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69-3p通过靶向调控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江花 尤晓光 +3 位作者 苏兰芳 刘旭东 林娟 邓丹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822-5827,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369-3p靶向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其中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369-3p靶向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其中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分别添加对应转染混合液,对照组只添加培养基对照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0、2、4、6、8 Gy X线照射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0 Gy(没有X线照射)和6 Gy照射组进行下一步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DYRK1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Targetscan预测DYRK1A基因与miR-369-3p结合位点。结果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9-3p mimic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69-3p inhibitor组miR-369-3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369-3p mimic组相比,miR-369-3p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显著降低(P<0.05)。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0、2、4、6、8 Gy X线照射下miR-369-3p mimic组存活率显著降低,miR-369-3p inhibitor组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X线剂量升高,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在0、6 Gy照射下,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9-3p mimic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69-3p inhibitor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DYRK1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0 Gy相比,6 Gy照射下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69-3p mimic组凋亡率、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DYRK1A基因与miR-369-3p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iR-369-3p可通过靶向调控DYRK1A调节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过表达miR-369-3p可增强MDA-MB-231细胞对X线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69-3p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 乳腺癌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影像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万江花 申艳光 +2 位作者 邓丹琼 施玉森 刘旭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9期1366-1367,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多层螺旋CT(MSCT)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10例患者均为单发脑膜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多层螺旋CT(MSCT)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10例患者均为单发脑膜瘤,其中6例肿块单发不规则形,4例肿块呈哑铃形。所有患者均经枕骨大孔区通道颅内外沟通。肿块CT平扫为等、高密度影,8例患者肿块有大片钙化,2例患者肿块散在点状钙化。MRI平扫肿块T1WI上多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多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均显著强化,10例患者均见典型的“脑膜尾”征,5例患者颅底邻近骨质不同程度增生硬化。结论联合应用MSCT及MRI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枕骨大孔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万江花 邓丹琼 +2 位作者 申艳光 伍保忠 刘旭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5期734-736,共3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发现心肌桥49例,检出率为23.8%;CAG检出心肌桥31例,检出...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发现心肌桥49例,检出率为23.8%;CAG检出心肌桥31例,检出率为15.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49例心肌桥患者共计发现53处,其中左前降支34处,左对角支9处,左回旋支4处,右冠状动脉3处,钝缘支3处。4例患者为重复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中段和对角支处。心肌桥厚度一般为1~5mm,壁冠状动脉长度为15—42mm。结论64排螺旋CT较易发现心肌桥,能够准确显示心肌桥与心肌的解剖关系.是确诊心肌桥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何金龙 巫翠萍 +3 位作者 周小柳 万江花 覃西 李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肿瘤进展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NPC患者、8例鼻咽黏膜慢性炎(nasopharyngitis,NPi)患者、7例头颈... 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肿瘤进展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NPC患者、8例鼻咽黏膜慢性炎(nasopharyngitis,NPi)患者、7例头颈部其他癌(HNOC)患者和15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和CD4+CD25highTreg比例。结果 NPC、NPi和HNOC组外周血CD4+CD25highTreg亚群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86%、6.50%、4.91%vs4.17%;U=113.50,P=0.000;Z=-2.519,P=0.011;Z=-2.328,P=0.017),尤以NPC和NPi水平为高;CD4+CD25highTreg在NPC出现淋巴结转移时明显增高(N1,12.69%vsN0,6.11%;Z=-2.904,P=0.003),病情继续进展又迅速回落(2期13.95%vs3期5.49%)。结论外周血CD4+CD25highTreg亚群升高始于NPi阶段,NPC初期无明显变化,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其明显升高达峰值,随NPC进一步进展又回落至NPi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淋巴细胞 鼻咽肿瘤 流式细胞术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治群 孙笑芬 +5 位作者 徐钐 万江花 施玉森 李蕊蕊 刘旭东 张业雨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多模态MRI检查,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采用ROC曲...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多模态MRI检查,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采用ROC曲线分析MRI多参数联合评分(MPCS)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共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16例,其中良性肿瘤75例(64.7%),恶性肿瘤41例(35.3%)。MRI平扫图像中良、恶性肿瘤的边界和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灶位置和信号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5±0.22)×10^(-3)mm^(2)/s,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5±0.17)×10^(-3)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的TIC曲线以A型最多(43/75,57.3%),恶性肿瘤则以C型曲线最多(29/41,70.7%)。良性肿瘤的MR多参数联合评分平均分值为(2.23±1.23)分,恶性肿瘤为(5.00±1.05)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CS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明显高于ADC值(0.75)和TIC曲线分型(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CS为3分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最高,AUC为0.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88.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93.0%,准确率为87.9%,约登指数为0.76。结论: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可有效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是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影像专业人员现状与需求调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涂蓉 万江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95-397,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专业 专业人员 需求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肝容积率CT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韦勇 涂蓉 +2 位作者 陈忠明 纪昌学 万江花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对评估肝癌介入治疗前肝储备功能与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2008年行经导管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术后信息,所有病人术前均采用双期增强CT扫描,测量CT保留肝容积率,与术后... 目的探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对评估肝癌介入治疗前肝储备功能与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2008年行经导管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术后信息,所有病人术前均采用双期增强CT扫描,测量CT保留肝容积率,与术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时间对照研究。结果介入保留肝容积率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率呈中度相关(r=-0.516,P<0.05),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变化率呈轻度相关(r=-0.331,P<0.05);介入保留肝容积率<50%组和≥50%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和59.0个月,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5.9,P<0.0001)。结论 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对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与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储备功能 肝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血沉方程K值、Fbg、hs-CRP及GLB水平变化用于筛查鼻咽癌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金龙 周小柳 +3 位作者 万江花 王晓凤 罗志飞 李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和鼻咽炎(nasopharyngitis,Npi)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沉方程K值(equation K value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K)、纤维蛋白原(fibrinog... 目的观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和鼻咽炎(nasopharyngitis,Npi)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沉方程K值(equation K value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K)、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球蛋白(globulin,GLB)水平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探讨其用于鉴别二者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下列患者血液标本:Npi 30例,NPC 61例,检测其ESR、Hct、Fbg、hs-CRP及GLB水平,并计算得到ESRK,分析各变量在两种疾病之间的变化。结果 (1)除GLB外,NPC组各指标总体水平均高于Npi组,其中Fbg和hs-CRP差异显著(P<0.05),但此二指标中位水平仍未超过参考值上限。(2)将NPC各期分别与Npi比较,发现Fbg和hs-CRP在NPC早期即明显升高(P<0.05),二者呈正相关(P<0.05),而ESR和ESRK在肿瘤晚期显著升高(P<0.05),二者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 Fbg和hs-CRP对NPC的预警价值高于ESR和ESRK,但目前的参考值体系限制了二者在预测NPC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方程K值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球蛋白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ACS网络上的医学影像数字库(mitri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应用和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邓丹琼 俞安乐 +2 位作者 韦勇 万江花 赵博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期272-273,共2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发展,网络医学影像数字库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医疗官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无片化。
关键词 网络 医学影像学 实习教学 数字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用于婴幼儿地中海贫血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疗效
10
作者 韦勇 陈忠明 万江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48-749,752,共3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用于婴幼儿地中海贫血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婴幼儿地中海贫血24例,分两组,A组(12例)采用平阳霉素(PYM)+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B组(12例)采用PVA颗粒作栓塞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用于婴幼儿地中海贫血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婴幼儿地中海贫血24例,分两组,A组(12例)采用平阳霉素(PYM)+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B组(12例)采用PVA颗粒作栓塞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2周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半年后,A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B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趋势明显。结论:PYM+明胶海绵颗粒作栓塞剂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PVA颗粒 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态解剖学研究
11
作者 刘旭东 万江花 +2 位作者 李治群 伍保忠 黎君翔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应用多层64排螺旋CT观察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CT影像,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64排螺旋CT扫描的体检人员240例,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 目的应用多层64排螺旋CT观察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CT影像,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64排螺旋CT扫描的体检人员240例,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对比两组受检者左肺上叶支气管解剖结构差异。此外进行亚组分析,受检者在性别分组前提下根据年龄分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析同性别中的年龄差异带来的支气管形态差异,以此对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态进行解剖学分析。结果男性的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管径大小相比于女性而言较大,但是分支的开口角度明显小于女性,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亚组分析中可以得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组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和分支开口角度都明显大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各分支开口角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支气管结构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男性支气管管径大于女性,而开口角度小于女性,老年人的支气管管径和开口角度要高于年轻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和开口角度大小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左肺上叶 多层64排螺旋CT 影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T2 mapping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李治群 徐钐 +5 位作者 孙笑芬 万江花 刘旭东 李蕊蕊 邹嘉琦 施玉森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经手术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包括平扫、DWI和T_(2)mapping序列。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经手术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包括平扫、DWI和T_(2)mapping序列。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法回顾性分析ADC值和T_(2)值作为单一参数和联合参数区分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82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54例(65.9%)、恶性肿瘤28例(34.1%)。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6±0.30)×10^(-3)mm^(2)/s,平均T_(2)值为(95.6±30.6)ms,而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7±0.18)×10^(-3)mm^(2)/s,平均T_(2)值为(65.5±12.7)ms。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和T_(2)值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ADC值和T_(2)值作为独立参数和联合参数区分腮腺肿瘤的AUC分别为0.73、0.79和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66.7%、89.3%和61.1%、85.7%、92.6%。ADC值与T_(2)值的联合参数诊断效能高于ADC值的单一参数(P<0.05)。结论DWI联合T_(2)mapping可提高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可作为钆剂增强禁忌患者的替代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横向弛豫时间成像 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和骨水泥松动的因素
13
作者 刘旭东 万江花 +2 位作者 张业雨 林娟 钟贞浩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和骨水泥松动(cement loosening,CL)的影像学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和骨水泥松动(cement loosening,CL)的影像学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PKP治疗的OVCF患者19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冠状位Cobb角、矢状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伤椎楔形角、局部后凸角、楔形角矫正度、局部后凸角矫正度],观察影响AVF和CL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PKP术后AVF发生41例(21.24%)。AVF组患者伴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占比、SVA、PT、局部后凸角、局部后凸角矫正度、楔形角矫正度均高于非AVF患者,SS低于非AV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患者年龄、骨水泥用量高于非AVF患者,骨密度低于非AV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术后CL发生率为9.84%。CL组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占比、SVA、PT、局部后凸角、楔形角、局部后凸角矫正度、楔形角矫正度、棘突骨折的占比均高于非CL组患者,SS低于非CL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退行性脊柱侧凸、局部后凸角是PKP术后AVF的风险因素(P<0.05);年龄、棘突骨折是PKP术后CL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局部后凸角等影像学特征是PKP术后AVF的风险因素,棘突骨折是CL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 球囊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骨折 骨水泥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中T_(2)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预测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兰芳 王芳 +4 位作者 李韩建 陈春美 万江花 刘旭东 刘丽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中T_(2)加权成像(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参数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64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52例)和非转移组(112例)...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中T_(2)加权成像(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参数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64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52例)和非转移组(112例)。所有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前行T_(2)WI和DWI序列扫描,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检查参数,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资料,以及肿瘤最大径、肿瘤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及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T_(2)WI和DWI序列检查参数,分析联合应用T_(2)WI和DWI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转移组患者的肿瘤低分化程度、T3、T4期患者占比显著低于转移组(χ^(2)=35.166,χ^(2)=14.752;P<0.05),K^(trans)值显著低于转移组(t=5.039,P<0.05),ADC值显著高于转移组(t=7.624,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与ADC单独及其联合诊断参数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12和0.868;K^(trans)、ADC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0.804,特异度为0.846,准确率为0.817,Kappa值为0.6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K^(trans)值及ADC是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03,OR=1.432,OR=1.342,OR=2.733;P<0.05)。结论:MRI是直肠癌患者优良的检查手段,其中T_(2)WI和DWI的扫描参数K^(trans)、ADC可作为临床预测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T_(2)加权成像(T_(2)WI) 扩散加权成像(DWI)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与DWI在中老年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兰芳 刘越雄 +1 位作者 万江花 刘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中老年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结果,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a、Ⅳb期,病理诊断为...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中老年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结果,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a、Ⅳb期,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同时行DCE-MRI、DWI诊断,分析DCE-MRI、DWI与“金标准”差异,比较DCE-MRI与DWI对中老年宫颈癌患者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金标准”结果,Ⅰb期18例、Ⅱa期33例、Ⅱb期29例、Ⅲa期10例、Ⅲb期8例。DCE-MRI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相同85例,其中Ⅰb期1例诊断未显示;Ⅱa期1例诊断为Ⅰb期;Ⅱb期1例诊断为Ⅱa期、5例诊断为Ⅲa期;Ⅲa期4例诊断为Ⅲb期;Ⅲb期1例诊断为Ⅲa期。DWI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相同81例,其中Ⅰb期1例诊断未显示、3例诊断为Ⅱa期;Ⅱa期7例诊断为Ⅰb期、1例诊断为Ⅱb期;Ⅱb期1例诊断为Ⅱa期、3例诊断为Ⅲa期;Ⅲa期1例诊断为Ⅲb期。DCE-MRI与DWI对宫颈癌分期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0)。“金标准”诊断(Ⅰb+Ⅱa)期51例,DCE-MRI诊断正确49例,DWI诊断正确39例,DCE-MRI与DWI在诊断宫颈癌(Ⅰb+Ⅱa)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0)。“金标准”诊断(Ⅱb+Ⅲa+Ⅲb)期47例,DCE-MRI诊断正确36例,DWI诊断正确42例,DCE-MRI与DWI在诊断宫颈癌(Ⅱb+Ⅲa+Ⅲb)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结论DCE-MRI、DWI在中老年宫颈癌分期中诊断均有一定准确率,但DCE-MRI在宫颈癌早期准确率高于D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兰芳 何占平 +5 位作者 陈红 孙丽春 万江花 刘旭东 张业雨 陈春美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三叉神经痛(T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T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TOF-MRA和3D-FIESTA检查,以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为诊...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三叉神经痛(T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T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TOF-MRA和3D-FIESTA检查,以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为诊断“金标准”,评估3D-TOF-MRA、3D-FIESTA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责任血管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比分析TN责任血管情况。结果:在86例TN患者中,经MVD确诊TN责任血管80例,未见TN责任血管6例,经3D-TOF-MRA检测TN责任血管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和16.67%;经3D-FIESTA检测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和14.29%;经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分别为97.50%和66.67%。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准确率及灵敏度均高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1,χ^(2)=7.778,χ^(2)=7.778;P<0.05);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误诊率低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而特异度高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TOF-MRA、3D-FIESTA及两项联合诊断TN责任血管的AUC值分别为0.604、0.592和0.821。结论:3D-TOF-MRA联合3D-FIESTA在TN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既能明确责任血管的存在,又能明确其血管类型,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3D-TOF-MRA)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 三叉神经痛(TN)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与髓内Gd-DTPA增强MRI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玉霞 黄文荣 +1 位作者 苏兰芳 万江花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与髓内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络合物(Gd-DTPA)增强M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1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有无髓内Gd-DTPA增强分...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与髓内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络合物(Gd-DTPA)增强M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1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有无髓内Gd-DTPA增强分为增强组和非增强组。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脊髓肿胀的发病率及术后1年肿胀的变化、脊髓T2WI高信号区的形态、术后1年JOA颈椎病评分及恢复率。结果增强组术后1个月的脊髓肿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增强组(P<0.05);增强组术后1年的脊髓肿胀恢复率低于非增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增强组脊髓肿胀、无脊髓肿胀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增强组脊髓肿胀、无脊髓肿胀患者(P<0.05);术后增强组、非增强组脊髓肿胀患者的JOA评分和恢复率均显著低于增强组、非增强组的无脊髓肿胀者(P<0.05)。脊髓肿胀患者以弥漫为主要表现,非脊髓肿胀患者以蛇眼型为主要表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d-DTPA增强是影响术后JOA恢复率的风险因素(P<0.05),脊髓肿胀不影响术后JOA恢复率(P>0.05)。结论髓内Gd-DTPA增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和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肿胀 磁共振成像 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络合物 双开门椎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39
18
作者 万江花 王富天 +3 位作者 李丹娜 洪莲 林娟 邓丹琼 《现代医学》 2017年第12期1813-1818,共6页
目的: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乳房胀痛、乳腺肿块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的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91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灶患者(恶性组)30例和良... 目的: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乳房胀痛、乳腺肿块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的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91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灶患者(恶性组)30例和良性病灶患者(良性组)6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MRI诊断特征,判定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钼靶X线在恶性组的患者中,多可见微小钙化的致密乳腺腺体,有肿块影,其边缘可见毛刺征,与良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恶性组中MRI BI-RADS分级中Ⅰ型曲线1例,Ⅱ型曲线2例,Ⅲ型曲线8例,Ⅳ型曲线19例;良性组中分别为30例、27例、2例和2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摄影判定为恶性病灶33例,良性病灶5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为恶性病灶35例,良性病灶56例;MRI判定为恶性病灶32例,良性病灶59例。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MRI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8.5%、93.3%、88.5、86.7%、96.7%和1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与MRI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都有比较好的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可三者结合使用,从而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钼靶X线摄影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钼靶X线摄影对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万江花 汪旭 +3 位作者 王富天 李丹娜 陶雪敏 邓丹琼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及非浸润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下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准,评价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有无浸润患者诊断中... 目的探讨浸润性及非浸润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下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准,评价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有无浸润患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乳腺癌有无浸润与钼靶X线影像特征、临床一般资料及雌激素(ER)、孕激素(PR)阳性率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无浸润误诊的影响因素。结果 63例中,病理学诊断浸润性乳腺癌30例(浸润组),非浸润性乳腺癌33例(非浸润组)。钼靶X线诊断浸润性32例中,29例与病理结果吻合,3例实为非浸润性误诊为浸润性;钼靶X线诊断非浸润性31例中,30例与病理结果吻合,1例实为浸润性被漏诊。误诊主要见于TNM分期Ⅰ或Ⅱ期、肿瘤直径≤1.0 cm或ER阳性表达者,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是否浸润诊断的敏感性96.7%,特异性90.9%。浸润组钼靶X线的分叶征、钙化、大导管相、牛角征、毛刺征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P<0.01,P<0.05)。浸润组的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73.3%vs 45.5%,P<0.05);PR阳性表达率也高于非浸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3%vs42.4%,P>0.05)。结论浸润性及非浸润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有明显影像特征的差异,ER阳性表达也存在差异。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无浸润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对TNM分期低、肿瘤直径小、ER阳性表达者要注意防止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 钼靶X线摄影 免疫组化 病理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韦勇 涂蓉 +5 位作者 陈忠明 纪昌学 何冬雷 邓丹琼 陈又珍 万江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术前行肝硬化CT分级,并与术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时... 目的探讨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术前行肝硬化CT分级,并与术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分级Ⅰ、Ⅱ、Ⅲ、Ⅳ级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14个月、5个月和2个月,Ⅰ级和Ⅱ级合并组与Ⅲ级和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经log-rank检验,3条生存曲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6,P<0.000),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率各CT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导管位置和CT分级与生存时间关系最密切,且CT分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CT分级越高,生存时间越短,硬化CT分级在介入手术前对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储备功能 介入治疗 肝硬化分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