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对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细胞ER、VEGF和KDR表达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乐爱文 申旋 +4 位作者 单莉莉 肖天慧 卓蓉 熊慧娟 王中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8-50,共3页
探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机理。原代培养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病人的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进行细胞鉴定。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雌激素组。免疫蛋白质斑迹法观察子宫内膜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 探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机理。原代培养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病人的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进行细胞鉴定。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雌激素组。免疫蛋白质斑迹法观察子宫内膜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改变。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能增强子宫内膜细胞的ER、VGER和KDR表达。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提高子宫内膜组织中ER、VEGF和KDR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月经过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前穹隆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3 位作者 肖天慧 卓蓉 熊慧娟 王中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前穹隆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灶清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CSP 12例,停经时间41~71 d,(62.3±16.9)d。超声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妊娠囊样包块最大直径17~42 ... 目的探讨经阴道前穹隆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灶清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CSP 12例,停经时间41~71 d,(62.3±16.9)d。超声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妊娠囊样包块最大直径17~42 mm,(30.2±13.0)mm,其中4例探及心管搏动。均经阴道前穹隆行病灶清除术,局部多点注射甲氨蝶呤(MTX)50 mg。结果 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出院前复查B超均提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10~23 d,术后均无月经淋漓、月经量改变等异常情况。结论经阴道前穹隆的CSP病灶清除术联合局部MTX注射,可以一次性清除病灶,手术操作微创、简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病灶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4 位作者 袁瑞 董洁 肖天慧 卓蓉 王中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从两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Rβ表达。分... 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从两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Rβ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将不同年龄、人流次数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进行比较。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ERβ-mRNA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ERβ蛋白质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两组人群不同年龄、人流次数ERβ表达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其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子宫内膜ERβ的表达与年龄、人流次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受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1 位作者 耿力 姚珍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拒绝手术要求保留子宫,或因高危因素手术有风险的单发或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51例,超声定位实时监视下,从体外将高能量超声聚焦于子宫肌瘤内,应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拒绝手术要求保留子宫,或因高危因素手术有风险的单发或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51例,超声定位实时监视下,从体外将高能量超声聚焦于子宫肌瘤内,应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进行HIFU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瘤体超声影像学变化,同时对疗效作出评估。结果:子宫肌瘤直径1cm^9cm,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时间1h^5h。海扶刀治疗1~6月后,B超检查肌瘤回声增强,肌瘤血流明显减少:患者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状均明显改善:磁共振(MRI)提示,肌瘤边界模糊,肌瘤明显缩小。51例患者HIFU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为88.23%(疗效显著3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11.77)%。结论:HIFU体外热疗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无手术创伤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4 位作者 袁瑞 董洁 肖天慧 卓蓉 王中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5-200,共6页
旨在探讨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选择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子宫内膜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XbaⅠ限制... 旨在探讨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选择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子宫内膜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显示,P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47.1%,对照组为30.0%,OR值:2.076。试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8%,对照组为30.4%,OR值:0.602。Pvu II和Xba 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试验组ER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由此得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ERα在子宫内膜中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中的表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子宫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月经过少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2 位作者 姚珍薇 朱元方 耿力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8-652,67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月经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a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月经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a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P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47.5%,对照组为30.5%,OR=2.062。X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20.5%,对照组为30.5%,OR=0.588。PvuⅡ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实验组ER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ERα在子宫内膜中原因不明月经过少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且可能与月经量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雌激素受体α(ERα) 基因多态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应激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4 位作者 盖炼炼 董洁 肖天慧 卓蓉 王中海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机体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56例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以非随机方式分为单孔腹腔镜组(n=26)与传统腹腔镜组(n=30)。分别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血... 目的: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机体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56例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以非随机方式分为单孔腹腔镜组(n=26)与传统腹腔镜组(n=30)。分别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中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及肝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均升高,传统组术后24 h皮质醇变化较显著,两组均于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单孔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较传统组轻微且恢复迅速,传统组波动较大。两组患者肝酶影响不明显。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及代谢影响小,手术更微创,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尚待大样本及长时间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不孕 女性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应激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3 位作者 夏恩兰 耿力 周晓曦 姚珍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结果: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正常组和实验组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以重复次数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再比较两组病人SS型和LL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3 位作者 夏恩兰 耿力 周晓曦 姚珍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的100名月经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对人ERβ基因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的100名月经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对人ERβ基因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复序列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阐明该CA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当中的分布情况及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结果:共分离出9种等位基因,其(CA)n重复数目为16~24。正常组和病例组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7.155,P=0.520)。以重复次数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SS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66%,对照组为51%,OR值:1.865倍(95%CI:1.055~3.298)。再比较两组病人SS型和LL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634,P=0.031)。结论: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SS型等位基因型可能是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二核苷酸(CA)重复序列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4 位作者 袁瑞 董洁 肖天慧 卓蓉 王中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旨在探讨重庆地区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的关系。选择重庆地区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ERβ基因RsaⅠ、... 旨在探讨重庆地区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的关系。选择重庆地区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ER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观察ERβ基因多态性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及单倍体型特征。结果显示,两组ERβ基因Rsa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等位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37.1%,对照组为48.3%,OR值为0.630(95%CI=0.438~0.907),P=0.013;两组ERβ基因Alu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试验组和对照组ERβ基因RsaI和AluI单倍体型D′分别=0.1138、0.0680,其连锁不平衡性不强。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in在卵巢癌中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
11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3 位作者 耿力 朱元方 姚珍薇 杨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9-134,137,共7页
目的:检测卵巢癌细胞中Maspin对细胞增殖能力、VEGF和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Maspin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磺基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细胞免疫化学及... 目的:检测卵巢癌细胞中Maspin对细胞增殖能力、VEGF和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Maspin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磺基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细胞免疫化学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和HPA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Maspin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于卵巢癌细胞SKOV3后,证实转染目的基因的SKOV3-Maspin细胞中Maspin表达明显增强;转染Maspin cDNA的SKOV3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弱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而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转染Maspin cDNA的SKOV3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弱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而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是HP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Maspin可能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HPA表达与卵巢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与Maspin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乙酰肝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
12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4 位作者 袁瑞 董洁 钟春霞 卓蓉 王中海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Rβ...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Rβ的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将ERβ基因的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2组RsaⅠ基因型、AluⅠ基因型、CA重复序列基因型ER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2组人群ERβ基因RsaⅠ、AluⅠ、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子宫内膜表达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乐爱文 单莉莉 +3 位作者 卓蓉 肖天慧 王中海 董洁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8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小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妇科小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采用氯胺酮0.50 mg/kg复合异丙酚0.25、0.50、1.00 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记录患者的年龄、术中生命...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小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妇科小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采用氯胺酮0.50 mg/kg复合异丙酚0.25、0.50、1.00 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记录患者的年龄、术中生命体征、体质量、麻醉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结果①3组患者术中的体动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Ⅰ组、Ⅲ组患者术后血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患者均未发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0.50 mg/kg氯胺酮复合0.50 mg/kg异丙酚对妇科小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二异丙酚 针药复合麻醉 妇科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STR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瑞 乐爱文 +1 位作者 夏恩兰 姚珍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例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例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同时对人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观察ERα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P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47.5%,对照组为30.5%,OR值1.810(95%CI=1.113-2.765),P=0.012。实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5%,对照组为32.0%,OR值0.641(95%CI=0.361-0.898),P=0.036;PvuⅡ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病例组TA13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TA15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TA13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TA15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等位基因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R、VEGF及其受体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袁瑞 乐爱文 +1 位作者 姚珍薇 耿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研究,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前瞻性方法观察月经过少组(观察...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研究,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前瞻性方法观察月经过少组(观察组)和正常月经组(对照组)患者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两组血清6项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孕酮(P)及睾酮(T),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FSH、LH、E2、PRL、P及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ER、VEGF和KDR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PR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ER、VEGF和KDR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单莉莉 乐爱文 +3 位作者 肖天慧 卓蓉 朱婷 王中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前穹隆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3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21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清宫术,17例行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并修补子宫缺... 目的探讨经阴道前穹隆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3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21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清宫术,17例行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并修补子宫缺陷手术。比较2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2种术式术后血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的术中出血更少[(28.8±7.4)ml vs.(48.6±38.2)ml,t=-2.097,P=0.043],总住院时间更短[(6.2±1.5)d vs.(9.0±1.4)d,t=-6.012,P=0.000],住院费用更少[(7779.1±343.0)元vs.(13 299.6±712.2)元,t=-31.318,P=0.000]。结论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并修补子宫缺陷手术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耿力 姚珍薇 +3 位作者 乐爱文 骆建云 韩力力 卢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trogen receptor β,ESR2)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及G1082A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200例,采用基因扫描及DNA测序技术分析ESR2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采用多聚酶...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trogen receptor β,ESR2)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及G1082A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200例,采用基因扫描及DNA测序技术分析ESR2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ESR2基因G1082A多态性,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近端及腰椎骨密度。结果以CA重复序列平均数22次为界,将重复序列基因分为短基因(<22)和长基因(≥22),分别以S和L表示。200名绝经后女性中CA重复序列基因型SS、SL及LL的频率分别为25.0%、46.0%及29.0%;G1082A基因型rr、Rr及RR的频率分别为43.0%、42.0%及15.0%;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在校正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后,CA重复序列SS基因型者股骨颈骨密度较SL或LL基因型者高(P<0.01),其余部位(大转子、Wards三角和腰椎)各基因型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G1082A位点各基因型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及腰椎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2个ESR2基因的多态性位点非连锁不平衡(P>0.05)。结论绝经女性中,ESR2基因第5内含子的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可能对骨密度的遗传调节起作用,而ESR2基因第5外显子的G1082A多态性可能对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基因 遗传多态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耿力 姚珍薇 +3 位作者 骆建云 韩力力 卢起 乐爱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92-596,605,共6页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评价不同骨密度检测部位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作用,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435例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值,其中308例同...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评价不同骨密度检测部位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作用,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435例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值,其中308例同时测定非优势(左)股骨近端各部位(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ards三角区骨量下降最早,骨量累计丢失率最大,是骨密度变化最敏感的部位;腰椎各部位骨密度呈正相关性,股骨近端各部位亦呈正相关性;各部位骨密度与年龄的拟合曲线均以三次回归模型决定系数最高,其中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决定系数最高;不同部位骨质疏松症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女性,应选择测量不同部位骨密度来诊断骨质疏松症。<50岁测量部位应首选股骨近端,≥50岁,腰椎与股骨近端应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骨密度 腰椎 股骨近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元方 蔡丽萍 +2 位作者 陈贵美 胡丽娜 乐爱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9-99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期 宫颈癌 MRI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妇科检查 多序列成像 癌发病率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42例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中海 乐爱文 +3 位作者 单莉莉 肖天慧 卓蓉 沈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1年12月42例腹腔镜手术与同期46例开腹手术行子宫广泛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1年12月42例腹腔镜手术与同期46例开腹手术行子宫广泛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303.4±118.2)ml vs.(407.6±120.2)ml,t=-4.094,P=0.000],切除淋巴结多[(27.5±5.1)个vs.(20.6±4.3)个,t=6.881,P=0.000],术后排气早[(1.5±0.5)d vs.(2.1±0.6)d,t=-5.069,P=0.000];2组手术病理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