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特征的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叶伟 曹松梅 +2 位作者 何建强 裴坤 万星宇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能力特征进行亚群分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9月—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杏康连锁透析中心镇江分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能力特征进行亚群分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9月—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杏康连锁透析中心镇江分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容量管理行为量表、透析口渴评分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液体摄入依从障碍量表和液体摄入自我效能量表、血液透析知识水平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特征的潜在分型,利用单因素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高能力低障碍型76例(23.6%)、管理能力中等型143例(44.4%)、低能力高障碍型103例(32.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高能力低障碍型为参照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OR=6.576,95%CI:1.132~38.187,P=0.036;OR=10.671,95%CI:2.238~50.882,P=0.003)、透析龄在1~5年(OR=10.777,95%CI:2.422~47.966,P=0.002;OR=4.922,95%CI:1.457~16.628,P=0.010)、糖尿病(OR=16.729,95%CI:3.312~84.498,P=0.001;OR=5.034,95%CI:1.067~23.744,P=0.041)、知识水平(OR=0.405,95%CI:0.297~0.551,P<0.001;OR=0.445,95%CI:0.331~0.598,P<0.001)和社会支持(OR=0.884,95%CI:0.830~0.942,P<0.001;OR=0.883,95%CI:0.832~0.937,P<0.001)是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特征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特征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甄别不同类型患者的管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容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容量管理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籽粒破碎离散元仿真与切碎抛送装置优化
2
作者 周捷 廖庆喜 +3 位作者 万星宇 袁佳诚 李俊豪 秦一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5,共11页
针对自主研发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切碎抛送过程中油菜籽粒易破碎导致作业损失增大的问题,开展籽粒破碎离散元仿真与切碎抛送装置的优化。基于离散元法构建油菜籽粒粘结模型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标定油菜... 针对自主研发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切碎抛送过程中油菜籽粒易破碎导致作业损失增大的问题,开展籽粒破碎离散元仿真与切碎抛送装置的优化。基于离散元法构建油菜籽粒粘结模型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标定油菜籽粒粘结模型的最优参数组合,其法向刚度系数、切向刚度系数、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分别为7.0×10^(9) N/m、6.82×10^(9) N/m、6.61×10^(10) Pa、8.18×10^(10) Pa时,油菜籽粒破碎载荷仿真值为12.67 N,与物理值的相对误差为3.59%。结合油菜籽粒粘结模型,建立油菜联合收获机切碎抛送装置的仿真模型,以滚筒转速、切碎间隙、切刀数量为试验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确定切碎抛送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显示:切碎抛送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50 r/min、切碎间隙30 mm、切刀数量10把。切碎抛送装置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切碎滚筒的转速增加,切碎抛送装置油菜籽粒破碎率呈增长趋势。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联合收获机切碎抛送装置油菜籽粒平均破碎率为0.82%,切碎抛送装置作业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切碎抛送装置 籽粒破碎 离散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艳 廖庆喜 +3 位作者 林建新 韩静轩 万星宇 张青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5,共11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留茬高、传统旋耕装置秸秆还田能力不足导致油菜成苗率不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为提高机具通过性,结合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原理,根据运动学分析对悬挂...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留茬高、传统旋耕装置秸秆还田能力不足导致油菜成苗率不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为提高机具通过性,结合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原理,根据运动学分析对悬挂装置结构进行改进,增大后悬挂装置离地间隙;为实现秸秆覆盖还田,基于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结构特点增设秸秆粉碎侧抛装置,对秸秆粉碎和抛送过程开展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秸秆粉碎和铺放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机具前进速度、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碎土率、厢面平整度、秸秆粉碎合格率和秸秆铺放均匀性为试验指标,开展单因素试验与二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试验,得到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及响应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前进速度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对种床质量及秸秆粉碎铺放效果均影响显著(P<0.05),在前进速度2.89 km/h、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2210 r/min时碎土率为85.65%,厢面平整度为20.06 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0.31%,秸秆铺放均匀性为89.33%,机具作业效果较优。对优化后的作业参数进行圆整并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3 km/h、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2200 r/min时,碎土率为85.69%,厢面平整度为21.32 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89.35%,秸秆铺放均匀性为88.07%,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0.04个百分点、1.26 mm、0.96和1.26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机械化播种和一机多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播种机 油菜 覆秸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路径探析
4
作者 万星宇 《党史文苑》 2024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青年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运用思政课让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需要从课程内容出发,切实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青年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运用思政课让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需要从课程内容出发,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历程,铸就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能有效强化学生“五个认同”,同时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实效性 不可替代 价值观塑造 课程内容 五个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影响力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WCI的数据分析
5
作者 万星宇 张峥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的窗口之一,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清博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它们目前的处境,并从搭建新媒体矩阵、明确平台定... 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的窗口之一,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清博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它们目前的处境,并从搭建新媒体矩阵、明确平台定位、提升内容品质、健全相关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媒体 影响力 公众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薹对行自走式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单伊尹 廖庆喜 +3 位作者 万星宇 袁佳诚 陈磊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4,共12页
针对我国双低油菜“油蔬两用”多功能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油菜薹人工收获效率低、成本高且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集低茬双动切割、柔性夹持输送、抛送铺放、横向输送、集箱等环节的油菜薹机械化对行收获工艺方案,并在分... 针对我国双低油菜“油蔬两用”多功能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油菜薹人工收获效率低、成本高且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集低茬双动切割、柔性夹持输送、抛送铺放、横向输送、集箱等环节的油菜薹机械化对行收获工艺方案,并在分析油菜薹种植农艺与机械化收获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油菜薹对行自走式收获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开展了切割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横向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结合油菜薹沿输送路径迁移的几何与运动学条件确定了收获机主要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刀机速比系数为0.8、夹持输送速度为0.37 m/s、横向输送速度为0.5 m/s时,收获作业过程中无漏割,夹持输送成功率为93.69%、作业损伤率为7.4%、作业生产率达0.17 hm^(2)/h,收获机各关键部件运行较稳定,可一次性实现切割、夹持输送、横向输送、集箱等工序,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油菜薹机械化收获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薹 对行收获机 往复式切割 夹持输送 横向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与油菜直播机连接导轨式悬挂装置研究
7
作者 康艳 廖庆喜 +2 位作者 林建新 韩静轩 万星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23,共13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大、利用率低,拖拉机常规三点悬挂装置纵向尺寸大、结构复杂导致机组转弯半径大、重心不稳等问题,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连接联合收获机与油菜直播机的导轨式悬挂装置。在对常规三点悬挂...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大、利用率低,拖拉机常规三点悬挂装置纵向尺寸大、结构复杂导致机组转弯半径大、重心不稳等问题,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连接联合收获机与油菜直播机的导轨式悬挂装置。在对常规三点悬挂装置运动学分析基础上,从结构紧凑、重心稳定等方面分析确定了悬挂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导轨式悬挂装置与联合收获机和油菜直播机的适配关系,从幅宽、重心以及耕深匹配性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悬挂装置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对悬挂装置进行了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机架外部激振频率特点和仿真结果,提出悬挂装置结构改进方案,优化后装置前6阶频率分别为54.09、66.35、83.16、130.01、143.52、174.88 Hz,均不在外部激振频率范围内;对优化后的悬挂装置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悬挂装置在提升最高点和作业状态下的应力分别为50.531、140.56 MPa,小于许用应力156.67 MP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运行稳定,当机具以前进速度3.6 km/h进行田间试验时,其耕深稳定性系数为87.42%,碎土率为84.41%,秸秆埋覆率为76.32%,厢面平整度为22.93 mm,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油菜播种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油菜直播机 悬挂装置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全产业链机械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2
8
作者 万星宇 廖庆喜 +5 位作者 廖宜涛 丁幼春 张青松 黄凰 陈慧 朱龙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4,共21页
油菜全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阶段,发展各阶段机械化与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油菜全产业链生产概况和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概述了产前油菜小区育种、种子精细处理与产后油... 油菜全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阶段,发展各阶段机械化与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油菜全产业链生产概况和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概述了产前油菜小区育种、种子精细处理与产后油脂加工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产中阶段耕整地、播种、收获、田间管理环节的重点技术发展动态,涵盖了种床整理技术、开畦沟技术、深施肥与秸秆还田技术、单体式与集中式精量排种技术、无人机播种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分段与联合收获技术、饲用油菜收获技术及其配套装备。在系统总结和分析我国油菜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油菜全产业链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上下游阶段不平衡和各环节技术体系不平衡,提出加快产前、产后成套装备研发,促进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产中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均衡发展,探索油菜机械化生产智能技术与无人系统,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规模驱动-科技引领的发展路径,是实现油菜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菜机械 全产业链 机械化 智能化 发展趋势 成套装备 多功能开发 无人系统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8
9
作者 廖庆喜 万星宇 +2 位作者 李海同 冀牧野 王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31,共8页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多采用风筛式清选装置,其整机结构复杂、尺寸庞大,研制了一种适于油菜联合收获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分析确定了旋风分离筒、输送带式强制喂料装置的结构及其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与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研究了旋风...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多采用风筛式清选装置,其整机结构复杂、尺寸庞大,研制了一种适于油菜联合收获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分析确定了旋风分离筒、输送带式强制喂料装置的结构及其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与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研究了旋风分离筒吸杂口风速、风量以及强制输送带线速度对油菜籽粒清洁率和损失率的影响,构建了籽粒清洁率、损失率与吸杂口风速、强制输送带线速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优化得出了最佳运行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吸杂口风速为12~16 m/s,风量为0.375~0.501 m3/s,强制输送带线速度为1.570~1.884 m/s时,清选性能较好.选择吸杂口风速15.3 m/s、风量0.479 m3/s、强制输送带线速度1.570 m/s优化组合时,分析计算得出籽粒清洁率为96.98%.田间试验表明:采用取消链耙输送设计的油菜联合收获机能够保证物料喂入顺畅,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洁率为90.21%,损失率为6.54%.该研究结果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油菜联合收获机整机结构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联合收获机 农作物 油菜 旋风分离 清选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自动导航摩擦轮式转向驱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闻宇 丁幼春 +3 位作者 王磊 万星宇 雷小龙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40,共9页
针对农机导航系统中使用传统拖拉机前轮转向驱动子系统机构复杂、装卸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轮式转向驱动系统。摩擦轮式转向驱动系统主要由驱动装置和相匹配的自适应模糊转向控制器组成。驱动装置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以实现工作模... 针对农机导航系统中使用传统拖拉机前轮转向驱动子系统机构复杂、装卸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轮式转向驱动系统。摩擦轮式转向驱动系统主要由驱动装置和相匹配的自适应模糊转向控制器组成。驱动装置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以实现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使用夹持固定方式实现便捷装卸。搭建了试验台架以获取摩擦轮驱动装置的滑移特性数据。同时设计适用于该驱动装置的自适应模糊转向控制器,基于液压系统离散传递函数和滑移特性数据建立了驱动系统递推仿真模型,采用该仿真模型构建遗传算法参数优化器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进行了仿真模型验证试验、遗传算法参数优化器性能对比试验和驱动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际系统基本一致;经过遗传算法参数优化后控制器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减少15%,稳态误差达到3%标准所需调节时间减少29%,消除了振荡现象;所设计驱动系统的20°阶跃响应平均绝对稳态误差为0.197°,平均上升时间为2.0 s,稳态误差达到3%标准的平均调节时间为2.4 s,拖拉机前轮控制效果良好。应用试验表明驱动系统能基本满足拖拉机配套2BFQ-6型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机组自动导航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导航 前轮转向 摩擦驱动 自适应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离散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菜品种适栽期机械化移栽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明峰 胡先朋 +3 位作者 廖宜涛 廖庆喜 万星宇 冀牧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9-88,共10页
油菜机械化移栽效果取决于移栽机栽植执行器结构和运动参数与移栽苗植株形态特征的耦合度。该文针对当前油菜移栽机械化程度低植株形态特征与栽植机构不匹配的实际问题,选择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在播种后28~40 d的适栽期内,应用LA-S系列... 油菜机械化移栽效果取决于移栽机栽植执行器结构和运动参数与移栽苗植株形态特征的耦合度。该文针对当前油菜移栽机械化程度低植株形态特征与栽植机构不匹配的实际问题,选择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在播种后28~40 d的适栽期内,应用LA-S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进行了植株形态特征(苗长、苗幅宽、株形锥角、根长和根直径)的系统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油菜移栽机鸭嘴式栽植器部分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合理设计区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苗长、苗幅宽、株形锥角和根长差异显著;油菜苗播种后28~40 d适载期内植株形态特征服从正态或偏态分布;所构建的播种后28~40 d的适栽期内植株形态特征的生长模型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的植株苗长、苗幅宽、根长和根直径等特征随生长时间增加呈正线性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9736;株型锥角呈负线性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9818。研究表明,油菜移栽应优选适应机械化移栽的品种,并根据植株发育形态调整油菜苗移栽时间,实现油菜机械化移栽的农机农艺融合。该研究可为油菜移栽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移栽 模型 油菜苗 植株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分离清选差速圆筒筛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9
12
作者 万星宇 舒彩霞 +3 位作者 徐阳 袁佳诚 李海同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7-35,共9页
为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负载和提高清选性能,该文设计了一种与旋风分离清选装置配合使用、可对油菜脱出物进行初步筛分的差速圆筒筛。分析计算了筛网与助流装置转速范围,开展了基于EDEM的性能指标正交试验,以筛分损失率... 为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负载和提高清选性能,该文设计了一种与旋风分离清选装置配合使用、可对油菜脱出物进行初步筛分的差速圆筒筛。分析计算了筛网与助流装置转速范围,开展了基于EDEM的性能指标正交试验,以筛分损失率与筛下物清洁率为指标,以筛网转速、助流装置转速和助流装置投影面齿数为影响因素,得出了最佳参数组合,并开展了台架及田间验证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最佳参数组合为筛网转速35 r/min,助流装置转速80 r/min,助流装置投影面锯齿数6个。台架验证试验表明:整机喂入量3 kg/s、脱出物喂入量为1 kg/s条件下,差速圆筒筛与旋风分离清选装置配合使用,清选系统油菜籽粒总损失率为4.83%,其中筛分损失率为3.97%,清洁率为85.7%,风机转速可降低36.9%。田间试验表明:清选系统损失率平均值为5.9%,籽粒清洁率平均值为84.4%,平均功耗为3.48 kW,差速圆筒筛作业顺畅。该研究可减少旋风分离清选负载,为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的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油菜 清选 旋风分离 圆筒筛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的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海同 廖庆喜 +3 位作者 李平 黄鹏 万星宇 冀牧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大和脱离滚筒因油菜茎秆高粗导致脱离装置出现堵塞的问题,在传统割台具有切割与推送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种对茎秆具有初步切断和脱粒分离功能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并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分析...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大和脱离滚筒因油菜茎秆高粗导致脱离装置出现堵塞的问题,在传统割台具有切割与推送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种对茎秆具有初步切断和脱粒分离功能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并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分析确定了割台的复合式推运器和拨禾轮等关键部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分体组合式割台集成了切割、拨禾、分禾、推送、初步切断茎秆和脱离的功能,可将油菜茎秆切断为长度小于450mm的短茎秆,能有效避免油菜茎秆堵塞脱离滚筒,提高脱离滚筒内部物料流动的通畅性,保证联合收获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分体组合式割台 功能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集成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海同 万星宇 +2 位作者 王华 蒋亚军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结构复杂、输送路程长、存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将强制喂入装置与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合二为一,二者呈"T"字形垂直排布,取代传统的链耙式输送器,依靠强制喂入装置...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结构复杂、输送路程长、存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将强制喂入装置与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合二为一,二者呈"T"字形垂直排布,取代传统的链耙式输送器,依靠强制喂入装置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实现油菜输送、抓取、脱粒分离功能。依据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确定了强制喂入轮和纵轴流脱粒滚筒直径和转速等主要参数。试验表明,喂入量为2.0 kg/s,强制喂入轮转速在300~450 r/min时,该装置脱粒油菜的夹带损失率低于1.31%;强制喂入轮转速为400 r/min、喂入量在1.0~2.5 kg/s时,夹带损失率低于1.18%,符合油菜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指标。田间试验表明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可适应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实现物料由割台至脱粒分离装置的均匀连续输送和脱粒分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强制喂入装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荚初期饲料油菜茎秆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24
15
作者 廖宜涛 王在腾 +3 位作者 廖庆喜 万星宇 周宇 梁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6-243,共8页
针对饲料油菜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参数实测难度大、机械化收获离散元仿真模拟缺乏接触模型参数的问题,以果荚初期饲料油菜为对象,基于EDEM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测定了果荚初期饲用油菜茎秆本征参数,茎秆平均直径... 针对饲料油菜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参数实测难度大、机械化收获离散元仿真模拟缺乏接触模型参数的问题,以果荚初期饲料油菜为对象,基于EDEM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测定了果荚初期饲用油菜茎秆本征参数,茎秆平均直径为20.4 mm,密度为809 kg/m^3,茎秆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平均值分别为115.73 MPa、47.04 MPa和0.23;以休止角为评价指标,应用HertzMindlin基本模型和圆筒提升堆积法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堆积的虚拟二水平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油菜茎秆与钢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和滚动摩擦因数以及茎秆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对休止角的影响较小,其值分别为0.60、0.10和0.60;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间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饲料油菜茎秆钢静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建立了颗粒休止角的回归模型,以实测休止角与仿真试验休止角之间相对误差最小进行响应面分析和优化求解,确定其参数值分别为0.36、0.03和0.23。在接触参数最优组合条件下,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出的休止角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15%,仿真试验得出休止角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1.83%,表明标定方法正确,标定参数准确。研究可为饲料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离散元 参数标定 休止角 果荚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梳脱式割台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冀牧野 廖庆喜 +3 位作者 李海同 万星宇 王华 赵颖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4,共8页
针对油菜植株生物学特性和成熟期果荚易炸裂的特点,设计一种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梳脱式割台。通过建立梳脱滚筒、拨禾轮等部件的运动学模型,确定拨禾轮、梳脱滚筒、切割装置和防飞溅罩壳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确定合理的参数组合,并开展梳... 针对油菜植株生物学特性和成熟期果荚易炸裂的特点,设计一种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梳脱式割台。通过建立梳脱滚筒、拨禾轮等部件的运动学模型,确定拨禾轮、梳脱滚筒、切割装置和防飞溅罩壳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确定合理的参数组合,并开展梳脱滚筒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梳脱弹指间距为70 mm,弹指轴向倾角小于82°时,可以实现梳脱元件地面投影对作物完全覆盖;当机组前进速度为0.4~1.8 m/s时,为达到较好的梳脱效果,对应的拨禾轮转速和梳脱滚筒转速分别为20~30、220~270r/min,且二者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74mm。仿真和田间试验表明,梳脱式割台可以实现油菜收获的拨禾、梳脱、抛送、切割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油菜 油菜收获机 联合收获 梳脱式割台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混种部件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磊 廖宜涛 +3 位作者 万星宇 王宝山 胡乔磊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9,97,共13页
针对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排种过程中混种部件内压力梯度变化方向与种子输送方向不匹配,造成种子倒流和逆流,降低集排器各行排量一致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文丘里原理的混种部件,确定了文丘里混种室和输种管的主要结构及关键参数,... 针对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排种过程中混种部件内压力梯度变化方向与种子输送方向不匹配,造成种子倒流和逆流,降低集排器各行排量一致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文丘里原理的混种部件,确定了文丘里混种室和输种管的主要结构及关键参数,分析了输送气流速度、种子速度、混种部件结构对总压力损失的影响。应用DEMCFD耦合仿真对比分析了3种输种管与2种文丘里混种室组合的6种结构混种部件对种子迁移轨迹、输送气流压力分布及输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混合段的文丘里混种室与弯管接头的输种管组合的混种部件输种性能较优,输种管垂直管段内油菜和小麦各区域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9.63%和13.43%。利用智能种植机械测试平台开展较优组合的混种部件对排种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倒流率低于3.2%,无种子逆流,小麦种子无倒流和逆流;油菜和小麦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5%和3.9%,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15%和1.35%,满足油菜和小麦排种性能要求,可为气送式集排器混种部件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兼用 气送式集排器 混种部件 文丘里混种室 DEM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获油菜脱出物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舒彩霞 杨佳 +3 位作者 万星宇 袁佳诚 廖宜涛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3,共10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清选装置气固耦合仿真分析中缺乏准确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问题,该研究以宜收获时的联合收获油菜脱出物为对象,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EDEM仿真软件对主要组分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开展了油菜茎秆径向单轴平板全压缩试验,...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清选装置气固耦合仿真分析中缺乏准确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问题,该研究以宜收获时的联合收获油菜脱出物为对象,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EDEM仿真软件对主要组分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开展了油菜茎秆径向单轴平板全压缩试验,测量分析了油菜茎秆泊松比、弹性模量等特征参数;通过斜面法和自由跌落试验测定了籽粒、茎秆、荚壳和钢板间静摩擦系数及碰撞恢复系数,确定了颗粒模型接触参数取值范围。以茎秆堆积角为试验指标,通过基于EDEM的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茎秆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开展了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显著性参数最优取值范围,进一步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了显著性参数与茎秆堆积角的二阶回归模型,优化得出了茎秆接触参数最佳组合。标定结果表明:显著性参数最优组合为茎秆-茎秆静摩擦系数0.707、茎秆-茎秆动摩擦系数0.015和茎秆-钢板动摩擦系数0.012,在接触参数最优组合条件下,茎秆仿真堆积角与实际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54%。在标定参数组合下,基于DEM-CFD开展了油菜联合收获旋风分离清选装置气固耦合分析,并进行了台架验证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清选清洁率为94.42%,损失率为3.96%,与台架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81%和7.48%,验证了标定参数的可靠性,可为油菜联合收获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基础接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试验 油菜 联合收获 DEM-CFD 旋风分离清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分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磊 廖宜涛 +3 位作者 万星宇 肖文立 王宝山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3,共11页
针对宽幅、高速播种作业中缺少与播种机相匹配、油菜及小麦兼用、稳定排种的气送式集排器分配装置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24行排种的穹顶状分配装置。阐述了穹顶状分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分配装置穹顶状曲面方程及关键参数... 针对宽幅、高速播种作业中缺少与播种机相匹配、油菜及小麦兼用、稳定排种的气送式集排器分配装置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24行排种的穹顶状分配装置。阐述了穹顶状分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分配装置穹顶状曲面方程及关键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输送气流及分配装置结构对种子速度的影响。通过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应用DEM-CFD气固耦合仿真,分析了穹顶状上弧板所处球体半径、导流隔板长度、导种口高度对分配装置各行排量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穹顶状上弧板所处球体半径为245 mm、导流隔板长度为20 mm、导种口高度为20.5 mm时,油菜及小麦种子各行排量一致性较优;在较优参数组合下,穹顶状分配装置内可有效实现种子与输送气流的二次混合,油菜、小麦种子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4.96%、3.82%。利用智能种植机械测试平台进行了较优参数组合下穹顶状分配装置排种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转速为20~50 r/min时,油菜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5%、单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5.3%,小麦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3.9%、单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4.9%,破损率均不高于0.05%,满足油菜及小麦排种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兼用宽幅播种机 气送式集排器 分配装置 DEM-CFD 穹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收获机割台螺旋输送器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海同 万星宇 +2 位作者 徐阳 蒋亚军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由于喂入量波动导致割台螺旋输送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螺旋输送器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实现喂入量变化时实时改变滑块位移以自动调节输送器与底板之间的间隙。输送器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调节机构预紧...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由于喂入量波动导致割台螺旋输送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螺旋输送器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实现喂入量变化时实时改变滑块位移以自动调节输送器与底板之间的间隙。输送器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调节机构预紧弹簧最大预紧力和调节位移分别为366 N和50 mm。运用扭矩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技术分别开展输送器扭矩和调节位移的性能试验,当弹簧预紧力和刚度分别为293 N和12.65 N/mm时,输送器扭矩为8.267 N·m,减少了40.7%,调节位移为10.2 mm,调节机构性能较优。调节机构对输送器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设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可明显降低扭矩并增加最大喂入量,螺旋输送器转速为150 r/min时扭矩减小了23%;转速为200 r/min时,最大喂入量增加至3.5 kg/s,提高了16.7%。喂入量在不大于3.0 kg/s范围内波动时,试验组最大扭矩小于对照组,说明调节机构可较好适应喂入量的波动。田间试验表明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可提高输送器对喂入量的适应性,避免割台堵塞,后续的脱粒装置、清选装置等工作部件未发生堵塞,油菜联合收获机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联合收获机 割台螺旋输送器 间隙调节机构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