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术生态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1
作者 曹梅玉 张成才 +7 位作者 朱寿东 王升 闫滨滨 万修福 吕朝耕 孙楷 康传志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与大田单作比较,苍术-玉米间作、荒坡地种植和林下种植的苍术中苍术醇、β-桉叶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之和分别提高了94%、59%、93%,投入产出比分别降低至0.36、0.44、0.33;采用生态种植模式的苍术药材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综合优势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生态种植 间作 荒坡地种植 林下种植 拟境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玉米间作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梅玉 张有 +7 位作者 闫滨滨 万修福 孙楷 康传志 王红阳 吕朝耕 张燕 郭兰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不隔膜(AI)、苍术||玉米间作隔尼龙膜(AN)和苍术||玉米间作隔塑料膜(AP),分别测定了苍术生物量和4种挥发油成分含量,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根际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结果发现,AI和AN处理的苍术根茎鲜重均高于A和AP,且AI与A和AP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苍术4种挥发油含量均表现为AI和AN高于A和AP,其中AI的β-桉叶醇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高128.4%和205.6%(P<0.05),AI和AN的苍术素含量比A和AP显著提高75.0%~875.0%(P<0.05);相比A和AP,AI和AN的苍术根茎4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显著提高82.8%~210.3%(P<0.05),表明苍术||玉米间作的地下根际互作对促进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积累有重要作用。AI和AN比A和AP苍术根际土壤pH下降0.4%~6.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5%~48.1%;AI的苍术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提高32.8%和36.2%(P<0.05),AN的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1.5%和46.7%(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苍术酮主要与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和根际土壤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苍术素主要与根茎钾含量呈正相关。与A和AP相比,AI苍术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3.4%和30.0%(P<0.05);AI和AN的氮和钾利用效率比A显著提高131.3%~222.2%(P<0.05)。综上可知,苍术||玉米间作体系中,与无根际互作(A和AP)相比,地下根际互作效应(AI和AN)可提高苍术根际酸化水平,活化土壤氮磷钾,促进苍术根茎养分吸收利用,进而提高苍术产量,同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积累。本研究揭示了苍术||玉米间作地下根际作用是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重要因素,为药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种植模式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玉米间作 挥发油 根茎生物量 养分吸收 根际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SmWRKY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
作者 龚婷 刘灵娣 +5 位作者 温春秀 武玉翠 王升 万修福 孙亚倩 姜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为了研究WRKY33基因在丹参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以白花丹参为试验材料,对丹参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丹参WRKY33基因参考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丹参中克隆出WRKY33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mWRKY33。对SmWRKY33... 为了研究WRKY33基因在丹参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以白花丹参为试验材料,对丹参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丹参WRKY33基因参考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丹参中克隆出WRKY33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mWRKY33。对SmWRKY3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方法探究SmWRKY33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mWRKY33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WRKY33基因的理论相对分子量为60 835.66,等电点为7.00,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跨膜区及信号肽,SmWRKY33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亲缘关系显示,SmWRKY33与紫苏、芝麻、白花泡桐的WRKY33亲缘关系较近。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得出拟南芥真核表达最适应丹参SmWRKY33基因的外源表达。qRT-PCR结果表明,SmWRKY33基因在低温、高温、PEG、NaCl等逆境胁迫诱导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低温、NaCl能显著诱导SmWRKY33基因的高表达,说明该基因对温度调节、盐胁迫较为敏感,猜测其参与温度、盐胁迫调控反应机制。本试验首次从丹参中克隆出SmWRKY33基因,探讨了该基因在丹参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培育丹参的抗逆新品种提供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SmWRKY33基因 生物信息学 QRT-PCR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花药组织培养研究
4
作者 吴姣姣 王倩 +5 位作者 齐琳琳 刘灵娣 姜涛 钱荣 温春秀 万修福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建立丹参花药培养再生体系,进行了丹参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以丹参花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确定方法,明确了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长度,结果显示,丹参花蕾长度为5.0~7.9 mm时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并利用小... 为了建立丹参花药培养再生体系,进行了丹参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以丹参花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确定方法,明确了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长度,结果显示,丹参花蕾长度为5.0~7.9 mm时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并利用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做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比较了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6-BA浓度为1.50 mg/L、2,4-D浓度为0.25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3.33%,且愈伤组织长势较快,体积均匀,呈明显的颗粒状;6-BA浓度为1.25 mg/L、NAA浓度为0.05 mg/L、IBA浓度为0.25 mg/L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且明显>其他处理,达到70.00%,且愈伤组织大部分呈鲜绿色,颗粒状明显,丛生苗较多,芽生长速度较快。丹参花蕾长度为5.0~7.9 mm时,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适合进行花药培养;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0 mg/L+2,4-D 0.25 mg/L+糖30 g/L+琼脂6.5 g/L;适宜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25 mg/L+NAA 0.05 mg/L+IBA 0.25 mg/L+糖30 g/L+琼脂6.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花药 小孢子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生态农业与几种相关现代农业及GAP的关系 被引量:68
5
作者 郭兰萍 吕朝耕 +6 位作者 王红阳 康传志 王升 万修福 张小波 何雅莉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179-1188,共10页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点从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两个方面,比较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及无公害农业,发现:(1)无论是从产地环境还是农业投入品来看,有机农业的标准要求都高于绿色农业,更高于无公害农业。无公害农业对环境的要求低于中药材GAP的要求,无公害农业遵循的是生产合格产品对环境和投入品最低要求,而非优质产品标准;(2)中药生态农业追求"天地人药合一",其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和投入品的管控与有机产品相当。因此在真正合乎规范的操作中,虽然不以认证为目的,但中药生态农业产品在安全上已达到有机产品要求;(3)中药生态农业具有"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的特点,中药生态农业在满足中药材安全,保障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上,才追求产量。这一点与一般有机农业通常主要关注产品的安全和产量不同;(4)中药材GAP对栽培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要求均达到了有机产品和中药生态农业的要求,但对生产中农药、化肥的管理仅达到无公害农业的要求。提出中药材GAP应鼓励模拟中药材原始生境的"拟境栽培",并借鉴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质量管理思路和技术体系,从而全面实现中药农业的"有序、有效、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 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 无公害农业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21
6
作者 万修福 杨野 +5 位作者 康传志 王升 王铁霖 王瑞杉 韩邦兴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8期1311-1318,共8页
通过梳理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类型和概念,总结了林草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认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具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缓解耕地“非粮化”紧张局面、扶贫脱困效果显著的优势,指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存在生态优先原则有待进一... 通过梳理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类型和概念,总结了林草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认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具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缓解耕地“非粮化”紧张局面、扶贫脱困效果显著的优势,指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存在生态优先原则有待进一步落实、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有待完善、道地药材意识有待加强的问题,建议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收集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研发适宜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小型机械、加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开展林草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绿色发展研究,促进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中药材 拟境栽培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其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跃 毕舒贻 +4 位作者 万修福 曹婧 栗振义 万里强 李向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2-123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水分生理状态以及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确定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御旱能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4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测量了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水分生理状态以及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确定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御旱能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4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测量了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水势、相对叶片含水量、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相关指标的胁迫指数。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根、茎、叶的干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依品种和胁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含水量胁迫指数以及叶片含水量胁迫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变短变窄,叶面积变小,比叶面积胁迫指数呈下降趋势。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敖汉’的根冠比最大且比叶面积胁迫指数最小,其御旱能力最强,‘中苜1号’次之,‘三得利’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胁迫 叶片形态 生物量 根冠比 比叶面积胁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后土壤细菌结构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楠 高静 +6 位作者 万修福 张燕 张伟 李铂 黄文静 宋忠兴 唐志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为探索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群落构成和功能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对移栽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及原始林地土壤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重楼根际土壤的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原始林地土壤。Simpson和Shannon指数与... 为探索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群落构成和功能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对移栽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及原始林地土壤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重楼根际土壤的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原始林地土壤。Simpson和Shannon指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Chao1和ACE指数与EC、WC、TP、MBC、MBP、AP呈显著正相关,与AK、MBC:MBP、NiR、SUC呈显著负相关。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在原始林地土壤中丰度最高,拟杆菌门在重楼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厚壁菌门在珠子参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KEGG分析发现,原始林地土壤在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与代谢等4个一级功能层面均有丰度较高的基因,重楼根际土壤中丰度较高的基因主要位于代谢层面,而珠子参根际土壤则是遗传信息处理层面的个别基因丰度较高,和KEGG功能基因丰度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土壤因子与调控Chao1和ACE指数的土壤因子较为类似,说明细菌群落组成与基因功能紧密相关。此外,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均表现出次生盐渍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珠子参 单一种植 土壤特征 细菌群落 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静 王楠 +6 位作者 万修福 徐蓉蓉 关思静 黄文静 宋忠兴 李铂 张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目的:比较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了解植被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林下移栽种植重楼和珠子参为对象,测定根际土壤特征并与相对应的原生林地土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珠子参根际土壤有机碳(46.14 g&#... 目的:比较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了解植被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林下移栽种植重楼和珠子参为对象,测定根际土壤特征并与相对应的原生林地土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珠子参根际土壤有机碳(46.14 g·kg^(-1))、有机质(79.55 g·kg^(-1))、全钾(9.65 g·kg^(-1))和硝态氮(0.006 g·kg^(-1))质量分数较高,而全磷(0.49 g·kg^(-1))、速效磷(0.03 g·kg^(-1))和铵态氮(0.01 g·kg^(-1))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出现在重楼根际土壤中。原生林地土壤中蔗糖酶(51.66 mg·g^(-1)·d^(-1))、脲酶(372.6μg·g^(-1)·d^(-1))、过氧化氢酶(9.65μmol·g^(-1)·d^(-1))和亚硝酸还原酶(932.04μmol·g^(-1)·d^(-1))活性最高。重楼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高于珠子参根际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则与之相反,其他几种酶的活性在2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发现,3种土壤在养分构成、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方面的变化趋势不同。结论:土壤特征之间差异表明,植被类型养分需求和获取策略有所不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受到植株自身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且往往出现复杂的网状联系。探明药用植物适宜的土壤类型差异能为引种栽培区域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林下种植 酶活性 养分 重楼 珠子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频率对紫花苜蓿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修福 徐洪雨 +5 位作者 何峰 仝宗勇 毕舒贻 万里强 李向林 郑桂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4期153-158,共6页
为探究紫花苜蓿适宜的灌水频率,在温室模拟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定W_2(2天)、W_4(4天)、W_6(6天)、W_(10)(10天)和W_(15)(15天)5个灌水频率,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灌水频率(W_4)利于0~40 cm土层有适宜的含水量,较低的灌水频率(W_6、W_(10)、W... 为探究紫花苜蓿适宜的灌水频率,在温室模拟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定W_2(2天)、W_4(4天)、W_6(6天)、W_(10)(10天)和W_(15)(15天)5个灌水频率,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灌水频率(W_4)利于0~40 cm土层有适宜的含水量,较低的灌水频率(W_6、W_(10)、W_(15))有利于40~100 cm土层含水量的提高;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最高值均出现在W_4处理,显著高于W_2、W_(10)、W_(15)(P<0.05);耗水量随灌水频率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W15处理耗水量最高,显著高于W_4、W_6、W_(10)(P<0.05)。因此,W_4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苜蓿产量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即4天1次的灌水频率为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耗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统计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王慧 张小波 +4 位作者 汪娟 史婷婷 李梦 万修福 黄璐琦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是反映中药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中药材生产统计数据是进行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等单位发起、成立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根据行业对全国中... 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是反映中药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中药材生产统计数据是进行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等单位发起、成立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根据行业对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数据的需求,研编了《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报告(2020年)》。从全国中药材种植情况、省域中药材种植情况以及药食同源、临床常用等不同类型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对329种中药材面积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约8339.46万亩,乔木和灌木类约占58%,草本和藤本类约占42%。191种临床常用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5773.98万亩,占总面积的69.24%,其中草本类的种植面积占比较大。77种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5486.31万亩,占总面积的65.79%,其中乔木类的种植面积占比较大。不是药食同源但为临床常用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占28.77%,既不是药食同源又不是临床常用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占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材 生产统计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修福 权国玲 +4 位作者 何峰 仝宗永 李向林 万里强 李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草地改良中的作用,以退化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设定CK(对照)、F(腐殖酸肥)、T(糖蜜发酵肥)、H(海藻酸肥)、A(腐殖酸+糖蜜发酵+海藻酸肥)5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群落物种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草地改良中的作用,以退化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设定CK(对照)、F(腐殖酸肥)、T(糖蜜发酵肥)、H(海藻酸肥)、A(腐殖酸+糖蜜发酵+海藻酸肥)5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群落物种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于羊草地上生物量均有所提高,处理H较对照增产效果最好,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处理H也显著提高羊草地下生物量;处理A和H显著降低了群落优势度,提高了群落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但不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显著正相关。短期内,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没有改变,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的地上生物量增产效果最好,对地下生物量促进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羊草草原 地上生物量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低磷环境的形态与生理响应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栗振义 张绮芯 +8 位作者 仝宗永 李跃 徐洪雨 万修福 毕舒贻 曹婧 何峰 万里强 李向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898-3907,共10页
【目的】筛选耐低磷苜蓿品种及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进一步为紫花苜蓿耐低磷机制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对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24 d龄的幼苗分别进行常磷(500μmol·L^(-1) KH2PO4)和低磷(5μ... 【目的】筛选耐低磷苜蓿品种及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进一步为紫花苜蓿耐低磷机制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对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24 d龄的幼苗分别进行常磷(500μmol·L^(-1) KH2PO4)和低磷(5μmol·L^(-1) KH_2PO_4)处理,30 d后检测各品种的茎叶干重(SLW)、株高(PH)、根干重(RW)、根冠比(RS)、总根长(TRL)、根表面积(RSA)、全磷含量(TP)、磷利用率(PUE)、酸性磷酸酶活性(ACPA),并计算各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一步对各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耐低磷性及筛选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指标,同时建立耐低磷评价模型。【结果】低磷胁迫下,各品种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地下根系增大,全磷含量显著下降(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9个单项指标转化为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进一步利用隶属函数对4个新的综合指标进行耐低磷综合评价,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紫花苜蓿品种可分为三类,其中耐低磷较强的品种包括敖汉、新牧1号、耐盐之星、皇冠;中度耐低磷品种包括骑士T、驯鹿、牧歌37CR、龙牧801等9个品种;耐低磷较弱的品种包括巨能Ⅱ、中苜2号、康赛等7个品种。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紫花苜蓿耐低磷性评价数学模型D=-0.7997+0.3856SLW+0.2025PH+0.3789RW+0.1051TRL+0.4188TP+0.1347ACPA,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982.【结论】通过分析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耐低磷能力,得出耐低磷较强的品种为敖汉、新牧1号、耐盐之星、皇冠,与耐低磷性最相关的指标有茎叶干重、株高、根干重、总根长、全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紫花苜蓿耐低磷性的评价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耐低磷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权国玲 谢开云 +4 位作者 仝宗永 李向林 万里强 毕舒贻 万修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6,共10页
为了使微生物肥料达到更好的效果,便出现了集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综合效果的新型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本文选择腐殖酸、糖蜜发酵、海藻酸等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设置对照、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单施及混合施入5种处理,分别... 为了使微生物肥料达到更好的效果,便出现了集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综合效果的新型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本文选择腐殖酸、糖蜜发酵、海藻酸等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设置对照、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单施及混合施入5种处理,分别用CK、F、T、H、A 表示,研究其在改善羊草草原土壤肥力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表层土壤全磷在T 和A 处理较CK 降低显著;土壤有机质在F 处理变化不显著外,在其余3种处理均较CK 增加显著,且A 处理较F和T 处理增加显著;其余土壤理化性质在各处理均无显著变化.2)土壤酶活性却对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显著性的变化:0~10cm 土层中,与对照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除在F 处理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处理均显著降低;磷酸酶活性除在H 处理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处理均显著增加;脲酶活性在F和T 处理降低显著;而蔗糖酶活性在各处理均变化不显著.10~20cm 土层中,与对照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在F 处理显著增加,而其他3个处理均显著降低;蔗糖酶活性除在A 处理变化不明显外,其余3个处理均降低显著;脲酶活性只在F 处理显著降低;磷酸酶活性在各处理均无显著性变化.3)表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 呈显著正相关,脲酶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磷酸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下层土壤的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且土壤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总的来看,微生物肥料在天然草地中的施用还需进行改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复合微生物肥料 土壤肥力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指南研制现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美娟 薛璟祺 +9 位作者 曾燕 郑司浩 尚兴朴 张秀新 王继永 郭兰萍 杨健 王升 万修福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9期1637-1643,共7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较弱,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的研制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中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20个种(属)。目前,中药材...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较弱,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的研制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中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20个种(属)。目前,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量为125件,授权16件。通过概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统计中药材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论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指南研制现状;结合农业和林业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分析我国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数量稀少、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原因。建议我国中药材育种专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而对我国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新品种保护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来源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政 郭秀芝 +7 位作者 周利 吴统选 王升 康传志 万修福 郭兰萍 张燕 杨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7期1204-1212,共9页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同时测定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的方法,为陈皮质量评价及优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ICP-MS对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主成分分...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同时测定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的方法,为陈皮质量评价及优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ICP-MS对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陈皮来源的鉴别。结果:测定了不同来源的36批陈皮中38个无机元素的含量,其中K、Ca、Mg和Fe元素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8509.26、3480.20、610.93、145.35 mg·kg^(-1),而Be、Eu、Dy、Ho和Er等元素平均含量较低,均小于0.01 mg·kg^(-1),部分批次未检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Pr、Nd、Gd、Dy、Er、Mg和K是陈皮的特征元素;BP神经网络模型可鉴别不同来源陈皮样品,检验集正确率为9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适用于陈皮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可为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淫羊藿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欣萍 闫滨滨 +5 位作者 万修福 孙嘉惠 杨健 孙楷 王铁霖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淫羊藿是小檗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其药用品种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获取有效成分高且质量均一的药材,积极开展淫羊藿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药用淫羊藿生长特征进行梳理,总... 淫羊藿是小檗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其药用品种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获取有效成分高且质量均一的药材,积极开展淫羊藿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药用淫羊藿生长特征进行梳理,总结该属药用植物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生境,整理其地理分布信息,探讨淫羊藿药用品种植物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重点对淫羊藿药用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条件、药材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展其人工栽培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栽培 繁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不同基原天南星中12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秀芝 杨健 +4 位作者 彭政 万修福 陈彦琳 王升 张燕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3-899,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基原天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虎掌南星)中黄酮、生物碱、木质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黄酮(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新夏佛托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苷、芦丁)、生物碱(葫芦巴碱、水苏碱)、... 目的:建立不同基原天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虎掌南星)中黄酮、生物碱、木质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黄酮(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新夏佛托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苷、芦丁)、生物碱(葫芦巴碱、水苏碱)、木质素(落叶松树脂醇、松脂素、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类成分分别采用70%乙醇、甲醇、甲醇提取。利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含0.1%甲酸的乙腈为流动相,变流速梯度洗脱;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结果:天南星中3类成分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是天南星中含量较高的2个成分。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葫芦巴碱为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虎掌南星的主要差异成分。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检测限低,能客观反映不同基原天南星的含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 异叶天南星 虎掌南星 UPLC-MS/MS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及种子休眠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滨滨 崔欣萍 +5 位作者 万修福 康传志 王升 孙嘉惠 杨健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376-382,共7页
针对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与种子休眠特性等问题,从开花结实特性、时空与环境因素等对开花结实的影响、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快速高效打破种子休眠技... 针对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与种子休眠特性等问题,从开花结实特性、时空与环境因素等对开花结实的影响、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快速高效打破种子休眠技术研究、良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药用淫羊藿植物结实率与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淫羊藿 开花结实 种子休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粉末粒度分布与其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锬 王升 +8 位作者 田壮 尚兴朴 李鹏英 吕朝耕 康传志 万修福 周利 郭兰萍 王瑞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8期1456-1462,共7页
目的:通过粉体粒度分析客观准确地表征甘草质量。方法:通过粒度分析仪测定甘草粉体的粒度分布,并分析了粒度分布特性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甘草粉末粒度分布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50.00~200.00μm分布越... 目的:通过粉体粒度分析客观准确地表征甘草质量。方法:通过粒度分析仪测定甘草粉体的粒度分布,并分析了粒度分布特性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甘草粉末粒度分布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50.00~200.00μm分布越少,500.00~1000.00μm及更高的粒径范围内分布越多,甘草质量越好。可见粉末粒径在50.00~200.00、500.00~1000.00μm的分布与甘草质量直接相关。结论:采用粒度分析仪检测甘草粉末粒度分布,进而表征甘草品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规范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激光衍射 粒度分布 药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