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祝福》与《离婚》的比较分析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2
|
|
2
|
毛泽东的“鲁迅论”的几个特点——关于“毛泽东的‘鲁迅论’”之一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3
|
愿鲁迅永和我们同在——读《鲁迅赞》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4
|
《小鸡的悲剧》与《鸭的喜剧》——兼谈鲁迅与爱罗先珂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5
|
《离婚》浅说 |
于万和
|
《人文杂志》
|
1988 |
0 |
|
6
|
对鲁迅研究课教学目的的认识 |
于万和
李耕夫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0 |
|
7
|
鲁迅·爱罗先珂与《辞海》释文 |
于万和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0 |
|
8
|
论《野草》的浪漫主义倾向 |
于万和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9
|
我所记得的鲁迅研究室 |
于万和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0 |
|
10
|
论鲁迅的内省意识 |
于万和
苗军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1
|
高师“鲁迅研究”课的自觉:面向中学、普及 |
于万和
李耕夫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2
|
谈高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3
|
喜剧帷幕后面的悲剧——谈鲁迅小说《离婚》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4
|
谈《野草》的浪漫主义倾向 |
于万和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5
|
中欧班列(郑州—东盟越南)国际货运线路开通 |
史锋华
于万和
|
《大陆桥视野》
|
2018 |
0 |
|
16
|
中欧班列(郑州)首次启运国际邮件 |
史锋华
于万和
|
《大陆桥视野》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