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亲水相互作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不同成熟阶段草莓中18种游离氨基酸
1
作者 鞠敏 宋玉明 +7 位作者 赵金凤 孙玉明 周丽娜 殷庆鑫 王晨 蔡蕊 徐强 万慧慧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81,共10页
不同成熟时期草莓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测定对草莓的品质评价和营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亲水相互作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快速直接测定不同成熟阶段草莓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将经过研磨后的草莓... 不同成熟时期草莓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测定对草莓的品质评价和营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亲水相互作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快速直接测定不同成熟阶段草莓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将经过研磨后的草莓样品用水提取并通过离心和膜过滤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Glycan BEH Amide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以含有5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下,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对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5~40.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2)。方法的日内精密度为1.0%~14.8%,日间精密度为3.6%~17.6%;检出限在50~250 nmol/L范围内。在3个添加水平下,草莓基质中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5.0%~114.6%,相对标准偏差为0.3%~13.5%。将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5个不同成熟时期草莓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经统计分析后共筛选出7种差异性游离氨基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4-氨基丁酸、精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对草莓中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串联质谱 游离氨基酸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信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限度研究
2
作者 万慧慧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5年第1期77-79,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帮信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限度。首先概述了帮信罪的构成要件和性质,强调了在互联网3.0时代背景下,网络帮助行为的日常化及其犯罪化趋势。分析了帮信罪与中立帮助行为的关系,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对帮助行为认定的扩大化问题,... 本文深入探讨了帮信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限度。首先概述了帮信罪的构成要件和性质,强调了在互联网3.0时代背景下,网络帮助行为的日常化及其犯罪化趋势。分析了帮信罪与中立帮助行为的关系,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对帮助行为认定的扩大化问题,并提出了借鉴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等理论来限制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本文主张在帮信罪的处罚中坚持以客观归责论为主、“职业相当性说”为辅,并针对六种具体的帮助行为明确了处罚限度。强调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行为的社会身份和风险升高情况,以确保帮信罪的处罚既公正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信罪 网络帮助行为 中立帮助行为 客观归责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薯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婧 万慧慧 张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3-969,共7页
建立了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红薯中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增效胺以及多效唑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硅胶分散剂研磨分散、甲醇洗脱提取后,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50 mm×2.1mm,5μm),以甲醇和0.1%... 建立了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红薯中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增效胺以及多效唑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硅胶分散剂研磨分散、甲醇洗脱提取后,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50 mm×2.1mm,5μm),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5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增效胺和多效唑分别在10.8~216.0、10.8~216.0、12.5~250.0和10.2~204.0 ng/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以信噪比等于10确定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量限,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增效胺和多效唑的定量限分别为0.1、0.3、0.2和0.1 ng/g。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50、100及200 ng/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5.3%~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0.6%~22.7%。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适用于红薯中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增效胺以及多效唑的定量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吡脲 6-苄氨基嘌呤 增效胺 多效唑 红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截留-二氧化钛选择性富集-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内源性磷酸化肽 被引量:4
4
作者 邹丽娟 李娟 +2 位作者 万慧慧 李秀玲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1-1786,共6页
采用超滤膜(Ultrafiltration membrane)去除血清中的大量高丰度蛋白、DNA和RNA等大分子量干扰化合物,然后利用TiO2富集超滤膜滤过液中的磷酸化肽,结合纳升级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nano UPLC-Q-TOF)分离和检测技术,提高了... 采用超滤膜(Ultrafiltration membrane)去除血清中的大量高丰度蛋白、DNA和RNA等大分子量干扰化合物,然后利用TiO2富集超滤膜滤过液中的磷酸化肽,结合纳升级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nano UPLC-Q-TOF)分离和检测技术,提高了内源性磷酸化肽的检测灵敏度;将本方法应用于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内源性磷酸化肽分析,成功检测到18种内源性磷酸化肽。本方法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血清中内源性磷酸化肽的富集和检测,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TiO2富集 内源性磷酸化肽 NANO UPLC-Q-T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状卷柏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蔡蕊 于远洋 +3 位作者 谢宁 徐强 万慧慧 王世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507-1514,共8页
利用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分离系统对垫状卷柏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双黄酮类、炔酚类化合物。并利用MS、^(1)H NMR、^(13)C NMR、2D NMR等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得到四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扁柏双... 利用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分离系统对垫状卷柏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双黄酮类、炔酚类化合物。并利用MS、^(1)H NMR、^(13)C NMR、2D NMR等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得到四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扁柏双黄酮(1)、异柳杉双黄酮(2)、苏铁双黄酮(3)、穗花杉双黄酮(4),七个炔酚类化合物,分别为selaginellin(5)、selaginpulvilin A(6)、selaginpulvilin B(7)、selaginellin O(8)、selaginellin E(9)、selaginellin A(10)、selaginellin B(11)。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1~11体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H322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除化合物4和7外,其他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322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和10抑制作用较强,IC_(50)值分别为16.70和9.5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状卷柏 分离纯化 双黄酮 炔酚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薯中氯吡脲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婧 万慧慧 张华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7-390,共4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红薯中氯吡脲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分散剂(硅胶,C18HC)研磨分散提取,甲醇洗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50×2.1mm,5μm)分离,以甲醇(A)/0.1%甲酸-5mmol/L甲酸铵(B)...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红薯中氯吡脲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分散剂(硅胶,C18HC)研磨分散提取,甲醇洗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50×2.1mm,5μm)分离,以甲醇(A)/0.1%甲酸-5mmol/L甲酸铵(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扫描方式下,通过选择反应模式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氯吡脲在2.63~67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定量检测限为0.66ng/mL。氯吡脲在10、25、50ng/g三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0%~13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适用于红薯中氯吡脲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氯吡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硅反相色谱固定相材料的制备及色谱分离性能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虹敏 张华 万慧慧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硅胶是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定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质材料,其流动相的最佳使用范围为pH 2~8。在高pH(pH>8)的流动相条件下,流动相中的氢氧根会进攻硅胶基质表面残余的硅醇基,导致硅胶基质固定相骨架溶解。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 硅胶是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定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质材料,其流动相的最佳使用范围为pH 2~8。在高pH(pH>8)的流动相条件下,流动相中的氢氧根会进攻硅胶基质表面残余的硅醇基,导致硅胶基质固定相骨架溶解。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将高温氨气处理多孔硅胶微球得到的氮氧化硅材料用作HPLC固定相,氮氧化硅在高pH流动相条件下表现出了较硅胶更高的稳定性。本文利用元素分析对氮氧化硅材料的氮化程度及含氮量进行系统的表征,并考察了氮氧化硅材料在不同pH条件下的静态稳定性。利用十八烷基二甲基氯硅烷试剂对氮氧化硅材料表面进行疏水性修饰,并以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表面键合氮氧化硅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碳链的烷基苯、酸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在疏水改性的C18氮氧化硅反相色谱固定相上的色谱分离性能。进一步分别以酸、碱和中性化合物为分析对象,比较了C18-SiON1050(10)与C18-SiO2色谱保留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氮氧化硅 元素分析 液相色谱固定相 反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CO_(2)吸收液中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泽坤 万慧慧 +6 位作者 李红 陈绍云 赵金凤 孙玉明 蔡蕊 徐强 张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9-806,共8页
二氧化碳(CO_(2))吸收捕集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措施。有机胺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工业回收CO_(2)的吸收剂,建立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于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CO_(2))吸收捕集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措施。有机胺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工业回收CO_(2)的吸收剂,建立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于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以亲水相互作用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CO_(2)吸收液中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以水作为溶剂,稀释后经0.22μm尼龙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采用Accucore 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在30℃条件下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90%乙腈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流动相B为10%乙腈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测定,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对比了不同色谱柱对有机胺类化合物的保留能力以及不同流动相的影响,并对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在0.04~2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 2)均≥0.9910;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04~0.0080 ng/mL,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035~0.0400 ng/mL;在1、1.5、3倍样本浓度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5.30%~104.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7.95%。应用建立的方法对某项目现场样品的吸收废液进行检测,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均能被有效检测。对实际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于4℃条件下,在48 h内RSD为0.10%~6.35%。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简便,可为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提供参考,并为CO_(2)捕集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有机胺类化合物 CO_(2)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P调控对葡萄糖和果糖混合底物丁醇发酵的影响
9
作者 齐高相 吴又多 +2 位作者 陈丽杰 万慧慧 白凤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43-250,共8页
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xidoreduction potential,ORP)调控以模拟菊芋块茎酸解液(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进行的丙酮丁醇发酵过程,能够有效控制"酸崩溃"现象的发生。已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调控策略为控制整个发酵过程的ORP不低于-... 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xidoreduction potential,ORP)调控以模拟菊芋块茎酸解液(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进行的丙酮丁醇发酵过程,能够有效控制"酸崩溃"现象的发生。已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调控策略为控制整个发酵过程的ORP不低于-460mV。本研究在最佳调控策略下,发酵终点丁醇浓度从3.39g/L提高到11.65g/L,残糖浓度从30.82g/L降低到1.38g/L。对比ORP调控组和对照组发现,ORP调控能够改变发酵过程中细胞内还原力水平,能量状态和代谢流向,因此ORP调控能有效防止"酸崩溃"现象发生,调节菌体生长和溶剂产量。ORP调控策略应用于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具有操作可行性,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工艺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糖 丁醇发酵 丙酮丁醇梭菌 ORP调控 胞内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二十二碳六烯酸
10
作者 王丹 万慧慧 张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经C18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后,采用ThermoC18色谱柱分离,以0.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经C18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后,采用ThermoC18色谱柱分离,以0.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质谱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DHA在0.10~6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检出限(S/N=3)为0.04μg/mL,定量限(S/N=10)为0.10μg/mL;在2、10、30μg/mL3个添加水平下,其平均回收率为94.0%~106.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5%~3.129/6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DHA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二十二碳六烯酸 大鼠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醇胺溶液对CO_(2)的吸收解吸性能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红 吉轲 +4 位作者 齐天勤机 李晓静 万慧慧 张永春 陈绍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5-1035,共11页
比较了9种不同配方醇胺溶液对CO_(2)的吸收解吸性能。其中,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哌嗪(PZ)和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AMPD)+哌嗪(PZ)+水(H_(2)O)两种溶液的吸收解吸的稳定性最佳,平均解吸率高于94.00%。本文对这两种... 比较了9种不同配方醇胺溶液对CO_(2)的吸收解吸性能。其中,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哌嗪(PZ)和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AMPD)+哌嗪(PZ)+水(H_(2)O)两种溶液的吸收解吸的稳定性最佳,平均解吸率高于94.00%。本文对这两种溶液进行了144h热降解和96h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热降解后的EMEA+DEEA+PZ溶液的吸收解吸性能稳定性较高,每千克溶液对CO_(2)的平均吸收量、平均解吸量略有升高,分别升高1.58L、0.35L,平均解吸率下降2.04%;而氧化降解造成每千克EMEA+DEEA+PZ溶液对CO_(2)的平均吸收量、平均解吸量分别下降0.45L、1.75L,平均解吸率下降2.25%;热降解对于AMPD+PZ+H_(2)O溶液吸收解吸性能影响较大,造成每千克该溶液对CO_(2)的平均吸收量、平均解吸量分别下降5.63L、4.03L,平均解吸率升高2.32%;在经过氧化降解之后,每千克AMPD+PZ+H_(2)O溶液对CO_(2)的平均吸收量、平均解吸量分别下降1.05L、0.70L,平均解吸率升高0.59%。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热降解导致EMEA浓度减小了19.67%,AMPD浓度减小了71.89%;氧化降解导致EMEA浓度减小了18.18%,AMPD浓度减小了74.53%。由此说明,EMEA+DEEA+PZ比AMPD+PZ+H_(2)O具有更佳的抗降解性能。同时,根据电喷雾质谱结果对两种溶液的热降解、氧化降解的机理进行推测,热降解中生成恶唑烷酮类物质,氧化降解则是生成酸类物质。其中,氧化降解对两种溶液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而热降解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 解吸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堂演示实验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童晨曦 赵春彦 +2 位作者 张升 阮波 万慧慧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专业课程,仅通过传统《土力学》课程教学,学生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其中众多抽象的理论与概念。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土力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探讨了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 《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专业课程,仅通过传统《土力学》课程教学,学生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其中众多抽象的理论与概念。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土力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探讨了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可用于开展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建议,最后以有效应力原理为例,对课堂演示实验的思路加以说明。大力发展并推广课堂演示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均有积极促进作用,是《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演示实验 土力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与性别歧视研究——以湖北某综合性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慧慧 《科教导刊》 2019年第31期185-187,共3页
十九大指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近几年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湖北某综合性大学应届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访谈,进而对... 十九大指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近几年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湖北某综合性大学应届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访谈,进而对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影响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包含社会、法律和个人三个方面.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当创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从法律层面来说,应当充分发挥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障作用,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应当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性别歧视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要素的影响与演化研究——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万慧慧 张阐军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4-87,108,共5页
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发展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与演化发展。为把握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与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市为对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从科学技术、自然条件和人口政策三个方面研... 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发展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与演化发展。为把握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与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市为对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从科学技术、自然条件和人口政策三个方面研究土地流转推动生产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推动粮食生长生产要素在粮食生产中的优化投入与发展具有明显关联的演化效应,且有助于精准把握土地流转背景下现代生产要素在粮食生产中的效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与演化 粮食生产要素 土地流转湖北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科生多民族地区乡村志愿法律服务问题研究
15
作者 王雪莹 万慧慧 +1 位作者 阿曼波力·那合博拉提 宋雨萱 《秦智》 2022年第8期1-4,共4页
推动志愿法律服务活动在多民族乡村地区落地生根是我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其中法科生是主力军之一。在实践中,由于法科生在多民族地区乡村志愿法律服务中存在参与率不高、未形成系统化体系等问题。本文分析上述问题的... 推动志愿法律服务活动在多民族乡村地区落地生根是我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其中法科生是主力军之一。在实践中,由于法科生在多民族地区乡村志愿法律服务中存在参与率不高、未形成系统化体系等问题。本文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提高多民族乡村地区群众法律意识,改善当地法律服务质量,提高法科生实践能力,造就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志愿法律服务 多民族地区 法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iPr)_4/席夫碱配合物催化不对称2-甲氧基丙烯与对硝基苯甲醛的Hetero-ene反应
16
作者 梁毓学 万慧慧 +4 位作者 高爽 王军伟 陈惠麟 郑卓 胡信全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由新型联苯手性骨架(R)-(+)-2-氨基-2′-羟基-6,6′-二甲基-1,1′-联苯1a,(R)-(+)-2-氨基-2′-羟基-4,4′,6,6′-四甲基-1,1′-联苯1b与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席夫碱配体2a~2i,化合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质谱进... 由新型联苯手性骨架(R)-(+)-2-氨基-2′-羟基-6,6′-二甲基-1,1′-联苯1a,(R)-(+)-2-氨基-2′-羟基-4,4′,6,6′-四甲基-1,1′-联苯1b与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席夫碱配体2a~2i,化合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其中(R)-(+)-2-氨基-2′-羟基-6,6′-二甲基-1,1′-联苯和3,5-二溴水杨醛衍生得到的席夫碱配体2g与Ti(OiPr)4生成的配合物催化不对称2-甲氧基丙烯与对硝基苯甲醛的Hetero-ene反应,在-10℃反应3h时获得了最高为79%ee的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席夫碱配体 不对称Hetero-ene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