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血清IgA、IgA/C3比值及尿液MCP-1水平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朴 赵静丽 +3 位作者 吴琼 牛文忠 赵丽丽 丁显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85-1889,共5页
目的探究小儿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A/补体C3比值及尿液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IgA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与否... 目的探究小儿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A/补体C3比值及尿液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IgA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与否分为对照组(无病变)6例和观察组(有病变)54例,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的活检病理结果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进行分级,其中A组(轻度病变)25例、B组(中度病变)19例和C组(重度病变)10例,比较三组患儿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IgA、IgA/C3比值和尿液MCP-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IgA、IgA/C3比值、尿液MCP-1水平与小儿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分别为(51.09±21.15)U/L、(667.40±224.8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5±5.42)U/L、(215.86±81.6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为(65.82±16.05)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5±11.23)m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加重,NAG、β_(2)-MG水平随之升高,肌酐清除率随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IgA和IgA/C3比值分别为(2.85±1.66)g/L、3.06±1.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85±2.29)g/L、6.56±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CP-1水平为(1.02±0.19)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加重,MCP-1水平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AN患儿肾小管间质病变与NAG、β_(2)-MG、IgA、IgA/C3比值、MCP-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IgA、IgA/C3比值、MCP-1水平与IgAN患儿肾小管间质病变呈正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IgA、IgA/C3比值、MCP-1水平,以评估IgAN病情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免疫球蛋白 核细胞趋化蛋白-1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88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显春 闫炳远 王毅 《国医论坛》 2001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 兰光灯照射 虎杖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显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2-823,共2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紫癜性肾炎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口服雷公藤总苷1 mg/(kg·d),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4 mg/(kg·d)静滴,2~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紫癜性肾炎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口服雷公藤总苷1 mg/(kg·d),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4 mg/(kg·d)静滴,2~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血凝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雷公藤总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紫癜性 雷公藤总苷 川芎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9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显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8-95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川芎嗪 脑生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显春 彭元娥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为了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所有住院的患儿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中心每... 目的为了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所有住院的患儿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中心每位医师,使每位医师了解自己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主动寻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易感染因素的控制.结果共出院新生儿数1790人,发生医院感染人数13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26%;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9.23%,皮肤感染26.92%,上呼吸道感染占25.38%,胃肠道、五官、口腔感染均为1.54%.结论各种侵袭性操作、败血症、早产儿活力不足、低体重出生儿、住院时间长、抗感染药物应用不合理等组成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器械消毒和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监护,提倡母乳喂养,使新生儿及早获得抵抗多种感染的能力,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 医院感染 前瞻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肺冲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显春 宋雪民 《中国厂矿医学》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肺冲洗疗法 胎粪吸入综合征 临床观察 胎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直肠用药与静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惊厥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丁显春 王树举 +1 位作者 宋雪民 李继华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惊厥 安定 苯巴比安 直肠给药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的急性白血病17例报告
8
作者 丁显春 李继华 宋雪民 《中原医刊》 1998年第9期18-18,共1页
我科从1990年至1996年共收治白血病患者146例,其中有1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男女比为1.43:1... 我科从1990年至1996年共收治白血病患者146例,其中有1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男女比为1.43:1。1.2临床表现低热、乏力、纳差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 白细胞计数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误诊分析
9
作者 丁显春 李沫民 《中原医刊》 2004年第9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误诊 儿童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煎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58例
10
作者 丁显春 《国医论坛》 2003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尿布皮炎 紫草煎液 中医药疗法 红汞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例危重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体会
11
作者 丁显春 朱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12期69-70,共2页
目的 缩短危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程,提高危重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筛选出危重患儿采用综合性治疗。结果 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5例,属于危重患儿178例,男98例,女80例。临床痊愈出院163例,占91.6%;好转自动出院的9例,占... 目的 缩短危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程,提高危重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筛选出危重患儿采用综合性治疗。结果 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5例,属于危重患儿178例,男98例,女80例。临床痊愈出院163例,占91.6%;好转自动出院的9例,占5%;死亡6例,占3.4%。结论 积极进行对症处理,重视局部物理治疗,合理使用雾化吸入、抗生药物可缩短危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治疗 肺炎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丽丽 丁显春 +3 位作者 杜清勉 牛文忠 白峰岩 张伟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187-18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9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kg.d)]、中剂量组[5~10 mg/(kg.d)]和...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9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kg.d)]、中剂量组[5~10 mg/(kg.d)]和大剂量组[15~30 mg/(kg.d)],观察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明显较中、大剂量组长(P〈0.05),而中、大剂量组的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中剂量及大剂量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均可早期缓解过敏性紫癜患儿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减轻患儿痛苦,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丽丽 丁显春 陈慧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GBS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GBS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IVI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 NGF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2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感觉障碍及四肢疼痛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ughe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2及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12及IL-1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 NGF联合IVIG治疗儿童GBS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儿机体血清相关细胞因子(IL-12、IL-1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鼠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球蛋白 Hughes评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新生儿死亡病因分析
14
作者 丁显春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对我院收治新生儿的病因、死因做临床分析,提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意见。方法统计5年中住院新生儿的病因、诊断、干预措施、预后及死因,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162例住院新生儿占前三位的疾病是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并发症、新生儿感... 目的对我院收治新生儿的病因、死因做临床分析,提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意见。方法统计5年中住院新生儿的病因、诊断、干预措施、预后及死因,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162例住院新生儿占前三位的疾病是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并发症、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死亡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早产并发症。结论提高产科技术、实行新生儿科医师下产房、正确应用新法复苏、对危重新生儿实行分级监护、治疗和转运,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内早产儿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减少因窒息、早产、低体重等原因造成的新生儿伤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病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胱抑素C和血栓调节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丽丽 丁显春 +2 位作者 陈芳 赵静丽 牛文忠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4期875-881,共7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中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protein,TM)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中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protein,TM)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12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中Cys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M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Pearson分析CysC,TM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ROC曲线用于评估CysC,TM及T淋巴细胞亚群对HSP患儿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HSP患儿的易感因素。结果:HSP患儿血清中CysC,TM,CD8+水平均升高,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血清中CysC和TM均与CD3+,CD4+以及CD4+/CD8+比值呈负相关(均P<0.05),与CD8+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比值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之后依次为CysC,TM,CD4+和CD8+,而CD3+AUC最小,同时辨别了各指标的临界值,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CysC+TM+T淋巴细胞亚群三者联合AUC为0.91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食、感染、药物、运动劳累、空气污染、家庭环境、家族遗传、年龄以及冬春季节均是HSP患儿的易感因素。结论:HSP患儿血清中CysC,TM与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联合监测血清中CysC,TM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提高儿童HSP正确诊断率,同时避免易感因素以减少HS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胱抑素C 血栓调节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牛文忠 丁显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8-109,112,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骨密度、身高及体质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25例作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骨密度、身高及体质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2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本院同时期健康体检的25例儿童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年龄4~5岁。治疗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50~1000μg/次,2次/天,10~15 min/次,维持治疗12个月。对照组未予任何治疗措施。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时,比较治疗组患儿IGF-1及骨密度水平变化,比较对照组儿童和治疗组患儿身高和体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9,P>0.05),骨密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7,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时,2组身高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4~5岁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长期 吸入糖皮质激素 生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BAP、IGF-1及IGFBP-3变化及与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牛文忠 吴琼 +4 位作者 陈朴 李正一 张贵春 赵丽丽 丁显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8-21,25,共5页
目的 分析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变化及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间97例ISS患儿为IS... 目的 分析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变化及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间97例ISS患儿为ISS组,纳入同期来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儿童资料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分析血清BAP、IGF-1及IGFBP-3对ISS的诊断价值。ISS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rhGH治疗,治疗12个月后,根据治疗效果将ISS组患儿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三亚组患儿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结果 ISS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身高、体重、BAI、BAD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BAP、IGF-1及IGFBP-3单独及联合诊断小儿ISS的AUC分别为0.928、0.968、0.921、0.973,敏感度为97.0%、87.0%、82.0%、87.7%,特异度为91.8%、94.8%、93.8%、95.2%,联合诊断价值更高。rhGH治疗12个月后,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S患儿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均显著偏低,三者可作为ISS临床诊断和rhGH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诊断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牛文忠 丁显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44-46,53,共4页
目的分析胸部CT在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3月至201 6年2月确诊为MPP 98例患儿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结果单侧肺叶病变64例中,局限于右侧44例,局限于左侧20例,其中右侧病变例数44例多于... 目的分析胸部CT在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3月至201 6年2月确诊为MPP 98例患儿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结果单侧肺叶病变64例中,局限于右侧44例,局限于左侧20例,其中右侧病变例数44例多于左侧20例,而多叶段病变62例,明显多于单叶段病变例数34例,其中多叶段病变中以右侧下叶受累例数最多为32例。患儿病变以大片实变状影为主(79.59%),明显多于其他影像学病变例数,其余影像学病变主要变现为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32.65%)、胸腔积液(25.51%)、肺不张(20.41%)、散在斑片状影(13.27%)、肺门淋巴结肿大(12.24%)。婴幼儿多表现为散在斑片状影和肺不张,年幼儿多表现为大片实变状影、斑点及斑片状实影,也伴随胸腔积液。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存在年龄差异,胸部CT诊断有助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指导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小儿支原体肺炎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丽丽 丁显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以及同期相匹配的56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 目的探讨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以及同期相匹配的56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_2)水平及肺功能进行检测,分析IL-17和TGF-β_2的在观察组患儿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IL-17和TGF-β_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其IL-17和TGF-β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IL-17和TGF-β_2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和对照组肺功能各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显示,观察组治疗前FVC、FEV_1、FEV_1/FVC、PEF、MEF75%、MEF50%、MEF25%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FVC、FEV_1、FEV_1/FVC、PE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MEF75%、MEF50%、MEF25%水平则仍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_1、FEV_1/FVC、PEF、MEF75%、MEF50%、MEF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 <0. 05)。IL-17、TGF-β_2治疗前水平与FVC、FEV_1、FEV_1/FVC、PEF、MEF75%、MEF50%、MEF25%呈负相关(P <0. 05),治疗后IL-17水平与FVC、FEV_1、PEF、MEF50%、MEF25%呈负相关(P <0. 05),与FEV_1/FVC、MEF75%无相关性(P> 0. 05);治疗后TGF-β_2水平与FVC、PEF、MEF25%呈负相关(P <0. 05),与FEV_1、FEV_1/FVC、MEF75%、MEF50%无相关性(P> 0. 05)。结论IL-17和TGF-β_2水平的增高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而随着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其水平随之下降,对于评估治疗效果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17 TGF-Β2 肺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雪松 牛文忠 +3 位作者 辛世杰 李正一 张贵春 丁显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女童性早熟是指在8岁之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不仅会身体特征产生一定变化,还会诱发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1]。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选择药物治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临床常用药物,和人体生长激素有同等的作用... 女童性早熟是指在8岁之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不仅会身体特征产生一定变化,还会诱发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1]。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选择药物治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临床常用药物,和人体生长激素有同等的作用,对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2]。但该药物不可长期或大量使用,有一定禁忌证,且属于外用激素,使用期间可产生一定不良反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有调节性激素分泌和合成的作用,有抑制性腺发育作用,从而起到治疗性早熟的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GnRHa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长激素 临床常用药物 特发性性早熟 人体生长发育 性激素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不良心理行为 外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