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哥特式螺旋型面磨削砂轮廓形设计与优化方法
1
作者 王亚涛 丁国龙 刘欢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砂轮廓形的精确设计是实现滚珠螺母哥特型面精密磨削的基础,砂轮的轮廓精度直接影响螺母滚道的表面质量。针对砂轮廓形曲线的设计及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圆弧样条的砂轮廓形设计方法及优化模型,基于滚道磨削原理建立哥特式型面数学模... 砂轮廓形的精确设计是实现滚珠螺母哥特型面精密磨削的基础,砂轮的轮廓精度直接影响螺母滚道的表面质量。针对砂轮廓形曲线的设计及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圆弧样条的砂轮廓形设计方法及优化模型,基于滚道磨削原理建立哥特式型面数学模型,分析磨削运动关系,构造接触条件方程,求解砂轮截形离散点,利用双圆弧样条曲线,对截形离散点进行光顺处理,得到砂轮的廓形曲线;为改善型面不对称问题,分析砂轮安装角对接触线形态的影响,研究接触线形态与磨削力、磨削效率的关系,建立砂轮廓形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发砂轮廓形优化软件,为砂轮廓形的设计与磨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ton-Raphson算法 双圆弧样条 多目标优化模型 非对称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扇齿条副齿面接触应力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国龙 王亚涛 李天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1,共7页
针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工作齿面易发生磨损、点蚀甚至断裂等现象,围绕非圆齿扇齿条副的齿面接触应力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齿扇齿宽B、齿条压力角α和齿扇锥角φ... 针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工作齿面易发生磨损、点蚀甚至断裂等现象,围绕非圆齿扇齿条副的齿面接触应力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齿扇齿宽B、齿条压力角α和齿扇锥角φ等几何参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将非圆齿扇齿条副三维参数化建模与齿面动态啮合有限元仿真分析集成,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参数化、全流程仿真分析计算方法。预期为汽车转向器非圆齿扇齿条副的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扇齿条副 齿面接触应力 动态啮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器的多目标层次优化设计
3
作者 丁国龙 叶梦传 +1 位作者 吴熙 余运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了使RV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和承载能力更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RV减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RV减速器的体积、传动效率和摆线轮接触应力为多目标函数,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优化目标进行评估,计算各... 为了使RV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和承载能力更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RV减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RV减速器的体积、传动效率和摆线轮接触应力为多目标函数,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优化目标进行评估,计算各个目标的权重,将多个目标通过加权法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其次建立了包含参数范围、强度校核及结构限制的约束条件。最后利用遗传算法(GA)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V减速器体积减小、传动效率更高、承载能力更强,综合性能提高了8.0%。为实际生产应用中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层次分析法(AHP) 多目标优化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阶齿扇齿条副的啮合性能分析
4
作者 丁国龙 李天一 +1 位作者 程铖 向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351,共7页
目前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普遍采用C^(0)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其齿扇齿廓有尖点,不光滑,速度和加速度有突变,传动不够平顺。为此,以四次多项式为基函数设计C^(2)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采用齿廓法线法求解不同连续阶的齿扇齿廓,基于有... 目前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普遍采用C^(0)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其齿扇齿廓有尖点,不光滑,速度和加速度有突变,传动不够平顺。为此,以四次多项式为基函数设计C^(2)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采用齿廓法线法求解不同连续阶的齿扇齿廓,基于有限差分法推导齿廓曲率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C^(0)、C^(1)、C^(2)阶传动比曲线的齿廓结构特点、传动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特点以及其齿廓光滑性。仿真结果表明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传动比曲线的连续阶越高,其齿廓越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转向器 非圆齿轮 传动比曲线 连续 齿廓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扇齿条副动态啮合建模与仿真分析
5
作者 丁国龙 郑荣盛 李天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8,134,共7页
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通常采用非圆齿扇齿条副来实现转向过程中的非匀速传动,其设计制造大多采用经验和试凑的方法,使得产品开发周期长,效率低。针对企业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齿条副设计与强度分析校核,尤其是动态啮合过程中应力应变... 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通常采用非圆齿扇齿条副来实现转向过程中的非匀速传动,其设计制造大多采用经验和试凑的方法,使得产品开发周期长,效率低。针对企业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齿条副设计与强度分析校核,尤其是动态啮合过程中应力应变的瞬时状态的需求,基于ANSYS ACT插件设计出摇臂轴非圆齿扇齿条副动态啮合仿真软件完成三维建模与仿真分析。该仿真软件包含创建求解项目、三维参数化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参数化3个部分,可实现摇臂轴非圆齿扇齿条副从设计到三维建模再到有限元分析的全流程参数化与模块化。相较于传统设计分析方法,将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集成到Workbench中进行动态啮合仿真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汽车摇臂轴非圆齿扇齿条副设计与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插件 汽车转向器 非圆齿扇齿条副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齿机主运动机构的动平衡优化策略
6
作者 丁国龙 曾立竹 +1 位作者 叶梦传 王维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插齿过程中插齿机由于主运动机构动不平衡产生了不平衡惯性力,从而引起机床振动和噪声。为此,通过对插齿机主运动机构进行平衡分析,计算曲柄旋转一周的曲柄销与连杆的总不平衡量,采用积分求解和均值求解两种优化计算方法,以均方差作... 在插齿过程中插齿机由于主运动机构动不平衡产生了不平衡惯性力,从而引起机床振动和噪声。为此,通过对插齿机主运动机构进行平衡分析,计算曲柄旋转一周的曲柄销与连杆的总不平衡量,采用积分求解和均值求解两种优化计算方法,以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优化策略。插齿机YKW51160主运动机构的平衡量优化实例计算表明,积分优化法与均值优化法计算的平衡块的不平衡量相近,相差不超过0.2 kg·m,积分优化后的不平衡量均方差为0.614,波动更小,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连杆机构 机构动平衡 不平衡量 积分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导法曲率的齿轮成形磨削干涉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国龙 张颂 +1 位作者 赵大兴 赵东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4,共8页
如何避免和降低干涉是提高齿轮成形磨削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和空间啮合原理,利用无瞬心包络法精确求解磨削一个齿槽的完整砂轮廓形;在对曲面啮合诱导法曲率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计算砂轮曲面和齿轮螺旋面间接触... 如何避免和降低干涉是提高齿轮成形磨削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和空间啮合原理,利用无瞬心包络法精确求解磨削一个齿槽的完整砂轮廓形;在对曲面啮合诱导法曲率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计算砂轮曲面和齿轮螺旋面间接触线上任意点诱导发曲率值检验磨削干涉与否,并总结了诱导法曲率随安装参数变化规律和接触线附近干涉区域形成特点,为齿轮成形磨削提出一种如何验证、降低及避免干涉的方法;基于Matlab编写计算程序,以磨削无干涉为限制条件获得砂轮安装角和砂轮半径的取值范围。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不合理调整砂轮安装角或砂轮修形将导致磨削干涉,为实际磨削提供了安装参数的合理选取范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干涉 砂轮廓形 安装角度 干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成形磨削砂轮廓形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国龙 张颂 +2 位作者 赵大兴 赵迪 赵东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3-748,755,共7页
砂轮廓形优化对齿轮成形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从齿轮端面建立了完整齿廓数学模型,其中非渐开线过渡部分采用圆弧曲线,利用无瞬心包络法求解了磨削一个齿槽的完整砂轮廓形,推导了左右固定弦齿间点解析式。调整了砂轮安装角以... 砂轮廓形优化对齿轮成形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从齿轮端面建立了完整齿廓数学模型,其中非渐开线过渡部分采用圆弧曲线,利用无瞬心包络法求解了磨削一个齿槽的完整砂轮廓形,推导了左右固定弦齿间点解析式。调整了砂轮安装角以改变砂轮与工件的左右齿面的接触线形状和位置,使左右更对称;调整了固定弦齿间点在齿面上的位置,使之靠近分度圆,接触线分布集中,发散小。基于线性加权和法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磨削效率高、左右接触线对称、单齿接触线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利用MATLAB开发优化程序对砂轮廓形进行了优化。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调整砂轮安装角和固定点位置对砂轮廓形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磨削 修形 砂轮廓形 接触线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丁国龙 谢安明 +2 位作者 雷剑琴 丁国鹏 胡亚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intravitreal bevacizumab,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 目的研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intravitreal bevacizumab,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联合术前3~7 d给予IVB辅助治疗的严重PDR患者56例(63眼),分别于IVB及PPV术时收集两次房水,采用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测量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浓度;分析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及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IVB后3~7 d,房水中VEGF浓度为(6.57±12.29)pg·mL^(-1),较术前(278.71±340.20)pg·mL^(-1)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浓度为(385.60±1099.47)pg·mL^(-1),较术前(298.87±1005.79)pg·mL^(-1)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及MCP-1浓度均高于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EGF、IL-6、IL-8及0MCP-1各细胞因子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PDR患者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可能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针对性降低VEGF浓度可以代偿性引起其他细胞因子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贝伐单抗 房水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应力均化的摆线轮修形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丁国龙 秦园 +2 位作者 明廷伯 赵大兴 余运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089,共9页
在传统组合修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摆线轮传动精度和齿面接触应力,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应力均化的摆线轮修形方法。将摆线针轮齿廓传动压力角最小的工作段作为修形量优化的区间,分析所需齿侧间隙,选定合理的转角修形量范围;以转角修形齿廓... 在传统组合修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摆线轮传动精度和齿面接触应力,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应力均化的摆线轮修形方法。将摆线针轮齿廓传动压力角最小的工作段作为修形量优化的区间,分析所需齿侧间隙,选定合理的转角修形量范围;以转角修形齿廓为目标齿廓,用等距和移距组合修形逼近方法确定相应的等距和移距修形量,并将其代入摆线轮传动受力方程,得到优化区间内同时啮合各齿之间接触应力分布方差;以同时啮合各齿之间接触应力分布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在转角修形量范围内,搜索出最佳的转角修形量以及对应的组合修形量。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传动精度,并显著改善齿面受力状况,延长摆线轮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轮 接触应力均化 压力角 组合修形 分布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 UA的轧辊磨床PC端数控软件开发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国龙 邱兆祥 +2 位作者 汤明俊 秦园 周向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8-82,共5页
基于OPC工业接口,结合SINMERIK 840Dsl开放式数控系统、SIMATIC S7-300 PLC等设备,在PC端开发一套数控轧辊磨床系统。该PC端数控轧辊磨床系统采用Qt5.9开发工具结合OPC基金会的开源代码进行开发,实现对数控轧辊磨床的远端数据监控、控... 基于OPC工业接口,结合SINMERIK 840Dsl开放式数控系统、SIMATIC S7-300 PLC等设备,在PC端开发一套数控轧辊磨床系统。该PC端数控轧辊磨床系统采用Qt5.9开发工具结合OPC基金会的开源代码进行开发,实现对数控轧辊磨床的远端数据监控、控制与监测。该软件相较传统的开放式OEM软件具备更好的开放性,能够较好地与具有OPC接口的其他平台进行连接,可以有效解决数控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磨床 SINMERIK 840Dsl系统 OPC接口 开放式数控平台 PC端数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840Dsl的轧辊磨削软件开发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国龙 汤明俊 +2 位作者 邱兆祥 周向东 廖小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5,共5页
选择Sinumerik 840Dsl数控系统作为开发平台,以轧辊磨削作为研究对象,开发轧辊磨削系统软件。在Qt Creator跨平台的开发框架下进行GUI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OPC UA通信技术实时获取数控机床信息,依靠MySQL数据库保存并管理得到的机床加工... 选择Sinumerik 840Dsl数控系统作为开发平台,以轧辊磨削作为研究对象,开发轧辊磨削系统软件。在Qt Creator跨平台的开发框架下进行GUI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OPC UA通信技术实时获取数控机床信息,依靠MySQL数据库保存并管理得到的机床加工信息;设计全局变量,生成轧辊加工G代码程序,实现轧辊磨削加工。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方式,该方法具有开放性好、兼容性强等优点,有利于制造单元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磨削 Sinumerik 840Dsl OPC UA Qt Cre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静压回转工作台的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国龙 高博 +1 位作者 明廷伯 李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7-71,共5页
对大型静压回转工作台进行静态特性分析与模态分析,得到其承载能力和动态性能,为工作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工作台的静动态性能情况,以减轻其质量为目标函数,利用元结构方法进行出砂孔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工作时所需的动、... 对大型静压回转工作台进行静态特性分析与模态分析,得到其承载能力和动态性能,为工作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工作台的静动态性能情况,以减轻其质量为目标函数,利用元结构方法进行出砂孔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工作时所需的动、静刚度,同时保证了最大一阶固有频率;对优化后的工作台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将实验所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了优化后工作台的动态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工作台 元结构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反求设计与加工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国龙 余金舫 +1 位作者 王永龙 张雅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1-204,共4页
在汽车转向器行业,对引进的动力转向器进行反求设计并进行加工验证是产品研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反求主要难点有两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提取非圆齿扇齿条的反求设计特征,包括静态尺寸和动态性能;第二,进行非圆... 在汽车转向器行业,对引进的动力转向器进行反求设计并进行加工验证是产品研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反求主要难点有两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提取非圆齿扇齿条的反求设计特征,包括静态尺寸和动态性能;第二,进行非圆齿扇齿条运动分析与验证。在提取工件参数、齿扇齿廓坐标、刀具尺寸、齿扇齿条的传动比之后,结合MATLAB仿真,得出了非圆齿扇的反求理论齿廓坐标。通过将反求理论齿廓坐标与实际测量齿廓坐标进行对比,从理论上验证了特征提取的精确性和运动分析的正确性。基于华中HNC-808数控系统,开发了数控插齿机专机系统。系统采用工艺卡片式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宏变量编写插齿加工G代码。加工出该反求设计的非圆齿扇,通过方向机厂装配检验验证,满足了厂家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器 非圆齿扇 反求设计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化变凸度辊形的自适应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国龙 邱兆祥 +1 位作者 汤明俊 周向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8-614,共7页
变凸度辊形因其优异的凸度控制能力而在板型控制方面应用广泛,但变凸度辊形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导致其相对普通辊形而言有着非对称磨损的情况,且大部分的变凸度辊形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辊形的凸度控制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提... 变凸度辊形因其优异的凸度控制能力而在板型控制方面应用广泛,但变凸度辊形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导致其相对普通辊形而言有着非对称磨损的情况,且大部分的变凸度辊形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辊形的凸度控制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离散化变凸度辊形曲线的自适应设计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辊形数据进行优化。该设计方法以凸度控制能力和轧辊磨损量为辊形评价指标,以该指标建立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优化设计辊形曲线。对比CVC(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辊形,发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后的离散化辊形在保证凸度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轧辊的抗磨损能力。相较常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也具有更好的拓展性和灵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形 离散化 自适应 非对称磨损 凸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转子成形铣刀廓形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国龙 余金舫 +1 位作者 朱海峰 张雅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8,77,共6页
使用成形法加工螺旋转子需要事先计算出成形铣刀的廓形。通过研究螺旋转子与铣刀之间的相对运动,基于螺旋面几何特征提出了螺旋母线的概念,其显著特征为:螺旋母线上距离铣刀旋转轴线之间距离最近的点即为接触点。提出了基于螺旋转子几... 使用成形法加工螺旋转子需要事先计算出成形铣刀的廓形。通过研究螺旋转子与铣刀之间的相对运动,基于螺旋面几何特征提出了螺旋母线的概念,其显著特征为:螺旋母线上距离铣刀旋转轴线之间距离最近的点即为接触点。提出了基于螺旋转子几何特征的接触线数值计算方法,利用二分逼近算法对初步计算的接触点进行迭代,可计算出满足任意精度要求的接触线,进而得到成形铣刀的廓形。为了验证该廓形的正确性,使用数字化运动仿真方法,得到了成形铣刀的运动点集。再使用指定空间内距离最短法,提取出铣刀点集内包络面上的点集。最后通过对比内包络面点集与螺旋转子理论轮廓面,最大误差为0.2526mm,平均误差为0.0478mm,结果表明基于几何特征的接触线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化运动仿真方法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铣刀 螺旋母线 二分逼近 数字化运动仿真 内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弧样条的短道速滑冰刀刃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国龙 陈吉红 周会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0,共3页
根据短道速滑冰刀的特点提出了用G1连续圆弧样条拟合短道速滑冰刀弧度曲线,以此建立短道速滑冰刀刃磨的数学模型。由于冰刀弧度曲线从弧顶向两边弧度半径递减,我们也提出了从弧顶向两边构造了半径递减的G1连续的圆弧样条的算法,并在华... 根据短道速滑冰刀的特点提出了用G1连续圆弧样条拟合短道速滑冰刀弧度曲线,以此建立短道速滑冰刀刃磨的数学模型。由于冰刀弧度曲线从弧顶向两边弧度半径递减,我们也提出了从弧顶向两边构造了半径递减的G1连续的圆弧样条的算法,并在华中数控系统HNC-12“小博士”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样条 冰刀弧度曲线 G1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40E减速器模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国龙 詹明儒 +2 位作者 赵大兴 余运清 董红刚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69,共6页
以RV-40E减速器为对象,通过模态仿真与模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RV减速器进行了自由模态下的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基于Ansys进行RV-40E减速器整机建模与仿真,得到固有频率与振型的仿真结果;然后,对国内和纳博特斯克(Nabtesco)RV-40E减速... 以RV-40E减速器为对象,通过模态仿真与模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RV减速器进行了自由模态下的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基于Ansys进行RV-40E减速器整机建模与仿真,得到固有频率与振型的仿真结果;然后,对国内和纳博特斯克(Nabtesco)RV-40E减速器的整机实验模态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国内RV-40E减速器的1阶模态普遍低于纳博特斯克产品,最大差异为11.1%。同时,将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1阶模态的国内最大差异为-5.8%,纳博特斯克为+5.9%。研究为RV减速器结构优化设计以及模态性能分析提供了有效数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有限元 模态分析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切屑形成过程的瞬时滚削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国龙 叶梦传 +1 位作者 向华 杨春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562-2570,共9页
建立滚齿加工的时变滚削力模型是优化滚齿加工工艺参数、减少滚削力波动、提高加工精度的前提,面向滚齿切屑形成过程建立时变滚削力模型是提高建模精度的最直接的物理方法。针对干切滚齿的切屑形成过程,建立滚刀前刀面运动模型,利用MAT... 建立滚齿加工的时变滚削力模型是优化滚齿加工工艺参数、减少滚削力波动、提高加工精度的前提,面向滚齿切屑形成过程建立时变滚削力模型是提高建模精度的最直接的物理方法。针对干切滚齿的切屑形成过程,建立滚刀前刀面运动模型,利用MATLAB生成刀齿运动轨迹的动态链接库。基于SolidWorks进行三维布尔运算,提取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开发切屑几何模型动态链接库。通过C#调用MATLAB和SolidWorks动态链接库,实现三维运动仿真,进而构建多齿瞬时滚削力模型。通过YK3216CNC滚齿机进行样件加工,结合HNC-SSTT软件进行全行程电流检测,间接测量瞬时滚削力。仿真加工的瞬时滚削力与实测滚削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屑形成过程 加工运动模型 C#混合编程 瞬时滚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插齿加工过程的仿真与实时跟踪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国龙 陈吉红 +1 位作者 周会成 解顺兴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基于直齿圆柱齿轮的范成加工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视觉效果的加工过程仿真与实时跟踪算法,并在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上实现。
关键词 直齿圆柱齿轮 加工过程仿真 实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