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的活化
1
作者 刘建宏 廖世杰 +3 位作者 李波香 唐生平 韦帧翟 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6-1082,共7页
背景:目前已证明破骨细胞活化在骨骼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的:阅读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细胞外囊泡中不同的非编码RNA在不同疾病中调控破骨细胞活化进行综述... 背景:目前已证明破骨细胞活化在骨骼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的:阅读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细胞外囊泡中不同的非编码RNA在不同疾病中调控破骨细胞活化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方法:以“非编码RNA,miRNA,lncRNA,circRNA,snoRNA,破骨细胞,细胞外囊泡,外泌体,膜微粒,凋亡小体”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microparticle,apoptotic bodies,non-coding RNA,miRNA,lncRNA,circRNA,snoRNA,osteoclast”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等数据库,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破骨细胞的活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2)细胞外囊泡可以由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载体,能够携带非编码RNA对破骨细胞活化进行调控。(3)目前关于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疾病研究中,多数为骨质疏松,其次为肿瘤骨转移,而非编码RNA的种类又以mi RNA最多。(4)细胞外囊泡携带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及核仁小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调控机制主要为竞争性内源RNA机制。(5)综上,深入研究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对破骨细胞活化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找到治疗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非编码RNA MIRNA lncRNA circRNA SNORNA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体外培养和向软骨细胞表型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晓飞 赵劲民 +2 位作者 陈维平 杨志 苏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 ,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抽取大鼠四肢骨髓 ,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 MSCs,在含 1 5 % FBS的低糖DMEM培... 目的 :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 ,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抽取大鼠四肢骨髓 ,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 MSCs,在含 1 5 % FBS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 ,置于 37℃ ,5 % CO2 培养箱内培养 1 0~ 1 4 d。传代后以 1 5 % FBS的高糖 DMEM培养液 (含 TGF-β1 1 0μg/L,地塞米松 1 0 - 7mol/L,维生素 C5 0 mg/L)对其进行诱导培养。观测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MSCs的形态、生长特点和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1分离获取了较高纯度的 MSCs,保持了细胞的活性 ;2 MSCs原代培养呈均匀分布的集落样生长 ,呈长梭形 ;传代培养中形态特性无明显变化 ,细胞增殖周期缩短 ,细胞均质性明显提高 ;3诱导后的细胞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 , 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结论 :1采用 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MSCs;2 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通过离体培养 ,可使体内环境下低丰度的 MSCs实现数量扩增 ;3MSCs在特定培养液的诱导下能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 ,并能分泌软骨特异性基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表型 体外培养 MS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诱导培养 软骨组织工程 培养液 基质 生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钉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晓飞 裴国献 +2 位作者 李瑾 吴泰相 刘关键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Gamma钉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Gamma钉与... 目的:系统评价Gamma钉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Gamma钉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比较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各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4·2·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3个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Gamma钉固定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比较,前者术中和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率显著增高;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病死率、拉力螺钉切出率、骨折不愈合率、再次手术率和伤口感染率方面,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与滑动髋螺钉固定相比,Gamma钉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和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几率更高;②尚需更多针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高质量研究以比较两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折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GAMMA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条件下向软骨细胞表型定向分化的实验(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晓飞 赵劲民 +2 位作者 陈维平 杨志 苏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67-169,F0003,共4页
背景: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为软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目的: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条件下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背景: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为软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目的: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条件下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及广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广西医科大学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新生断奶SD大鼠20只。抽取大鼠四肢骨髓,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在含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10~14d。传代后以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地塞米松10-7mol/L,维生素C50mg/L)对其进行诱导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测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和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20只SD大鼠全部进行分析观察,无一例脱失。①分离获取了较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保持了细胞的活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均匀分布的集落样生长,呈长梭形;传代培养中形态特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增殖周期缩短,细胞均质性明显提高。③诱导后的细胞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④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结论:①采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实现数量扩增。③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的诱导下能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并能分泌软骨特异性基质,可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软骨 分化 体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表型 完全随机实验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晓飞 廖世杰(综述) 林华豪(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Perthes病即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Perthes病治疗理念是“包容治疗”,包容治疗的术式较多,常用的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具有不影响股骨头颈干角及下肢力线、不增加髋关节压力... Perthes病即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Perthes病治疗理念是“包容治疗”,包容治疗的术式较多,常用的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具有不影响股骨头颈干角及下肢力线、不增加髋关节压力、不改变髋臼形状等特点。各种三联截骨术入路及截骨方式不同、手术术式多,并且三联截骨术存在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等缺点。三联截骨术在治疗Perthes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其入路、截骨位置(坐骨、耻骨、髂骨)及截骨方式的选择均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就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thes病/外科学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晓飞 赵劲民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缺损 修复 研究进展 治疗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封致右示指坏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晓飞 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895-895,共1页
关键词 局部封闭治疗 示指坏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临床见习的带教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晓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见习 创伤 记忆 骨科 医学生 见习课 带教老师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晓飞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44-548,共5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修复 软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1例
10
作者 丁晓飞 赵劲民 +1 位作者 杨志 苏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ulder Replacement Surgery
11
作者 丁晓飞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02-603,共2页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术 手术风险 全身麻醉 金属材料 高分子塑料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61
12
作者 廖亮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沙轲 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991-3995,共5页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1966-01/2009-05)、EMbase(1984-01/2009-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01/2009-05)、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5)。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18。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病死率、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P〈0.001);远期随访全髋置换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RR=0.28,95%CI=0.12~0.66,P=0.003);全髋置换后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RR=3.45,95%CI=1.29~9.19,P=0.01);全髋置换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少于半髋置换(RR=0.12,95%CI=0.05~0.30,P〈0.00001);全髋置换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RR=1.32,95%CI=1.04~1.68,P=0.02)。提示短期随访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后病死率、翻修率、关节功能、脱位率、疼痛及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全髋置换的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远期随访全髋置换后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且翻修率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半髋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老年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丁晓飞 夏海波 +1 位作者 沈慧芸 吴叶芬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FF分为PFF组和非PFF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发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FF分为PFF组和非PFF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PFF的发生率为11.00%(22/200)。据此分为PFF组(n=22)和非PFF组(n=178)。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假体固定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4.26、21.82、5.24、42.39、6.0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岁、非正常型股骨近端髓腔形态、生物型假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2.03、2.27、2.29、1.99,P均<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PFF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女性、年龄≥65岁、非正常型股骨近端髓腔形态、生物型假体等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促进大鼠学习记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文虹 丁晓飞 +3 位作者 郭丽萍 蔡颖 于多 倪小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川芎嗪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东莨菪碱是中枢性抗胆碱药,能使训练后大鼠的获得性学习记忆成绩下降;毒扁豆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能促进中枢乙酰胆碱含量,... 采用川芎嗪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东莨菪碱是中枢性抗胆碱药,能使训练后大鼠的获得性学习记忆成绩下降;毒扁豆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能促进中枢乙酰胆碱含量,拮抗东莨菪碱所致健忘;川芎嗪高剂量(20mg kg)能提高致健忘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的正确率,统计处理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 05).川芎嗪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的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是激活胆碱能神经系统的活性,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大鼠 学习记忆 T-迷路 迟延交替 东莨菪碱 毒扁豆碱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两种固定方式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贝涛 赵劲民 +2 位作者 丁晓飞 韦庆军 刘军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817-9822,共6页
背景:金属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被认为是该手术的金标准,随着可吸收螺钉的应用,固定止点时可吸收螺钉是否优于金属螺钉还有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Ovid Medline,Cochran... 背景:金属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被认为是该手术的金标准,随着可吸收螺钉的应用,固定止点时可吸收螺钉是否优于金属螺钉还有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Ovid 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术检索相关杂志,搜集关于可吸螺钉与金属螺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比较的临床研究。按Cochrane5.0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评价证据的质量。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2个研究,1032例膝关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KT-1000/2000测量结果,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术后感染等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可吸收螺钉组,骨隧道扩大较明显,膝关节积液较为常见。GRADE结果:6个低质量的证据,2个极低质量证据,4个中等质量的证据。使用可吸收螺钉膝获得与金属螺钉等同的临床,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及论证强度不高,随访时限较短。故需要大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金属螺钉 前交叉韧带 重建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筋膜蒂皮瓣改良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伟 赵劲民 +2 位作者 沙轲 花奇凯 丁晓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对四肢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及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5年12月,应用筋膜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10~68岁,平均30岁。21例小腿中下段胫前皮肤缺损,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16例... 目的对四肢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及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5年12月,应用筋膜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10~68岁,平均30岁。21例小腿中下段胫前皮肤缺损,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16例踝关节皮肤缺损,3例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5例手腕背部皮肤缺损。创面范围5cm×3cm~18cm×12cm。根据创面不同采取四肢不同部位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其中4例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筋膜蒂皮瓣,1例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筋膜蒂皮瓣,3例顺行带隐神经、大隐静脉的筋膜蒂皮瓣,1例左大腿股后皮神经筋膜蒂皮瓣,32例带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筋膜蒂皮瓣,17例带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蒂皮瓣。皮瓣范围6cm×4cm~18cm×13cm。供区创面39例直接缝合,19例取大腿或下腹部全厚皮片6cm×3cm~13cm×6cm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6例皮瓣肿胀、淤血,经远端小切口切开放血3~5d,其中12例皮瓣成活,创面期愈合;4例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再次手术清创植皮后成活。余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期愈合。供区创面期愈合,植皮成活。58例患者均获随访1~2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四肢筋膜蒂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良,可使皮瓣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筋膜蒂皮瓣 创面 修复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强安全性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晓飞 马传贵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大部分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的设计者忽略了长期密钥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文中发现仅仅依靠口令的安全性设计可以抵抗口令泄露攻击的三方PAKE协议是不可能的,所以文中采取服务器通过公钥实现认证的方法,设计一个可以抵抗口令泄露... 大部分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的设计者忽略了长期密钥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文中发现仅仅依靠口令的安全性设计可以抵抗口令泄露攻击的三方PAKE协议是不可能的,所以文中采取服务器通过公钥实现认证的方法,设计一个可以抵抗口令泄露攻击的强安全性协议,其在随机预示和理想密码模型下基于ECGDH假设具有前向安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 椭圆曲线理论 口令泄露攻击 前向安全 可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晓静 陈光 +1 位作者 丁晓飞 刘玉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安全性.方法将注射用兰索拉唑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静脉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家兔静脉注射有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豚鼠静脉注...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安全性.方法将注射用兰索拉唑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静脉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家兔静脉注射有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豚鼠静脉注射兰索拉唑无过敏反应,家兔静脉注射兰索拉唑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无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及95%的可信限为163.8 mg/kg和150.7~178.0 mg/kg.结论该药可供静脉注射试用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评价 兰索拉唑 过敏反应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电激痉挛所致小鼠神经失调的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倪小虎 于多 +3 位作者 孙文虹 郭丽萍 蔡颖 丁晓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7-258,共2页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对电激痉挛所致小鼠神经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电激痉挛对小鼠自发运动量和戊巴比妥钠诱发的睡眠时间的影响及人参根和茎叶皂苷对其改善作用 ,并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电刺激可导致小鼠自发运动量增加 (t=2...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对电激痉挛所致小鼠神经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电激痉挛对小鼠自发运动量和戊巴比妥钠诱发的睡眠时间的影响及人参根和茎叶皂苷对其改善作用 ,并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电刺激可导致小鼠自发运动量增加 (t=2 .2 8,P<0 .0 5 ) ,戊巴比妥钠诱发的睡眠时间缩短 (t=3.2 5 ,P<0 .0 1) ;人参根皂苷 (10 0 mg/ kg)可降低电激痉挛所致小鼠的自发运动量增加 (t=2 .18,P<0 .0 5 ) ,改善电激痉挛所致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发的睡眠 (t=4 .0 5 1,P<0 .0 1) ;人参根皂苷 (5 0 mg/ kg) ,人参茎叶皂苷均无此明显效应。结论 :人参根皂苷高剂量组有较好的中枢镇静作用 ,改善电激痉挛所致的小鼠神经失调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激痉挛 自发运动 睡眠时间 人参根皂苷 人参茎叶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诊治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玉龙 丁晓飞 +2 位作者 赵劲民 廖世杰 钟彰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52例,男38例,女1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平均1-3 d,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按照Bad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影像分型...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52例,男38例,女1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平均1-3 d,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按照Bad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影像分型Bado Ⅰ型骨折28例,Ⅱ型3例,Ⅲ型20例,Ⅳ型1例.Ⅰ型中尺骨完全骨折13例,不全骨折1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治疗,长臂旋后位石膏托固定3-4周,门诊按期随访.拆除石膏后,末次随访时观察并记录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受伤初期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临床表现为前臂近端外侧肿胀,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所有患儿均获3-6个月的门诊随访,其中1例患儿过早自行拆除石膏出现桡骨头半脱位,1例Ⅲ型孟氏骨折患儿复位后桡骨头再发半脱位,余患儿影像及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以Ⅰ、Ⅲ型为主,诊断除了注意关注肱桡关系外,还应特别注意有无尺骨的形变,避免临床漏诊、误诊的发生;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闭合复位 诊断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