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婷 习靓靓 +6 位作者 杨柳 孙怡洁 李哲静 肖治术 任迎丰 陈云 董娜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525-5534,5535,共11页
多样化的森林群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不同的微生境。然而,物种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中是呈随机分布还是生态专化仍有待阐明。基于不同优势物种群落在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4个1 hm^(2)(100 m×1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采用Krus... 多样化的森林群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不同的微生境。然而,物种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中是呈随机分布还是生态专化仍有待阐明。基于不同优势物种群落在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4个1 hm^(2)(100 m×1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采用Kruskal-Wallis方法、Betadisper检验分析不同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差异,利用相关网络和指示种分析探索物种-群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木本植物的多度、丰富度和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共有5种物种同时出现在四个群落中,有43.82%(39/89)的物种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落中;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与群落之间的连接指数为41.29%,专化指数为60.89%;指示种分析显示不同植物群落间指示物种不同。了解了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木本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分布具有较高的专化特征。希望本研究能为该区域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和物种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专化特征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中游湿地维管植物与哺乳动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萍 符强 +8 位作者 习靓靓 孙怡洁 肖曼 李子豪 邵毅贞 袁志良 叶永忠 王婷 陈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854-6861,共8页
河南黄河湿地位于黄河中下游,由西向东随地势变化,动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复杂。于2011年至2015年对三门峡市、洛阳市以及焦作市的黄河湿地保护区维管植物和哺乳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比较分析了三个区域间动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非... 河南黄河湿地位于黄河中下游,由西向东随地势变化,动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复杂。于2011年至2015年对三门峡市、洛阳市以及焦作市的黄河湿地保护区维管植物和哺乳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比较分析了三个区域间动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非趋势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物种组成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显示:(1)三门峡、洛阳和焦作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分别有130科、493属、1128种及变种,128科、470属、1049种及变种,90科、290属、542种及变种;三门峡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6目、15科、48种,洛阳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7目、18科、61种,焦作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6目、11科、34种;(2)从三门峡黄河湿地经洛阳黄河湿地再到焦作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降低;(3)三门峡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哺乳动物多样性与洛阳黄河湿地差异不显著,与焦作黄河湿地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河南黄河湿地保护区植物和动物多样性研究资料,同时也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异质性 物种多样性 黄河湿地 物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的群落冠层结构和光照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符强 王楠 +6 位作者 肖曼 习靓靓 邵毅贞 贾宏汝 陈云 袁志良 叶永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830-7837,共8页
为探究森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在河南省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选取人工林、择伐林、皆伐林和老龄林建立四块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固定监测样地,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照数据。研究发... 为探究森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在河南省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选取人工林、择伐林、皆伐林和老龄林建立四块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固定监测样地,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照数据。研究发现:1)随着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冠层覆盖度与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林下散射辐射与直接辐射呈减少趋势;2)择伐林冠层覆盖度与叶面积指数最大,平均叶倾角与透光比最小,林下光照(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冠层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都呈显著负相关,林下散射辐射与冠层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的负相关关系最强;3)处于不同干扰强度的群落由于冠层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群落内特定的光照环境。研究结果丰富了暖温带-亚热带生态过渡区森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动态变化研究资料,同时也为该区域森林的恢复与重建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冠层结构 林下光照 干扰梯度 光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永春 杨子 +6 位作者 习靓靓 李雨姗 周紫羽 符强 邵毅贞 叶永忠 袁志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6-844,共9页
为了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苔藓植物群落中的应用,基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4个1 hm2(100 m×1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对样地内苔藓植物进行全面采集。采用rps4、rbcl、trnL-F 3个基因片段进行单一和组合DNA条形码测序,评价DNA条形码在... 为了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苔藓植物群落中的应用,基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4个1 hm2(100 m×1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对样地内苔藓植物进行全面采集。采用rps4、rbcl、trnL-F 3个基因片段进行单一和组合DNA条形码测序,评价DNA条形码在苔藓植物中的应用成功率,并基于DNA序列构建苔藓植物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树。鉴定结果表明,苔藓植物共71种,隶属于25科45属,其中藓类21科41属66种,苔类4科4属5种;单一DNA条形码片段rps4基因综合成功率最高(95.81%),其次是trnL-F基因(85.53%)和rbcL基因(67.8%);组合DNA条形码片段综合成功率均在76.16%以上。采用DNA条形码片段构建的苔藓植物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树显示,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群落共形成2大分支,支持率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苔藓植物 DNA条形码 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