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兰塔维瓦拉巨型黑色片岩型镍-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
作者 丁成武 聂凤军 +3 位作者 刘翼飞 曹毅 张伟波 王丰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0-443,共4页
塔维瓦拉镍-铜-锌-钴矿床位于芬兰奥卢(Oulu)省凯努(Kainuu)区内,西北距奥卢170km,地理坐标为N28°04’37”,E63°58’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以黑色片岩为容矿围岩的镍、铜和锌矿床。迄今为止探明的矿石量为2053Mt,... 塔维瓦拉镍-铜-锌-钴矿床位于芬兰奥卢(Oulu)省凯努(Kainuu)区内,西北距奥卢170km,地理坐标为N28°04’37”,E63°58’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以黑色片岩为容矿围岩的镍、铜和锌矿床。迄今为止探明的矿石量为2053Mt,镍、铜、锌和钴的平均品位分别为0.22%、0.13%、0.49%、0.02%(塔维瓦拉矿业公司,2012,网上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片岩 黑色 芬兰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Talvivaara黑色页岩型Ni-Cu-Zn矿床特征及成因
2
作者 丁成武 聂凤军 +2 位作者 曹毅 张伟波 王丰翔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40-1040,共1页
塔维瓦拉Ni-Cu-Zn矿床产出在早元古代Kainuu片岩带中,片岩带主要由石英、云母、石墨和硫化物等变质沉积物组成,并伴生有金红石、磷灰石、锆石、长石和石榴石,同时含有不连续的年龄在19.7到19.6亿年之间的蛇纹岩残余体(K.Loukola-Ruskeen... 塔维瓦拉Ni-Cu-Zn矿床产出在早元古代Kainuu片岩带中,片岩带主要由石英、云母、石墨和硫化物等变质沉积物组成,并伴生有金红石、磷灰石、锆石、长石和石榴石,同时含有不连续的年龄在19.7到19.6亿年之间的蛇纹岩残余体(K.Loukola-Ruskeeniemi 1996)。矿床的镍-钴-铜-锌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岩,云母片岩和黑色页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黑色页岩 Ni-Cu-Zn Talvivaara 石英岩 变质沉积物 云母片岩 锌矿 岩带 瓦拉
原文传递
内蒙古维拉斯托-拜仁达坝斑岩-热液脉状成矿体系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刘翼飞 樊志勇 +4 位作者 蒋胡灿 聂凤军 江思宏 丁成武 王丰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73-2385,共13页
维拉斯托锡-钨-铷矿床是内蒙古克什克腾北部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产出于锡林浩特杂岩和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中,与石英斑岩体的侵位具有成因联系。该斑岩型矿床与之前发现的维拉斯托和拜仁达坝脉状矿床组成了一个... 维拉斯托锡-钨-铷矿床是内蒙古克什克腾北部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产出于锡林浩特杂岩和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中,与石英斑岩体的侵位具有成因联系。该斑岩型矿床与之前发现的维拉斯托和拜仁达坝脉状矿床组成了一个由高温向中低温逐渐演化、过渡的斑岩-热液脉状锡-钨-铷-铜-锌-铅-银成矿体系。该成矿体系中成矿作用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即:1早期钠-钙-锶蚀变阶段锡-钨-铷矿化,2中期云英岩化阶段锡-钨矿化,3后期硅化、绢英岩化阶段铜-锌-铅-银矿化,以及4晚期无矿化阶段。钠-钙-锶蚀变阶段蚀变矿物主要为钠长石和天河石,伴随浸染状锡石、铁闪锌矿和黑钨矿化,含少量的毒砂和砷铋矿;云英岩化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棕色白云母,含少量的萤石,以锡石、黝铜矿和黑钨矿化为主,含少量的毒砂、黄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辉钼矿等;硅化-绢云母化蚀变矿物主要由石英、绿色绢云母、萤石组成,晚期蚀变叠加了明显的高岭土化、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该阶段形成大量的块状硫化物,以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和含银黝铜矿为主。成矿体系内金属矿物组合和蚀变矿物组合显示成矿热液具有低氧逸度、低硫逸度和偏酸性的特征。成矿体系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和元素分带。蚀变分带主要体现为深部石英斑岩体中的钠-钙-锶蚀变带,近岩体的云英岩化蚀变带,以及远离岩体的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带。元素分带主要体现为近源(岩体)为锡-钨-铷矿化,铜、锌、铅和银矿化则依次向外产出。元素分带的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从持续向外流动的热液中顺序卸载可能是这种分带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分带特征也是成矿热液运移方向的直接指示。该成矿体系内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显示岩浆阶段的分异是成矿物质积聚的原因。元素的分带特征显示,热液阶段的分异则是成矿物质卸载的原因。维拉斯托斑岩型锡-钨-铷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该地区大量脉状铅-锌-银矿床指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脉状矿床 蚀变分带 元素分带 锡-钨-铷多金属矿 铅-锌-银矿 维拉斯托 拜仁达坝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兴蒙造山带叠生成矿作用--以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聂凤军 曹毅 +1 位作者 丁成武 刘翼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63-2080,共18页
兴蒙造山带前寒武纪变质岩中间地块分布广泛,其中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以出露范围广泛、岩性组合复杂、后期改造明显和找矿潜力巨大而为人们所关注。找矿勘查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及邻区铜、铁、铅-锌和银矿床(点)星罗棋布... 兴蒙造山带前寒武纪变质岩中间地块分布广泛,其中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以出露范围广泛、岩性组合复杂、后期改造明显和找矿潜力巨大而为人们所关注。找矿勘查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及邻区铜、铁、铅-锌和银矿床(点)星罗棋布,并且以含有大量锡、钨和钼为特征。这些矿床独特的成矿元素组合(如铜-锡、铁-锡、铜-锡-铅-锌-银、铜-银-锡和铁-钨-钼)及其与前寒武纪变质岩块体和显生宙花岗岩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均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深源岩浆再造和古陆块体活化相互联动(叠生)作用的产物。所谓的叠生作用主要指地壳浅部构造形迹活化和地壳深部物质再造,前者为成岩(矿)物质的就位提供了空间条件,后者为岩(矿)体的形成的奠定了物质基础。钕和铪同位素数据表明,前寒武纪变质岩块体和显生宙含锡、钨和钼花岗岩分别具有完全不同的εNd(t)值和εHf(t)值,成岩(矿)物质分别属于壳源和幔源,其中后者对前者的叠加改造是导致铜-锡、铁-锡和铜-银-锡等多元素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叠生成矿作用概念的提出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兴蒙造山带含锡、钨和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而且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钨和钼多金属矿床 再造 活化 叠生成矿作用 中生代花岗岩 锡林浩特地块 额尔古纳地块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边境及邻区铀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形成作用和找矿标志 被引量:9
5
作者 聂凤军 李强峰 +5 位作者 王佳新 蒋喆 张晓康 吴科锐 丁成武 曹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7-1058,共22页
中蒙边境及邻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结合部位,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受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影响,该区前侏罗纪变质岩块体和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各类铀矿床(矿化区)... 中蒙边境及邻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结合部位,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受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影响,该区前侏罗纪变质岩块体和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各类铀矿床(矿化区)星罗棋布。根据围岩类型,结构构造及成矿过程可将该区铀矿床划分为6种类型:(1)火山岩型;(2)砂岩型;(3)岩脉型;(4)褐煤型;(5)交代岩型;(6)磷灰盐型。其中火山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区域矿产地质研究表明,中蒙边境产出的大部分铀矿床(矿化区)与前侏罗纪变质岩块体具有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前侏罗纪变质块体可划分为2部分:(1)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2)古生代中、低级变质岩。铀的亲石元素特性致使其在壳-幔物质发生分异时富集于地壳的硅铝层。鉴于在地壳长期演化历史中,古老变质岩已具备有较高的铀含量,那么它们在显生宙构造-岩浆活动中就为铀的富集成矿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显生宙构造运动的形式除了断裂活化外,也包括陆相沉积盆地的上隆和下陷。铀在地壳硅铝层中的富集是通过2种方式实现的:(1)陆壳的深熔和岩浆的分异作用;(2)富铀岩体(层)的风化剥蚀和再沉积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铀的富集过程十分缓慢,其中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作用就是长英质岩浆活动的组成部分。火山型铀矿床主要出现在中蒙边境最东端蒙古国境内,它们是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伸展构造环境(裂陷槽为大量高钾长英质火山岩所充填)中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长英质火山杂岩体内产出的若干处大型铀矿床(区)和铅-锌-银-铀矿床即是很好的佐证。一般来讲,具有强烈分异特点的富碱性火山岩及相关铀矿床大都在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岩浆作用对前侏罗纪岩体(层)发生强烈叠加改造部位产出,其形成作用可能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同位素年代学(铀矿床铀-铅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铀矿体的形成时间为153~136 Ma,该时间段与其所在的多尔诺德组安山-玄武岩和流纹岩的形成时间基本一致,同时,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斯特尔特苏维卡(Streltsovsk)超大型铀矿床的形成时代(136~134 Ma)相吻合。矿区范围内富钾流纹岩铀含量较高(300×10^(-6)左右),暗示了这套火山岩可能为铀矿床的矿源层。另外,流纹岩中熔融包裹体铀含量(14~25)×10^(-6)进一步印证了上述推论的可靠性。与富钾长英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活动对早期含铀岩体(层)的叠加改造可导致铀的进一步富集,进而形成大规模和高品位铀矿体。大量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白铁矿等硫化物的存在暗示了成矿作用是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大多数砂岩型铀矿床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内,这些盆地一般为各类沉积岩(物)所充填,其中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浅海沉积相(物)为铀矿床的容矿围岩。在所有上述沉积岩(物)中,辫状河流相沉积岩(物)是最重要的含矿层位。砂岩型铀矿床大都是断陷和凹陷带构造运动最后阶段构造-沉积联合作用的产物。盆地周缘前侏罗纪富铀岩体(层)的风化剥蚀,为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早期构造运动(176~156 Ma)为古潜水面氧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形成了低品位铀矿化区。在晚白垩世(96 Ma)到渐新世(35Ma)时期,古陆块体抬升与沉降活动期间为氧化作用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为主要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蒙边境火山型和砂岩型铀矿床独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些矿床的地质环境,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容矿围岩的系统研究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对于铀矿床成矿作用的理解。与此同时,对这些铀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勘查标志的研究也将在中蒙边境及其邻区开展隐伏铀矿床的综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铀矿床 砂岩型铀矿床 叠加成矿作用 前侏罗系变质岩体 时空分布规律 中蒙边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伟波 侯万荣 +3 位作者 聂凤军 曹毅 王丰翔 丁成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9-1417,共9页
金厂沟梁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一个重要的大型金矿床.本文分别对与58号脉相互穿插的黑云粗安岩和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的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复式岩株进行了定年工作.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粗安岩的结晶年龄为131.7... 金厂沟梁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一个重要的大型金矿床.本文分别对与58号脉相互穿插的黑云粗安岩和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的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复式岩株进行了定年工作.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粗安岩的结晶年龄为131.7±1.1Ma,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为142.65±0.44~138.7±1.2Ma,由此限定金厂沟梁金矿床的主成矿期在142.7~131.7Ma之间.金矿化作用与岩浆作用同期或稍晚,由含矿热液运移富集成矿元素而成矿.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内蒙古金厂沟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单元法区域成矿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平 严琼 +2 位作者 李伟 尚北川 丁成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3-1091,共9页
网格单元法和地质体单元法是目前运用在矿产预测中最普遍的地质统计方法,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更好地使2种方法扬长避短,以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为例,在其找矿预测模型的背景下,运用网格法和地质体法分别进行资源预... 网格单元法和地质体单元法是目前运用在矿产预测中最普遍的地质统计方法,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更好地使2种方法扬长避短,以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为例,在其找矿预测模型的背景下,运用网格法和地质体法分别进行资源预测;并在运用地质体单元法时,在传统的圈定地质体界限的同时,也对地质体本身进行了网格划分,从而进一步进行证据权的计算,得到后验概率值。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一致,证明新地质体法的可靠性。将预测结果结合地质体分级情况、地质体法和网格法阈值大小综合考虑,圈定出预测远景区,从而划定靶区。预测出的靶区既是找矿后验概率的高值区域,又是成矿最有利的地质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单元法 地质体单元法 祁漫塔格 找矿预测模型 地质体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巨型成矿带基本地质特征与金属矿床分类 被引量:3
8
作者 聂凤军 赵元艺 +3 位作者 李振清 刘翼飞 曹毅 丁成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6-1057,共2页
1全球巨型成矿带基本地质特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型金属矿床是特殊构造环境中,超常地质作用过程中有用物质高度浓集的结果,成矿单元和成矿区带是矿床比较集中的区域,它们都是地球在漫长演化历史过程中的特定产物。若干巨型矿床及大... 1全球巨型成矿带基本地质特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型金属矿床是特殊构造环境中,超常地质作用过程中有用物质高度浓集的结果,成矿单元和成矿区带是矿床比较集中的区域,它们都是地球在漫长演化历史过程中的特定产物。若干巨型矿床及大量中小型矿床所构成的巨型成矿带和矿化集中区则是人们探索成矿规律的窗口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地质特征 金属矿床 成矿带 成矿区带 矿床类型 小型矿床 演化历史 成矿规律 铜矿床 斑岩型
原文传递
内蒙古夏尔楚鲁金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成矿事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佳新 聂凤军 +4 位作者 张雪旎 张赋 刘翼飞 刘春花 丁成武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86-2393,共8页
本文为查明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对金矿体中发育辉钼矿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63.8±4.4Ma,其MSWD值为1.3.即矿体的形成时间为早二叠世,属海西期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 本文为查明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对金矿体中发育辉钼矿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63.8±4.4Ma,其MSWD值为1.3.即矿体的形成时间为早二叠世,属海西期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辉钼矿样品中的铼含量较低,为1.153×10^-6~2.740× 10^-6,平均为1.622×10^-6,这说明成矿过程可能与地壳重熔的S型花岗岩岩浆活动或地壳流体有关.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和团块状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中,并且与石英和钾长石呈共生结构关系,可以推测夏尔楚鲁金矿床和黑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早二叠世,属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锇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夏尔楚鲁 金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北部金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峰 丛培章 +4 位作者 聂凤军 王丰翔 曹毅 丁成武 蒋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3-1145,共13页
芬兰北部的金矿床数量众多,大多数金矿床(点)产出于古元古界中央拉普兰绿岩带(CLGB)和库萨莫—帕拉波加片岩带内,主要分为3种类型:造山型金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及砂金矿。其中造山型金矿绝大部分分布于中央拉普兰绿岩带中部... 芬兰北部的金矿床数量众多,大多数金矿床(点)产出于古元古界中央拉普兰绿岩带(CLGB)和库萨莫—帕拉波加片岩带内,主要分为3种类型:造山型金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及砂金矿。其中造山型金矿绝大部分分布于中央拉普兰绿岩带中部及库萨默地区和帕拉波加地区,最常见的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等。围岩蚀变包括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造山型金矿床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造山期区域变质。IOCG型矿床主要分布在CLGB的西部克拉瑞地区,容矿围岩是钠长石-直闪石石棉型岩石,矿石中富含Fe-Cu-Au±Ag、Bi、Ba、Co、Mo、Sb、Se、Te、Th、U和轻稀土元素。围岩蚀变强烈,并且有明显的分带现象。IOCG型金矿床的形成受岩浆热液活动和构造的影响较大。砂金矿床包括古砂金矿床和现代砂金矿床,主要分布在CLGB东北部。芬兰北部金矿床的研究对北极圈及邻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北缘、小秦岭和秦岭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进一步金矿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环境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金矿床 中央拉普兰绿岩带 芬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艾蒂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丰翔 丛培章 +4 位作者 聂凤军 曹毅 张伟波 丁成武 蒋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0-1171,共12页
艾蒂克铜-金矿床位于瑞典北部的耶利瓦拉市,为欧洲年产量最大的露采铜-金矿床。铜-金矿体与中元古代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铜-金矿化主要在古元古代瑞(典)芬(兰)火山沉积岩系和侵入岩脉(墙或株)内呈脉状、网脉... 艾蒂克铜-金矿床位于瑞典北部的耶利瓦拉市,为欧洲年产量最大的露采铜-金矿床。铜-金矿体与中元古代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铜-金矿化主要在古元古代瑞(典)芬(兰)火山沉积岩系和侵入岩脉(墙或株)内呈脉状、网脉状及细脉浸染状产出,并构成似层状、透镜状、囊状矿体。初步研究表明,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位于矿体下盘,为复式次火山岩侵入体,与铜-金-银(钼)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是区域上火山岛弧环境下产出的哈帕兰达侵入-火山岩套的一部分,具有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此外,流体包裹体和矿床年代学研究表明,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是高盐度流体演化的产物,经历了多次铜-金-钼-磁铁矿等多金属矿化的叠加,矿化阶段跨越近160Ma,具有典型的IOCG型矿床特征。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兼具斑岩型和IOCG型铜-金矿床的部分特征,其成因类型尚待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CG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高盐度流体 艾蒂克 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陵兰岛南部纳鲁娜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凤军 赵元艺 +3 位作者 李振清 刘翼飞 曹毅 丁成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4-1055,共2页
纳鲁娜科金矿床是格陵兰岛唯一正在开采的金矿床,也是世界上唯一处开采、破碎、选矿、冶炼直至拿到金砖全部在井下的一座绿色金矿山。1产出环境该矿床位于格陵兰南部科体利典元古代造山带的帕萨米体构造-岩浆岩带,与九联哈勃花岗岩类侵... 纳鲁娜科金矿床是格陵兰岛唯一正在开采的金矿床,也是世界上唯一处开采、破碎、选矿、冶炼直至拿到金砖全部在井下的一座绿色金矿山。1产出环境该矿床位于格陵兰南部科体利典元古代造山带的帕萨米体构造-岩浆岩带,与九联哈勃花岗岩类侵入岩基相邻(Kolb et al.,2013a,201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水 含金石英脉 造山带 构造叠加 金矿山 岩基 金矿体 岩浆岩带 花岗岩类
原文传递
美国福特-诺克斯金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喆 丛培章 +5 位作者 聂凤军 李强峰 曹毅 张伟波 丁成武 王丰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6-1035,共10页
美国阿拉斯加州中东部福特—诺克斯(Fort Knox)金矿床是北极圈周缘规模最大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对该矿床的形成背景、矿体特征、形成模式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早古生代绿片岩与白垩纪—古近纪花岗质侵入岩接触带上,受构... 美国阿拉斯加州中东部福特—诺克斯(Fort Knox)金矿床是北极圈周缘规模最大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对该矿床的形成背景、矿体特征、形成模式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早古生代绿片岩与白垩纪—古近纪花岗质侵入岩接触带上,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明显,地表出露面积为1100×600m2,并向深部逐渐变小。与其他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不同的是,该矿床热液蚀变作用强烈,与金矿化具密切空间分布关系的热液蚀变主要为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古近纪(92.5±0.2Ma),是多期次岩浆作用的产物。依据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围岩蚀变等特征可以判定,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质熔浆,成矿作用与氧化型中酸性侵入体侵入作用及其相关流体活动有关,属于典型的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特—诺克斯 金矿床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艾蒂克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4
作者 王丰翔 聂凤军 +2 位作者 张伟波 曹毅 丁成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8-1071,共4页
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位于瑞典北部的耶利瓦拉(Gallivare),深入北极圈以北60 km,西南方向距耶利瓦拉15 km,西北方向距基律纳(Kiiruna)铁矿床95 km,中心地理坐标为67°07′N,20°15′E(图1A)。钻探结果显示,该矿床已... 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位于瑞典北部的耶利瓦拉(Gallivare),深入北极圈以北60 km,西南方向距耶利瓦拉15 km,西北方向距基律纳(Kiiruna)铁矿床95 km,中心地理坐标为67°07′N,20°15′E(图1A)。钻探结果显示,该矿床已探明和控制矿石量7.1亿t,其中铜的平均品位为0.25%,金品位为0.2g/t,银品位为1.8 g/t,钼品位为29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金品位 瑞典 成因 地理坐标 g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阿拉斯加福特_诺克斯超大型金矿床
15
作者 蒋喆 聂凤军 +3 位作者 曹毅 张伟波 丁成武 李强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670,共4页
福特诺克斯(Fort Knox)矿床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中东部城市费尔班克斯(Fairbanks)东北方向40km处,是费尔班克斯矿区中最重要的金矿床,同时也是北极圈周缘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之一。1902年,美国人费里尔克斯佩德罗(Felix Pedro)于... 福特诺克斯(Fort Knox)矿床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中东部城市费尔班克斯(Fairbanks)东北方向40km处,是费尔班克斯矿区中最重要的金矿床,同时也是北极圈周缘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之一。1902年,美国人费里尔克斯佩德罗(Felix Pedro)于福特诺克斯金矿区附近的渔溪河(Fish Creek)下游发现了砂金,在此之后,费尔班克斯附近共产出砂金超过220t,但当时对于岩金矿床的认识甚少,勘察工作非常有限。20世纪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金矿床 美国人 阿拉斯加州 岩金矿床 勘察工作 金矿区 中东部 北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北部比约克达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6
作者 曹毅 聂风军 +4 位作者 丁成武 蒋喆 李强锋 王丰翔 张伟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2-1181,共10页
比约克达尔(Bjokdal)金矿位于瑞典北部古元古代斯科勒费特(Skellefte)地块的东部。成矿母岩为花岗岩类侵入体。该金矿的石英、白钨矿、方解石中的包体有3类。石英的δ18O值为8.3‰~14.3‰,2个全岩样品的δ18O值分别为9‰和10.4‰。Sm-N... 比约克达尔(Bjokdal)金矿位于瑞典北部古元古代斯科勒费特(Skellefte)地块的东部。成矿母岩为花岗岩类侵入体。该金矿的石英、白钨矿、方解石中的包体有3类。石英的δ18O值为8.3‰~14.3‰,2个全岩样品的δ18O值分别为9‰和10.4‰。Sm-Nd同位素数据得出矿石中白钨矿等时线年龄为1915±32Ma(MSWD=0.25),白钨矿的ε(Nd)(t=1.88Ga)的值为+1.1^+1.7。通过对矿化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将矿化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发育的石英脉伴随少量的白钨矿和硫化物,矿化作用的主要阶段发生了岩浆流体和地表水的混合,混合的同时伴随压力下降和p H值增加,第三阶段发生在130~220℃,这时产生了金-方解石-碲化物矿化,并对原生矿石进行了部分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约克达尔 瑞典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欧最大金矿田——芬兰科体拉金矿田
17
作者 李强峰 聂凤军 +3 位作者 曹毅 丁成武 张伟波 蒋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7-890,共4页
科体拉(Kittila)金矿田发现于1986年,它位于芬兰拉普(Lapland)省科体拉(Kittila)小镇的东北方向35km处,中心位置坐标为北纬67°54′55″。
关键词 金矿田 兰科 北欧 位置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的甘肃北祁连东段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成矿预测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健 丁成武 +1 位作者 陈建平 郝金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于GIS技术分析了北祁连成矿带东段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提取了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重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成矿有利远景区.研究表明:与海相火山岩型... 基于GIS技术分析了北祁连成矿带东段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提取了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重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成矿有利远景区.研究表明:与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最后依据成矿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了成矿远景区Ⅰ和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证据权法 资源预测评价 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 北祁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路磨降温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19
作者 苏伟强 陈君 +4 位作者 丁成武 王昌峻 张凯 尤家军 吴晓云 《水泥》 CAS 2024年第3期37-38,共2页
将水泥磨开路系统循环风改造成开路风,循环风机改造成尾排风机,取消一台大风机,通过外部环境风量的补入,降低系统风温并减少装机功率,从而达到降低水泥温度和工序电耗的目的。
关键词 开路粉磨系统 循环风 开路风 降温 节能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王坞斑岩型Mo-Cu矿床花岗斑岩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戴盼 吴胜华 丁成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98-2614,共17页
王坞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北武夷地区,地处钦杭构造岩浆成矿带北段。目前钻孔信息显示,该矿床的矿体主要由网脉状石英-辉钼矿-黄铜矿矿石组成,也含少量的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Cu-Mo矿化,主要的蚀变作用包括硅化、绢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矿区... 王坞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北武夷地区,地处钦杭构造岩浆成矿带北段。目前钻孔信息显示,该矿床的矿体主要由网脉状石英-辉钼矿-黄铜矿矿石组成,也含少量的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Cu-Mo矿化,主要的蚀变作用包括硅化、绢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矿区内隐伏燕山期的花岗斑岩脉及石英闪长玢岩脉。本文对该矿床的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主要矿石类型(网脉状石英-辉钼矿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36. 7±2. 2Ma,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2. 6±1. 8Ma^134. 5±2. 0Ma,加权平均值为133. 7±0. 94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34. 8±2. 1Ma。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和辉钼矿的Re-Os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且花岗斑岩和矿体之间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指示王坞Mo-Cu矿床的Mo矿化可能与矿区内的花岗斑岩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北武夷地区主要的斑岩-矽卡岩和岩浆热液脉型Cu-Mo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北武夷地区的Cu-Mo-Pb-ZnAg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可被划分为150~165Ma和140~125Ma两个阶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资料,王坞Mo-Cu矿床形成于早白垩纪伸展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测年 Mo-Cu矿床 王坞 北武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