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干旱对南四湖湿地景观影响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茹芸 于泉洲 +2 位作者 贾爱英 张忠镇 李天主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在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研究湿地的干旱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草型湖泊南四湖2002年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为例,基于干旱年及正常年Landsat遥感数据、长时序气象数据、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数据等,计算南四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 在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研究湿地的干旱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草型湖泊南四湖2002年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为例,基于干旱年及正常年Landsat遥感数据、长时序气象数据、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数据等,计算南四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植被覆盖度(FVC),并分析了干旱前后的景观指数变化特征,包括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结果表明:1)干旱年降水的显著偏少及气温的异常偏高是导致这次干旱事件的主因;2)干旱年南四湖水域面积大幅减少,并在10月出现干湖现象;3)湿地植被特征与干旱程度显著相关(P<0.05)。随着干旱的加重,植被面积及NDVI、FVC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8月达到最大后开始减小;4)相比正常年份,干旱年湿地景观特征差异显著。干旱年水体面积显著下降,水体斑块数量增加912个、斑块密度增加15.47,水体景观趋于破碎化,而植被面积显著增加,植被景观破碎化降低。研究可为湖泊湿地的气候适应性管理提供一定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湿地 干旱 遥感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常见树种新叶与老叶的光谱特征差异分析
2
作者 陈俊杰 于泉洲 +3 位作者 汤庆新 梁天全 姜杰 张宏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2-2380,共9页
揭示新叶与老叶叶片的叶属性及其光谱特征的差异,不仅对于植被生理生态参数的无损监测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林业定量遥感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对长白山8个树种的新叶和老叶叶片进行采样和光谱测量,获取新老叶片的反射率光谱曲线,并进行一... 揭示新叶与老叶叶片的叶属性及其光谱特征的差异,不仅对于植被生理生态参数的无损监测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林业定量遥感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对长白山8个树种的新叶和老叶叶片进行采样和光谱测量,获取新老叶片的反射率光谱曲线,并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和光谱指数计算,同时实验测定比叶面积(SLA)、叶含水率、叶氮含量及叶碳含量等叶属性参数。利用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树种新老叶片在理化性质、光谱特征上的差异,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新老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多个树种的叶属性在新老叶的表现出显著差异。除叶碳含量之外,其他3个叶属性均在多个树种新老叶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叶碳含量在新老叶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树种叶片光谱特征在新老叶间的差异不一致,仅枫桦、裂叶榆、三角槭和红松的新老叶具有较明显的光谱曲线特征差异,枫桦新老叶在光谱三边特征表现出显著差异,尤其是红边。(3)叶属性与光谱信号的相关性在新老叶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光谱对新老叶叶属性的指示能力不同。近红外光谱反射率对老叶叶氮含量的指示能力强于新叶,而多个光谱指数对新叶含水率和叶碳含量的指示能力强于老叶。研究表明新老叶间不仅叶属性和光谱特征存在差异,而且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这对于森林叶属性的无损观测过程中选择代表性叶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老叶 叶属性 光谱特征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的我国春运人口流动时空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白羽 于泉洲 +4 位作者 林英华 姜杰 张宏立 栾志理 张二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5期68-70,74,共4页
基于2013、2019和2021年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春节夜光差值指数,在省域尺度上证明了差值指数与流动人口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P<0.01),并以该指数研究了全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我国春运强度在胡焕... 基于2013、2019和2021年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春节夜光差值指数,在省域尺度上证明了差值指数与流动人口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P<0.01),并以该指数研究了全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我国春运强度在胡焕庸线两侧差异明显,东南地区人口流动是西北地区的6倍左右。春运在东南地区呈现连片式特征,在西北地区呈现离散零星式的流动特征。2)2013—2021年间,我国春运期间总体人口流动格局大致稳定,但流入地和流出地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变化。3)经济发展状况和新冠疫情可能导致了这种格局演化特征的发生。尤其新冠疫情防疫和“就地过年”政策的推出,导致2021年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减少,春运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运 人口流动 空间格局 夜光遥感 新冠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山东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于泉洲 梁春玲 +2 位作者 刘煜杰 姜浩 孙雷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99-1807,共9页
卫星遥感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指示地表绿度和植被覆盖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地表植被活动的监测和评估。基于2000─2014年的328景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栅格像元的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年以... 卫星遥感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指示地表绿度和植被覆盖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地表植被活动的监测和评估。基于2000─2014年的328景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栅格像元的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年以来山东省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和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5年山东省植被年平均NDVI和春季NDVI都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1),NDVI的增加趋势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关系显著(P<0.05);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生长季绿色植被面积显著减少,平均每年减少243 km^2。(2)NDVI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鲁西农业区植被与黄河三角洲以及南四湖的湿地植被变化趋势相反,农田植被绿度有增加趋势,湿地植被绿度下降明显。这一趋势差异与不同植被类型对于降水年际变化的响应差异有关。(3)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对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植被稳定性的排序为:农田植被>森林灌木植被>湿地植被。说明湿地植被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最敏感,而人为管理的农田植被的抗干扰能力最强。本研究对于了解山东省植被覆盖变化格局特征和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时空变化 NDVI MODIS 降水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温带森林不同冠层结构的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泉洲 王绍强 +2 位作者 黄昆 周蕾 陈蝶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80-1985,共6页
冠层是植被进行生态过程的主要层次,森林冠层结构影响冠层生化组分的遥感反演,因此对其光谱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冠层生化组分反演的精度。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提取不同林冠反射率,运用连续统去除... 冠层是植被进行生态过程的主要层次,森林冠层结构影响冠层生化组分的遥感反演,因此对其光谱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冠层生化组分反演的精度。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提取不同林冠反射率,运用连续统去除和光谱一阶微分法进行光谱变换,定量分析森林冠层的光谱特征。通过计算样方阔叶树种优势度(BFDI),以及一系列光谱指数(NIR,NDVI,EVI,NDNI,SPRI*NDVI和SPRI*EVI),探讨冠层结构组成对其光谱特征及光谱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阔叶林冠层,针阔混交林、美人松林和樟子松林冠层光谱的红边有左移趋势,斜率明显下降,蓝边、黄边斜率特征也相应减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下降,可见光波段的归一化反射率有上升趋势,表明不同林冠,尤其针叶林与阔叶林林冠之间的光谱特征差异明显。(2)BFDI对冠层NIR反射率和三边斜率有明显的影响,与光谱指数显著相关(P<0.01),表明BFDI影响森林光谱指数。BFDI与NDVI,EVI,SPRI*EVI,NIR,SPRI*NDVI,NDNI的R2分别达到0.90,0.83,0.83,0.81,0.68,0.59,揭示了BFDI对于冠层绿度、叶面积指数、植被生产力以及冠层叶氮浓度等植被参数存在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利用星载高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样方调查可以很好地阐明林冠结构组成对于光谱特征的影响,也对优化植被冠层生化组分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遥感反演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 光谱曲线 光谱指数 冠层结构 阔叶树种优势度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南四湖湿地NDVI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泉洲 梁春玲 张祖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的MSS、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研究1973 2011年间该湿地植被变化特征及年内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植被活动在年内和年际变化的控制因子以及湿地植被对于气... 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的MSS、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研究1973 2011年间该湿地植被变化特征及年内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植被活动在年内和年际变化的控制因子以及湿地植被对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来南四湖湿地植被各个季节的变化特征不尽相同.春季NDVI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特征,主要先后受到研究区围垦、渔业养殖等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增温)的影响;夏季和冬季的NDVI呈现显著降低趋势,主要受到围垦、渔业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秋季NDVI的变化不显著.(2)年内季节变化方面,湿地植被面积和NDVI都呈现单峰的变化特征,从春季开始增加,在夏季末(全年的第202和205 d)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到冬季降至最低.植被的年内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受到月均温度的控制.(3)干旱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湖泊湿地NDVI增加的限制因子.干旱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滨湖滩地及湖底露出,可能会促进湿地植被生长和植被面积的扩大,使得湿地NDVI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活动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湿地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1 Hyperion的中国典型森林冠层高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泉洲 周蕾 +4 位作者 王绍强 孙雷刚 刘煜杰 汤庆新 曹建荣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7-954,共8页
由于冠层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差异,不同森林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分析不同森林冠层的光谱特征差异可以为精确森林分类和冠层参数反演提供依据.因此,理解我国典型森林类型的高光谱特征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森林分类以及森林理化参数反演的精度... 由于冠层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差异,不同森林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分析不同森林冠层的光谱特征差异可以为精确森林分类和冠层参数反演提供依据.因此,理解我国典型森林类型的高光谱特征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森林分类以及森林理化参数反演的精度.研究以中国生态网络中的长白山、神农架、千烟洲和鼎湖山4个典型森林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EO-1 Hyperion星载高光谱数据提取4种森林像元尺度上的反射光谱曲线,并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同时计算多种遥感光谱指数,定量分析其光谱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神农架阔叶混交森林光谱反射率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显著高于其他3种森林类型.千烟洲针叶混交森林在整个光谱范围内表现出较低的反射特征.长白山和鼎湖山森林的反射率居中.(2)4种森林的红边斜率存在显著差异.神农架森林的红边斜率最高,暗示了其冠层叶绿素含量高,健康状况最好.千烟洲的红边位置相比其他3种森林有所红移,红边位于720 nm左右.(3)遥感指数方面,神农架阔叶林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氮指数(NDNI),千烟洲马尾松湿地松为主的针叶林具有较低的NDNI,反映出树种间真实的叶片氮浓度差异.另外,由于森林覆盖度较高,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更能够指示森林类型之间绿度和覆盖度的变化.研究对于我国森林参数的遥感反演和森林类型高精度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分析 森林冠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08年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泉洲 张祖陆 +1 位作者 吕建树 孙京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27-1532,共6页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绘制3个时期的南四湖湿地植被碳格局图,分析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对湿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前期(1987年)植被储碳格局存在着明显的植被碳储量以湖南北中心线向两岸增大的带状特征,研究中后期(1997—2008年)带状储碳格局不断破碎化并最终消失。整个研究期高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低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增加。湿地植被碳储量呈现前期基本稳定后期显著减少的特征,1987、1997和2008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均值分别为1.07、1.08和0.64 Tg C,1987—1997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平均年增加0.001 Tg C,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8年年减少0.04 Tg C,下降较明显。其中自然植被碳储量在整个研究期内持续减少,人工植被碳储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认为这一变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南四湖地区多因子驱动的土地覆被变化活动。通过区域湿地植被的碳平衡动态分析认为,植被碳储量(碳库)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湿地碳储量的入不敷出,使整个湿地碳汇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变为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碳储量 储碳格局 碳密度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反演的中国森林冠层叶氮浓度空间格局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泉洲 刘煜杰 +2 位作者 周蕾 石浩 孙雷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100,共8页
森林冠层叶氮浓度(CNC)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的重要参数,因此获取并揭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通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我国典型森林冠层叶片氮浓度并使用EO-1 Hyperion高光... 森林冠层叶氮浓度(CNC)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的重要参数,因此获取并揭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通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我国典型森林冠层叶片氮浓度并使用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建立CNC与近红外反射率(NIR)的统计模型,然后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反射率数据,实现生长季中国森林CNC的反演和分析,并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多种森林类型的采样数据,CNC与Hyperion NIR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5,P<0.0001);2)反演的我国森林CNC分布格局大致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海南省森林CNC均值最高,而天津市的最低;3)反演的中国森林CNC介于0.49~3.63 g/100 g之间,平均为2.24±0.28 g/100 g,处于全球森林植被叶氮浓度范围之内;4)反演的CNC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2,RMSE为0.43 g/100 g,说明反演结果可以基本反映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格局和统计特征,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高估。森林CNC空间格局主要受森林植被功能型空间变异的影响,未来应对单一森林类型CNC的反演进行详细评估。本研究对于优化全国尺度森林生产力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叶片氮浓度 遥感反演 空间格局 HYPERION MODIS BRDF 中国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泉洲 董杰 +4 位作者 刘恩峰 周蕾 梁春玲 张怀珍 曹建荣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湿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数据(NDVI和EVI)作为植被覆盖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南... 湿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数据(NDVI和EVI)作为植被覆盖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和稳定性格局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控制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度受景观格局控制,呈现由湖岸向湖心减小的带状分布特征。2)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2003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2004—2006年处于较低水平,之后波动变化;植被覆盖年内变化呈双峰特征,尤其在下级湖。3)湿地的水陆交错地带植被覆盖下降趋势明显,植被指数平均每10年减少0.1~0.3,其他区域植被覆盖略有上升。4)植被覆盖的稳定度亦呈现以湖心为中心的环带状特征,由湖心到湖岸植被的稳定性逐渐增高。5)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区域降水导致的湖泊水位变化关系密切。除去极端降水的2003年,年降水量与湿地植被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0(NDVI)和-0.66(EVI)。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水利枢纽,南四湖频繁的水文调蓄必然影响湿地植被覆盖格局,进而影响南四湖湿地生态过程及生态功能,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EVI NDVI 植被覆盖 南四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南部山区旅游地貌资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泉洲 吕建树 +1 位作者 孙京姐 刘煜杰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60-265,共6页
济南南部山区旅游地貌资源丰富,因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现已成为山东大学区乃至周边地区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文章首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地貌状况,依据地质地貌特点,将区内的旅游地貌资源划分为嶂石岩、岩溶、花岗岩低山三类。深入探讨了该... 济南南部山区旅游地貌资源丰富,因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现已成为山东大学区乃至周边地区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文章首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地貌状况,依据地质地貌特点,将区内的旅游地貌资源划分为嶂石岩、岩溶、花岗岩低山三类。深入探讨了该研究区的三种主要地貌类型的成因及其主要造景地貌价值。然后对研究区内主要景区进行地貌分类。最后指出该区旅游地貌资源开发的问题:盲目开发、环境破坏、区内竞争,并提出相应的长期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南部山区 旅游地貌资源 造景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长江口崇明东滩植被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泉洲 梁春玲 刘煜杰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9-1176,共8页
在分析近30年来长江口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基础上,利用107景Landsat系列卫星的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1984—2013年间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研究植被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长... 在分析近30年来长江口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基础上,利用107景Landsat系列卫星的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1984—2013年间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研究植被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为:年均温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就各个季节而言,气温存在显著增加趋势(冬季除外),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对不显著。(2)不同季节植被年际变化特征一致,NDVI皆随时间增加,但增加的强度和显著性有所差异。植被NDVI在冬季和春季增加较大且极显著,增速分别为0.07·10a?1和0.06·10a?1;夏季增速稍低,为0.04·10a?1;秋季增加不显著。(3)年内季节变化方面,湿地植被NDVI呈现单峰的变化特征,从春季开始增加,在夏末(全年的第188或189天)达到最大值(NDVImax=0.63),然后下降在冬季降至最低。植被的年内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受月均温的控制(R2=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活动 NDVI 气候变化 长江口 崇明东滩湿地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植被及其生物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泉洲 孙京姐 +1 位作者 吕建树 袁怡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对南四湖湿地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湿地的植被状况。并对2006年6月的SPOT 5影像进行解译,绘制了湿地景观格局图并统计各种景观类型的面积。使用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数据计算出整个南四...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对南四湖湿地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湿地的植被状况。并对2006年6月的SPOT 5影像进行解译,绘制了湿地景观格局图并统计各种景观类型的面积。使用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数据计算出整个南四湖湿地植被的生物量为623.37×103t,并与1983年资料对比发现南四湖湿地植被生物量已减少了4/5,表明南四湖湿地植被的初级生产能力已经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生物量 景观格局 南四湖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学习效果差异及原因分析——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泉洲 王婵一 +2 位作者 汤庆新 翟继元 张保华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1期185-188,共4页
针对近年来高校公费师范生存在的成绩不佳等情况,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究公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差异及原因,特别以鲁西某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从学习绩点、公共课和专业课核心课成绩分析两种师范生及师范生性... 针对近年来高校公费师范生存在的成绩不佳等情况,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究公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差异及原因,特别以鲁西某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从学习绩点、公共课和专业课核心课成绩分析两种师范生及师范生性别间的学习效果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性地对公费师范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家公费师范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普通师范生 学习效果 地理科学 教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于泉洲 张祖陆 袁怡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5期88-93,共6页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亦十分敏感。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对南四湖湿地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界,分析了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2006年6月份的SPOT5影像的解译,绘制了湿...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亦十分敏感。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对南四湖湿地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界,分析了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2006年6月份的SPOT5影像的解译,绘制了湿地景观格局图,计算了各种湿地景观类型的面积。结合公开发表的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数据和相关参数计算出了整个南四湖湿地植被的碳储量为6.057 64×104t,并与1983年资料的折算数据对比发现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已减少了近3/4,表明南四湖湿地植被的碳汇能力已经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湿地植被 碳储量 生物量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调蓄湖泊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振芳 郭庆春 +6 位作者 邓焕广 刘加珍 梁天全 于泉洲 姚昕 肖燕 段艺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5,144,共10页
基于Landsat与HJ1A/1B多源遥感数据、实测水质数据、光谱数据,利用悬浮颗粒物(SPM)、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水体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反演模型,模拟SPM、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随着南... 基于Landsat与HJ1A/1B多源遥感数据、实测水质数据、光谱数据,利用悬浮颗粒物(SPM)、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水体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反演模型,模拟SPM、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东平湖春季SPM与Chl-a质量浓度变化呈现3个阶段显著变化的特点,且SPM与Chl-a质量浓度总体上呈现负相关趋势,SPM质量浓度较高区域的负相关趋势尤为显著,相关系数最高达-0.86;调水过程中,径流导致的底质再悬浮使得SPM质量浓度增高,而调水注入的稀释作用使得Chl-a质量浓度降低;第一、二阶段SPM与Chl-a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主要受大汶河流域污染、围网养殖等综合因素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体流速、流向等调水期水动力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HJ1A/1B 悬浮颗粒物 叶绿素A 东平湖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惠远 刘煜杰 +1 位作者 张强 于泉洲 《环境保护》 CSSCI 2017年第2期10-13,共4页
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农村环境治理压力巨大,治理能力薄弱、治理体系不完善,重建设... 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农村环境治理压力巨大,治理能力薄弱、治理体系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轻环境保护意识软件建设等问题,并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应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积极做好重点区域连片整治、典型地区试点示范,分类分区引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 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 三权分置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1 位作者 于泉洲 孙京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1,9,共4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了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了空间地域分布的差异及水资源承载状况类型区划分,并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能准确反映水资源承载力,...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了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了空间地域分布的差异及水资源承载状况类型区划分,并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能准确反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准确,较符合客观实际,为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模式识别 水资源承载力 空间差异分析 水资源承载状况分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与综合利用的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煜杰 张惠远 +1 位作者 李依 于泉洲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22期53-55,共3页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产生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并梳理总结了当前在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以火点数、综合利用...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产生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并梳理总结了当前在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以火点数、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为考核重点,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以秸秆禁烧作为环保督察重要内容强化网格化监管,推动实行农村绿色发展补贴,构建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体系,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等,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露天焚烧 大气环境治理 黑龙江省 大气污染 蓝天保卫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增温对南四湖湿地植被NDVI的影响差异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春玲 于泉洲 +1 位作者 刘煜杰 张祖陆 《热带地理》 2015年第3期422-426,436,共6页
利用近40 a的Landsat系列卫星的MSS、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南四湖湿地植被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结合南四湖流域内气象站点的逐年、逐月及逐日气温数据,揭示昼夜温度变化对湿地植被活动的影响差异。... 利用近40 a的Landsat系列卫星的MSS、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南四湖湿地植被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以此为湿地植被活动的指标,结合南四湖流域内气象站点的逐年、逐月及逐日气温数据,揭示昼夜温度变化对湿地植被活动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近40 a来研究区日最高温(Tmax)、夜间最低温(Tmin)和日均温(Tave)都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Tmax与Tmin增温具有不对称性,R2值分别为0.13和0.26,平均每10 a分别增温0.174℃和0.235℃,Tmin的增温趋势更明显。2)在人为活动影响较弱的时段(1973―1999年),偏相关分析显示,去除Tmin影响,Tmax与NDVI呈现极显著的偏相关关系(R=0.412,P=0.008);去除Tmax的影响,Tmin与NDVI的偏相关关系在任何时期内均不显著。这可能与湿地充足的水份条件以及昼夜增温对湿地植被的生态效应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活动 NDVI 气温 湿地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