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纪红 胡中立 +1 位作者 刁英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保鲜方法以及化学保鲜方法,本文比较了上述各种方法,并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鱼腥草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保鲜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理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杰 何燕 +1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将莲藕淀粉、玉米淀粉分别与藕节汁、儿茶素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混合制备了淀粉多酚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 为探究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将莲藕淀粉、玉米淀粉分别与藕节汁、儿茶素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混合制备了淀粉多酚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使用体外消化模型评估了消化率。结果显示,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对儿茶素的吸附量为4.22 mg/g和3.79 mg/g。多酚降低了淀粉的整体黏度,其中,儿茶素对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影响最为显著,降低了14.61%,且显著提高玉米淀粉颗粒的稳定性。FT-IR、XRD结果表明,在2种淀粉的老化过程中,藕节汁多酚可以显著降低其结晶度,并抑制2种淀粉的回生。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水解率均低于其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水解率,其中儿茶素使莲藕淀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5.6%,藕节汁多酚使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淀粉 玉米淀粉 藕节 儿茶素 多酚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采后霉变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辉 赵安娜 +1 位作者 涂贻轩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3-6,34,共5页
西兰花花球采后贮运过程中易出现真菌霉变现象,严重影响其商品品质。为降低贮运过程中西兰花真菌霉变发生情况,本研究采用不同温度、乙醇浓度、壳聚糖涂膜浓度等对西兰花进行处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45℃热激处理效果最佳,3 d病斑面积... 西兰花花球采后贮运过程中易出现真菌霉变现象,严重影响其商品品质。为降低贮运过程中西兰花真菌霉变发生情况,本研究采用不同温度、乙醇浓度、壳聚糖涂膜浓度等对西兰花进行处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45℃热激处理效果最佳,3 d病斑面积为6%;最适的乙醇处理浓度为30%,处理3 d后病斑面积仅为3.4%;壳聚糖涂膜浓度1.5%和2%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3 d后病斑面积分别为7.3%和4.5%,且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采用1.5%的壳聚糖浓度处理最为适宜。45℃热激+1.5%壳聚糖和30%乙醇+45℃热激处理西兰花的霉变病害控制效果表明,两个组合处理均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30%乙醇+45℃热激处理组,能降低乙醇残留,更加绿色安全,且保绿抗霉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采后霉变控制 热激处理 乙醇处理 壳聚糖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粉掺假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燕 陈先强 +3 位作者 李洁 胡中立 刁英 严守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1-9,共9页
藕粉是由新鲜莲藕经过去皮、粉碎、匀浆、沉淀、洗涤等步骤加工而成,美味可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莲藕中淀粉含量却不高,因此纯藕粉的价格显著高于其他淀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不良商家在藕粉中添加马... 藕粉是由新鲜莲藕经过去皮、粉碎、匀浆、沉淀、洗涤等步骤加工而成,美味可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莲藕中淀粉含量却不高,因此纯藕粉的价格显著高于其他淀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不良商家在藕粉中添加马铃薯、木薯淀粉等廉价淀粉以次充好,导致市场上藕粉品质参差不齐。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鉴定藕粉真伪,近年来,国内外对藕粉掺假检测已经发展了显微镜检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等,实现了藕粉掺假的准确定性以及定量检测。本文综述了藕粉掺假的主要检测技术并重点分析了各种检测手段的原理及优劣,为开发更多准确、稳定、快速、廉价的藕粉掺假检测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粉 淀粉掺假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节中总酚含量的福林法测定 被引量:45
5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采用福林法测定了藕节中总酚的含量 ,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福林法测定藕节中总酚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 ,没食子酸在福林试剂与 10 %Na2 CO3 之比为 1∶1(v∶v) ,体积为 3ml,反应温度为 2 5℃ ,反应时间为 30min ,浓度为 2~ 10 μg... 采用福林法测定了藕节中总酚的含量 ,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福林法测定藕节中总酚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 ,没食子酸在福林试剂与 10 %Na2 CO3 之比为 1∶1(v∶v) ,体积为 3ml,反应温度为 2 5℃ ,反应时间为 30min ,浓度为 2~ 10 μg/ml时与其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 89.5 %~ 96 .5 % ,变异系数为 2 .14 % ,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节 总酚 含量 福林法测定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浓度 吸光值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多酚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1,共5页
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特性。莲藕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本文对莲藕多酚组分Ⅰ和组分Ⅱ抗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莲藕多酚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油脂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关键词 莲藕多酚 清除自由基 总抗氧化 油脂抗氧化 植物多酚 抗氧化作用 莲藕 总抗氧化能力 自由基清除能力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亲合性评估 被引量:28
7
作者 严守雷 高志贤 房彦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3,共4页
Uniform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in chloroform.MCP(monocrotophos),MAA(methacrylic acid),EGDMA(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and AIBN(azobisisobutyronitril... Uniform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in chloroform.MCP(monocrotophos),MAA(methacrylic acid),EGDMA(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and AIBN(azobisisobutyronitrile) were used as template,functional monomer,crosslinker and initiator,respectively.UV and IR spectra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CP and MAA.It was found that one MCP was entrapped by three MAA molecules in chloroform.Langmuir model was used to fit the adsorption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CP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showed specific binding sites to the MCP.The data obtained in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processed by Scatchard analysis,the dissociation contents(KD1) and the apparent maximum binding capacity (Bmax1) were KD1=0.062?mmol/L,Bmax1=3.26?μmol/g for high affinity binding sites and KD2=3.03?mmol/L,Bmax2=65.70?μmol/g for low affinity binding sites,respectively.The MCP imprinted polymers have showed higher affinity to MCP than to the other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used.So the imprinted polymers microspheres can be used for trace pesticide residue separation,enrichment and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久效磷 沉淀聚合 农药 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严守雷 高志贤 +3 位作者 程义勇 房彦军 王红勇 周焕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发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原理、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多酚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1 位作者 彭光华 高志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对所提莲藕多酚各组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莲藕多酚组分Ⅰ、组分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及真菌的抑制作用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莲藕多酚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中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莲藕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煮莲藕片研制工艺学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水煮莲藕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针对非酶褐变关键步骤,应用不同浓度草酸、EDTA、抗坏血酸、曲酸和柠檬酸纳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0.1%的抗坏血酸和0.25%的柠檬酸钠作为汤汁对抑制非酶褐变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水煮莲藕片 工艺学 非酶褐变 产品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多酚萃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陈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1-235,共5页
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从莲藕多酚提取液中萃取多酚、儿茶素,将响应面分析用于莲藕多酚萃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试验因素为pH(X1),相比(X2)和逆流萃取次数(X3)与萃取得率(Y1)和儿茶素百分含量(Y2)的动力模型。对萃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从莲藕多酚提取液中萃取多酚、儿茶素,将响应面分析用于莲藕多酚萃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试验因素为pH(X1),相比(X2)和逆流萃取次数(X3)与萃取得率(Y1)和儿茶素百分含量(Y2)的动力模型。对萃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莲藕多酚萃取最佳工艺条件pH为3.2,相比为1:1.5,逆流萃取次数为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萃取物的含量是283.5mg/kg;而儿茶素萃取回归方程的各项回归均显著,说明还存在影响儿茶素萃取百分含量的其他因素,其最佳萃取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多酚 萃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多酚浸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1 位作者 彭光华 高志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从莲藕组织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及影响浸提得率的相关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pH为3,浸提次数为3,料液比为1:9,乙醇浓度为40%。在此条件下藕节浸提得率为0.77%(以鲜重计算)。
关键词 莲藕多酚 正交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守雷 李二虎 +1 位作者 王鲁峰 张柱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381-382,384,共3页
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开设产品研究开发技术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教学现状,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该课程的建设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并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满足专业建设需要。
关键词 产品研究开发技术 教学实践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概况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5 位作者 李洁 杨宏 胡筱波 黄新芳 柯卫东 刘义满 《长江蔬菜》 2016年第4期22-24,共3页
柯卫东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
关键词 水生蔬菜 蔬菜科学研究 发展概况 保鲜加工 蔬菜种质资源 行业计划 种质资源保护 品种选育 推广研究员 排骨藕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贮藏与加工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守雷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9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板栗 贮藏方法 加工工艺 醋酸保鲜技术 贮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分析及酶促褐变底物的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清章 彭光华 +2 位作者 金悠 李洁 严守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用TLC和HPLC法分析了莲藕中提取的酚类物质。莲藕中含有多巴、儿茶酚、没食子酸、D (+) 儿茶素和L ( ) 表儿茶素。对莲藕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莲藕中PPO的最适酚类底物为没食子酸。
关键词 莲藕 酚类物质 提取分析 酶促褐变 底物 多酚氧化酶 没食子酸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茶汤为什么绿色,是叶绿素吗?--对《饮料工艺学》知识点商榷
18
作者 严守雷 刘纪红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2期158-158,288,共2页
结合本人多年讲授《饮料工艺学》知识,参阅有关最新研究认为教科书中存在知识点没有及时更新,认为绿茶色泽是叶绿素及其分解产物呈现的,而不是由茶多酚类中呈黄绿色的黄酮醇类和花青素及花黄素组成。为学生知识点修正和教材知识点勘误... 结合本人多年讲授《饮料工艺学》知识,参阅有关最新研究认为教科书中存在知识点没有及时更新,认为绿茶色泽是叶绿素及其分解产物呈现的,而不是由茶多酚类中呈黄绿色的黄酮醇类和花青素及花黄素组成。为学生知识点修正和教材知识点勘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茶汤色泽 叶绿素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贮藏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清章 严守雷 +2 位作者 彭光华 谭正林 许金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7-130,共4页
该试验对不同处理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维生素 C含量、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以及腐烂率进行了定期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沙藏条件下贮藏 3个月的板栗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变化不大 ,明显... 该试验对不同处理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维生素 C含量、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以及腐烂率进行了定期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沙藏条件下贮藏 3个月的板栗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变化不大 ,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水分含量有所增加 ,由 5 1.6 2 %增加为 6 1.7% ,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淀粉含量降低 ,由 30 .5 %降至 17.84 % ,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POD活性保持增加的趋势 ,由 2 9U/ (g· h)增至 85 .34U / (g· h) ,贮藏前期低于其他处理 ,后期高于其他处理 ;维生素 C含量降低 ,由 5 4 .5 4 mg/ (10 0 g)降至 33.5 9mg/ (10 0 g) ,与其他处理差别不显著 ;乙烯释放量为 0 ,其他处理均有乙烯检出 ;腐烂率为 2 0 % ,明显低于常温魔芋液膜处理 ,与低温对照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贮藏方法 常温沙藏 对比分析 生理指标 腐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清章 邱承光 +1 位作者 彭光华 严守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为了研究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参数 ,以开发莲藕方便食品 ,采用一套同心圆筒旋转粘度仪测绘了不同浓度、粒度、p H值条件下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曲线 ,并对浓度、粒度、p H值和温度对莲藕粉糊流变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浓... 为了研究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参数 ,以开发莲藕方便食品 ,采用一套同心圆筒旋转粘度仪测绘了不同浓度、粒度、p H值条件下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曲线 ,并对浓度、粒度、p H值和温度对莲藕粉糊流变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浓度从 2 %增至 10 %时 ,稠度系数从 0 .4 34增至 2 0 .30 2。建立了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回归方程 ,其相关系数高达 0 .9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粉糊 流变特性 实验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