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高校招生采取多元录取标准的必要性及可行路径 |
万圆
沈曲
|
《教育与考试》
|
2016 |
5
|
|
2
|
美国博士生招生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
万圆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4 |
14
|
|
3
|
考察个人背景:英国大学促进招生公平的实践 |
万圆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4
|
2015年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万圆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适应与超越:大学战略规划与办学环境之互动——读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有感 |
万圆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5 |
5
|
|
6
|
卓越、公平与多样化:美国选拔性高校的招生目标探析 |
万圆
Joseph Soares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试答钱学森之问:加强高校师生互动——基于控制生师比和班级规模的探讨 |
万圆
|
《教育与考试》
|
2011 |
7
|
|
8
|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本科招生的卓越与公平:基于考量因素的实证研究 |
万圆
约瑟夫.索尔斯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大学发展战略与办学环境的关系——以某行业划转地方院校为例 |
万圆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0
|
同构异质:高考与科举差异论 |
万圆
|
《考试研究》
|
2011 |
3
|
|
11
|
论“高考移民”与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关系 |
万圆
|
《考试研究》
|
2010 |
3
|
|
12
|
略论录取标准改革的喜与忧 |
万圆
|
《考试研究》
|
2015 |
1
|
|
13
|
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的课程结构 |
万圆
|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 |
2
|
|
14
|
在坚守与改革之间——读刘海峰教授《高考改革论》有感 |
万圆
|
《教育与考试》
|
2014 |
1
|
|
15
|
论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办学特色 |
万圆
|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1
|
|
16
|
美国大学招生的考量因素及动向——美国加州伯克利认证升学咨询师张郑倩访谈 |
万圆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2016 |
1
|
|
17
|
论大学的国际性——评《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 |
万圆
|
《煤炭高等教育》
|
2011 |
1
|
|
18
|
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探析 |
万圆
|
《知识经济》
|
2010 |
2
|
|
19
|
论推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意义——基于X大学“硕士研究生自我定位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万圆
|
《纺织教育》
|
2011 |
1
|
|
20
|
厦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
万圆
郑若玲
|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