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余逸杰 姜瑜 +5 位作者 丁澍 李波 崔星钢 袁伟 戴芝银 仲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VSMC衰老水平。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及细胞中衰老相关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衰老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结果衰老组小鼠主动脉中CD137、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明显高于年轻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衰老组小鼠血浆CD137水平明显高于年轻组[(154.0±4.1)pg/ml vs(98.0±2.3)pg/ml,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衰老VSMC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γ-H2AX、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C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P5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促进VSMC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衰老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p2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丁澍 缪柏其 叶大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两所“985工程”理工类高校02级学生的大学成绩进行了分析,在比较了两校结论的基础上,就大学成绩的特点及高考成绩对大学成绩的影响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关键词 高考成绩 大学成绩 相关性 数理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澍 严金川 +3 位作者 陈小节 李璇 孙涛 李权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54例发病≤12 h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n=182)与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n=72)患者...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54例发病≤12 h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n=182)与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n=72)患者的手术操作、住院情况以及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和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组手术时间短[(36.1±16.3)min vs(40.5±15.1)min,P=0.049),依从性高(81.9%vs 26.4%,P<0.005),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5.5%vs 34.7%,P<0.005),住院时间缩短[(9.2±3.0)d vs(10.8±4.2)d,P=0.003]。结论:在强化抗栓条件下,相对于股动脉途径,急诊经桡动脉PCI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并发症和住院日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状态对大学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基于某高校UPI调查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澍 刘芬 +1 位作者 缪柏其 孔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2-769,共8页
利用某重点理工类高校2002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表结果及大学成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入学时的心理状态等属性数据对大学各个时期平均成绩及各类课程平均成绩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及时有效的心理预警与援助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 利用某重点理工类高校2002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表结果及大学成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入学时的心理状态等属性数据对大学各个时期平均成绩及各类课程平均成绩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及时有效的心理预警与援助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轻生倾向的、认为自己的过去或者家庭不幸的学生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入学前曾经昏迷或者抽疯的学生成绩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思想集中是大学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线性模型 属性数据 心理健康调查表 大学成绩 新生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本科生学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澍 缪柏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7-564,共8页
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和2003级本科生大学期间各个学期、各种类型课程的成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就大学成绩的特点及影响大学成绩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学成绩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澍 谭丽娜 +2 位作者 陈静 鲁建云 黄进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共计121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另一组为教改组,61人,采用基于微课...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共计121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另一组为教改组,61人,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和成绩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调查问卷显示,教改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灵活、自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有助于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教改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为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皮肤性病学 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速空间相关结构的时空演化特点——基于Sampson-Guttorp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澍 王萌 +1 位作者 刘芬 缪柏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共7页
文章以Sampson-Guttorp空间相关非参数估计方法为基本工具,分析皖江城市带正式确立前后带内县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结构,以此分析确立前后各县区间经济增速变化的依赖情况及依赖情况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的确立促进了跨... 文章以Sampson-Guttorp空间相关非参数估计方法为基本工具,分析皖江城市带正式确立前后带内县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结构,以此分析确立前后各县区间经济增速变化的依赖情况及依赖情况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的确立促进了跨江联动,但合肥、芜湖两地的联动有待加强;皖江城市带的确立使经济增速的空间差异状况发生变化,经济增速变化同步的县区由从北向南的团块状分布改为从东向西的条带状分布,且确立前带内经济增速交错变化,而确立后带内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高于东部;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具有现实基础,但各县区间经济联系的动态变化性、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pson-Guttorp系数 空间相关结构 皖江城市带 经济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涂层支架抑制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澍 马根山 +3 位作者 严金川 冯毅 沈成兴 陈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涂层支架(TES)对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纯度为99%的川芎嗪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聚乙醇酸均匀喷涂于金属裸支架上,制成含川芎嗪200μg的涂层支架。对猪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左前降支中段随机植入TES或金... 目的:观察川芎嗪涂层支架(TES)对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纯度为99%的川芎嗪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聚乙醇酸均匀喷涂于金属裸支架上,制成含川芎嗪200μg的涂层支架。对猪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左前降支中段随机植入TES或金属裸支架(BMS)一枚,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并对支架段血管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分析。结果:10头猪(BMS对照组5只,TES组5只)顺利完成复查。28d定量冠脉造影显示晚期管径丢失TES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TES组支架段血管直径狭窄百分比亦明显减小(P<0.05)。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2组血管损伤评分和支架内面积相近(P>0.05),但TES组新生内膜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及PCNA指数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川芎嗪涂层支架明显抑制支架内新生内膜增殖,降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再狭窄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澍 严金川 +3 位作者 马根山 冯毅 沈成兴 陈忠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治疗的CTO患者48例,CTO病变共51处,记录患者临床特征、靶病变特点和靶病变PCI操作结果,行logistic逐...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治疗的CTO患者48例,CTO病变共51处,记录患者临床特征、靶病变特点和靶病变PCI操作结果,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PCI成功的预测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33例36处成功,15例15处失败,病例成功率68.8%,靶病变成功率70.6%。2000年4月至2003年5月10例患者10处病变4例4处成功,病例及病变成功率均为40.0%;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38例患者41处病变中29例32处成功,成功率分别为76.3%,78.0%。2003年6月之后病变成功率较之前明显提高(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介入操作成功的预测因素为桥侧支缺如(P=0.001)、病变闭塞持续时间≤3个月(P=0.005)、功能性闭塞(P=0.005)、病变近端呈鼠尾状(P=0.026)。结论:CTO介入治疗操作成功率除与术者经验和新型介入器材应用有关外,与病变特点密切相关,而与临床特点关系较小。在病变特点中,桥侧支缺如、病变闭塞持续时间≤3个月、功能性闭塞、病变近端呈鼠尾状是CTO行PCI操作成功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澍 李璇 +3 位作者 袁伟 孙涛 仲建军 李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ELCA)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ELCA辅助介入治疗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病例5例共6处病变,观察ELCA成功率、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ELCA)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ELCA辅助介入治疗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病例5例共6处病变,观察ELCA成功率、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以及PCI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6处病变均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完全闭塞病变3处,严重钙化病变1处,三支病变比例40.0%。ELCA成功率、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PCI并发症为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见ELCA处理后局部内膜撕裂(7.00±3.46)处,PCI后相较ELCA处理后无论最小管腔直径(MLD)[(2.56±0.27)mm比(1.47±0.37)mm,P=0.006]还是最小管腔面积(MLA)[(6.48±1.16)mm^(2)比(2.14±0.62)mm^(2),P=0.005]均明显增加。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6个月内发生MACE 3例,其中2例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均行靶血管血运重建。结论ELCA辅助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院内随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澍 严金川 +2 位作者 陈小节 李璇 李权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8期2730-273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观察发病12 h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78例,其中121例经桡动脉(TRA)急诊PCI,57例经股动脉(TFA)急诊PCI。所有患者静脉应用替罗... 目的:探讨急诊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观察发病12 h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78例,其中121例经桡动脉(TRA)急诊PCI,57例经股动脉(TFA)急诊PCI。所有患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及其他正规治疗,观察手术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TRA组较短(33.2±14.7)分钟vs(40.5±15.7)分钟,P<0.01)。依从性TRA组达84.3%,明显高于TFA组26.3%(P<0.01)。血管并发症TRA组明显少于TFA组(4.1%vs 28.1%,P<0.01)。结论:在强化抗栓条件下,相对于股动脉途径,急诊经桡动脉PCI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机制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探析——基于教育部首批优秀双创导师入选者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澍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第2期69-80,共12页
以三螺旋创新体系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教育部首批优秀双创导师的相关情况发现,当前我国双创教育优秀导师具有数量缺乏、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明显、校内及校外导师培育特点有别等特征。其中,政府的人均教育经费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 以三螺旋创新体系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教育部首批优秀双创导师的相关情况发现,当前我国双创教育优秀导师具有数量缺乏、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明显、校内及校外导师培育特点有别等特征。其中,政府的人均教育经费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正向影响优秀导师数及校内导师数;高校的R&D项目数正向影响优秀导师数及校外导师数,高校的技术转让合同数正向影响校外导师数;研究机构的有效发明专利数负向影响校外导师数。在孵化链条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影响最突出,科技园的数量正向影响优秀导师数及校内导师数,科技园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数正向影响校内导师数。人均科技馆参观次数正向影响优秀导师数及校外导师数。由此可见,需通过强化认识、立足自身、以研促教、树全局观的方式,构建各主体、孵化链条上各实体组织积极参与的双创师资培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双创师资 影响因素 三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心安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丁澍 姜正南 +1 位作者 侯建民 刘培晶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观察心安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 4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接受心安宁胶囊治疗 (治疗组 ) 2 0例 ,心安宁片剂治疗 (对照组 ) 2 1例 ,治疗 6周 ,均为每日 3次、每次 3粒口服 ,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安... 目的 :观察心安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 4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接受心安宁胶囊治疗 (治疗组 ) 2 0例 ,心安宁片剂治疗 (对照组 ) 2 1例 ,治疗 6周 ,均为每日 3次、每次 3粒口服 ,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心安宁胶囊组治疗 6周与治疗前比较 ,显效率 35 % ,总有效率 90 % ,心电图疗效显效率 15 % ,总有效率 30 % ,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 6周后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在心率、血压等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室指标正、异常改变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安宁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与心电图表现 ,但与心安宁片相比较 ,无明显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安宁胶囊 中医药疗法 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和血管内超声评价
14
作者 丁澍 马根山 +4 位作者 陈立娟 冯毅 沈成兴 刘孝军 王积慧 《现代医学》 200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4头猪在支架植... 目的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4头猪在支架植入2 h内死亡,5头猪完成实验后复查,定量冠脉造影(QCA)示支架植入后血管直径为(2.90±0.26)mm,比植入前基础血管直径[(2.52±0.31)mm]明显增大(P=0.001);随访期血管直径[(1.20±0.77)mm]较植入后血管直径明显减小(P=0.002),直径狭窄百分比为(60.2±23.5)%,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0%。组织形态学检查示管腔面积与支架内面积相比明显减小[(1.29±1.02)mm2vs(6.04±1.21)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7.9±19.7)%。IVUS检查结果类似[管腔面积(1.67±1.17)mm2vs(5.85±0.94)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1.0±23.3)%。两种检查手段测得的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IVUS检查可作为猪冠脉再狭窄模型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模型 血管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新生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TnT、s ST2联合BNP评估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萍 刘培晶 +3 位作者 丁澍 王中群 邵晨 严金川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T,hs-cTnT),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及B型利钠肽(BNP)对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T,hs-cTnT),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及B型利钠肽(BNP)对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的慢性心衰患者59例为研究组,纳入同期体检的无心力衰竭及心脏病史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TnT、sST2含量,以及两者与BNP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组患者hs-cTnT、sST2、BNP含量与心功能分级、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s-cTnT和sST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均与BNP呈正相关(r=0.783、P<0.01,r=0.794、P<0.01)。hs-cTnT含量与LVEF呈负相关(Ⅱ级:r=-0.605、P<0.05,Ⅲ-Ⅳ级:r=-0.707、P<0.05);sST2含量与LVEF呈负相关(Ⅱ级:r=-0.607、P<0.05,Ⅲ-Ⅳ级:r=-0.762、P<0.05);BNP与LVEF正相关(Ⅱ级:r=0.505、P<0.05,Ⅲ-Ⅳ级:r=0.497、P<0.05)。院外随访6个月,hs-cTnT、sST2高值组非计划心衰再住院、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hs-cTnT、sST2联合BNP对HFrE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肌钙蛋白T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B型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危险分层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小节 严金川 +2 位作者 丁澍 李璇 孙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55-57,共3页
目的对比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OCT组20例和IVUS组57例,分别将IVUS和OCT技术用于PCI支架植入前的相关检查、指导PCI治疗过程及PCI术后的预... 目的对比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OCT组20例和IVUS组57例,分别将IVUS和OCT技术用于PCI支架植入前的相关检查、指导PCI治疗过程及PCI术后的预后检查。结果两组钙化斑块、脂质斑块、纤维斑块检出率比较,P均>0.05;IVUS组未检出红白血栓,OCT组检出红血栓4例、白血栓6例,P均<0.05;IVUS组无法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OCT组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为(53.4±10.7)¨m。两组测量的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管腔面积狭窄率比较,P均>0.05。IVUS组和OCT组支架植入23例、8例,P>0.05。围手术期,OCT组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于ⅣUS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OCT组冠状动脉支架贴壁不良、冠状动脉夹层及内膜脱垂等并发症检出率高于IVUS组(P均<0.05)。IVUS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54%,略高于0CT、组的15.00%,但P>0.05。结论 OCT和IVUS技术均指导PCI治疗,且OCT技术优于IVUS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成绩分布函数特点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翔 冯珉 +1 位作者 丁澍 缪柏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成绩正态分布的观点不是完全成立的,大多数情形下成绩分布是负偏态的.根据当前的教学要求,利用三次Hermite样条和B-spline构造了新的考试成绩标准分布函数,并分析了实际的例子.最后,对成绩分布函数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成绩分布函数 负偏态 三次Hermite样条 B-SP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与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近期ISR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小节 严金川 +2 位作者 丁澍 李璇 孙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40-3942,3945,共4页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的患者近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10例为...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的患者近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1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3例与无ISR组177例,测量并比较两组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术前及随访时均检测MMP-9水平。结果 ISR组患者MMP-9水平在随访节点明显高于非ISR组,ROC曲线分析发现,以MMP-9≥2.425ng/mL为诊断分界值预测ISR的发生,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45~0.923),敏感度0.697,特异性0.915,约登指数0.612,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MMP-9升高的患者外弹力膜横截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斑块面积大于不升高患者,而最小管腔面积低于不升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ISR患者MMP-9水平较术前升高,监测MMP-9水平对PCI术后ISR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OC曲线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0)-CD_(40)L相互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金川 丁澍 +4 位作者 梁仪 刘培晶 任国庆 朱建 马根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分别测定HUVEC增殖,内皮细胞的迁移采...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分别测定HUVEC增殖,内皮细胞的迁移采用琼脂糖凝胶刮取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能明显促进HUVEC3H-TdR、3H-Leu的掺入,两者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随CD40L浓度的增加及刺激时间延长(30h内),能明显增加内皮细胞迁移率,an-ti-CD40单克隆抗体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40配体 内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区H3K27me3修饰异常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CREMα过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庆 丁澍 张慧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7-1602,共6页
目的探讨SLE中CREMα表达升高的原因。方法分离5名正常对照和5名SLE患者的CD4^+T细胞,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微阵列法对各种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的水平进行分析。随后分离30名正常对照和30名SLE患者的CD4^+... 目的探讨SLE中CREMα表达升高的原因。方法分离5名正常对照和5名SLE患者的CD4^+T细胞,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微阵列法对各种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的水平进行分析。随后分离30名正常对照和30名SLE患者的CD4^+T细胞,用ChIP结合实时定量PCR检测CREMα启动子区H3K27me3、H3K27去甲基化酶JMJD3和UTX、H3K27甲基转移酶EZH2的水平,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CREMαmRNA水平。结果 SLE CD4^+T细胞的CREMα启动子区H3K27me3水平是正常对照的0.23倍。随后通过ChIP结合实时定量PCR,我们证实了SLE患者CD4^+T细胞CREMα启动子区H3K27me3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且与CREMα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1)。该区的JMJD3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与H3K27me3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CREMα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01)。而UTX(P=0.172)及EZH2(P=0.281)水平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SLE CD4^+T细胞CREMα启动子区JMJD3增多,导致该区H3K27me3水平降低,结果促使CREMα过表达,最终引起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AMP反应元件调控因子α CD4+T细胞 H3K27me3 JMJ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