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A动态图像的颅内动脉灌注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
作者 乔惠婷 赵红俊 +2 位作者 程子曼 李德玉 韩金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基于临床DSA动态图像提取颅内动脉灌注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介入手术前后的DSA动态影像数据,分别选取正位大脑中动脉ROI和颈动脉ROI,利用软件平台获取ROI的时间特征曲线,提取达峰时间(TTP)、达峰前曲线积分(PCI)、峰值前... 目的基于临床DSA动态图像提取颅内动脉灌注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介入手术前后的DSA动态影像数据,分别选取正位大脑中动脉ROI和颈动脉ROI,利用软件平台获取ROI的时间特征曲线,提取达峰时间(TTP)、达峰前曲线积分(PCI)、峰值前曲线拟合斜率(CFS)以及最小最大比值(MIN/MAX)4个灌注特征。对大脑中动脉和颈动脉DSA图像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上述4个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颈动脉DSA图像中,PCI、CFS和MIN/MAX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TTP术后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脑中动脉DSA图像中,TTP术后较术前有明显上升(P<0.05),PCI、CFS和MIN/MAX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DSA动态图像提取出的TTP和CFS可表征脑血管的血流速度,MIN/MAX可表征脑血流量的振荡程度,PCI可用来预测高灌注综合征。本文基于DSA提取的颅内动脉灌注特征可用于评价脑血管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核心课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乔惠婷 李德玉 +1 位作者 牛海军 许燕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29期32-33,共2页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的核心课程。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不断发展,有必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改革。...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的核心课程。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不断发展,有必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确立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改革过程提出的理念切实可行,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韩金涛 乔惠婷 +6 位作者 韩旭 李选 和清源 叶珊 栾景源 王昌明 董国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使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VBD患者颅内动脉影像的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使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VBD患者颅内动脉影像的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数据,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应用Ansys软件对实体模型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模拟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并描述流线、管壁切应力和管壁压力情况。结果:双侧椎动脉汇合为基底动脉后血流仍表现为分层流动,在基底动脉迂曲部出现绕壁血流。椎基底动脉汇合部及基底动脉下段的局部低壁面切应力和高壁面压力区域相吻合。推测VBD的生长初始部位可能位于椎基底动脉汇合部及基底动脉下段,低壁面切应力导致的血管壁退化及相应区域存在的高壁面压力可能与VBD的发生、发展有关。结论:CFD数值仿真可能为进一步研究血流动力学在V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的建构式生产实习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景芸 宋崴 +3 位作者 李晓明 乔惠婷 蒲放 樊瑜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5-249,共5页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与学习观,建立了分布式的实习基地群,并从课程体系规划、学生工作模式、实习形式管理及实习成效评价等方面,构建了上游课程对生产实习、导师对实习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支撑关系。此外,采用了"合作分工与分工合...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与学习观,建立了分布式的实习基地群,并从课程体系规划、学生工作模式、实习形式管理及实习成效评价等方面,构建了上游课程对生产实习、导师对实习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支撑关系。此外,采用了"合作分工与分工合作"的互惠式实习模式,搭建了多元化的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反馈体系。基于以上理念,优化了实习基地企业的组成,促进了对学生工程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训练,满足了结构性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建构主义 生物医学工程 形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形态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金涛 乔惠婷 +6 位作者 李选 李小刚 和清源 董国祥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前位和侧位视图中M1段的形态,测量M1段的长度,并分析左、右侧M1段形态的相似性。结果:在轴位、后前位及侧位这三个视图中,MCA M1段在正常人群中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C形>L形>S形。在轴位,约373条(47%)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340条(42.8%)表现为弓向背侧的C形,仅33条(4.2%)表现为弓向腹侧的C形;在后前位,约322条(40.6%)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262条(33.0%)表现为弓向头侧的C形,60条(7.6%)表现为弓向足侧的C形。左、右侧M1段形态相似比例为:轴位27.2%(114/419),后前位42.7%(179/419),后前位M1段形态相似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升高,在轴位视图,L形向C形的转化非常明显,而S形仅有轻度升高;在后前位视图中,L形同时向C形及S形有转化。结论:MCA M1段在轴位及后前位视图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可能参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解剖学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数据估算颌骨骨量变化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伟志 王瑞永 +2 位作者 刘敏 顾晓宇 乔惠婷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锥形束CT二次成像数据,对个体颌骨骨量变化情况进行半自动估算的有效方法。方法:首先获得同一研究对象下颌骨骨量变化前后的两套锥形束CT三维图像数据,对这两套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机程序化算法进行最大互信息图像配准,...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锥形束CT二次成像数据,对个体颌骨骨量变化情况进行半自动估算的有效方法。方法:首先获得同一研究对象下颌骨骨量变化前后的两套锥形束CT三维图像数据,对这两套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机程序化算法进行最大互信息图像配准,配准后做差得到差异图像,针对差异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分割后得到下颌骨骨量变化的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的体素数量,进而定量定位估算颌骨在两次成像之间的骨量变化。本文在提出方法的同时,用人类湿下颌骨标本和猪肋骨块进行骨量变化估算的平台实验,以猪肋骨块的光学扫描结果为真实骨量变化的参照,对算法进行定量校正。结果:针对8组不同骨量变化图像,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估算出骨量变化量,并给出其定位,通过光学扫描结果对算法进行校正,修正系数为0.8044,校正后估算结果与真值的确定系数为0.988。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基于两次锥形束CT成像数据有效地定量定位估算出同一研究对象的颌骨骨量变化。该方法为口腔科相关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改进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定量定位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牙槽骨 骨量变化 锥形束CT 定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有自主呼吸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哲 乔惠婷 +1 位作者 许丽嫱 李德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方法。方法通过将人体呼吸系统简化为一阶线性模型,基于最优化方法设置约束条件,估计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结...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方法。方法通过将人体呼吸系统简化为一阶线性模型,基于最优化方法设置约束条件,估计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结果利用所构建的模型以及设置的约束条件,在模拟实验中可以估计有自主呼吸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以及顺应性,所得结果相对准确(误差在5%以内)。利用1个呼吸周期内的数据即可获得估计结果,估计所需时间仅相当于3个呼吸时长,可以满足动态监测的要求。结论基于最优化方法实现对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进行无创动态估计在模拟实验中已被证明可行,可进一步开展临床实验。通过临床实验后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阻力及顺应性的变化情况,为COPD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力学参数 最优化方法 动态估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弯曲程度对内源性一氧化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俊 韩金涛 +2 位作者 刘聪 Dov Jaron 乔惠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21,共6页
一氧化氮(NO)在血流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管弯曲程度对NO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建立11个不同弯曲程度的几何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内源性NO在血液、血管壁及周围组织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 一氧化氮(NO)在血流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管弯曲程度对NO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建立11个不同弯曲程度的几何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内源性NO在血液、血管壁及周围组织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在血管弯曲处,NO径向分布不均,内外侧浓度存在差异,且随着弯曲程度的增加,浓度差值呈先上升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在血管投影长度为定值20 mm的情况下,当弯曲高度取2 mm、对应曲率为0.04时,NO在内外侧平滑肌区域的浓度差值达到最大,外侧边界比内侧高23.74%。研究揭示弯曲程度对内源性NO分布的影响,所产生的NO浓度分布差异可能是导致血管形态变化以及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发病机理以及患病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弯曲曲率 多物理场仿真 平滑肌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临床验证
9
作者 许丽嫱 李德玉 +1 位作者 乔惠婷 夏金根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3-163,共1页
目的对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采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数据。入选标准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排除标准... 目的对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采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数据。入选标准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排除标准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气胸。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压力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友好医院 慢阻肺患者 呼吸力学参数 临床验证 机械通气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 压力控制模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多光谱荧光分子成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祝永强 乔惠婷 +2 位作者 贺进 李德玉 汪待发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27-2432,共6页
针对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多光谱荧光分子影像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分层设计方式设计了控制和分析软件,有效地实现了硬件模块访问和协调控制、反射和透射成像多光谱成像模式、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图像调整和滤波后处理、自发荧光扣除等功能,为... 针对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多光谱荧光分子影像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分层设计方式设计了控制和分析软件,有效地实现了硬件模块访问和协调控制、反射和透射成像多光谱成像模式、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图像调整和滤波后处理、自发荧光扣除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体化的控制和分析平台。基于所设计的软件,采用反射和透射成像两种模式进行了小鼠活体荧光分子影像实验,有效地抑制了小鼠本体自发荧光对目标荧光信号的干扰,为荧光分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 分子成像 自发荧光扣除 数据采集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动力学研究中的输入曲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惠婷 白净 +1 位作者 陈英茂 田嘉禾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09-2212,共4页
为了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来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体内代谢节,用血池感兴趣区法与标准输入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无损确定代谢模型的输入曲线。在三维动态图像中,选择主动脉在远离主要代谢器官的部分作为感兴趣区,提取时间活度曲线... 为了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来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体内代谢节,用血池感兴趣区法与标准输入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无损确定代谢模型的输入曲线。在三维动态图像中,选择主动脉在远离主要代谢器官的部分作为感兴趣区,提取时间活度曲线,再利用基于人群得到的标准输入曲线进行部分拟合来减小噪声,得到输入曲线。通过仿真实验对200套带有不同噪声和污染影响的输入曲线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已应用于临床数据处理,可以用于临床动态成像中无损确定输入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感兴趣区 输入曲线 输入函数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微血管研究
12
作者 乔惠婷 白净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5-87,共3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研究物质在人体内分布的重要手段。物质在体内的分布是借助于循环系统的运输及微血管内血液与组织器官的物质交换实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和微血管的研究都围绕着物质在体内的传输与交换。将PET成像的方法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研究物质在人体内分布的重要手段。物质在体内的分布是借助于循环系统的运输及微血管内血液与组织器官的物质交换实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和微血管的研究都围绕着物质在体内的传输与交换。将PET成像的方法应用于微血管的研究或用微血管的理论来辅助PET图像的分析都是有意义的。将介绍国外在这一领域里的重要研究进展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微血管 局部血流 房室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可视人计划的计算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亮 乔惠婷 白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04-2208,共5页
从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角度回顾了基于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VHP)的计算医学研究进展。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为例介绍了物质代谢的房室模型,以及基于VHP的FDG代谢的可视化实现方法。讨论了基于VHP的有限元分析在... 从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角度回顾了基于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VHP)的计算医学研究进展。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为例介绍了物质代谢的房室模型,以及基于VHP的FDG代谢的可视化实现方法。讨论了基于VHP的有限元分析在生物力学和生物电传导的应用研究。概述了基于VHP的人体辐射计算模型和辐射剂量评估的研究。因此,数字人是源于VHP的新研究领域,而计算医学是完成数字人研究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医学 可视人计划(VHP) 物质代谢 有限元分析 剂量评估
原文传递
非线性气道分级呼吸力学模型及健康成人自主呼吸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天亚 乔惠婷 +1 位作者 李德玉 樊瑜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6,115,共7页
现有的单腔室呼吸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采用一个线性或非线性气阻元件描述整个气管-支气管树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忽略了各级气道具备不同的力学特性这一事实。因此,基于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结构及各级气道的力学特性,本文将人体呼吸道分为上... 现有的单腔室呼吸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采用一个线性或非线性气阻元件描述整个气管-支气管树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忽略了各级气道具备不同的力学特性这一事实。因此,基于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结构及各级气道的力学特性,本文将人体呼吸道分为上气道、陷闭气道、小气道三部分,建立了多腔室、非线性气道分级的呼吸力学集中参数模型。该模型以呼吸肌为自主呼吸动力,模拟了健康成人的自主潮气呼吸过程。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自主呼吸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人体呼吸生理过程较为吻合,并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本模型可用于呼吸系统病理生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呼吸力学 自主呼吸 气道分级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肺的静态压强—容积曲线估计肺复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天亚 乔惠婷 +2 位作者 许丽嫱 李德玉 樊瑜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2,共7页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生命支持期间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与患者的肺复张特性密切相关。确定患者肺复张特性对选择恰当的通气策略并设置相关参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少可便捷估计肺复张特性的床旁...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生命支持期间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与患者的肺复张特性密切相关。确定患者肺复张特性对选择恰当的通气策略并设置相关参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少可便捷估计肺复张特性的床旁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肺的静态压强—容积曲线估计肺复张特性的方法,并采用公开的动物实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得到的肺复张结果与文献数据高度相似,提示该方法可用于估计肺复张特性。考虑到一些先进的呼吸机具备自动测量静态压强—容积曲线的功能,可认为本文方法具备床旁应用潜力,能够辅助医生依据患者的肺复张特性选择与之匹配的通气策略,为个性化设置呼吸机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压强—容积曲线 肺复张
原文传递
建行宁夏区分行——提升服务品质 满足客户要求
16
作者 刘红文 乔惠婷 《共产党人》 2013年第8期14-14,共1页
近日,在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13宁夏消费者满意单位(窗口)评选活动中,宁夏建行系统有6个单位分别获得“消费者满意单位(窗口)”荣誉,成为本次活动获奖最多的金融企业。在客户营销服务中,该行上下联动,... 近日,在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13宁夏消费者满意单位(窗口)评选活动中,宁夏建行系统有6个单位分别获得“消费者满意单位(窗口)”荣誉,成为本次活动获奖最多的金融企业。在客户营销服务中,该行上下联动,通过分行行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营业网点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蹲点访客”工作、各营业网点在周边区域广泛开展“走街串巷,访楼拜客”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营业网点柜面服务、持续开展网点服务“神秘人”检查等活动,促进了营业网点服务质量的整改,提升了服务品质和客户服务响应速度。同时,加强网点功能区优化改造,改善网点服务环境,近两年来,该行新上营业网点16个,装修迁址改造网点近50个,占网点总量的近一半,调整了营业面积偏小的网点,填补了新兴居民社区和部分县域金融服务空白点;新增自助服务设备140多台,新增POS机2200多台:进一步拓展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功能,扩大了服务的辐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品质 宁夏日报 客户要求 基层营业网点 建行 企事业单位 消费者满意 县域金融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