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在非开挖顶管敷设处排列紧密且埋深较大,大大加剧了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因此该区域往往成为限制载流量的瓶颈段,需重点关注。为准确计算110 k V忠田变—湄洲变线路中双回路电缆在顶管敷设段的载流量,建立电磁—热—流耦合场...电缆在非开挖顶管敷设处排列紧密且埋深较大,大大加剧了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因此该区域往往成为限制载流量的瓶颈段,需重点关注。为准确计算110 k V忠田变—湄洲变线路中双回路电缆在顶管敷设段的载流量,建立电磁—热—流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排管内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得到给定负荷电流下的电磁损耗分布、管内空气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特性,并利用迭代法计算了单通道敷设方案和双通道敷设方案下的载流量。结果表明,由于回路之间的相互电磁和散热影响得到抑制,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可提高载流量30%以上,故在路径通道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展开更多
由于海底电力电缆独有的结构特性和复杂的敷设环境,其载流量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为了深入研究海底电缆的电热特性及其载流量,利用3种方法对典型海缆的载流量进行计算。分析了海底电缆特有的铅包层和铠装层损耗,引出热阻和载流量的计算方...由于海底电力电缆独有的结构特性和复杂的敷设环境,其载流量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为了深入研究海底电缆的电热特性及其载流量,利用3种方法对典型海缆的载流量进行计算。分析了海底电缆特有的铅包层和铠装层损耗,引出热阻和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以型号HJQF41 64/110 k V 1×500的典型海缆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敷设条件、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进行理论计算。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利用Comsol软件对该海缆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设计岸滩环境下海缆热循环试验系统,对被试海缆样品进行载流量试验研究。证实了3种方法对海缆载流量研究的可行性,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为海缆运营单位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电缆在非开挖顶管敷设处排列紧密且埋深较大,大大加剧了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因此该区域往往成为限制载流量的瓶颈段,需重点关注。为准确计算110 k V忠田变—湄洲变线路中双回路电缆在顶管敷设段的载流量,建立电磁—热—流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排管内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得到给定负荷电流下的电磁损耗分布、管内空气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特性,并利用迭代法计算了单通道敷设方案和双通道敷设方案下的载流量。结果表明,由于回路之间的相互电磁和散热影响得到抑制,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可提高载流量30%以上,故在路径通道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
文摘由于海底电力电缆独有的结构特性和复杂的敷设环境,其载流量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为了深入研究海底电缆的电热特性及其载流量,利用3种方法对典型海缆的载流量进行计算。分析了海底电缆特有的铅包层和铠装层损耗,引出热阻和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以型号HJQF41 64/110 k V 1×500的典型海缆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敷设条件、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进行理论计算。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利用Comsol软件对该海缆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设计岸滩环境下海缆热循环试验系统,对被试海缆样品进行载流量试验研究。证实了3种方法对海缆载流量研究的可行性,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为海缆运营单位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