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颅脑损伤规范化院前急救30例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维生 曾景 +1 位作者 施志国 严远森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9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回顾3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10例,轻度伤残者16例,长期昏迷者2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有效地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规范... 目的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回顾3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10例,轻度伤残者16例,长期昏迷者2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有效地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规范化院前急救与护理,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前期的准备,争得抢救的有效时间,能有效地改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颅脑损伤 急救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处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流程化救护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维生 田亚敏 +3 位作者 施志国 曾景 刘子永 严远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化救护管理对急诊处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诊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曲马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流程化救护管理,对照组采用医院传统习惯进行处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收... 目的探讨流程化救护管理对急诊处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诊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曲马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流程化救护管理,对照组采用医院传统习惯进行处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观察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镇静后30min、1h的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躁动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t=14.757,P<0.000 1),治疗前后GCS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t=2.725,P=0.008),治疗后2组躁动情况均基本控制或减弱,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747,P=0.034)。结论急诊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采取流程化救护管理合并基础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躁动,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化救护管理 急诊颅脑损伤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铬制肠线用于急诊修复甲床裂伤
3
作者 陈维生 严远森 +1 位作者 施志国 曾景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5-0铬制肠线用于急诊修复甲床裂伤的效果。方法选择43例甲床裂伤患者,使用5-0铬制肠线急诊修复甲床并甲板原位缝合,随访3-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43例45指疗效评定,优39指,良4... 目的探讨5-0铬制肠线用于急诊修复甲床裂伤的效果。方法选择43例甲床裂伤患者,使用5-0铬制肠线急诊修复甲床并甲板原位缝合,随访3-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43例45指疗效评定,优39指,良4指,可2指,总优良率95.6%。结论应用5-0铬制肠线用于急诊修复甲床裂伤手术简单有效,适用于急诊科急诊治疗甲床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裂伤 急诊修复 原位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术联合胆道镜术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严远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联合应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实施手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组(实施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各5... 目的: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联合应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实施手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组(实施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失血量、腹腔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且前者失血量、腹腔流量远少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对肝功能也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胆道镜术 肝外胆管结石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FGF、IGF-Ⅰ、SEMA 3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曾景 严远森 谷瑞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究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信号素3A(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加速骨折修复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存在颅脑外伤,分为骨... 目的探究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信号素3A(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加速骨折修复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存在颅脑外伤,分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实验组与单纯骨折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单纯骨折患者与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IGF-Ⅰ及SEMA 3A水平,采用X线检测骨痂形成情况。分析血清b FGF、IGF-Ⅰ及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 FGF、IGF-Ⅰ、SEMA 3A水平与反映颅脑外伤程度的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单纯骨折患者相比,实验组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水平在1周及2周均明显升高(P<0.05),且2周时有上升趋势;实验组IGF-Ⅰ水平及SEMA 3A水平1周时明显升高(P<0.05),2周时有降低的趋势,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血清b-FGF水平在骨折前两周持续升高,而血清中IGF-Ⅰ及SEMA 3A水平在骨折1周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痂形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和骨痂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组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IGF-Ⅰ、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呈正相关,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说明颅脑外伤程度越高,上述指标分泌越多,从而缩短骨痂形成时间,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颅脑外伤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信号素3A 骨痂形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复苏在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景 严远森 谷瑞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在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采用DCR治疗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24例资料,并与传统正压补液纠正休克患者30例临床资料相比较。通过比较入院后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在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采用DCR治疗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24例资料,并与传统正压补液纠正休克患者30例临床资料相比较。通过比较入院后24小时内晶体和胶体的入量、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以及体温的变化,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输入液体晶体量、胶体量、红细胞以及血浆量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DIC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多发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纠正代谢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快速恢复体温,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复苏 出血性休克 正压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曾景 严远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7期30-31,94,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创伤急... 目的: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救治,观察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能够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胸腹外伤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救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家坡黄土剖面中B/M极性转变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醒华 安芷生 +4 位作者 岳乐平 徐树金 郑宏波 严远森 孙东怀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6期1248-1251,共4页
极性转变带的研究是当前国际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它的主要研究方面之一是通过观测各种沉积物中记录到的极性转变期间地磁场方向、强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地磁场极性转变的机制、探索地磁场起源的理论模式提供重要的基... 极性转变带的研究是当前国际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它的主要研究方面之一是通过观测各种沉积物中记录到的极性转变期间地磁场方向、强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地磁场极性转变的机制、探索地磁场起源的理论模式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转变带 地球物理 地磁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