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转南 丁月兴 钟伟英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3期98-101,106,共5页
目的 探讨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治疗的66例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常规组(33例)及研究组(3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 目的 探讨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治疗的66例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常规组(33例)及研究组(3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91%)高于常规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显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7、9.910、9.076、9.289,P<0.001);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0、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5、8.389、8.738、8.162,P<0.05);研究组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神疲乏力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3、9.929、14.370、9.81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05)。结论 为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疗法,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且能够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宫寒血瘀型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配合普通针灸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转南 钟伟英 丁月兴 《系统医学》 2022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气虚血瘀之症应用普通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气虚血瘀之症中风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31)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n=31)采用普通针灸联合...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气虚血瘀之症应用普通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气虚血瘀之症中风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31)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n=31)采用普通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协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独立能力评分(Barthel)、康复测试评分(FMA)、生活与健康质量评分(SF-36)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1,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NIHSS、FMA、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6、9.935、10.584、8.25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结论临床应用普通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协同治疗气虚血瘀之症的中风患者,能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理后日常生活质量,修复患者脑部受损神经,促进患者康复速度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