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醚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晓川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13期17-18,共2页
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在水溶液中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实验表明:该减水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
关键词 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减水剂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晓川 《福建建材》 2009年第3期14-14,38,共2页
以聚醚,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水体系中通过氧化还原引发,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试验表明,该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和优异的保坍性。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 保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晓川 《福建建材》 2014年第5期8-9,共2页
本文以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条件合成了聚羧酸减水剂,反应温度可降低至15℃。通过低温工艺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高,保坍性好。
关键词 低温 聚羧酸减水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丁晓川 李香亮 张万锋 《福建建设科技》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TW-PS)。实验表明,TW-PS对水泥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萘系和氨基磺酸系减水剂,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共聚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保坍剂的研究
5
作者 丁晓川 《福建建材》 2014年第4期9-10,8,共3页
本文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及其它不饱和单体,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聚羧酸保坍剂。实验表明,本文合成的聚羧酸保坍剂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并能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可以通过改变保坍剂的用量来调整混凝土性能。
关键词 聚羧酸 保坍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磺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智强 钱中秋 +1 位作者 丁晓川 曾龙德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4,共4页
选用改性单体对传统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减水剂的保水性、减小泌水率。主要介绍了氨基磺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过程,通过对反应体系的单体摩尔比、酸碱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控制,合成了具有分散性... 选用改性单体对传统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减水剂的保水性、减小泌水率。主要介绍了氨基磺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过程,通过对反应体系的单体摩尔比、酸碱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控制,合成了具有分散性好、泌水率小、流动度经时损失小的氨基磺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磺酸盐系 高性能减水剂 合成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智强 丁晓川 +1 位作者 韦福海 陈清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3,139,共4页
以丙烯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探讨了丙烯酸与甲氧基聚乙二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 以丙烯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探讨了丙烯酸与甲氧基聚乙二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与甲氧基聚乙二醇摩尔比为1.5,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甲氧基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3%,对苯二酚的用量为丙烯酸质量分数的1.5%,甲苯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30%,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 h,酯化率可达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缓释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新秀 丁晓川 +1 位作者 廖佳庆 陈晗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7期5-7,共3页
该文概述了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的主要原因,及控制坍落度损失的方法;分类介绍了具有保坍功能的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制备/合成方法,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缓释 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坍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无毒社区"的措施及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鲁赫鸣 邹杰华 +1 位作者 郝鸣 丁晓川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78-79,共2页
创建“无毒社区”应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实事求是、齐抓共管、预防为主、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及方法是:
关键词 社区建设 禁毒工作 三个代表 中国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步虎潜丸含药血清对体外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毅 邓友章 +4 位作者 何本祥 侯伟光 丁晓川 刘煊文 青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883-4889,共7页
背景:寻找不仅能够抑制骨吸收,而且能够促进骨形成的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健步虎潜丸含药血清对体外成骨样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步虎潜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背景:寻找不仅能够抑制骨吸收,而且能够促进骨形成的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健步虎潜丸含药血清对体外成骨样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步虎潜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生理盐水组,并分别以含生药1.5,3.0,6.0 g/kg健步虎潜丸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1 h处死制备含药血清。以各组血清分别处理成骨样细胞24,48,72 h,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从24 h开始健步虎潜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核分裂相多见,细胞重叠生长,分泌物多,基质堆积明显,健步虎潜丸高剂量组细胞改变尤为显著;(2)各药物干预组较对照组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 h时健步虎潜丸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8,72 h时各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各药物干预组较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值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结果表明,健步虎潜丸含药血清能提高成骨样细胞的活性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细胞 健步虎潜丸 含药血清 成骨样细胞 碱性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毅 侯伟光 +5 位作者 王专 丁晓川 刘煊文 张强 周洪丽 陈丹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情及自身选择等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腰...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情及自身选择等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共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共37例。对两种术式系列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Macnab评分以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C反应蛋白、卧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试验组较对照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术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术前、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Macnab评分,术后1月优良率90.9%,截止末次随访优良率94.0%;对照组,术后1月优良率91.9%,截止末次随访,优良率94.6%。4术后1d、术后5d对照组较试验组血液沉降率、C反应蛋白、卧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对机体的干扰相对小,应激反应更小,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内窥镜 微创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毅 丁晓川 +2 位作者 侯伟光 刘煊文 张强 《西部医学》 2015年第6期865-867,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板间入路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后路椎板间入路12例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12例,并进行0.5~2年的临床随访,以...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板间入路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后路椎板间入路12例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12例,并进行0.5~2年的临床随访,以评价不同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与临床价值.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经椎板间组较经椎间孔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C臂照射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分:经椎板间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83.3%,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1.7%,经椎间孔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91.7%,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板间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案.后路椎板间入路较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更加简单,且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毅 丁晓川 +2 位作者 侯伟光 刘煊文 张强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对6例6髋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0岁,并进行了3~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对6例6髋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0岁,并进行了3~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8个月。所有患者患髋功能基本正常,疼痛基本消失。平均Harris评分82分,1例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并随后恢复,1例患者在髋臼Ⅰ、Ⅱ区出现〈1mm的透亮线,股骨假体及髋臼假体未见松动,1例患者出现BrookerI型异位骨化,但对功能无影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且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短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腰4/5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毅 丁晓川 +4 位作者 侯伟光 刘煊文 张强 陈丹 刘德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181-6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4/5椎间盘突出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1例椎间盘镜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男14例,女7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1.4岁,并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4/5椎间盘突出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1例椎间盘镜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男14例,女7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1.4岁,并进行了2~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21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3.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4 ml、平均切口长度0.7 cm、平均住院3.2 d、术后下床时间1 d。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椎间盘炎,1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前与末次随访腰腿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椎间隙高度、椎体位移距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Macnab临床疗效标准:优8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1.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4/5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满意,但随访时间短,中、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4/5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毅 丁晓川 +2 位作者 刘煊文 张强 侯伟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进行了全滑膜切除术,并进行了2~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7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进行了全滑膜切除术,并进行了2~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7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月。6例患者术后症状、功能得以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2月出现复发,再次进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术后联合局部放疗,截止末次随访为止,未见复发。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1.21±12.32)分提高到(83.25±5.10)分(P〈0.05),较术前关节功能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治疗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镜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晓川 侯伟光 +3 位作者 刘煊文 张强 刘德胜 郭晓光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 显微内窥镜系统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 经脊椎后路病侧旁开 0 5cm切开皮肤 1 8cm ,术中用导针穿刺 ,床旁C臂机透视定位无误后 ,扩张器顺序逐渐扩大 ,置入工作套管 ,经椎板间隙 ... 目的 显微内窥镜系统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 经脊椎后路病侧旁开 0 5cm切开皮肤 1 8cm ,术中用导针穿刺 ,床旁C臂机透视定位无误后 ,扩张器顺序逐渐扩大 ,置入工作套管 ,经椎板间隙 ,进入椎管、在电视监控下 ,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 ,扩大侧隐窝神经根管。结果 术后平均住院 7天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 60分钟 ,优良率为 95 4%。结论 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具有安全 ,创伤小 ,术野图像清晰 ,能准确摘除突出椎间盘神经根减压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腓总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煊文 刘德胜 +1 位作者 侯伟光 丁晓川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均获得6个月至7年随访,术后效果评定按Clawson和Seddon提出的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18...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均获得6个月至7年随访,术后效果评定按Clawson和Seddon提出的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18例中优良14例(77.8%);可4例。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等,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不可逆损伤在半年以上者,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以恢复行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损伤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效率的途径分析
18
作者 丁晓川 《电子乐园》 2019年第32期298-298,共1页
文章主要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自己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情况下,就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效率的途径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效率 提升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窥镜下经单侧切口及双侧切口行双侧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丹 罗毅 +4 位作者 侯伟光 丁晓川 刘煊文 张强 刘德敏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716-1718,1722,共4页
目的对经后路内窥镜下单侧切口及双侧切口行双侧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保守治疗无效伴双侧神经根受压的8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实... 目的对经后路内窥镜下单侧切口及双侧切口行双侧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保守治疗无效伴双侧神经根受压的8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取经单侧切口入路行双侧神经根减压及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双侧切口行双侧神经根减压及椎间盘切除术,对两种术式系列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VAS)、Macnab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实验组较对照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实验组Macnab评分,术后1个月优良率93.0%,末次随访优良率95.3%;对照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97.4%,末次随访优良率9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内窥镜下单侧切口行双侧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双侧切口 单侧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传动系统保障性设计
20
作者 丁晓川 《时代农机》 2016年第1期67-67,69,共2页
机械传动系统是机械设备动力的来源。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保障性设计,可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平稳定性,保证设备的持续运行。保障性设计应当坚持定量与定性的双重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建立与使用保障性分析技术模块、保障性程序与资源... 机械传动系统是机械设备动力的来源。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保障性设计,可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平稳定性,保证设备的持续运行。保障性设计应当坚持定量与定性的双重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建立与使用保障性分析技术模块、保障性程序与资源模块,能够为系统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传动系统 保障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