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度优先级经验回放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1
作者 荣垂霆 李海军 +2 位作者 朱恒伟 刘延旭 于士军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7,3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在处理强化学习连续动作任务中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优先级经验回放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首先,针对经验回放机制中样本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时间差分误差指标对样本进行分类... 为进一步提高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在处理强化学习连续动作任务中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优先级经验回放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首先,针对经验回放机制中样本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时间差分误差指标对样本进行分类;其次,利用稀缺性和新奇性两个指标对样本进行评分,并将稀缺性和新奇性的评分进行加权组合,得到最终的优先级评分;最后,将设计的多维度优先级经验回放机制方法应用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中,在强化学习连续控制任务中对改进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强化学习 经验回放机制 多维度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菌质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于士军 柴新义 樊美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蝉花是寄生在蝉幼虫上的一种虫草菌,蝉花菌质是指由蝉花的营养菌丝和经发酵的培养基质组成的营养物质。通过对蝉花菌质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蝉花菌质蛋白含量为16.17%、总糖含量为38.87%、脂肪酸含量为1.43%,其中... 蝉花是寄生在蝉幼虫上的一种虫草菌,蝉花菌质是指由蝉花的营养菌丝和经发酵的培养基质组成的营养物质。通过对蝉花菌质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蝉花菌质蛋白含量为16.17%、总糖含量为38.87%、脂肪酸含量为1.4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1.18%。通过对蝉花菌质氨基酸的分析,在FAO/WHO的评分模式中,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蝉花菌质VE和VC的含量分别达1 833mg/kg和239mg/kg。此外,蝉花菌质中还有腺苷、甘露醇等虫草类真菌的活性成分。该研究结果为蝉花菌质的进一步开放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菌质 营养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虫草真菌菌丝游离氨基酸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士军 刘肖肖 +3 位作者 张胜利 张汆 柴新义 胡丰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2715-2721,共7页
目的研究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主成分和依据氨基酸的聚类。方法以7种虫草真菌菌丝为原料,以菌丝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对象,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不同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聚... 目的研究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主成分和依据氨基酸的聚类。方法以7种虫草真菌菌丝为原料,以菌丝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对象,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不同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7个样品分为3类;其中蛹拟青霉、蝉棒束孢菌丝聚为一类,古尼拟青霉、粉被玛利亚霉、中国被毛孢、细脚拟青霉菌丝聚为一类,戴氏绿僵菌菌丝单独一类。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7个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93.901%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以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以丝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影响为主;第三主成分以脯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影响为主。结论聚类分析将7个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德州学院互联网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士军 朱恒伟 +1 位作者 胡凯 刘豪睿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重要指导作用。结合创新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地方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当前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德州学院与地方优质企业共建德州学院互联网产业学院。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基于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重要指导作用。结合创新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地方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当前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德州学院与地方优质企业共建德州学院互联网产业学院。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为社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需求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多元协同 互联网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蝉花产品蛋白质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士军 纪伟 +2 位作者 董建飞 陈奇超 樊美珍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4年第4期35-39,共5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FAO/WHO,对野生蝉花、蝉花液体发酵菌丝体、蝉花固体培养孢梗束和菌质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65%、25.30%、32.90%和16.17%。野生蝉花和蝉花液体发酵菌丝体... 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FAO/WHO,对野生蝉花、蝉花液体发酵菌丝体、蝉花固体培养孢梗束和菌质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65%、25.30%、32.90%和16.17%。野生蝉花和蝉花液体发酵菌丝体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蝉花孢梗束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异亮氨酸,蝉花菌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综合评价,蝉花孢梗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最高,蝉花菌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 孢梗束 菌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士军 胡凯 +1 位作者 朱恒伟 刘豪睿 《计算机时代》 202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为了达到学校"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一生一师一项目"的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再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以工程教育理念为依托,以成... 为了达到学校"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一生一师一项目"的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再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以工程教育理念为依托,以成果为导向,来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新型师资队伍,丰富评价体系,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及个人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师资队伍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士军 《中国市场》 2009年第26期83-84,共2页
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化,需对教学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和实践教学及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教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士军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0期284-285,共2页
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士军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3年第10期45-45,共1页
本文结合德州学院的实践,探讨了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内涵和构建问题,认为建立校企协调委员会、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等,是构建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 本文结合德州学院的实践,探讨了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内涵和构建问题,认为建立校企协调委员会、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等,是构建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 双向嵌入式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虫草酒免疫功能研究
10
作者 于士军 彭国杰 +2 位作者 陈浩浩 胡建峰 孙长胜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0年第2期154-161,共8页
本研究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DTH实验、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及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分别研究了蝉花虫草酒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本研究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DTH实验、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及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分别研究了蝉花虫草酒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蝉花虫草酒低、高剂量组均无明显细胞免疫增强功能;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的溶血空斑数和小鼠抗体积数,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的碳廓清吞噬指数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指数,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高、低剂量组无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的作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2003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判定蝉花虫草酒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虫草 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混动汽车尾气发电技术
11
作者 于士军 《德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0-71,102,共3页
对于已经成为汽车大国的中国,如何节能降耗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混合动力车在此背景下将会大量应用,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多种类型和结构.各国已经开发出多种汽车尾气热量利用技术.根据斯特林发动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混动... 对于已经成为汽车大国的中国,如何节能降耗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混合动力车在此背景下将会大量应用,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多种类型和结构.各国已经开发出多种汽车尾气热量利用技术.根据斯特林发动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混动汽车尾气发电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混动汽车尾气余热通过斯特林发动机转换为电能,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内燃机 斯特林发动机 汽车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际固氮菌、解磷菌及解钾菌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8
12
作者 常慧萍 祝凌云 +2 位作者 姚丽娟 于士军 唐欣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59,共3页
固氮菌N2106、解磷菌P1616、解钾菌K0405是从小麦根际分离的分别具有高效固氮、溶磷、解钾功能的细菌,N2106-L、KL0405是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N2106及K0405所获得的标记菌株。将以上5种菌株分别单独培养并测定各菌悬液的细胞密度,然后将... 固氮菌N2106、解磷菌P1616、解钾菌K0405是从小麦根际分离的分别具有高效固氮、溶磷、解钾功能的细菌,N2106-L、KL0405是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N2106及K0405所获得的标记菌株。将以上5种菌株分别单独培养并测定各菌悬液的细胞密度,然后将各菌株以相等的细菌数目进行混合液体培养。共设置4个不同的组合:N2106-L+P1616、N2106-L+K0405、KL0405+P1616以及N2106-L+KL0405+P1616,研究这些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标记菌株的细胞密度均低于原始菌株1个数量级;两种菌株混合培养时,P1616促进了N2106-L和KL0405的生长,N2106-L和K0405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3种菌株混合培养时P1616为混合培养液中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N2106 解磷菌P1616 解钾菌K0405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氏野村菌对夜蛾科害虫防治潜力的室内评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立峰 于士军 +1 位作者 刘元兵 王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用喷雾法测定了5株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3种夜蛾科害虫的致病力。配制孢子悬浮液对3种夜蛾科害虫进行雾化接种,孢子附着量为188.9~404... 本文用喷雾法测定了5株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3种夜蛾科害虫的致病力。配制孢子悬浮液对3种夜蛾科害虫进行雾化接种,孢子附着量为188.9~4048.3孢子.mm 2。接种后幼虫置于(24±1)℃和12L∶12D条件下人工饲料饲养,每天观察直至化蛹。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显示:5株莱氏野村菌菌株接种量为188.9~4048.3孢子.mm 2时,斜纹夜蛾第10 d的侵染率为60%~95%;菌株Nr15对斜纹夜蛾显示出极高的毒力水平(LC50=266.7孢子.mm 2,4048.3孢子.mm 2浓度下的LT50=5.81 d),第10 d的侵染率达95%。供试菌株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致病力相对较弱,侵染率均不足50%。研究表明,莱氏野村菌菌株对夜蛾科害虫体现出明显的寄主专化性,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野村菌 棉铃虫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芡种壳提取物抗氧化、抑菌活性及其组分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汆 陈志宏 +2 位作者 何晓伟 于士军 柏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51-155,159,共6页
为了解芡种壳提取物主要生理活性和化学组成,采用体外抗氧化分析方法分析了提取物的总还原力、清除NO2-和DPPH·活性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性质;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结... 为了解芡种壳提取物主要生理活性和化学组成,采用体外抗氧化分析方法分析了提取物的总还原力、清除NO2-和DPPH·活性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性质;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芡种壳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很高(387.62~763.65 mg/g),并显示出较强的总还原力、较强的DPPH·清除作用和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以及中等强度的NO2-清除活性。4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O157、阪崎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等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含有芦丁、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儿茶素等活性组分。芡种壳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一定的抑菌活性,与其中丰富的多酚物质密切相关,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种壳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莹 于士军 +2 位作者 蒋岚 包佳源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对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对2种食用菌非挥发性成分甘露醇、核苷酸、游离氨基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中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茶树菇;茶树菇中呈鲜味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针菇。金针菇和茶树菇在非挥发... 对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对2种食用菌非挥发性成分甘露醇、核苷酸、游离氨基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中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茶树菇;茶树菇中呈鲜味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针菇。金针菇和茶树菇在非挥发性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别,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较金针菇丰富;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是引起金针菇和茶树菇感官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茶树菇 非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与茶树菇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莹 于士军 +2 位作者 张鹏飞 张龙娃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8-192,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金针菇和茶树菇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GC-MS分析,分别鉴定出32种和3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酚类和醛类。金针菇主要成分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苯乙醛、5-甲基呋喃醛、2-甲基苯酚、2,5-二乙基吡嗪、吲哚;茶树...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金针菇和茶树菇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GC-MS分析,分别鉴定出32种和3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酚类和醛类。金针菇主要成分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苯乙醛、5-甲基呋喃醛、2-甲基苯酚、2,5-二乙基吡嗪、吲哚;茶树菇主要成分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2-戊基-呋喃、苯乙醛、苯乙醇、2-甲基-庚烷、吲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茶树菇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盾形木耳主要营养和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柴新义 吴来娣 +1 位作者 于士军 张微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对野生盾形木耳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对野生盾形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野生盾形木耳A... 目的:对野生盾形木耳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对野生盾形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野生盾形木耳Auricularia peltata子实体中的各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水分(126.2±0.03)mg/g,灰分(381.2±0.21)mg/g,粗脂肪(2.5±0.09)mg/g,膳食纤维含量(331.8±0.74)mg/g,其中水可溶性纤维含量为(88.6±0.16)mg/g,水不可溶性纤维含量为(243.2±0.58)mg/g;蛋白质含量(145.8±0.72)mg/g,20种氨基酸含量为33.22 mg/g,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27 mg/g,占总氨基酸的33.93%。活性物质成分的含量分别为V_C(35.2±0.12)mg/g,甘露醇(2.4±0.01)mg/g,多糖(12.7±0.03)mg/g。结论:野生盾形木耳A.peltata子实体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形木耳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I-3488和LabVIEW的汽车交流发电机试验台研制
18
作者 于士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24期112-112,共1页
针对科研及教学需求,利用LabVIEW软件为工作平台,结合PCI-3488数据采集卡,研制了汽车交流发电机试验台,实现了对发电机参数的检测和故障诊断。试验表明该试验台提高了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检测质量。
关键词 LABVIEW 虚拟仪器 发电机 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稻纹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仅星 于士军 +2 位作者 蒋岚 樊美珍 朱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筛选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水稻纹枯病的拮抗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芽胞杆菌和9株木霉,测定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对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水稻秸秆的适应性。[结果]芽胞杆菌B4菌株... [目的]筛选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水稻纹枯病的拮抗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芽胞杆菌和9株木霉,测定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对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水稻秸秆的适应性。[结果]芽胞杆菌B4菌株和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秸秆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木霉T5和T9的降解效果最好;芽胞杆菌B4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40.48%,而且抑菌带能持久地保持,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较高,抑制率分别为46.48%、45.63%、50.99%和53.38%,这5种拮抗菌的代谢物都能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完全阻止菌核的形成,而且这5株菌株对水稻秸秆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结论]木霉T5和T9具有较好的秸秆降解和抑制稻纹枯病菌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 水稻纹枯病 木霉 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大型真菌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柴新义 于士军 +1 位作者 张微微 杜泽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对10种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进行具有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并对高效抗氧化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为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以发酵粗提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大型真菌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 对10种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进行具有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并对高效抗氧化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为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以发酵粗提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大型真菌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并验证。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种真菌中,有4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占40%,其中以木耳Auricuiaria auricular CZSWXY0012的抗氧化活性为最高。最优的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5g/L,酵母膏2g/L,MgSO40.2g/L,CuSO4 6 mg/L,K2HPO4 3.2g/L,pH 6.0,温度27℃,装液量100mL/250mL,发酵培养8d。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