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肿瘤微环境对中医“癌毒”学说的认知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鹏龙 张宏方 +2 位作者 于东波 郑玉 吴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作为围绕肿瘤的系统,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局部免疫抑制为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提供庇护,并为肿瘤的生长提供适当的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转移。"癌毒"学说是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通过对肿瘤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提出的肿瘤病机理... 作为围绕肿瘤的系统,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局部免疫抑制为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提供庇护,并为肿瘤的生长提供适当的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转移。"癌毒"学说是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通过对肿瘤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提出的肿瘤病机理论,在正虚的前提下,"癌毒"与体内的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互为因果兼夹为病。二者在肿瘤病机阐释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中医药对肿瘤疗效确切,但其具体机理扔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对"癌毒"与肿瘤微环境两者间的分析讨论,或许可以为中医肿瘤病机提供新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癌毒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衡方多糖增强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宏方 于鹏龙 +5 位作者 郑玉 于东波 吴芳 王希胜 环诚 张怡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调衡方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依照中药多糖的制备方法从调衡方中提取粗多糖;从小鼠腹腔分离提取并培养巨噬细胞;(500、200、10)μg/m L调衡方多糖处理巨噬细胞48 h,... 目的研究调衡方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依照中药多糖的制备方法从调衡方中提取粗多糖;从小鼠腹腔分离提取并培养巨噬细胞;(500、200、10)μg/m L调衡方多糖处理巨噬细胞48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墨汁吞噬实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吞噬实验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酶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0、200、10)μg/m L调衡方多糖处理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体积显著增大,对墨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均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也明显增强,并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调衡方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提高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方多糖 巨噬细胞 酸性磷酸酶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衡方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白志超 张宏方 +5 位作者 于鹏龙 郑玉 李文侠 于东波 王媛媛 王希胜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观察调衡方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功能及活性的影响,探讨该方多糖对荷瘤体红细胞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按照常规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性肺癌模型;灌胃给药8d后,次日检测调衡方多糖... 目的观察调衡方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功能及活性的影响,探讨该方多糖对荷瘤体红细胞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按照常规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性肺癌模型;灌胃给药8d后,次日检测调衡方多糖对瘤体及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用红细胞免疫花环实验观察血液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实验观察荷瘤小鼠红细胞C3b受体的活性;比色法测定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结果调衡方多糖既可提高脾脏、胸腺指数及抑瘤作用,又可提升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花环率;使荷瘤小鼠红细胞的活性与CR1受体的数量、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增加。结论提示调衡方多糖发挥抑瘤与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提升Lewis肺癌荷瘤小鼠红细胞膜上唾液酸的量有关,进而使CR1的数量与活性增加,使红细胞的黏附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方多糖 LEWIS肺癌 荷瘤小鼠 红细胞免疫 补体受体1 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情志致病的免疫学机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于东波 张宏方 +2 位作者 于鹏龙 郑玉 吴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9-61,共3页
随着现代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发现,情志因素作为常见应激原之一在诊疗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对情志治疗的记载颇多,现代也有不少学者通过临床或理论的研究阐释情志致病的机理,由此,通过对中医文献的研究与现代研究成果... 随着现代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发现,情志因素作为常见应激原之一在诊疗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对情志治疗的记载颇多,现代也有不少学者通过临床或理论的研究阐释情志致病的机理,由此,通过对中医文献的研究与现代研究成果相参,或许可以浅识情志致病与免疫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免疫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对免疫相关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东波 张宏方 +2 位作者 郑玉 于鹏龙 吴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7期150-150,F0003,F0004,共3页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免疫调节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抗肿瘤及相关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玉 张宏方 +1 位作者 于东波 于鹏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7期150-150,F0003,F0004,共3页
癌症作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医学难关。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相关领域对中药沙棘研究的逐渐深入,表明沙棘不但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抗癌抑瘤方面疗效显著。因此,通过... 癌症作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医学难关。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相关领域对中药沙棘研究的逐渐深入,表明沙棘不但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抗癌抑瘤方面疗效显著。因此,通过结合沙棘中药属性,并联系免疫相关及抗癌抑瘤方面做相关研究,不失为一种研究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免疫 抗癌抑瘤 综述 肿瘤 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的教学体会
7
作者 张宏方 张怡敏 +4 位作者 环城 任丽红 白志超 于鹏龙 于东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2期204-205,共2页
根据现代医学教学模式转变及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了《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程。通过5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已出版的《不孕不育与免... 根据现代医学教学模式转变及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了《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程。通过5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已出版的《不孕不育与免疫》著作基础上,对各章内容以讲座的形式编制了教学大纲,同时亦统筹考虑了我校学生知识结构及培养模式而定,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索,将现代免疫等知识与传统医学融于一体,加之采用多媒体、愉悦案例或病案扩散式等教学方法,在扩充学生知识面、联系基础与临床、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为今后《不孕不育与免疫》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与免疫 选修课 教学探索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组织与肺组织Foxp3、IL-10、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谭芷芬 张宏方 +4 位作者 于鹏龙 王志航 徐洋洋 王媛媛 张怡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6-33,125,共9页
目的研究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瘤组织、肺脏组织中Foxp3、IL-10、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衡方对荷瘤体免疫抑制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研究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瘤组织、肺脏组织中Foxp3、IL-10、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衡方对荷瘤体免疫抑制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组、贞芪组及调衡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建立肺癌模型。接种24 h后,贞芪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41.5 g/kg灌胃,调衡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调衡方流浸膏12.5 g/kg、25 g/kg、50 g/kg灌胃,荷瘤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 d。灌胃结束后,HE染色观察瘤组织及肺组织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GF-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及肺组织中Foxp3、IL-10、TGF-β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荷瘤组小鼠瘤组织中瘤细胞坏死面积很小,有少量的凋亡瘤细胞;肺组织可见细胞排列混乱的肿瘤转移灶,病理性的核分裂较多,肿瘤实、间质间边缘不清。调衡方各组瘤组织中多处瘤细胞核固缩,瘤细胞胞膜皱缩不完整,瘤细胞残留坏死物随处可见,尤其是调衡方高、中剂量组明显;调衡方低剂量组肺组织可见肿瘤细胞,调衡方中、高剂量组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聚集,且调衡方高剂量组细胞排列与正常肺组织形态接近。荷瘤组血清IL-10、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贞芪组和调衡方各组血清IL-10、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荷瘤组(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调衡方低、中剂量组(P均<0.05);调衡方各组血清IL-10水平与贞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血清TGF-β水平明显低于贞芪组(P<0.05)。贞芪组和调衡方各组瘤组织及肺组织中Foxp3、IL-10、TGF-β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荷瘤组(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调衡方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调衡方可能通过下调Lewis肺癌荷瘤小鼠Foxp3、IL-10、TGF-β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况而发挥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小鼠 调衡方 FOXP3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五味子多糖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IL-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洋 张宏方 +3 位作者 于鹏龙 李文侠 刘洋 谭芷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70-775,共6页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依照中药多糖的提取方法从南五味子中提取粗多糖,从小鼠腹腔分离提取巨噬细胞并培养。采用CCK-8法考察50μg/mL、100μg/mL、200μg/mL、300μg...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依照中药多糖的提取方法从南五味子中提取粗多糖,从小鼠腹腔分离提取巨噬细胞并培养。采用CCK-8法考察50μg/mL、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600μg/mL南五味子多糖对巨噬细胞增殖影响;设置空白组、南五味子多糖50μg/mL组、南五味子多糖150μg/mL组、南五味子多糖250μg/mL组,每组巨噬细胞给予相应干预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墨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吞噬情况,细胞酶化学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胞内酸性磷酸酶的阳性表达情况;设置空白组、南五味子多糖50μg/mL组、南五味子多糖100μg/mL组、南五味子多糖150μg/mL组,每组巨噬细胞给予相应干预48 h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2(IL-1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南五味子多糖浓度在50~200μg/mL时,巨噬细胞增殖活性递增性高于空白组(P均<0.05),但南五味子多糖浓度超过200μg/mL时,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减弱,浓度为600μg/mL时,巨噬细胞活性被抑制。与空白组比较,南五味子多糖50μg/mL组和南五味子多糖150μg/mL组巨噬细胞的体积明显增大,巨噬细胞吞噬墨汁阳性面积百分率、酸性磷酸酶阳性面积占比均显著增高(P均<0.05),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南五味子多糖250μg/mL组巨噬细胞的体积形态无显著变化,巨噬细胞吞噬墨汁阳性面积百分率和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吸光度值、酸性磷酸酶阳性面积占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南五味子多糖各组IL-12表达半定量面积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结论南五味子多糖在50~150μg/mL浓度范围内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IL-12的功能,发挥免疫促进作用,但浓度在250μg/mL时出现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多糖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膳食纤维干预对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0
作者 尹薇 袁捷 +1 位作者 姚珍珍 于鹏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高膳食纤维干预对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的60例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分析高膳食纤维干预对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的60例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限制能量平衡膳食(CRD)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高膳食纤维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脂肪量、体脂率(BF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内脏脂肪指数(VFI)、腹腔脂肪厚度、肝前脂肪厚度、心外膜脂肪厚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膳食纤维干预可显著减少肥胖症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脂肪蓄积,改善其胰岛内分泌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膳食纤维 肥胖症 糖耐量异常 内脏脂肪 胰岛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中医内科学学习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鹏龙 袁捷 +2 位作者 沈梦玥 熊倩 杨勤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自制能力差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其自主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维持学生后续学习状态的策...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自制能力差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其自主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维持学生后续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相对较少。数据调研平台如雨课堂、问卷星等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线上测试、问卷调查、教学反馈等多个教学环节。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结合PBL、CBL,线下课堂讲授主体知识及答疑,线上使用数据调研平台,以问题和案例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根据平台数据统计结果优化课堂教学配置,最终通过相关评定量表及期末测试评估教学效果,是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督学促学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在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康骏 于鹏龙 +2 位作者 王蝶 陈佳逸 高永翔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621-624,共4页
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是近年新发现的受B细胞淋巴瘤6蛋白(Bcl-6)控制的一类独立CD4+T淋巴细胞亚群,以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5(C-X-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是近年新发现的受B细胞淋巴瘤6蛋白(Bcl-6)控制的一类独立CD4+T淋巴细胞亚群,以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5(C-X-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白细胞介素(IL)-21为特征。Tfh的功能是辅助B淋巴细胞在生发中心淋巴滤泡内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免疫球蛋白,促进Ig亚群类别转换及记忆B细胞形成。既往研究证明,Tfh功能异常与免疫缺陷病、过敏、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心脏病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fh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总结了Tfh的来源、分化、转录调控,并对Tf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从书》的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用药规律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甜甜 陈杰 +4 位作者 王敏 王瑾 于鹏龙 魏蜀君 袁捷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29-35,共7页
通过收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所有处方,筛选规范后,分别建立相应的疾病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最终收集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69首,风湿性关节炎的方剂165首,分... 通过收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所有处方,筛选规范后,分别建立相应的疾病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最终收集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69首,风湿性关节炎的方剂165首,分别分析治疗两种疾病的常用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相似性,治则均为祛邪与扶正并举,但两者的用药侧重点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补益气血,培补肝肾为主,而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主。此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补益气血 培补肝肾 风湿性关节炎/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用药规律 比较分析 痹证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正邪转化论卫气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康骏 于鹏龙 +1 位作者 崔琳 高永翔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2期45-46,共2页
从正邪转化与卫气失调角度出发,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卫气失调之间的联系,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内因从中医角度来看,除正虚外还应包括卫气失调由正化邪的因素在内。治疗过程中除补虚和祛邪疗法外,可将卫气调治作为新的着眼点进行探索。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免疫 正气 卫气 正邪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甜甜 袁捷 +6 位作者 陈杰 韩祖成 刘冬玲 王敏 于鹏龙 魏蜀君 王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51-155,176,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治疗关节痹痛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层次聚...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治疗关节痹痛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的393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的常用药物有当归、桂枝、牛膝、白芍、甘草、威灵仙、黄芪、秦艽、桑寄生、防己,处方药物味多为苦、甘、辛,性温,归肝、脾、肾经。高频药物组合(药对)包括黄芪-当归、当归-桂枝、当归-白芍、白芍-桂枝、甘草-桂枝、黄芪-桂枝、牛膝-当归、川芎-当归、威灵仙-桑寄生、鸡血藤-当归等。新处方包括熟地黄-爵床、厚朴-淡竹叶、牛蒡子-白芍、茜草-杏仁、木通-鹿茸等。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遵循“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体现了从正气不足,风、寒、湿三气夹杂来诊治关节痹痛的学术思想,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用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用药分析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名医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探析
16
作者 熊倩 李勇华 +3 位作者 沈梦玥 于鹏龙 李杏英 夏帆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探究川渝名医胡光慈的学术思想。方法:以《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成书背景及章节体系、统计书中的方剂来源和组成,从时代背景及方药选择的角度探析胡光慈的学术思想。结果:该书... 目的:基于《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探究川渝名医胡光慈的学术思想。方法:以《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成书背景及章节体系、统计书中的方剂来源和组成,从时代背景及方药选择的角度探析胡光慈的学术思想。结果:该书共收录195首方剂,其中自拟方22首,其余均为传世名方、古方共计173首。通过统计所有名方、古方的出处,发现胡光慈引用方剂最多的前2本古籍分别为《金匮要略》(引方26首)和《证治准绳》(引方19首)。通过对编者方在各系统疾病证治中出现的频次统计发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编者方出现频次最多,分别为8次和7次。结论:胡光慈守正创新践行中西医结合,善于遵古不泥古辨证组方和活用经方名方,不愧为一代名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胡光慈 川渝 天麻钩藤饮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实践初探
17
作者 熊倩 李勇华 +3 位作者 李杏英 于鹏龙 杨勤 吴巧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自信以及学生对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的感兴趣度,初步探讨了开设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方法选择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级中医临床专业的356名学生(包括中医学专业...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自信以及学生对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的感兴趣度,初步探讨了开设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方法选择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级中医临床专业的356名学生(包括中医学专业5班、6班,针灸推拿专业4班、5班,中医骨伤专业1班、2班)作为研究对象。课程实施前后,对比了各班学生的技能测试得分情况,测试以《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技能考试大纲》为标准,分为三个大类进行测试,评价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影响。以《高职高专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前的心理状态调查量表》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临床自信”“行业信心”等多个维度评价各班学生学习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感兴趣度,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在高职高专中医临床专业大二年级秋季学期开设的必要性。结果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心理状态优于课程实施前(P<0.01),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度高于课程实施前(P<0.01),学生的技能测试成绩高于课程实施前(P<0.01)。结论开设中医临床综合实训课程能增强学生的临床自信,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此类临床衔接课程开设在高职高专大二年级秋季学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综合实训 临床技能 中医临床专业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观八元”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实施新路径
18
作者 熊倩 岳秀永 +3 位作者 沈梦玥 于鹏龙 夏帆 李杏英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层次做到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亟需探索的议题。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术德并修”的协同育人效应,探索高职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层次做到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亟需探索的议题。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术德并修”的协同育人效应,探索高职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新路径,本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岗位需求、专业要求,提炼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逻辑的“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元素,与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相融合。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中医学专业1~3班学生(共18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思政意识问卷调查评分、思政课堂评分进行课程思政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课程思政实施后中医学1~3班思政意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得分(P<0.01),“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提高了对仁爱观、中和观、精勤观、至诚观的认知。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各班学生前20次课程思政素意识平均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初见成效。基于“四观八元”思政元素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中医内科学 课程思政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与牵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莉秋 苗荃 +2 位作者 范鹏 张娜 于鹏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牵引、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总有... 目的观察针刺、牵引、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4%,对照组分别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结论针刺、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牵引 心理治疗 康复训练 神经根型颈椎病
原文传递
橙皮苷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秀蓉 王昊 +7 位作者 于鹏龙 吕世盟 李勇华 蒋祥林 杨勤 吕武宾 刘霞 马月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59-270,共12页
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电子数据库,回顾过去10年发表的关于橙皮苷预防及治疗癌症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橙皮苷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橙皮苷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疫力、抗辐射、... 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电子数据库,回顾过去10年发表的关于橙皮苷预防及治疗癌症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橙皮苷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橙皮苷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疫力、抗辐射、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其抗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减少血管生成、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调节免疫与自噬、抗炎抗氧化。这种多方面的抗癌机制使橙皮苷对多种癌症显示出化学预防和治疗效果,使其成为一种广谱抗癌药。该文还总结了橙皮苷与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4种抗癌药合用的效果,发现橙皮苷能增强这些抗癌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还能降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由于橙皮苷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还总结了目前通过结构修饰或与其他化学物质、纳米载药制剂组合获得的衍生物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发现橙皮苷的衍生物既保留了橙皮苷的抗癌疗效,又有效克服了橙皮苷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很好地预测了橙皮苷及其衍生物具备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衍生物 抗癌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