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在创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丁鑫良 钟建 张兆金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7日~2018年10月13日我院收治的7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CT检查显示,51例患者脾脏周围存在新月形等相关低高密度混... 目的探究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7日~2018年10月13日我院收治的7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CT检查显示,51例患者脾脏周围存在新月形等相关低高密度混合影,19例患者脾内多发或单发类圆形等高密度影的,55例患者存在腹腔以及脾周积血的情况;10例患者存在肝损伤,47例患者存在肋骨骨折,27例患者为肺挫伤合并胸腔积液,6例患者存在肾损伤,11例患者存在脑外伤,8例患者存在腰椎骨折,1例患者存在胸椎骨折,1例患者存在肩胛骨骨折,1例患者存在肠系膜撕裂伤。结论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CT诊断,可较好对其脾破裂伤进行诊断和分型,且可将其脾脏周围相关脏器的损伤显示出来,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创伤性脾破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结甲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兆金 应英明 +2 位作者 占永红 祝翠英 丁鑫良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甲状腺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的CT平扫...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甲状腺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癌与结甲病灶的形态、边界、强化是否均匀、是否有淋巴结肿大、CT平扫密度及增强后CT值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病灶的数目、大小、是否有钙化或囊变及强化程度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对甲状腺癌及结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兆金 钟建 +1 位作者 祝翠英 丁鑫良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5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疑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将手术和体外碎石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疑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将手术和体外碎石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检查的图像特征,并计算输尿管结石检出率。结果 70例患者手术和体外碎石治疗结果证实全部为输尿管结石,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8例;多层螺旋CT对不同位置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输尿管扩张及结石情况,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为100%,是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多层螺旋CT平扫 后处理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占永红 丁鑫良 赵海英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6期177-178,共2页
目的研究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30例接受匀浆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目的研究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30例接受匀浆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GCS评分为(13.58±4.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3.69)分,而NIHSS评分为(16.23±1.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4±2.35)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8例(26.67%),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例(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匀浆营养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昏迷情况进行有效改善,临床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肠内营养护理方法 微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首次MSCT检查漏诊、误诊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建 丁鑫良 +3 位作者 张兆金 肖剑 陈进文 杨敏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666-1667,1670,共3页
目的分析外伤首次MSCT检查肋骨骨折漏诊、误诊病例,评价首次MSCT检查的应用价值与限度,以研究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肋骨骨折漏诊、误诊患者资料。以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对各次检查重新诊断,综合各次检查... 目的分析外伤首次MSCT检查肋骨骨折漏诊、误诊病例,评价首次MSCT检查的应用价值与限度,以研究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肋骨骨折漏诊、误诊患者资料。以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对各次检查重新诊断,综合各次检查结果最终确定肋骨骨折总数。结果34例共检出新骨折51处,其中不完全性骨折45处、完全性骨折6处;确定首次检查误诊骨折7处。结论肋骨骨折首次MSCT检查漏诊率、误诊率较高,应合理安排MSCT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MSCT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复查确定肋骨骨折数量最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建 丁鑫良 +3 位作者 张兆金 陈进文 许丹 占永红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复查确定肋骨骨折数量的最佳时间段,以提高诊断率、减少患者复查次数及放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肋骨骨折有MSCT复查记录的患者资料。基于薄层轴位图像,密切结合VR、MPR、CPR、MIP等各种重建技术分析图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复查确定肋骨骨折数量的最佳时间段,以提高诊断率、减少患者复查次数及放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肋骨骨折有MSCT复查记录的患者资料。基于薄层轴位图像,密切结合VR、MPR、CPR、MIP等各种重建技术分析图像。复查结果与第1周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的列入差异组,比较差异组不同检查时间检出肋骨骨折数量的差异。使用IBM 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85例患者列入差异组,肋骨骨折的最终诊断为595处,而在第1周仅诊断394处。外伤后第2、6、7、8周与第1周骨折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5周及大于8周与第1周骨折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第3-5周与大于8周骨折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统计学结果及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特征,可以确定外伤后3-5周是复查最终确定肋骨骨折数量的最佳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肋骨骨折 最佳复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钟建 张兆金 +3 位作者 肖剑 陈进文 丁鑫良 杨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314例影像远程会诊病例,对会诊时间、诊断情况、治疗去向、会诊原因、检查类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各类影像远程会诊共计314例,其中向...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314例影像远程会诊病例,对会诊时间、诊断情况、治疗去向、会诊原因、检查类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各类影像远程会诊共计314例,其中向上级医院申请会诊150例、为下级医院会诊164例。307例(97.77%)的会诊病例在8 h内获得专家会诊意见,291例(92.68%)获得明确诊断,257例(81.85)留在原医院治疗并痊愈,会诊效果良好。结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的使用可调整目前医疗资源的分布失衡,促进了各级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为各级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实际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会诊 医学影像 基层医疗机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占永红 丁鑫良 赵海英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4期192-19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综合气道护理(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给予对照组传统气道护理...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综合气道护理(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给予对照组传统气道护理(雾化吸入联合人工叩背排痰)。将两组拔管时间、动脉血SaO_2、PO_2、肺部感染、痰痂吸出及血压异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为(12.37±3.0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6±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SaO_2、PO_2分别为(97.65±2.47)%、(88.65±4.03)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36±3.02)%、(77.69±3.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痰痂吸出及血压异常情况分别为2例(5.00%)、8例(20.00%)、3例(7.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22.50%)、19例(47.50%)、25例(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综合气道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插管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气道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重症 气管切开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兆金 钟建 +1 位作者 祝翠英 丁鑫良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患者入院72 h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于检查后进行实验室胰腺血淀粉酶检测,将实验室检测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患者入院72 h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于检查后进行实验室胰腺血淀粉酶检测,将实验室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且分析其诊断影像学特点。结果经实验室胰腺血淀粉酶检测结果得知,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58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7例为其他疾病。参照实验室检测金标准,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5%(56/58)、85.71%(6/7)、95.38%(62/65)、95.25%(56/57)、75.00%(6/8);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胰腺炎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74)。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可有效确诊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埋豆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董水妹 占永红 +2 位作者 丁鑫良 王育红 胡云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22-22,共1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Ⅱ型呼吸衰竭伴失眠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耳穴埋豆组(100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王不留行籽贴附在耳穴部位,3天更换一次;常规治疗组(100人)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Ⅱ型呼吸衰竭伴失眠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耳穴埋豆组(100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王不留行籽贴附在耳穴部位,3天更换一次;常规治疗组(100人)予常规治疗。6d后根据WHO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失眠症状改善,睡眠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睡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伴失眠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 Ⅱ型呼吸衰竭 失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呼气相MSCT扫描在痰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 曾鸣 +1 位作者 占永红 丁鑫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吸、呼气相MSCT扫描在痰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行吸气末屏气CT扫描和呼气末屏气CT扫描,通过轴位、冠状位图像以及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组(MPR)等重组图像显示病灶,回顾性分析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痰结节的患... 目的探讨吸、呼气相MSCT扫描在痰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行吸气末屏气CT扫描和呼气末屏气CT扫描,通过轴位、冠状位图像以及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组(MPR)等重组图像显示病灶,回顾性分析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痰结节的患者使用双气相扫描后来观察病灶位置、形态是否发生变化。结果仅通过吸气末屏气扫描CT诊断痰结节4例,2例误诊为支气管肿瘤。而行呼气末屏气CT扫描(与吸气末扫描图像对比),6例病灶均发生了位置或形态变化(其中2例位置和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2例病灶仅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2例病灶仅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6例使用双气相CT检查均诊断痰结节;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一致。结论应用吸、呼气相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痰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呼气相 双气相 痰结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