断层分段生长过程,进一步利用古构造图分析各期次的褶皱变形规律,解析各期次构造演化性质以及控圈作用。结果表明,盐(3)断裂带经历3个主要演化阶段:(1)泰州—阜宁期(K_(2)t—E_(1)f_(4))NW向伸展控制盐(3)正断层西段孤立生长、东段发生软连接,此时主干断裂的控陷作用不明显,圈闭不发育;(2)阜宁期末发生短期快速的压扭作用,造成盐(3)断层再活动,同时形成一系列的NW向共轭剪切断层,此时沿着盐(3)断裂带形成了一系列的圈闭;(3)戴南—盐城期(E_(2)d-Ny)发生SN向东强西弱的伸展,控制盐(3)断裂带东部再活动,并对圈闭进行调整。整体而言,盐城凹陷的构造活动强度具有“早强晚弱,东强西弱”的差异性,随着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的不断变化,圈闭的构造幅度、面积逐渐缩小,构造高点也逐渐往SW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凹陷 盐(3)断裂带 古构造恢复 控圈作用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以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戴南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维 朱筱敏 +3 位作者 马英俊 侯斌 仇永峰 薄永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3,690,共9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源分析显示,研究区戴一段砂体基本来自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供源极少。岩心观察与测、录井资料指示了研究区浅水环境下河控作用为主的沉积特征,认为断陷湖盆在其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减弱阶段亦可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井震结合预测了砂岩与含砾砂岩空间展布,指出在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陡坡带亦可阶段性出现大量重力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浅水三角洲 戴南组 刘五舍次凹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深凹带中浅层盖层条件综合评价
12
作者 仇永峰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盖层是高邮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在统计研究区100多口已钻井泥岩数据的基础上,对中浅层盖层宏观分布和封闭特征开展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高邮深凹带中浅层发育戴一段一亚段和垛一段六亚段两套较好的区域盖层,具有平... 盖层是高邮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在统计研究区100多口已钻井泥岩数据的基础上,对中浅层盖层宏观分布和封闭特征开展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高邮深凹带中浅层发育戴一段一亚段和垛一段六亚段两套较好的区域盖层,具有平面分布相对稳定、单层泥岩厚度较大、泥岩含量高等特征;盖层封闭类型主要是物性封闭,其排替压力较高,封闭性好。根据盖层分级评价结果,认为两套盖层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戴一段一亚段盖层条件好,覆盖范围大,戴一段油气藏基本分布在Ⅰ类盖层覆盖范围内;垛一段大部分油气藏为Ⅱ类盖层所覆盖。研究结果对高邮凹陷中浅层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分布 物性封闭 综合评价 中浅层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古生物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静 肖运凤 +2 位作者 董道涛 熊光勤 仇永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共11页
充分利用岩芯和古生物分析资料,结合沉积相研究成果,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二段5亚段的介形虫和轮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识别出介形虫70个属种,统计显示以金星介科分子为主,其次是玻璃介科分子,还有少量胡花介... 充分利用岩芯和古生物分析资料,结合沉积相研究成果,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二段5亚段的介形虫和轮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识别出介形虫70个属种,统计显示以金星介科分子为主,其次是玻璃介科分子,还有少量胡花介科分子,其化石组合的垂向变化反映了戴南期湖泊水体从半咸水→淡水—微咸水→半咸水→淡水的旋回性变化。发现轮藻化石76个属种,主要有常州厚球轮藻、强壮冠轮藻、长柱形钝头轮藻、小球状轮藻等,其中以戴一段一亚段最为繁盛,表明当时较为稳定的半咸水—淡水沉积环境。介形虫化石组合和轮藻化石的垂向分布和演化与沉积环境、沉积相变迁和分布具有密切关系。介形虫组合以淡水—微咸水环境中的属种占优势,且轮藻勃发时,反映陆源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沉积相以加积型或进积型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为主;当介形虫组合以半咸水环境中的属种占优势时,表明陆源碎屑物质供给较弱,沉积相以退积型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戴南组 古生物特征 古水体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薄互砂岩储层预测——以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斌 陈波 +2 位作者 薄永德 仇永峰 李储华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地质统计学反演充分融合地质信息、地震、测井等先验信息,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产生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地质参数,是薄砂岩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在应用中包括反演前数据准备、地质统计学特征参数分析和反演综合评价三个步骤... 地质统计学反演充分融合地质信息、地震、测井等先验信息,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产生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地质参数,是薄砂岩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在应用中包括反演前数据准备、地质统计学特征参数分析和反演综合评价三个步骤。在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薄砂体预测,反演结果与钻井资料高度吻合,符合地质认识,证实了地质统计学反演能有效提高薄砂岩储层的刻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储层预测 薄互层 地质统计学 变差函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导向技术在HY1HF井随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进峰 杨艳 +2 位作者 仇永峰 付茜 刘志敏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地质导向是提高水平井靶窗钻遇率和单井产量的基础。针对花庄地区阜二段页岩层产状变化大、水平段发育断层、井震误差大等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地层标志点,开展地层视倾角和靶点垂深预测,以及随钻地层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完成... 地质导向是提高水平井靶窗钻遇率和单井产量的基础。针对花庄地区阜二段页岩层产状变化大、水平段发育断层、井震误差大等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地层标志点,开展地层视倾角和靶点垂深预测,以及随钻地层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完成了江苏油田首口页岩油水平井HY1HF井的地质导向工作。HY1HF井水平段靶窗钻遇率达95%,为该井的成功压裂试获工业油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 页岩油 水平井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深凹带沉积朵体特征——以高邮凹陷邵伯次凹戴南组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冷春鹏 董桂玉 +2 位作者 张振国 仇永峰 毕天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2,29,共10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结合邵伯次凹区域地质背景,对戴南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此划分方案基础上对深凹带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冲积扇、湖底&qu...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结合邵伯次凹区域地质背景,对戴南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此划分方案基础上对深凹带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冲积扇、湖底"扇"和辫状河三角洲4种沉积朵体,并对各自的亚(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探讨演化规律,建立了深凹带沉积朵体的沉积模式,为研究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戴南组 邵伯次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相羽 段宏亮 +2 位作者 李鹏 刘忠宝 仇永峰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揭示陆相页岩油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为例,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等多种测试方法,分析了孔隙类型及孔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以无机矿物质孔为主,其次... 为揭示陆相页岩油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为例,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等多种测试方法,分析了孔隙类型及孔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以无机矿物质孔为主,其次为有机质孔,无机矿物质孔隙以黏土矿物间孔和碳酸盐岩粒内溶蚀孔为主,有机质孔隙为镜质体内有机质孔、有机黏土复合体内有机质孔和固体沥青内有机质孔。阜二段页岩以介孔为主,平均占比达72.87%,是提供吸附场所的主要介质,喉道以纳米级孔喉为主,页岩的有机-无机物质组成是控制孔喉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喉结构 阜二段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仇永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来源复杂,通过对研究区戴南组已发现油藏原油系统采样,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油气来源。研究表明,依据饱和烃色谱及萜、甾烷指纹特征,戴南组原油在Pr/Ph值、规则甾烷...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来源复杂,通过对研究区戴南组已发现油藏原油系统采样,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油气来源。研究表明,依据饱和烃色谱及萜、甾烷指纹特征,戴南组原油在Pr/Ph值、规则甾烷、β—胡萝卜烷、伽马蜡烷含量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别,反映了各类原油来自不同油源,可以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来自阜四段和阜二段混源油,母源以高等植物贡献为主,形成于半咸化环境,热演化程度较高;Ⅱ类原油主要来自阜四段成熟油,母源除了有高等植物的输入也有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Ⅲ类原油来自阜二段成熟油,母源以高等植物贡献为主,形成于较强的还原咸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北斜坡戴南组 原油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仇永峰 《上海地质》 2010年第B11期233-235,共3页
为确定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藏的成藏期次,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技术,对研究区3口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和均一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戴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呈1期连续分布,主峰温在90~100℃。... 为确定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藏的成藏期次,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技术,对研究区3口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和均一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戴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呈1期连续分布,主峰温在90~100℃。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地层埋藏史和热史,推测该区戴南组油气成藏时对应的地质年代约为垛二段沉积末期。结合圈闭发育史和烃源岩生排烃史等分析,最终确定研究区戴南组为1期成藏,时间为垛二段沉积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北斜坡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南断阶戴南组沉积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宗峰 董桂玉 +2 位作者 柴新辉 仇永峰 毕天卓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63-67,73,共6页
根据岩芯、测井、录井、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高邮凹陷南断阶戴南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划分与对比,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根据"元素石英判源区,镜下画物源"的思想,对南... 根据岩芯、测井、录井、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高邮凹陷南断阶戴南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划分与对比,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根据"元素石英判源区,镜下画物源"的思想,对南断阶戴南组物源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南断阶的沉积物主要受通扬隆起方向和吴堡低凸起方向源区的影响,但不同中期基准面旋回沉积过程中,远近有所变化;综合各类相标志,系统剖析了南断阶戴南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类型,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亚(微)相进行系统划分和重新厘定,主要别出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冲积扇2种沉积相类型,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并结合现代沉积学原理建立了南断阶戴南组的沉积相模式,为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南断阶 戴南组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