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髋臼双柱骨折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徐鑫 乌日开西·艾依提 +3 位作者 吕刚 买买艾力·玉山 马志强 马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063-7071,共9页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模拟的体位姿态较为单一。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复杂髋臼双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各种体位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柱骨折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前后柱双钛板固定(B组)、前柱重建钛板+后柱拉力螺钉固定(C组)和前柱重建钛板+髋臼下螺钉固定(D组)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复杂髋臼双柱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静坐、站立、患侧前伸、患侧外展以及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对4种复杂髋臼双柱骨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在各种体位下,骨折线上节点位移以及平均位移均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的位移值相较于其他体位最大,且A组内固定系统最大位移在4组模型中最小;各节点位移在站立和患侧单腿站立体位时,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静坐、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各个骨折块所受最大应力相较于其他组更小,且骨折块所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A、B组内固定方式应力分布较为均匀,C、D组内固定方式应力集中较为明显,且A组相较于其他3组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减小了4.86%-54.61%;③在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B组均具有较大的应力遮挡率,两组最大差值为5.67%;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A组内固定应力遮挡率最高,而D组应力遮挡率最小;④提示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相较于其他3组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个性化钛板 传统重建接骨板 髋臼双柱骨折 骨折内固定 多体位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验开发 被引量:2
2
作者 乌日开西·艾依提 阿依古丽·喀斯木 贾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7期33-35,共3页
开发了一个基于3D打印技术,将三维CAD设计、有限元分析、3D打印、逆向工程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创新实验。以微型四旋翼飞行器机身的轻量化设计为目标,用三维CAD软件设计机身结构,通过ANSYS软件对机身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3D打... 开发了一个基于3D打印技术,将三维CAD设计、有限元分析、3D打印、逆向工程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创新实验。以微型四旋翼飞行器机身的轻量化设计为目标,用三维CAD软件设计机身结构,通过ANSYS软件对机身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3D打印制作出机身,使用手持三维扫描仪对打印的机身进行三维重构和精度分析。该创新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综合分析思维、数字化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C1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努尔比艳木·库尔班 乌日开西·艾依提 买合木提·亚库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10-3115,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内固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一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桡骨模型,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Wrap 2017、Solid 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C1型骨折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接骨板数据,分别建立桡骨远端掌侧斜T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蝶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万向锁定板和螺钉的三维模型,并且和骨折模型进行装配,在ANSYS 19.0中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并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模拟其腕关节压缩、背弯、掌屈和扭转等4种载荷工况,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3组内固定模型在4种载荷工况下,内固定模型整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桡骨远端关节面上;模型在背弯、掌屈和扭转载荷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是轴向载荷下位移的2-6倍,表明轴向载荷工况下内固定系统最稳定;②内固定上的应力远大于骨折块上的应力,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万向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斜T形锁定板应力集中现象最为明显;③在压缩和扭转载荷下,骨折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孔周围,掌屈和背伸载荷下则是从桡骨远端向近端逐步扩展;在同样的载荷工况下,斜T形锁定板固定状态下骨折块应力最大,万向锁定板固定系统骨折块所受应力峰值最低,蝶形锁定板与万向锁定板固定状态下的骨折块峰值应力仅仅相差0.2-6.0 MPa;④相比于斜T形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万向锁定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内固定中应力分布更均匀,固定模型关节面位移更小、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斜T形锁定板 蝶形锁定板 万向锁定板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CAF/TPU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优化
4
作者 陈彦君 赵冬梅 乌日开西·艾依提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升连续芳纶纤维(CAF)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3D打印样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对打印试样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研究打印速度、打印层高和单道宽度等... 为了提升连续芳纶纤维(CAF)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3D打印样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对打印试样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研究打印速度、打印层高和单道宽度等工艺参数对综合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各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影响大小依次为:打印层高>单道宽度>打印速度;最佳的打印参数组合为:打印速度4mm/s,层高0.2mm,单道宽度0.4mm。优化后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83.51MPa,拉伸性能提升30.45%;弯曲强度达到48.33MPa,弯曲性能提升31.08%;表面粗糙度最低可达9.54μm,表面质量提升54.82%。因此通过响应面法对CAF/TPU复合材料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可以得到综合力学性能理想同时具有良好表面质量的打印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芳纶纤维 热塑性聚氨酯 3D打印 力学性能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面薄壁件3D打印成型精度研究
5
作者 赵绪川 乌日开西·艾依提 秦瑞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基于喷头可变角度偏转运动的并联式FDM平台,对倾斜面薄壁件3D打印成型精度进行了研究。喷头竖直和偏转状态分别在0、10、20、30°面上沿X、Y轴正负向单道、无支撑多道堆积成型。观测比较不同角度倾斜面上成型截面形貌,线宽、线高、... 基于喷头可变角度偏转运动的并联式FDM平台,对倾斜面薄壁件3D打印成型精度进行了研究。喷头竖直和偏转状态分别在0、10、20、30°面上沿X、Y轴正负向单道、无支撑多道堆积成型。观测比较不同角度倾斜面上成型截面形貌,线宽、线高、表面粗糙度、高度尺寸和整体变形量等几何参数,分析了成型方式与角度差异对成型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角度越大,喷头竖直成型熔融流淌明显,几何参数值分别较0°最大变化了17.89、23.91、83.92、6.5、84.78%;喷头偏转成型未出现熔融流淌,几何参数值分别较0°最大变化了3.16、4.35、10.44、3、21.67%;喷头竖直成型几何参数值分别较喷头偏转成型最大变化了17.89、26.67、65.72、4.41、51.27%。研究表明,倾斜面角度变化对喷头偏转成型质量影响较小,喷头偏转成型精度优于竖直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FDM 倾斜面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快速模具创新实验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阿依古丽·喀斯木 乌日开西·艾依提 贾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23期14-16,共3页
开发了基于3D打印模型的快速模具制造实验,说明了实验的开发思路、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的实施及效果。以3D打印模型为“母模”,制作硅橡胶模具、石膏模具、砂型模具等快速模具。加深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铸造工... 开发了基于3D打印模型的快速模具制造实验,说明了实验的开发思路、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的实施及效果。以3D打印模型为“母模”,制作硅橡胶模具、石膏模具、砂型模具等快速模具。加深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铸造工艺技术等理论课程的认识,给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实验平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创新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快速模具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帅 乌日开西·艾依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3,70,共5页
针对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实现主动训练的问题,以便携性和低成本为设计目标,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首先设计用于实现两种指令的运动想象实验范式,基于MATLAB环境开发了在线脑电信号处理系统,通... 针对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实现主动训练的问题,以便携性和低成本为设计目标,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首先设计用于实现两种指令的运动想象实验范式,基于MATLAB环境开发了在线脑电信号处理系统,通过设计上位机实现脑电信号处理结果的读取与发送,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对机械手进行控制,最后招募3名健康受试者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机械手的准确控制,3名受试者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2.8%,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形织构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忠承 乌日开西·艾依提 阿依古丽·喀斯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29,共6页
采用基于N-S方程的CFD方法对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的表面织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下楔形结构对表面织构动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参数对织构的动压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对称及楔形收敛织构的动压性能随深度比的增大呈先增... 采用基于N-S方程的CFD方法对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的表面织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下楔形结构对表面织构动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参数对织构的动压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对称及楔形收敛织构的动压性能随深度比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面积率的增大而增大;而相反的楔形结构使织构表现出相反的动压性能,因此当深度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楔形发散织构表现出较楔形收敛织构更优的动压性能。此外通过正交模拟得出,相同工况下,对织构动压性能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表面形状>面积率>截面形状>深度比,对负压幅值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深度比>截面形状>表面形状>面积率,为织构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楔形结构 动压润滑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晓夏 刘俊 +2 位作者 乌日开西·艾依提 刘涛 滕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66-471,共6页
3D打印技术是一门将科学信息学与医学技术相融合的新兴学科,其在骨科领域中的优点已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但如何更好应用3D打印技术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技术制备、临床应用、生物材料、医学教育以及实践过程中遇... 3D打印技术是一门将科学信息学与医学技术相融合的新兴学科,其在骨科领域中的优点已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但如何更好应用3D打印技术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技术制备、临床应用、生物材料、医学教育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概括,展现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领域中的特有优点,进一步阐明如何规避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并探讨未来其发展方向,为今后3D打印技术更好服务社会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科 临床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熨平法增强熔丝制造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0
作者 雷奶琴 阿依古丽·喀斯木 +2 位作者 乌日开西·艾依提 董兰兰 贾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2,共8页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扫描间距和层间熨平角度对CF/PEE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对试样的内部孔隙缺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扫描间距为0.3 mm,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无熨平CF/PEEK试样的孔隙率为1.91%,拉伸强度为78.5 MPa,弯曲强度为111.2 MPa。采用层间熨平法可以显著降低CF/PEEK复合材料试样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0°和90°熨平后,扫描间距为0.5 mm的CF/PEEK试样的孔隙率分别降低了74.08%和72.48%,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9%和41.98%,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0.66%和15.99%。当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扫描间距0.3 mm的CF/PEEK试样的力学性能最佳,0°熨平的拉伸强度为90.9 MPa,90°熨平的弯曲强度为126.1 MPa。研究表明,层间熨平是一种降低孔隙率和提高力学性能的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层间熨平 孔隙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钽仿生骨支架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时艺 乌日开西·艾依提 张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207,共11页
为了实现植入物与人体骨在生物力学和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匹配,综合评价了钽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以寻求可应用于钽多孔骨支架的最佳点阵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不同建模方法,设计了6种类型的单元体结构,通过选区激光熔化工... 为了实现植入物与人体骨在生物力学和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匹配,综合评价了钽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以寻求可应用于钽多孔骨支架的最佳点阵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不同建模方法,设计了6种类型的单元体结构,通过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制备了相关钽点阵结构试样。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并记录破坏过程;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对应的压缩模型,获取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利用COMSOL软件对点阵结构的渗透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片状结构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均高于杆状结构,渗透率则低于杆状结构;G型和F-KS型杆状结构在50%应变下出现了脆性断裂的裂口;6种钽点阵结构的弹性模量为3.8~6.1 GPa,屈服强度为47~107 MPa,介于皮质骨和松质骨的范围内;6种结构的渗透率为6.5×10^(-10)~3.97×10^(-9)m^(2),均在骨小梁的渗透率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钽点阵结构适用于骨支架,综合性能最好的是G型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选区激光熔化 三周期极小曲面 多孔钽 骨支架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 3D打印聚醚醚酮零件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12
作者 田爽 乌日开西·艾依提 阿依古丽·喀斯木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研究3D打印各向异性对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备了0°、45°、90°3种打印角度的聚醚醚酮(PEEK)试样,研究3种不同打印角度及载荷变化对PEEK试样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MFT-5000摩擦磨损试验机... 为研究3D打印各向异性对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备了0°、45°、90°3种打印角度的聚醚醚酮(PEEK)试样,研究3种不同打印角度及载荷变化对PEEK试样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MFT-50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PEEK材料进行室温水润滑下的往复滑动摩擦试验,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磨损后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载荷下3种打印角度试样的摩擦因数由大到小依次为0°试样、90°试样、45°试样,磨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90°试样、45°试样、0°试样;随着载荷的增大,3种不同打印角度试样的摩擦因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磨损率则呈现上升趋势;PEEK磨损机制是黏着磨损以及疲劳磨损引起的表层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打印角度 聚醚醚酮 摩擦磨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的聚己内酯/还原氧化石墨烯神经导管基底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13
作者 黄晓夏 +4 位作者 仵博宇 王江华 乌日开西·艾依提 何乐乐 滕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索5种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还原氧化石墨烯(Polycaprolactone/reduced graphene oxide,PCL/RGO)神经导管基底膜材料与PC12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不同RGO含量的PCL/RGO神经导管基底膜样材料,并与PC12... 目的探索5种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还原氧化石墨烯(Polycaprolactone/reduced graphene oxide,PCL/RGO)神经导管基底膜材料与PC12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不同RGO含量的PCL/RGO神经导管基底膜样材料,并与PC12细胞共培养。使用CCK-8法测定PC12细胞的增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黏附与生长情况,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活性。结果5组材料所对应的细胞增殖率有差异,但毒性分级均为0级(无细胞毒性),其中0.75%RGO/PCL组的细胞增殖情况最佳。5组材料培养7 d后,电镜观察显示细胞黏附生长明显较1 d、3 d增多,并铺满了材料表面。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结论5种不同RGO含量的PCL/RGO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以0.75%RGO/PCL在促进细胞增殖、黏附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己内酯 还原氧化石墨烯 PC12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以新疆大学自治区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14
作者 貊佩印 乌日开西·艾依提 +1 位作者 代斌 高韦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24期77-79,83,共4页
为探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模式,结合新疆大学自治区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多端并行、准用制度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为健全高校仪器设备共享运行机制提供参... 为探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模式,结合新疆大学自治区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多端并行、准用制度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为健全高校仪器设备共享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促进高校“一流实验室”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实验室 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 准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式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秦瑞冰 乌日开西·艾依提 滕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共5页
对FDM式3D打印机的结构,打印的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与应用,模型的结构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最后对FDM式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FDM 3D打印 打印材料 复合材料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人工骨的成型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继坤 乌日开西·艾依提 +2 位作者 阿依古丽·喀斯木 贾儒 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31,共10页
为了提高3D打印聚醚醚酮(PEEK)人工骨与人骨力学性能匹配度,同时改善PEEK材料生物活性,使用羟基磷灰石(HA)增强生物活性的PEEK丝材,对熔融沉积成型(FDM)PEEK/HA复合材料的成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填充方向、打印速度、分... 为了提高3D打印聚醚醚酮(PEEK)人工骨与人骨力学性能匹配度,同时改善PEEK材料生物活性,使用羟基磷灰石(HA)增强生物活性的PEEK丝材,对熔融沉积成型(FDM)PEEK/HA复合材料的成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填充方向、打印速度、分层厚度和打印温度等重要因素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系统对试样在力学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测量,采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对试样内部缺陷进行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打印参数,并通过细胞黏附与增殖试验验证了PEEK/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拉伸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打印速度、填充方向、分层厚度、打印温度,最大拉伸强度为69.63 MPa;对弯曲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充方向、打印速度、分层厚度、打印温度,最大弯曲强度为99.5 MPa。优化参数打印的PEEK/HA试样的力学性能与人皮质骨相当,且具备了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人工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式FDM 3D打印喷头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帕提古丽·艾合麦提 乌日开西·艾依提 艾尔肯·亥木都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235,共4页
针对挤出式FDM 3D打印喷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喷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加热套材料、不同加热棒数量、不同材料腔直径对喷头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优化的结构,并制作挤出式FDM3D打印喷头。用红外热... 针对挤出式FDM 3D打印喷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喷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加热套材料、不同加热棒数量、不同材料腔直径对喷头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优化的结构,并制作挤出式FDM3D打印喷头。用红外热像仪对喷头温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喷嘴处实测温度和模拟温度偏差为0.59℃,推杆与材料腔的配合间隙在预测范围之内。在150℃加热条件下采用PCL(聚己内酯)颗粒材料进行挤出测试,出丝过程连续、均匀、推杆上下运动灵活、材料腔内没有材料溢出,推杆及材料腔的配合间隙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FDM 3D打印喷头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结构人工神经导管的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小永 乌日开西·艾依提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2,126,共7页
人工神经导管是用来修复受损周围神经的理想材料,其结构主要有中空型、非定向内部填充型以及含定向沟槽或通道型等,不同的结构设计其制造方法各异。对不同人工神经导管的结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及综述,介绍了定向结构人工神... 人工神经导管是用来修复受损周围神经的理想材料,其结构主要有中空型、非定向内部填充型以及含定向沟槽或通道型等,不同的结构设计其制造方法各异。对不同人工神经导管的结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及综述,介绍了定向结构人工神经导管的特点及优势,并对未来制备人工神经导管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结构设计 定向结构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阿孜古丽·克热木 乌日开西·艾依提 滕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175,共4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锁定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骨板长度,螺钉数量以及螺钉分布对接骨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板的长度对内固定系统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锁定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骨板长度,螺钉数量以及螺钉分布对接骨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板的长度对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长接骨板的安全性高于短接骨板;接骨板在骨折断口上侧的变形较大,而且最大值位于距断口最近的螺钉孔处;骨折断口两侧距断口最近的螺钉对接骨板系统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远高于其他螺钉,断口上侧的螺钉的应力值比下侧的应力值大,疲劳断裂的可能性更大;对于锁定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案,双皮质长螺钉和单皮质短螺钉的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板 逆向工程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胫骨骨折外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晶 乌日开西·艾依提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共8页
利用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定制了患者的胫骨干骨折模型,对Orthofix单边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干骨折方式的生物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采用XTDIC三维全场变形测量系统对Schanz钉在针夹上的分布、最外侧Schanz钉到骨折断端的... 利用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定制了患者的胫骨干骨折模型,对Orthofix单边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干骨折方式的生物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采用XTDIC三维全场变形测量系统对Schanz钉在针夹上的分布、最外侧Schanz钉到骨折断端的距离、胫骨到外固定器的距离三种因素对Schanz钉的变形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Schanz钉数量较少时,在压力载荷作用下会造成Schanz钉的弯曲变形增大,增加了外固定器塑性变形及疲劳断裂的可能性。根据综合九种方案的力学分析结果,外固定器到胫骨的距离对Schanz钉的变形影响最显著。当在针夹上安装6根Schanz钉,外侧Schanz钉到骨折断端的距离为120 mm和外固定器到胫骨的距离为30 mm时的方案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外固定 正交试验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