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治疗痤疮验案二则 被引量:1
1
作者 成佳蓉 毛涵 +5 位作者 郑杰 万远芳 王英俊 惠海珍 覃锦 史丙俊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9期34-35,共2页
痤疮是指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面部、胸部和背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寻常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生成增加、角质化改变、炎症、痤疮丙酸杆菌及继发炎症反应等相关^([1])。早在《素问... 痤疮是指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面部、胸部和背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寻常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生成增加、角质化改变、炎症、痤疮丙酸杆菌及继发炎症反应等相关^([1])。早在《素问》中则言:“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生理上,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以肝为先天 痤疮 粉刺 脾虚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皮肤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皮损组织与血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万远芳 陶春蓉 +1 位作者 龚娟 柯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皮肤红斑狼疮(C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血清以及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RAIL与CLE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CLE患者PBMC、血清及皮损组织标本,另取28例健康体检者PBMC和血清...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皮肤红斑狼疮(C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血清以及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RAIL与CLE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CLE患者PBMC、血清及皮损组织标本,另取28例健康体检者PBMC和血清、对应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法检测TRAIL mRNA在PBMC和皮损组织的表达,运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s TRAIL浓度、分光光度法检测淋巴细胞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活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BMC的TRAIL mRNA表达分别为:0.716和0.416,Z=-3.211,P=0.001,血清s TRAIL水平分别为:0.864μg/L和0.621μg/L,Z=-2.004,P=0.045;皮损组织与健康体检者皮肤组织TRAIL mRNA表达分别为:0.448和0.304,Z=-2.164,P=0.030。CLE患者TRAIL mRNA在PBMC表达与在皮损组织的表达、血清s TRAIL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TRAIL mRNA在PBMC和皮损组织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CLE患者caspase-3活性为(33.48±7.18)×10^(-9)nmol/(mg·h),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57±4.63)×10^(-9) nmol/(mg·h),t=4.375,P=0.000,caspase-3活性与PBMC和皮损组织TRAIL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s TRAIL水平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IL在PBMC、皮损组织、血清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LE发病,其机制可能与TRAIL通过caspase-3调控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红斑狼疮 TRAIL CASPASE-3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清肺散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万远芳 柯丹 陶春蓉 《医学综述》 2017年第4期802-804,809,共4页
目的探讨凉血清肺散联合米诺霉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诺环素100 mg/d口服;观察组给予凉... 目的探讨凉血清肺散联合米诺霉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诺环素100 mg/d口服;观察组给予凉血清肺散联合米诺环素100 mg/d口服。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疗效,记录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8周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观察组:(7.6±1.7)分,(4.6±2.0)分,(2.7±0.9)分比(12.2±2.2)分;对照组:(8.6±1.2)分,(6.8±1.8)分,(4.0±1.8)分比(11.9±2.4)分],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44/48)比70.45%(31/4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清肺散联合米诺霉素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凉血清肺散 米诺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血穴位注射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万远芳 段兵权 温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自血穴位注射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且自体皮肤试验(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ASST)阳性常见变应原阴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试验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 目的自血穴位注射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且自体皮肤试验(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ASST)阳性常见变应原阴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试验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自体全血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每月药物使用剂量及风团和瘙痒程度;计算每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2、3个月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2.18±0.21)分、(1.58±0.26)分;对照组治疗2、3个月后,UAS分别为(3.81±0.56)、(3.65±0.5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改善程度分别为55.4%和3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改善程度分别为67.7%和44%,治疗后不同时段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及减少抗组胺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穴位注射 荨麻疹 自体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疱疮43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万远芳 刁庆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天疱疮各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71%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出现口腔、外阴黏膜损害,14.29%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出现口腔溃疡,1例增殖性天疱疮患者表现为近3年口腔黏膜破... 目的探讨天疱疮各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71%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出现口腔、外阴黏膜损害,14.29%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出现口腔溃疡,1例增殖性天疱疮患者表现为近3年口腔黏膜破溃。直接免疫荧光确诊阳性72.72%。糖皮质激素治疗为首选,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好。结论直接免疫荧光为诊断天疱疮的常用方法,天疱疮的分型是影响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万远芳 李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文中从GC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作用途径,SLE耐药受体前机制、受体水平机制及受体后机制的研究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原因。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抵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化脓性毛囊炎的成人脓癣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万远芳 陈征 +1 位作者 贺淑丹 王苏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62-36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枕部红斑、丘疹、脓疱伴痒、痛3个月”,于2017年12月来我科就诊。现病史: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枕部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红斑丘疹及脓疱,伴瘙痒及疼痛感。搔抓后脓疱破溃流脓,无畏寒、发热、恶心、... 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枕部红斑、丘疹、脓疱伴痒、痛3个月”,于2017年12月来我科就诊。现病史: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枕部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红斑丘疹及脓疱,伴瘙痒及疼痛感。搔抓后脓疱破溃流脓,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自行外涂皮炎平后,脓疱逐渐增多,反复于外院就诊,诊断毛囊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断发毛癣菌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万远芳 闫国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70-370,共1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分级整群的抽样方法,根据年龄程度,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病房就诊的湿疹患者812例,其中男410例,女402例,平均年龄(42.5±20.6)岁,病程18日~11年,排除1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分级整群的抽样方法,根据年龄程度,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病房就诊的湿疹患者812例,其中男410例,女402例,平均年龄(42.5±20.6)岁,病程18日~11年,排除1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对照组选取2008年1~10月在我院参与体检的正常人群822例,其中男401例,女421例,平均年龄(40.9±21.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糖尿病患病率 患者 湿疹 2型 平均年龄 糖皮质激素 抽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万远芳 柯丹 +1 位作者 段兵权 李敏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性。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用硼酸水湿敷及0.05%地塞米松涂搽;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性。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用硼酸水湿敷及0.05%地塞米松涂搽;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用硼酸水湿敷及复方地塞米松涂搽。两组分别于治疗1周及2月后按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依巴斯汀片 急性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梧桐花粉变应原Pla a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0
作者 万远芳 刁庆春 +1 位作者 马丽娟 柴友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克隆编码法国梧桐花粉主要变应原(Platanus acerifolia pollen allergen 1)的Pla a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法国梧桐花粉总RNA中扩增Pla a1基因全长cDNA以及不含信号肽的编码区,克隆至pMD18-T载体中... 目的克隆编码法国梧桐花粉主要变应原(Platanus acerifolia pollen allergen 1)的Pla a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法国梧桐花粉总RNA中扩增Pla a1基因全长cDNA以及不含信号肽的编码区,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采用SalⅠ+SphⅠ双酶切,将不含信号肽的编码区定向亚克隆到pQE-30载体,形成原核表达载体pQE-30-Pla a1E,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PCR和酶切图谱鉴定为阳性的克隆子采用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结果通过RT-PCR从法国梧桐花序总cDNA中扩增出了Pla a1基因的全长cDNA,与已报道序列基本一致,但发现该基因在非编码区存在SNP位点,尤其是在起始密码子ATG之前的Oligo A序列存在长度多态性。本研究还克隆了一条与Pla a1高度同源的新基因Pla a1′的大部分编码区序列。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对比克隆表明,该基因没有内含子。克隆子菌液PCR和质粒酶切图谱鉴定均表明,pQE-30-Pla a1E构建成功。IPTG诱导的含有pQE-30-Pla a1E的大肠杆菌M15菌液表达的具有6×His标签的PLA A1E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了一条约16kd的条带。结论发现了法国梧桐花粉主要变应原Pla a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克隆了与其高度同源的另一条新基因Pla a1′的大部分编码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30-Plaa1E,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获得重组纯化Pla a1变应原并用于花粉变应性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梧桐花粉 变应原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
11
作者 万远芳 柯丹 阎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8-1069,1071,共3页
患者男,52岁,双双手背及前胸、颈部多发环形红斑2年余。颈部皮损病理组织显示:真皮中部见肉芽组织改变,其中较多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减少。诊断: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关键词 肉芽肿 巨细胞 弹性纤维溶解性 环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合并麻风1例
12
作者 万远芳 刁庆春 +1 位作者 江阳 黎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2-252,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反复面部肿胀2年、四肢无力10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面部出现潮红、肿胀,未予重视,10个月前于面部、耳廓出现紫红斑,四肢无力,上肢抬举受限,不伴吞咽困难,无发热、呼吸困难。掌。
关键词 皮肌炎 麻风 临床表现 皮肤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2例
13
作者 万远芳 刁庆春 陈德宇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93-293,共1页
例1,患者女,30岁,因左耳后起丘疹及结节伴痒1^+年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耳后发现米粒大小丘疹,未予重视,后丘疹渐增大至绿豆大小,瘙痒明显,偶有渗出。患者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组... 例1,患者女,30岁,因左耳后起丘疹及结节伴痒1^+年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耳后发现米粒大小丘疹,未予重视,后丘疹渐增大至绿豆大小,瘙痒明显,偶有渗出。患者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组胺药物及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今日就诊于我科,皮肤科检查:左耳垂后数个绿豆大小半球状结节,淡红色,表面光滑,触之坚硬,可推动。无压痛,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医院就诊 抗生素治疗 皮肤科检查 表浅淋巴结 疗效不佳 表面光滑 左耳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明岭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
14
作者 万远芳 陈明岭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159-160,共2页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陈明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是总结陈明岭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
关键词 陈明岭 痤疮 清热散结 阳虚火浮 调和充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蓝光不同参数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梅 刁庆春 +4 位作者 万远芳 李惠 赵恒光 陈霞 付红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窄谱蓝光不同治疗参数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为405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6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波长为415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58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均为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次,随访4周。计数... 目的:对比观察窄谱蓝光不同治疗参数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为405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6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波长为415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58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均为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次,随访4周。计数患者炎性皮损(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及皮损总数来计算有效率。结果:试验第6周,试验组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6.55%,按δ=10%,进行非劣效检验结果表明,非劣效检验显著,说明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结论:国产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可以替代进口蓝光痤疮治疗仪,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Fordyce病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阳 闫国富 +2 位作者 万远芳 刁庆春 黎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8-809,共2页
患者女,22岁。双侧腋窝出现丘疹伴瘙痒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形成,毛囊壁可见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并有汗腺导管扩张,毛囊漏斗部周围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诊断:Fox-Fordyce病。予口服异维A酸10mg,2次/d,0.1%维A... 患者女,22岁。双侧腋窝出现丘疹伴瘙痒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形成,毛囊壁可见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并有汗腺导管扩张,毛囊漏斗部周围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诊断:Fox-Fordyce病。予口服异维A酸10mg,2次/d,0.1%维A酸乳膏及新霉素氟轻松乳膏局部外用至皮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Fordyce病 异维A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柯丹 万远芳 刁庆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76-278,282,共4页
目的评价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住院的273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73例非银屑病(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性别、年龄、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 目的评价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住院的273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73例非银屑病(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性别、年龄、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并发肝肾异常等情况,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组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银屑病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肝酶异常、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比例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患者并发M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患者多种代谢指标均增高,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升高,并与严重程度相关,控制代谢异常有助于银屑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柯丹 万远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剂量硫唑嘌呤(AZA)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的使用情况、TPMT突变基因检测情况,硫唑嘌呤...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剂量硫唑嘌呤(AZA)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的使用情况、TPMT突变基因检测情况,硫唑嘌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33例使用了AZA 100 mg/d,患者根据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BSIS)评分分为轻度21例,中度77例,重度22例。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59例,5例患者使用AZA,均为单纯使用激素后效果不佳的患者,使用AZA后起效时间为12~21 d,平均起效时间(15.60±2.32)d;天疱疮患者61例,28例患者使用AZA,与未使用AZA组比较中度和重度患者激素控制量显著下降。30例TPMT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患者有2例使用AZA后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ZA组需要更小的激素控制量,对于单用激素效果不佳的患者联合AZA可以更好控制病情,但是要注意AZA的不良反应,对TPMT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严密检测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硫唑嘌呤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柯丹 万远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剂量硫唑嘌呤(AZA)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及AZA的使用情况、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突变基因检测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剂量硫唑嘌呤(AZA)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及AZA的使用情况、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突变基因检测情况,AZ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33例使用了AZA100mg/d,患者根据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BSIS)评分分为轻度21例,中度77例,重度22例。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59例,5例患者使用AZA,均为单纯使用激素后效果不佳的患者,使用AZA后起效时间为12~21d,平均起效时间(15.60±2.32)d;天疱疮患者61例,28例患者使用AZA,与未使用AZA组比较中度和重度患者激素控制量显著下降。30例TPMT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患者有2例使用AZA后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ZA组需要更小的激素控制量,对于单用激素效果不佳的患者联合AZA可以更好控制病情,但是要注意AZA的不良反应,对TPMT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严密检测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硫唑嘌呤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凉血、滋补肝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噬的影响
20
作者 江雪 万远芳 +1 位作者 黄燕 柯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60-360,370,共2页
探讨清热凉血、滋补肝肾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噬的影响。方法:将48例轻中型SLE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eclin、 LC3II、p-AK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Beclin、 LC3II水平较健康组上升,... 探讨清热凉血、滋补肝肾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噬的影响。方法:将48例轻中型SLE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eclin、 LC3II、p-AK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Beclin、 LC3II水平较健康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Beclin、LC3II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中药治疗组血清中Beclin、 LC3II水平下降较西药治疗组显著(P<0.05)。结论:清热凉血、滋补肝肾方可抑制细胞自噬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噬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