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诊断乳腺癌假阳性率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越 赵颖 +5 位作者 葛洁 张斌 于治灏 宁连胜 曹旭晨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04-706,共3页
目的: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OPTIMUS)是多模式的可以进行早期乳腺癌普查、诊断及疗效检测的系统。本研究回顾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乳腺... 目的: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OPTIMUS)是多模式的可以进行早期乳腺癌普查、诊断及疗效检测的系统。本研究回顾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OPTIMUS系统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进行总结,并与相应的钼靶及超声结果进行对比,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OPTIMUS系统诊断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118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100例。假阳性率为30.0%,假阴性率为0。OPTIMUS系统诊断乳腺癌准确性88.8%(142/160),敏感性100.0%(100/100);相应超声及钼靶检测准确性分别为87.6%和87.1%,无统计学差异;敏感性分别为86.8%和87.1%,与OPTIMUS系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及敏感性较高,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Paget's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越 王欣 +3 位作者 于治灏 赵颖 宁连胜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有关乳腺Paget’s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使该病的诊治更趋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48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位年龄56.5岁,以乳头乳晕糜烂结痂为唯一症状... 目的:探讨有关乳腺Paget’s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使该病的诊治更趋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48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位年龄56.5岁,以乳头乳晕糜烂结痂为唯一症状者24例,合并乳头溢液者11例,伴有乳头回缩或消失者5例,合并瘙痒者3例,单纯肿物者2例,乳头糜烂伴肿物者3例。38例患者合并有乳腺癌,其中合并导管内癌34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4例,单纯Paget’s病10例。3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7例行全乳+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2例未手术,其中ER、PR阳性7例,HER-2阳性19例。结论:大多数乳腺Paget’s病伴有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的可能性更大,预后更差,且浸润性癌多伴有ER、PR阴性,HER-2阳性,预示预后较差,因而治疗应更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Paget’s病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莉娜 于治灏 王欣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BMI不同分3组,即BMI<24 kg/m^2组(正常体质量)384例,24 kg/m^2≤BMI<28 kg/m^2组(...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BMI不同分3组,即BMI<24 kg/m^2组(正常体质量)384例,24 kg/m^2≤BMI<28 kg/m^2组(超重)237例,BMI≥28 kg/m^2组(肥胖)95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716例患者中,BMI≥28 kg/m^2的患者诊断乳腺癌时年龄偏大,且绝经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其肿瘤较大,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期多较晚,切缘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也较大。另外,BMI≥28 kg/m^2的患者中未完成化疗及放疗的比例较其他两组高。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的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7%、91.1%、76.8%(P<0.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3.5%、86.9%、77.9%(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2.4%、89.5%(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BMI<24 kg/m^2组及24 kg/m^2≤BMI<28 kg/m^2组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但死亡风险均未明显下降;此外,BMI<24 kg/m^2的患者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远处转移风险明显降低。结论:BMI≥28 kg/m^2的患者行保乳术后5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较高,但5年死亡风险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肥胖 体质指数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KDR基因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改变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治灏 余岳 +1 位作者 杨欣 曹旭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4514-4519,共6页
背景:随着基因工程以及肿瘤生物分子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壮大,基因治疗肿瘤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目的:探讨KDR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KDR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 NA)序列,转染人乳腺癌MCF-... 背景:随着基因工程以及肿瘤生物分子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壮大,基因治疗肿瘤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目的:探讨KDR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KDR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 NA)序列,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KDR基因后MCF-7细胞KDR mR 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CCK-8增殖实验、小室侵袭实验检测沉默KDR基因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结论:KDR基因沉默48 h后,乳腺癌MCF-7细胞KDR mR 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停滞在G0/G1周期,S期的细胞数目减低,细胞增殖得到显著抑制,穿过滤膜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沉默KDR基因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得到明显抑制,说明KDR基因沉默可能成为新的有效治疗乳腺癌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乳腺癌 KDR基因 MCF-7 基因沉默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治灏 王欣 《癌症》 CAS 2022年第6期259-265,共7页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占乳腺癌总数的70%,却在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欠佳。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该亚型中具有巨大潜力,许多研究证实其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占乳腺癌总数的70%,却在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欠佳。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该亚型中具有巨大潜力,许多研究证实其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的替代或补充应用于局部晚期患者。本文从疗效、预后、联合用药等多角度,回顾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预后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motin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治灏 李越 王欣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53-56,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120万名妇女罹患乳腺癌,其中约50万人死于该病。在发达国家及中国的一些大型工业化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肿瘤 发达国家 工业化 发病率 女性 妇女
原文传递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B超检查特异性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伟 李越 +3 位作者 赵颖 曹旭晨 于治灏 王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各辅助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2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病人术前B超与钼靶、MRI、PET-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目的探讨各辅助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2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病人术前B超与钼靶、MRI、PET-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B超(253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为70.6%,87.4%,84.8%,75.0%和79.1%;钼靶(220例)为14.6%,100%,100%,53.9%和57.3%;MRI(27例)为50.0%,100%,100%,71.4%,77.8%;PET-CT(23例)为90.0%,92.3%,90.0%,92.3%,91.3%。B超与病理对照的Kappa值为0.581,与病理的一致性一般;高年资组B超医师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为与低年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B超优于其他检查,而且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影响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超声 钼靶 MRI PET—CT
原文传递
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越 赵颖 +5 位作者 张斌 葛洁 宁连胜 曹旭晨 于治灏 王欣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6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用一致性检验评价其与病理、超声、钼靶X线检查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6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用一致性检验评价其与病理、超声、钼靶X线检查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三种检查手段的准确性,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86例。OPTIMUS系统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102例,其中16例被过度诊断为恶性。其与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36、0.386。0PTIMUS系统、超声、钼靶X线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29、0.616、0.649。OPTIMUS系统、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AUC分别为0.840(95%C10.764~0.916)、0.817(95%CI0.742~0.893)及0.837(95%CI0.771~0.902)。结论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及敏感性较高,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减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检查
原文传递
解毒祛瘀方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钧强 王斌 +2 位作者 闫祝辰 于治灏 王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解毒祛瘀方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预培养后分为空白组,解毒祛瘀方低、中、高剂量组(0.625,1.25,2.50 g·L-1),阳性药组(5-氟尿嘧啶,10 mg·L-1),分别用0.625,1.25,... 目的:研究解毒祛瘀方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预培养后分为空白组,解毒祛瘀方低、中、高剂量组(0.625,1.25,2.50 g·L-1),阳性药组(5-氟尿嘧啶,10 mg·L-1),分别用0.625,1.25,2.50 g·L-1的解毒祛瘀方及5-氟尿嘧啶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黏附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CD44,E-钙黏蛋白及N-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CD44,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解毒祛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且使CD44及E-钙黏蛋白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N-钙黏蛋白表达下调,并可以抑制PI3K/Akt及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P<0.01)。结论:解毒祛瘀方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异质黏附蛋白的表达、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瘀方 人乳腺癌MCF-7细胞 侵袭能力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