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乳术后静态调强放疗、螺旋断层放疗与断层径照3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学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丛小虎 戴相昆 +2 位作者 解传滨 陈高翔 徐寿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9期39-42,5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sIMRT)、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断层径照TomoDirect(TD)3种调强技术制订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最优放疗方案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采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sIMRT)、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断层径照TomoDirect(TD)3种调强技术制订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最优放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每个患者分别采用sIMRT、HT、TD技术设计放疗计划,根据采用的放疗技术不同将所有计划分为sIMRT、HT、TD 3组。统计3组计划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机器跳数、治疗时间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IMRT、HT、TD 3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3组计划靶区CI分别为0.70±0.08、0.81±0.03、0.74±0.05,HI分别为1.10±0.01、1.05±0.01、1.06±0.01。HT组左肺受量V5、V20均低于TD和sIMRT组(P<0.05);HT、TD组健侧肺(右肺)V5均低于sIMRT组(P>0.05);HT、TD组心脏所受照射平均剂量显著低于sIMRT组(P<0.05);sIMRT、TD组计划脊髓最大剂量均低于HT组(P>0.05);TD组计划右侧乳腺最大剂量显著低于sIMRT和HT组(P<0.05)。3组计划执行效率比较,sIMRT组>TD组>HT组。结论:乳腺癌放疗采用TD技术制订放疗计划较sIMRT技术剂量分布更优,较HT技术工作效率更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择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态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疗 断层径照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otherapy系统五年质控结果及其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5
2
作者 丛小虎 徐寿平 +3 位作者 解传滨 戴相昆 巩汉顺 王小深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5期380-385,共6页
螺旋断层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作为新型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其照射方式采用独特的扇形束形式,将现代螺旋CT和直线加速器进行有机整合以实现螺旋断层调强治疗。由于该系统功能复杂,且具有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特性,监测其运行稳... 螺旋断层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作为新型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其照射方式采用独特的扇形束形式,将现代螺旋CT和直线加速器进行有机整合以实现螺旋断层调强治疗。由于该系统功能复杂,且具有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特性,监测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断给予完善、简化其质控流程已成为HT系统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前五年该系统质量控制(QC)结果的分析,结合新型质控设备的初步应用,总结其QA的规范化实施并探讨其模式的转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治疗 质量保证(QA) 质量控制(QC) 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mo HD的螺旋断层与断层径照技术在女性全中枢照射中不同计划方法剂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丛小虎 解传滨 +4 位作者 徐寿平 葛瑞刚 巩汉顺 戴相昆 曲宝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HD)设备的螺旋断层治疗(HT)与断层径照(TD)技术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CSI)中不同计划设计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接受全中枢照射的女性患者,分别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卵巢保护区域定义为VIP...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HD)设备的螺旋断层治疗(HT)与断层径照(TD)技术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CSI)中不同计划设计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接受全中枢照射的女性患者,分别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卵巢保护区域定义为VIP)。对10例患者按照对卵巢区域保护计划的方式不同,将计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HT计划,使用射野屏蔽方法对卵巢区域进行保护;观察组采用HT与TD分段计划方式,即上段计划采用HT技术,下段计划采用TD技术实现对卵巢区域保护,比较两组计划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靶区适形指数(CI)分别为0.86±0.03和0.65±0.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1,P<0.05);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1.09±0.02和1.06±0.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4,P<0.05);卵巢保护区两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18.53±4.72)Gy和(7.26±1.15)Gy,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98,P<0.05);观察组的计划执行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TD技术是一种引入临床的新型治疗技术,其应用对于女性CSI卵巢保护患者计划体现出一定优势,分段式计划方式为女性CSI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断层径照 全中枢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影像质量及其HU值长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巩汉顺 徐伟 +5 位作者 徐寿平 解传滨 杨涛 丛小虎 王小深 蒋中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2期86-89,94,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影像质量及其HU值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OBI系统对Catphan 504模体在不同临床条件下进行扫描,利用方差分析近一年影像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条件下CBCT影像密度分辨力均满足Varian验收要求;Full-fan扫描...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影像质量及其HU值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OBI系统对Catphan 504模体在不同临床条件下进行扫描,利用方差分析近一年影像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条件下CBCT影像密度分辨力均满足Varian验收要求;Full-fan扫描条件下空间分辨力(≥7 lp/cm)优于Half-fan(≥5 lp/cm);空间线性距离及角度显示精度均很好(s<±1%);Air插棒HU值比较均匀,其余密度插棒HU值随扫描条件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F=660.84,P=0);一年内不同扫描条件HU均值显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影像HU值一致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从而为CBCT影像直接用于自适应放疗中剂量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图像质量 HU值 扫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ArcCHECK实施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超长靶区的计划验证 被引量:8
5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5 位作者 徐伟 丛小虎 葛瑞刚 巩汉顺 鞠忠建 戴相昆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8-71,共4页
探讨利用Arc CHECK对VMAT(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和HT(Helical Tomotherapy)全骨髓照射(TMI)超长靶区计划的验证方法。选取8例全身扫描患者,分别设计TMI计划。采用Arc CHECK对两组计划头颈、胸腹及盆腔三部位行验证分析。V... 探讨利用Arc CHECK对VMAT(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和HT(Helical Tomotherapy)全骨髓照射(TMI)超长靶区计划的验证方法。选取8例全身扫描患者,分别设计TMI计划。采用Arc CHECK对两组计划头颈、胸腹及盆腔三部位行验证分析。VMAT组采用模体Merge功能通过平移治疗床实现,HT组采用双计划(参考/执行)法得以完成,三部位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8.9%±1.9%/94.3%±1.5%、98.4%±1.8%/96.5%±1.2%、97.4%±2.1%/94.1%±1.9%。表明利用Arc CHECK的Merge功能能较好地完成VMAT超长靶区的验证,采用双计划法实现了对HT超长靶区及远离中心部分靶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验证 全骨髓照射(TMI)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调强放疗射野等中心选择对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解传滨 丛小虎 +7 位作者 徐寿平 戴相昆 王运来 韩璐 巩汉顺 鞠忠建 葛瑞刚 马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探讨静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射野等中心选择对二维电离室矩阵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选10例患者资料,以相同目标约束条件分别设计以靶区中心(PO)、x/y方向各偏离靶中心8 cm(PX/PY)为射野等中心的3组计划,采用PTW729二维电离室矩阵行机... 探讨静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射野等中心选择对二维电离室矩阵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选10例患者资料,以相同目标约束条件分别设计以靶区中心(PO)、x/y方向各偏离靶中心8 cm(PX/PY)为射野等中心的3组计划,采用PTW729二维电离室矩阵行机架角归零式二维绝对剂量验证,以不同验证条件行计划整体和单野γ分析。发现PO通过率最高,整体高于单野,PY组随窄缝漏射量的增加而变差。表明射野等中心选择直接影响验证通过率,设计中应尽量靠近靶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二维电离室矩阵 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OSE进行调强剂量验证结果的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小深 鞠忠建 +3 位作者 徐伟 巩汉顺 蒋中凯 丛小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使用EDOSE剂量验证系统基于加速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结果的评估。方法分析不同射野下EDOSE对EPID成像板剂量响应均匀性的修正;不同大小射野gamma通过率;比较EDOSE反推计算的相关参数与计划系... 目的使用EDOSE剂量验证系统基于加速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结果的评估。方法分析不同射野下EDOSE对EPID成像板剂量响应均匀性的修正;不同大小射野gamma通过率;比较EDOSE反推计算的相关参数与计划系统的差异。结果修正后EPID不同射野均匀区域图像灰度值的均匀性较好;?(3mm/3%)分析不同射野的通过率均在理想范围。计划系统和EDOSE剂量验证系统分别计算危及器官的体积并比较,仅右肺存在统计学差异;计划系统和EDOSE剂量验证系统反推计算DVH比较,部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EDOSE与计划系统具有契合度较高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OSE EPID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5 位作者 葛瑞刚 徐伟 丛小虎 鞠忠建 巩汉顺 蔡博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指标情况,并对机器跳数(MU)与出束时间予以评估。结果两者均实现了95%以上靶体积的剂量覆盖,并体现出类似的剂量均匀性。RA组腮腺、口腔V10较HT组分别降低了9.6%、13.6%(P=0.03/0.00),而HT组V40却降低了13.4%、13.7%(P=0.00/0.21)。在减少正常组织(NT)受量上RA更具优势,而HT实现了对脊髓更好的避让。RA/HT两组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分别为820 MU/5367 MU、377 s/150 s。结论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较好地实现喉癌和下咽癌照射,且RA在减少低剂量照射及计划实施效率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下咽癌 快速容积旋转调强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咏强 冯林春 +6 位作者 王运来 葛瑞刚 解传滨 巩汉顺 徐伟 丛小虎 陈静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VMAT 和HT ...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VMA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 肿瘤大体靶区,pGTV) 处方剂量56.25 Gy/25 F,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 计划靶区, PTV)50 Gy/25 F,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 结果 与HT 计划相比,VMAT 计划的pGTV 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CI pGTV 变差(t =-2.803,P =0.005),PTV 的中位剂量和最小剂量(D 98 ) 升高(t =8.895、3.663,P =0.000、0.005)。对小肠的保护VMAT 计划优于HT 计划,VMAT 计划的小肠V 15 比HT 计划降低约19%(t =-3.802,P =0.004)。VMAT 计划骨盆V 10 低于HT 计划(t =-7.047,P =0.000),但骨盆V 30 高于HT 计划(t =4.704,P =0.001)。对膀胱的保护HT 计划略优于VMAT 计划。VMAT 计划机器跳数比HT 计划降低约89%(t =-2.666,P =0.008)。 结论 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采用VMAT 技术可获得与HT 计划相当的剂量分布,对小肠保护略有优势,机器跳数明显降低,但其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剂量 螺旋断层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7 位作者 曲宝林 俞伟 鞠忠建 葛瑞刚 巩汉顺 徐伟 王小深 丛小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 Therapy,HT)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在全骨髓照射中的可行性及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8例行全身扫描的患者,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 目的:探讨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 Therapy,HT)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在全骨髓照射中的可行性及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8例行全身扫描的患者,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予以适当修改后外放3 mm生成照射靶区,分别设计RA与HT两种旋转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12 Gy/10 F。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剂量曲线等参数评价和比较两种治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评估机器跳数(MU)和出束时间。剂量验证采用Sun Nuclear Arc CHECK系统,通过分析各部位剂量验证通过率评估各自临床实施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结果:靶区剂量分布上两种方法均能达到较好的覆盖度且具有类似的适形度(0.54±0.05vs 0.52±0.07,P=0.45),而靶区剂量均匀性HT具有明显的优势(RA/HT的HI值分别为0.19±0.02 vs 0.13±0.02,P=0.00)。在危及器官的保护上,除全脑、口腔、腮腺以及小肠和直肠外,HT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RA/HT两组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分别为2566 MU/12293 MU、568 s/875 s。头颈、胸腹、盆腔三部分的计划验证的通过率分别为98.9%±1.9%/94.3%±1.5%、98.4%±1.8%/96.5±1.2%、97.4%±2.1%/94.1%±1.9%。结论: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较好地实现全骨髓照射且实现射野间的无缝衔接,且RA具有更高的射线利用率,均可应用于全骨髓的临床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骨髓照射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螺旋断层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kta和Varian医用直线加速器束流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葛瑞刚 徐寿平 +4 位作者 解传滨 徐伟 巩汉顺 丛小虎 戴相昆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Varian和Elekta两台医用直线加速器束流特性的差异,为临床准确地实施其质量保证(QA)和剂量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水箱测量,比较分析Varian Clinac i X和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辐射源的开野/60&... 目的:分析和评估Varian和Elekta两台医用直线加速器束流特性的差异,为临床准确地实施其质量保证(QA)和剂量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水箱测量,比较分析Varian Clinac i X和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辐射源的开野/60°楔形野条件下百分深度曲线(PDD)、输出因子以及束流离轴曲线等束流剂量学特性,并对电子束相同能量的PDD曲线及输出因子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Varian Clinac i X较Elekta Precise医用加速器在开野/楔形野条件下X射线辐射质均略低,其射野半影值(20%~80%)也较小。电子线平均能量Precise较Clinac i X加速器在4 Me V、6 Me V能量档上明显偏高;而12 Me V和15 Me V时较Clinac i X偏低。两台加速器X射线射野及电子线限光筒束流输出因子均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结论:尽管两台医用加速器标称能量相同,但是因自身机头设计结构、参数条件或采用不同的校准标准,两台医用加速器X射线和电子线束流特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中需充分予以考虑其相对应的剂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束流特性 X射线 电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辐射自显影胶片非均匀性及其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小深 戴相昆 +4 位作者 陈高翔 丛小虎 王金媛 宋明永 徐寿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40-343,35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辐射自显影胶片EBT3剂量响应特性中非均匀性及其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取10张同一批次EBT3胶片,每张胶片分为8个区域,胶片不同剂量曝光后扫描分析其剂量响应的非均匀性。建立剂量响应曲线A和修正的... 目的:探讨基于辐射自显影胶片EBT3剂量响应特性中非均匀性及其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取10张同一批次EBT3胶片,每张胶片分为8个区域,胶片不同剂量曝光后扫描分析其剂量响应的非均匀性。建立剂量响应曲线A和修正的剂量响应曲线B。取10例Tomo HD系统调强放疗计划并利用EBT3胶片进行剂量验证,采用不同剂量响应曲线A和B分别分析并比较不同γ值时两组通过率情况。结果:对10张胶片像素值的非均匀性进行分析,每张胶片像素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2%、1.32%、0.74%、1.20%、0.87%、0.72%、0.88%、0.72%、1.00%、0.70%;而10例放疗计划验证胶片采用A、B两种剂量响应曲线进行分析,γ=1.5、1.0时两组通过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7和0.008),而γ<1时两组通过率虽略有差异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辐射自显影胶片剂量响应非均匀性存在一定差异,且与胶片所受剂量有关,其非均匀性随着剂量增加而相对减小;临床验证中考虑EBT3剂量响应曲线的修正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片 EBT3 非均匀性 剂量响应曲线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o HD分段式计划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卵巢保护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解传滨 戴相昆 +5 位作者 杜乐辉 曲宝林 徐寿平 徐伟 丛小虎 杨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Tomo HD分段式计划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CSI)卵巢保护中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中枢照射的女性患者(其中生殖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4例),照射靶区包括全脑全脊髓,采用pinnacle计划系统完成靶区及正常器官... 目的:探讨Tomo HD分段式计划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CSI)卵巢保护中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中枢照射的女性患者(其中生殖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4例),照射靶区包括全脑全脊髓,采用pinnacle计划系统完成靶区及正常器官勾画(卵巢保护区域定义为VIP),处方剂量为36 Gy/20次,采用Tomo HD螺旋断层调强与断层径照调强接野技术,实现女性CSI患者卵巢保护的分段计划设计:上段计划(腰3水平以上)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模式;下段计划(腰3水平以下)采用断层径照调强模式;应用HI.Art计划系统Summation模块将两段计划进行融合后,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统计分析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总出束时间。结果:分段式全中枢照射计划融合后统计Dmean、Dmax分别为(37.15±0.20)Gy和(41.22±0.41)Gy;D2、D98分别为(38.49±0.29)Gy和(35.27±0.46)Gy,V36为(95.70±1.16)%,实现了对靶区的较好覆盖。正常器官除眼球与心脏外,其他器官Dmean均<10 Gy,其中晶体Dmax为(5.10±1.19)Gy,卵巢保护区Dmax为(7.30±1.07)Gy;上、下段计划平均出束时间分别为(493.6±91.6)s和(289.24±63.45)s。结论:Tomo HD分段式计划在实现女性CSI靶区剂量无缝衔接的同时有效避开了对卵巢保护区域的照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中枢照射 螺旋断层调强技术 断层径照调强技术 卵巢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图像剂量计算准确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巩汉顺 徐寿平 +4 位作者 徐伟 杨涛 丛小虎 葛瑞刚 解传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分别设计Catphan模体均匀性与非均匀性组织模块扇形束CT计划,利用OBI系统对模体在不同临床条件下进行扫描得到CBCT图像,采用相应CBCT图像HU-ED曲线进行剂量计算并与其扇形束CT计划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两模块CBCT计划剂量均匀性指数均与... 分别设计Catphan模体均匀性与非均匀性组织模块扇形束CT计划,利用OBI系统对模体在不同临床条件下进行扫描得到CBCT图像,采用相应CBCT图像HU-ED曲线进行剂量计算并与其扇形束CT计划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两模块CBCT计划剂量均匀性指数均与其相应扇形束CT计划无差别;均匀组织模块CBCT计划剂量适形指数更接近于扇形束CT计划。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图像剂量计算能够满足剂量要求,为其直接用于自适应放疗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HU值 扫描条件 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三种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咏强 冯林春 +6 位作者 王运来 解传滨 葛瑞刚 巩汉顺 丛小虎 王金媛 陈静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前放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3 野3DCRT、9 野IMR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pGTV) 处方剂量56.25 Gy( 分25 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 分25 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结果 3 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 计划外,IMRT 计划和HT 计划均能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靶区( 包括pGTV 和PTV) 适形指数HT < IMRT < 3DCRT,pGTV 剂量均匀指数HT < IMRT 及3DCRT。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 和HT 优于3DCRT,HT 优于IMRT。3DCRT、IMRT 和HT 计划的小肠V 15 分别为(304.7±113.2) cc、(283.5±124.8) cc 和(240.7±102.0) cc,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此处方剂量模式下,3DCRT 计划无法满足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IMRT 和HT 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均明显优于3DCRT 计划。HT 较IMRT 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小肠、膀胱、骨盆及股骨头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螺旋断层放疗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适形、简化调强及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巩汉顺 王金媛 +7 位作者 丛小虎 杨涛 解传滨 葛瑞刚 徐伟 王小深 鞠忠建 徐寿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 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0例晚期胰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设计其3D-CRT、s IMRT和HT计划,比较其靶区及危及器官的所受剂量情况。结... 目的:分析比较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 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0例晚期胰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设计其3D-CRT、s IMRT和HT计划,比较其靶区及危及器官的所受剂量情况。结果:3D-CRT、s IMRT和HT计划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63、0.79和0.90;与3D-CRT相比较,s IMRT(P=0)、HT(P=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s IMRT相比较,HT(P=0)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3D-CRT而言,s IMRT和HT在肝脏V5、V10等低剂量区均偏高,且三者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4);而V20、V30、V40、V50等高剂量区均偏低,且V30(P=0.002)、V50(P=0)均显示统计学差异。与s IMRT相比,HT中肝脏V5、V10、V20较高,而V30、V40、V50均较低,而其他危及器官中相对于3D-CRT,s IMRT和HT中左/右肾、小肠V5值较高,左/右肾、小肠及胃V20、V30、V40及V50值均较低;与s IMRT相比,HT中左/右肾、小肠V5、V20、V30、V40较低,而胃的V5、V10值则略高,然而其V20、V30、V40及V50均显较低。结论:与3D-CRT相比,晚期胰腺癌s IMRT和HT改善了剂量分布适形度,降低了肝脏、胃、小肠和左、右肾的高剂量区体积;与s IMRT比较,HT靶区剂量更均匀,肝脏等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体积更低。本研究为临床治疗计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疗 剂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剂量工具实施患者个体化调强验证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涛 曲宝林 +6 位作者 徐寿平 戴相昆 解传滨 丛小虎 王小深 王金媛 龚璇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工具实施患者个体化放射治疗调强验证的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和选择。方法:随机选取12例待验证的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均采用配有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的Varian Clinac i X加速器实施照射。通过...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工具实施患者个体化放射治疗调强验证的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和选择。方法:随机选取12例待验证的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均采用配有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的Varian Clinac i X加速器实施照射。通过绝对剂量验证、治疗前计划验证以及治疗中在体剂量验证,分别用不同剂量工具进行定量评价分析。采用Mobius FX、EPIgray/EPIbeam、SNCPatient/3DVH和Eclipse计划系统软件用于剂量重建;剂量测量硬件包括A1SL型电离室、Cheese模体、Arc Check探测器和EPID。采集计划执行的日志文件(logfiles)用于剂量验证。结果:EPIgray、Mobius FX和电离室测得的射野中心点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PS)理论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78±1.22)%、(2.38±0.88)%和(2.96±0.86)%,均在5%的标准范围内。治疗前12例患者计划验证的2D Gamma通过率分别为(98.20±2.16)%和(98.15±1.73)%,EPIbeam略优于SNCPatien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8,P>0.05);3D Gamma通过率分别为(99.16±1.81)%和(98.12±1.36)%,3D VH略优于Mobuis FX,均体现了很好的一致性;在体剂量验证中EPIgray所测的平均剂量偏差为(-2.47±1.48)%,Mobius FX平均3D Gamma通过率为(97.73±1.95)%。结论:3种不同的剂量验证工具均能切实有效地实施患者个体化质量控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个体化质量控制 调强验证 患者计划验证 在体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计划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剂量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5 位作者 戴相昆 王小深 丛小虎 巩汉顺 葛瑞刚 鞠忠建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螺旋断层治疗(HT)中静脉注射造影剂所致CT值变化对剂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已行CT平扫(C-)+增强(C+)并接受HT的NPC患者资料,在计划验证模块用C+图像替代C-图像实施剂量再计算,选取靶...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螺旋断层治疗(HT)中静脉注射造影剂所致CT值变化对剂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已行CT平扫(C-)+增强(C+)并接受HT的NPC患者资料,在计划验证模块用C+图像替代C-图像实施剂量再计算,选取靶区及各兴趣器官内10点读取原计划和验证计划CT值和点剂量行对比分析。结果:C-与C+靶区剂量偏差为0.31%,各兴趣器官中血管差别最大为1.13%。腮腺剂量差为0.55%。脑干差别最小,剂量差为0.39%。结论:在C-与C+条件下HT计划剂量计算差别较小,理论上可直接在增强CT图像上行计划优化,但考虑血管等CT值变化较大,对每次治疗前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自动灰度配准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能,故在临床运用中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螺旋断层治疗 造影剂 剂量计算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行全骨髓照射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6 位作者 俞伟 曲宝林 鞠忠建 葛瑞刚 巩汉顺 徐伟 丛小虎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Rapid 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 目的:探讨Rapid 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成PTV,处方剂量为12 Gy/10 F,采用单弧多中心衔接的方法设计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采用Arc CHECK验证系统,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通过分析各部位剂量验证的通过率评估其临床实施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结果:容积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计划的靶区平均Dmean、Dmax分别为12.85 Gy和14.85 Gy,平均D1、D99分别为11.25 Gy和13.77 Gy,除脑、眼球、口腔及腮腺等头颈部器官外,其他器官Dmean均<6 Gy,平均机器跳数和计划实施时间为2608 MU、30 min,头颈、胸腹及盆腔3部分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8.9±1.9)%、(98.4±1.8)%及(97.4±2.1)%。结论:Rapid Arc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全骨髓照射且实现射野间的无缝衔接,具有较高的射线利用率,可以应用于全骨髓的临床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全骨髓照射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列腺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不同铅门模式下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春锋 解传滨 +5 位作者 徐寿平 戴相昆 徐伟 丛小虎 陈高翔 葛瑞刚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不同铅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设计铅门宽度为1.05 cm、2.512 cm及5.05 cm的三组静态铅门计划(F1.05、F2.512及F5.05)以及宽度为2.512 cm和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不同铅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设计铅门宽度为1.05 cm、2.512 cm及5.05 cm的三组静态铅门计划(F1.05、F2.512及F5.05)以及宽度为2.512 cm和5.05 cm的两组动态铅门计划(D2.512和D5.05)。比较五组计划靶区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以及出束时间(Time)和机器跳数(MU)。结果:在两种铅门模式下,靶区及股骨头的剂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膀胱与直肠的剂量学比较上,当铅门宽度相同时,动态铅门计划要明显优于静态铅门计划;当铅门宽度不同时,静态铅门计划略优于比之大一档铅门宽度的动态铅门计划,但仅少部分剂量学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组计划平均MU、平均出束时间随F5.05、D5.05、F2.512、D2.512以及F1.05顺序依次递增。结论:在前列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中,动态铅门模式可有效降低正常器官受量,并且与比之小一档宽度的静态铅门计划相比较,在得到近乎相当的剂量分布基础上,可有效提高计划的实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螺旋断层调强技术 铅门模式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