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自然转归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森 乔永明 段亮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 了解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自然病程的临床、影像学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37例(45侧),男性4例,女性33例,平... 目的 了解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自然病程的临床、影像学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37例(45侧),男性4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23.5岁,平均病程14.4个月。收集初诊及复诊时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测量关节盘的长度和厚度、关节盘前移角度、髁突高度,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临床及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37例(45侧)患者复诊与初诊相比较:3例3侧自愈为可复性盘前移位;48.4%患者自觉张口受限未缓解或加重;58.3%患者张口疼痛无改善;54.5%咀嚼疼痛无改善;33.3%患者面部偏斜呈现加重趋势,仅1例缓解。关节盘前移角度从初诊时61.63°增长至67.81°,关节盘长度从8.20 mm缩短至7.27 mm,髁突高度从23.17 mm降为22.76 mm,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吸收比例上升。青少年组与成人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关节软硬组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自然病程中,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不同年龄段患者都会出现关节盘前移程度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发生折叠变形,髁突出现吸收,继发面部偏斜、下颌后缩等继发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晶晶 闫森 +1 位作者 段亮伟 乔永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2638-2643,共6页
目的探究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 目的探究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另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新液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和咀嚼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3.16±0.35)mm、(3.01±0.23)mm、(0.85±0.21)分、(0.7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0.37)mm、(3.85±0.26)mm、(1.37±0.28)分、(1.08±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IL-1β、TNF-α、IL-6、CRP、HCgp-39水平分别为(4.95±0.95)pg/mL、(3.74±0.51)ng/L、(5.37±0.61)ng/L、(6.42±1.76)mg/L、(15.53±2.4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4±1.38)pg/mL、(4.48±0.69)ng/L、(6.45±0.94)ng/L、(8.83±1.91)mg/L、(19.79±2.8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OHIP-14评分为(9.41±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4±2.69)分,咀嚼效率为(77.26±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9±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略低于对照组的5.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控制牙周炎症、病原菌发展,改善牙周状况,提高咀嚼能力,减少牙周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化消毒 康复新液 牙周炎 病原菌 白细胞介素 咀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不同截骨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乔永明 何巍 +2 位作者 龙星 秦力铮 邓末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770,共4页
目的:比较颢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不同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随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7~2002年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患者78例,其中55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裂隙关节成形术和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这2种术式均存在2种截骨:传统... 目的:比较颢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不同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随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7~2002年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患者78例,其中55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裂隙关节成形术和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这2种术式均存在2种截骨:传统截骨法和改良的保留髁突法。用随访时开口度与术前开口度之差即开口度改善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然后分别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19年,保留关节盘的2种截骨法t检验,t=1.22,P=0.24,无统计学差异;裂隙关节成形术2种截骨法的秩和检验P=0.5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截骨法虽然对手术效果的改善不明显,但在恢复关节结构、面形及[牙合]关系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关节成形术 截骨术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与复发 被引量:9
4
作者 乔永明 龙星 +3 位作者 程勇 李波 秦力铮 邓末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强直四种手术方法的复发率,探讨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1988-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病人140例,其中采用耳前切口101例,包括裂隙关节成形 术55例,间置物关节成形术17例,保留... 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强直四种手术方法的复发率,探讨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1988-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病人140例,其中采用耳前切口101例,包括裂隙关节成形 术55例,间置物关节成形术17例,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29例;主要采用耳前加颌下切口的关节重建术39例。 此期间复发20例。结果:总复发率约14.3%,裂隙关节成形术的复发率约16.4%,间置物关节成形术的复发率约 23.5%,关节重建术总的复发率为15.4%,而保留关节盘组复发率仅3.4%。结论:手术方法的改进可减少复发: 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可有效降低复发率;而其它手术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它 们之间的疗效比较还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手术方法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用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乔永明 王颖 李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评估关节镜对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TMJSC)的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经磁共振检查(MRI)初步诊断为TMJSC的病例,若经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者,即行开放手术,对确诊病例的术前MRI、关节... 目的评估关节镜对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TMJSC)的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经磁共振检查(MRI)初步诊断为TMJSC的病例,若经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者,即行开放手术,对确诊病例的术前MRI、关节镜、开放手术情况、术后病理诊断、术后MRI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随访,评价其诊治效果;对其术前、随访的开口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进行差异性t检验。结果经关节镜诊断为TMJSC者14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关节镜的诊断正确率100%。术后MRI复查,关节腔病灶基本消失;10例TMJSC患者随访(随访率71.4%)期为6个月~7年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6个月,未见复发者,且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和随访时,开口度差异性t检验结果为t=7.757、P<0.05;VAS的t检验结果为t=-3.274、P<0.05。结论关节镜对TMJSC的术前确诊是必要的,在开放手术中有重要的辅助诊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滑膜软骨瘤病 关节镜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裸燕麦播期与灌浆进程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乔永明 牛瑞明 +1 位作者 杨德浩 袁丁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冀西北地区3个裸燕麦(莜麦)品种,4个不同播期的灌浆进程进行了拟合,对获得的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裸燕麦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K值的大小与产量的高低没有直线相关性。(2)中等生育期品种达... 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冀西北地区3个裸燕麦(莜麦)品种,4个不同播期的灌浆进程进行了拟合,对获得的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裸燕麦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K值的大小与产量的高低没有直线相关性。(2)中等生育期品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受播期的影响最大,长生育期品种受影响最小。(3)随着播期的延后,短生育期品种和中等生育期品种表现为先增产后减产,而长生育期品种的产量则持续降低。(4)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灌浆中期,中期的千粒重增加量最高,约占总灌浆干物质积累量的58%;前期次之,后期最低。(5)该地区各品种裸燕麦均为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8月中旬时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裸燕麦 播期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乔永明 刘一鸣 +2 位作者 李锐 龚建民 何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病例,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17例,包括陈旧性脱位(ID)8例和习惯性脱位(RD)9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滑膜下硬化剂注射术5例9侧,钛板植入关节结节... 目的回顾分析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病例,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17例,包括陈旧性脱位(ID)8例和习惯性脱位(RD)9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滑膜下硬化剂注射术5例9侧,钛板植入关节结节增高术7例12侧,髂骨移植关节结节增高术1例1侧,Medpore植入关节结节增高术3例6侧,关节结节切除术1例2侧。术后1~5年随访,统计各手术方法的成功率。结果关节镜下滑膜硬化术的治愈率为77.8%(7/9),有效率100%;钛板植入关节结节增高术治愈率75%(9/12),有效率100%;Medpore植入关节结节增高术的治愈率为100%(6/6),髂骨移植关节结节增高术和关节结节切除术均治愈(1/1,2/2)。结论应根据病情轻重来选择术式,对手术后复发者可选用Medpore植入关节结节增高术,该术式疗效确切,创伤相对较小、操作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红外自动捕获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乔永明 郝伟 +1 位作者 田广元 韩俊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5-588,630,共5页
针对舰载光电跟踪系统动基座跟踪和复杂海面背景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稳像平台的视轴稳定技术。利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控制单杆的在线干预,在红外捕获跟踪器无脱靶量输出时,即可实现视轴动态瞄准的角度无静差控制。通过基... 针对舰载光电跟踪系统动基座跟踪和复杂海面背景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稳像平台的视轴稳定技术。利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控制单杆的在线干预,在红外捕获跟踪器无脱靶量输出时,即可实现视轴动态瞄准的角度无静差控制。通过基于先验知识的目标捕获区域规划的方法避免了工作时复杂海面背景干扰带来的误捕获,提高了动基座条件下的目标自动捕获能力和可靠性。该系统放置在自重仅700t的测量船上,在四级海况条件下对各类初始发射目标的自动捕获概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光电跟踪系统 红外自动捕获 数学稳像平台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X线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永明 韩新光 +2 位作者 李波 龙星 程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X线特点 骨性强直 口腔医学院 检查诊断 病变情况 武汉大学 纤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状多层分布式结构光学跟踪平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永明 马彩文 +2 位作者 靳虎敏 郝伟 吕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73-3677,共5页
长距离目标探测、快速目标捕获、多个目标跟踪是一个高性能光学预警系统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特征,是实现全空域光学闭合探测的基本条件。传统光学跟踪平台,由于结构的固有缺陷使其在预警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结构的、适... 长距离目标探测、快速目标捕获、多个目标跟踪是一个高性能光学预警系统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特征,是实现全空域光学闭合探测的基本条件。传统光学跟踪平台,由于结构的固有缺陷使其在预警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结构的、适合光学预警应用的光学跟踪平台,称为"伞状多层分布式结构"。旨在通过此新型跟踪平台的结构特点,结合多探测器测量、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研究,有效解决目标搜索视场小;目标跟踪单一;跟踪过顶盲区几个制约光学预警系统性能的问题,打破光电跟踪设备在光学预警系统中应用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预警 伞状多层分布式结构 光学视场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永明 李新明 +3 位作者 韩新光 何巍 王海斌 谢卫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8月年间诊治的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采用改良术式(保留关节盘或髁突)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23岁,中位年龄17.5岁,病程平均6.5a,术前平均开口度约0.46cm...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8月年间诊治的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采用改良术式(保留关节盘或髁突)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23岁,中位年龄17.5岁,病程平均6.5a,术前平均开口度约0.46cm。根据冠状CT显示的关节强直中内侧有无假关节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5例7侧采用去除外侧融合骨而保留内侧假关节的内侧关节成形术(MA),Ⅱ型5例6侧采用沿原关节间隙凿开的原位关节成形术(NPA)。术后随访3~32个月并复查CT,从临床和影像学2方面评价手术效果。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CT显示Ⅰ型7例9侧,Ⅱ型5例5侧。术后随访开口度平均3.12cm,CT显示髁突形态满意。对14例关节强直手术前、后开口度进行配对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内侧关节成形术和原位关节成形术2种手术方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是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所特有的和较常见的类型。内侧关节成形术和原位关节成形术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诊断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上腔粘连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永明 龚建民 +1 位作者 崔文光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上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口腔外科门诊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接诊的14例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的颞下颌关节上腔粘连病例,测量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愈率57.14%(8/14),有...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上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口腔外科门诊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接诊的14例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的颞下颌关节上腔粘连病例,测量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愈率57.14%(8/14),有效率71.43%(10/14);治疗前后开口度配对t检验,t=4.441,P=0.001。结论:关节腔注射治疗对关节上腔粘连有一定疗效,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粘连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临床和关节造影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永明 李新明 +2 位作者 龚建民 崔文光 韩新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763-5764,共2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06/2007年诊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分别行临床和造影检查,然后比较分析。结果:关节盘移位44例,关节囊扩张2例,关节盘穿孔6例,关节粘连12例,临床与关节造影诊断符合率85.9%...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06/2007年诊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分别行临床和造影检查,然后比较分析。结果:关节盘移位44例,关节囊扩张2例,关节盘穿孔6例,关节粘连12例,临床与关节造影诊断符合率85.9%。16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造影后开口度均值增大1.06 cm。结论:临床检查有时不能明确颞下颌紊乱病的类型,关节造影是必要的诊断方法,且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诊断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牙源性黏液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永明 韩新光 +2 位作者 崔文光 李新明 何巍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13期1458-1459,共2页
关键词 牙源性肿瘤 临床分析 黏液瘤 临床表现 功能障碍 颌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4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乔永明 刘俊杰 +2 位作者 牟鸿 王庆华 付秀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手法复位治疗 关节腔注射 透明质酸钠 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功能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旱地莜麦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永明 牛瑞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通过田间根袋实验研究了氮肥对旱地莜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冀西北坝上高原自然降水条件下,播种时底施一定量氮肥(37.5 kg/hm2尿素)可以显著增加全生育期莜麦的次生根条数;莜麦生育后期根重随底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底施75 kg... 通过田间根袋实验研究了氮肥对旱地莜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冀西北坝上高原自然降水条件下,播种时底施一定量氮肥(37.5 kg/hm2尿素)可以显著增加全生育期莜麦的次生根条数;莜麦生育后期根重随底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底施75 kg/hm2磷酸二铵的基础上,追施不同量氮肥对莜麦根系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各层次根重和40 cm以下根系所占比例,土壤深层水分得以利用,使根系发育与产量增长呈一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莜麦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坝上地区莜麦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永明 牛瑞明 吴文荣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
莜麦全生育期耗水量和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都与供水量密切相关,随着供水量提高,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和各阶段平均每天耗水量均增加,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也同步增加.莜麦籽粒产量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期,其次是开花至灌浆期,这些阶段缺水... 莜麦全生育期耗水量和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都与供水量密切相关,随着供水量提高,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和各阶段平均每天耗水量均增加,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也同步增加.莜麦籽粒产量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期,其次是开花至灌浆期,这些阶段缺水,籽粒产量会大幅度减少;生物产量主要表现为前期缺水,后期供水时,产量较高,而对某一时期缺水较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莜麦 生育期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和创伤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乔永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73-75,共3页
外伤已成为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病因,但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仍不清楚。本文对关节盘损伤、髁突骨折的类型和治疗等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外伤 髁突骨折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加手法复位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19
作者 乔永明 孙明磊 +1 位作者 韩新光 龚建民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及手法复位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口腔外科门诊接诊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36例,均行透明质酸钠注射及手法复位,测量其治疗前后的开口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及手法复位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口腔外科门诊接诊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36例,均行透明质酸钠注射及手法复位,测量其治疗前后的开口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6.11%(31/36).急性组和慢性组开口度改善t检验:t=2.767,P=0.00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加手法复位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组疗效优于慢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透明质酸钠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急性躁狂症50例临床探讨构建
20
作者 乔永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07-607,共1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急性躁狂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躁狂症患者50 例,对其进行8 周联用药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BRMS 评定结果显示第2 周为(19±7.8),第4 周(11±4.1),第6 周(5±...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急性躁狂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躁狂症患者50 例,对其进行8 周联用药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BRMS 评定结果显示第2 周为(19±7.8),第4 周(11±4.1),第6 周(5±2.9),第8 周(2±1.9).治疗前后两组长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显效率达到86.00%;其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轻度恶心、头痛、失眠、焦虑等.结论:碳酸锂合并阿立哌唑联合治疗急性躁狂症,可以明显的改善其病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阿立哌唑 急性躁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