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聋人早期手语经验对脑功能及结构的塑造作用 |
丁国盛
李妍妍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2
|
拼音输入法经验对汉字字形和语音加工的影响 |
朱朝霞
刘丽
丁国盛
彭聃龄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3
|
口吃者的言语计划缺陷——来自词长效应的证据 |
宁宁
卢春明
彭聃龄
马振玲
丁国盛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4
|
汉语单字词音、义加工的脑激活模式 |
彭聃龄
徐世勇
丁国盛
李恩中
刘颖
|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
2003 |
20
|
|
5
|
不可预期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语言切换研究 |
祁志强
彭聃龄
丁国盛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6
|
汉-英儿童双语者母语和二语加工的相互作用:来自神经机制方面的证据 |
高悦
魏娜
王正科
简洁
丁国盛
孟祥芝
刘丽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7
|
双语学习有助于增强大脑功能 |
丁国盛
|
《教育家》
|
2020 |
0 |
|
8
|
人脑如何处理语言 |
丁国盛
|
《教育家》
|
2020 |
0 |
|
9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区连接异常 |
冯小霞
李乐
丁国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0
|
双语者代码切换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从行为研究到脑成像研究 |
祁志强
丁国盛
彭聃龄
|
《应用心理学》
CSSCI
|
2006 |
15
|
|
11
|
手语和口语理解及产生的脑机制对比 |
李俊宏
丁国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2
|
动词配价特征的心理现实性研究 |
冯丽萍
丁国盛
陈颖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3
|
左侧前额叶语言加工功能研究综述 |
邓园
丁国盛
彭聃龄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手语神经机制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
邹丽娟
丁国盛
李妍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5
|
不同复杂程度出声言语表达的神经机制:一项BOLD-fMRI研究 |
杨延辉
卢春明
李坤成
郝晶
宁宁
丁国盛
彭聃龄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08 |
2
|
|
16
|
言语学习引起的脑功能和结构变化 |
李妍妍
丁国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7
|
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词汇通达机制的理论观点及分歧 |
邹丽娟
丁国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及其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
余先川
程晓春
丁国盛
邹伟
谈小生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PC386/486与DSPTMS320C30构成的高密集电磁环境视频模拟器 |
丁国盛
雷丽文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0
|
准备间隔对口吃者言语反应速度的影响 |
宁宁
杨双
彭聃龄
丁国盛
董方白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