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层级化联结产业组织模式研究——以鄂西N公司为例
1
作者 万江红 李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9,共14页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层级化是产业组织模式的核心特征,推动层级主体间的紧密联结对于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与标准化目标至关重要。龙头企业通过设定合理的利益...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层级化是产业组织模式的核心特征,推动层级主体间的紧密联结对于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与标准化目标至关重要。龙头企业通过设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精准匹配产业组织模式中层级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将各层级主体的资源与生产分工有机结合,实现龙头企业规模化目标。在层级化产业组织模式纵向治理中,龙头企业通过合约推动关系的分层治理,以合约激活和渗透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层级联结,达成龙头企业生产标准化目标。龙头企业善用产业组织模式的层级化特征,有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企业 产业组织模式 层级化 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标准化与农业规模生产的范围选择
2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力的监督问题,使得规模化经营者在选择雇佣经营或外包经营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在监督困境不可避免且当下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之时,经营者可以将雇佣劳动力的...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力的监督问题,使得规模化经营者在选择雇佣经营或外包经营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在监督困境不可避免且当下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之时,经营者可以将雇佣劳动力的监督成本视为其经营成本的一部分,通过对比成本创新与质量创新的成本收益,进行农业规模生产的范围选择。在成本-质量创新的双目标任务下,生产单位受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程度的影响,标准化程度较高时,经营者有成本创新的偏好,其生产呈现出规模效应;反之,经营者更愿意追求质量创新,将生产范围缩小到农户家庭等较小的生产单位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标准化 农业规模生产 监督困境 质量创新 成本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困境”现象探析——来自湖北T合作社的个案 被引量:6
3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钟涨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34-39,共6页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变革的载体发展迅猛。但是实践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与合作社原则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面临"规范困境"。通过对湖北T合作社的田野考察,将合作社置于行动主体的地位,从社...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变革的载体发展迅猛。但是实践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与合作社原则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面临"规范困境"。通过对湖北T合作社的田野考察,将合作社置于行动主体的地位,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去理解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合作社与多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分析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动构建区域社会地缘关系网络,权力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并从中获取资源。同时这种网络对合作社的进一步行动形成制约,产业发展空间、农户行为特征、组织对市场的替代能力将是合作社突破"规范困境"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规范困境 社会网络 利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江红 张翠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民间组织的研究情况,从民间组织的概念界定、民间组织的分类与特征、民间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民间组织 研究现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实践形态与发展定位——基于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而发生了改变,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问题成为影响其日后发展的关键。基于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视角,结合实证调研资料,总结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存在产业协会、技...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而发生了改变,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问题成为影响其日后发展的关键。基于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视角,结合实证调研资料,总结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存在产业协会、技术服务协会、技术推广协会与村级技术交流协会等4种实践形态,揭示了它们各自发挥的不同功能。在此基础上,比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提出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定位的建议:加强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发挥公益性和增强合法性,增加科协的引导扶持作用,从而实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生态学 实践形态 农村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6
作者 万江红 狄金华 张翠娥 《经济师》 200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文章从界定概念 ,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法律等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进行综述 ,并简要评述了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农村 民间金融组织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雇佣化的商品化:家庭农场的发展机制分析——基于皖南平镇粮食家庭农场的调研 被引量:7
7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家庭农场产生于土地规模流转的基础上,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皖南平镇粮食家庭农场的发展形成了三种生成路径:资本大户分包、返乡青年创业以及农村种植大户转化。家庭农场呈现出主要劳动力来自家庭内部,原始积累来自农业之外,规模... 家庭农场产生于土地规模流转的基础上,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皖南平镇粮食家庭农场的发展形成了三种生成路径:资本大户分包、返乡青年创业以及农村种植大户转化。家庭农场呈现出主要劳动力来自家庭内部,原始积累来自农业之外,规模具有伸缩性,以及促进分工细化的特征,在实践上体现出农业生产"无雇佣化的商品化"过程,即家庭农场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农业商品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依然以家庭劳动力为基础,少雇佣且无雇佣经理人。因此,家庭农场是小农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现阶段家庭农场的发展宜注重小农经济的连续性,政策上给以家庭农场规模弹性的空间并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无雇佣化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万江红 狄金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荀子的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二者都重视社会环境以及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社会化思想的出发点存在着明显差异。荀子社会化思想是从社会整体视角来展开的,西方社会化理论的研究则是在... 荀子的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二者都重视社会环境以及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社会化思想的出发点存在着明显差异。荀子社会化思想是从社会整体视角来展开的,西方社会化理论的研究则是在个体论的视角指导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化思想 西方社会化理论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共同体的演变与重建 被引量:7
9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基层共同体是农民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给予农民必要的生产互助、生活保障及情感支持。中国传统的基层共同体是封闭的,内部交往频繁但很少与外界沟通。基层共同体的边界有四种:家族、文化网络、基层市场以及士绅和村庄构成的权力... 基层共同体是农民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给予农民必要的生产互助、生活保障及情感支持。中国传统的基层共同体是封闭的,内部交往频繁但很少与外界沟通。基层共同体的边界有四种:家族、文化网络、基层市场以及士绅和村庄构成的权力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中国农民培养出理性、实用、道义三种特质。由于现代化、工业化的冲击,基层共同体逐渐消解,代之而起的经济、生产共同体及行政共同体发挥了原有基层共同体的部分功能,共同体由封闭转向开放,农民则更加理性和实用,追求身份平等和权力自由。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寻求安全感的农民渴望重建共同体。在此背景下,新世纪村落社区建设拉开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共同体 农民 村落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视角、维度及其反思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江红 朱良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7,共6页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随着实践进程中农民合作难的问题凸显而逐渐展开。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何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为何发展农...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随着实践进程中农民合作难的问题凸显而逐渐展开。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何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为何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即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如何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即组织的发展规范、路径选择与政府角色研究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现状 规范 路径 政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社会资本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万江红 梁铭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0,共4页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可知,农村社区传统的特殊主义信任观、农民较低的组织化程度、匮乏的合作意识及其同质性高的社会关系网络等消极社会资本,是阻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促进组织发展,不仅需要在农业方面加...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可知,农村社区传统的特殊主义信任观、农民较低的组织化程度、匮乏的合作意识及其同质性高的社会关系网络等消极社会资本,是阻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促进组织发展,不仅需要在农业方面加大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也需要通过转换信任类型、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与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绩效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评述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万江红 徐小霞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27,共3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了较多关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概念的界定、存在的必然性、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研究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实践与启示——对M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8,共7页
基于对M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考察,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实践呈现三对主要矛盾:一是村庄治理与合作社主体性发挥的矛盾;二是农村社会家庭生计模式与合作社规模经营的矛盾;三是农村社区文化与合作社发展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 基于对M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考察,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实践呈现三对主要矛盾:一是村庄治理与合作社主体性发挥的矛盾;二是农村社会家庭生计模式与合作社规模经营的矛盾;三是农村社区文化与合作社发展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绩效微弱,其发展壮大还需克服诸多限制因素。理解目前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形态,有助于合理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村社实践 村庄治理 家庭生计模式 社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万江红 王凤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农村市场主体。但在带领农户进入市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不健全、合作社自身投入不足与管理不善等。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政府为农民专业合...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农村市场主体。但在带领农户进入市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不健全、合作社自身投入不足与管理不善等。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政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合作社自身创新生产、打造合作社品牌等。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的做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依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合作社自身要走向规模化生产、统购统销,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加大农产品销售人力资本的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国际经验 进入市场 合法权益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参与角色看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万江红 逯晓瑞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8期7-9,共3页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需要多方互动,其中涉及到实习学生、实习教学者、实习机构、实习督导、服务对象、社会资源等参与角色。这些角色的扮演情况直接关系着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状况。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习 参与角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及其影响因素——以广西博白县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江红 高冬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7-52,共6页
基于实地调查,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闲暇心态等方面考察了广西省博白县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生活状况,其闲暇生活总体特征表现为:闲暇时间小幅度增加、闲暇活动内容单调、闲暇空间"地缘性"强、闲暇意识表现为"生... 基于实地调查,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闲暇心态等方面考察了广西省博白县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生活状况,其闲暇生活总体特征表现为:闲暇时间小幅度增加、闲暇活动内容单调、闲暇空间"地缘性"强、闲暇意识表现为"生产第一、闲暇第二"。从自然、个人、家庭、文化、社区等五个层面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村客家女性闲暇生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农村女性 闲暇生活 影响因素 广西 博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视野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江红 管珊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承载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使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市场经济而组建的经济互助组织,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践发展中存在项目依赖、效益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承载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使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市场经济而组建的经济互助组织,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践发展中存在项目依赖、效益弱化和动力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而政府干预、政府缺位和乡村社会性质特点分别是存在上述三个问题的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也是改造乡村社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政府 乡村社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的乡村高利贷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江红 狄金华 张翠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高利贷 社会学 乡村 社会经济影响 民间金融 意识形态 新中国成立 生产生活 农村社会 不可或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威缺失: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一个社会学解释——基于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调查 被引量:44
19
作者 万江红 孙枭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田野调查,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村治主体公共权威的缺失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悬浮,吸纳式治理将村治主体引入既无体制支持又与村民关系松散的尴尬境地,使其...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田野调查,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村治主体公共权威的缺失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悬浮,吸纳式治理将村治主体引入既无体制支持又与村民关系松散的尴尬境地,使其公共权威无法确立,同时村治主体还需承担政策变动的消极后果,及扶贫建档立卡制给村治主体所带来的"三角压力";驻村干部对村治主体权力的短暂替代及村民对该种权力的"工具性"认同、利用,致使村治主体公共权威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进一步缺失,以致出现贫民争贫闹访、村民怨气横生,农村基层治理困境进一步凸现。提出在国家政权下沉的现代体制建设中,注重建立和维护村治主体的公共权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衔接,是精准扶贫高效实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良好运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权威缺失 争贫闹访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闽西农村女性家庭地位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万江红 魏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闽西农村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家庭中出现了"男女同工"和"农业生产女性化"的新型分工模式。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其家庭地位相应提高,具体表现为女性自主权、决策权和支配权的地位提...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闽西农村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家庭中出现了"男女同工"和"农业生产女性化"的新型分工模式。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其家庭地位相应提高,具体表现为女性自主权、决策权和支配权的地位提升。然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发现,男性仍然占据家庭的主导地位,新型的两性分工模式依然存在隐性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家庭地位 社会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