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是反映还是选择?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应该明确关于本质的规定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本质是事物内部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当我们研究认识现象的本质时,应设法找到认识的内在矛盾。认识是主体的行为,主体的认识机制才是认识本质的所在,所以研究主体认识的机制是了解认识本质的基本前提。本文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和选择的矛盾统一。
作者
王宏波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教研室
出处
《哲学研究》
1987年第3期32-38,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主体选择
选择过程
认识过程
反映
认识结构
认识本质
主体认识
相互作用
意识
外界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1
黄森.
对《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的评说[J]
.中国社会科学,1985(4):127-128.
被引量:1
2
李淮春.
社会实践的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J]
.哲学研究,1980(5):29-31.
被引量:2
3
邹化政.
哲学即人学论纲——通向唯物主义的科学道路[J]
.社会科学战线,1988(1):77-82.
被引量:3
4
刘福森.
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J]
.哲学研究,1988(10):33-39.
被引量:12
5
陈新权.
认识是反映和建构的统一[J]
.哲学研究,1988(1):47-51.
被引量:6
6
汪信砚.
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J]
.哲学研究,1987(1):12-20.
被引量:12
7
王永昌.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初探[J]
.哲学研究,1983(2):22-30.
被引量:5
8
罗翊重.
简论需要是人之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出发点——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互补融合关系[J]
.青海社会科学,1989(5):55-60.
被引量:2
9
陆剑杰.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点建立科学历史观——评“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的讨论[J]
.哲学研究,1989(1):14-20.
被引量:2
10
刘森林.
超越“自然历史过程”——也论重新理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J]
.哲学研究,1989(10):17-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傅国强.
当代中国哲学主体性思潮基本思想理论状况述评[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60-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任立刚.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与反思[J]
.哲学动态,2008(6):34-38.
被引量:2
1
张义生.
也谈认识的本质———兼评关于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J]
.南京社会科学,1996(10):44-46.
2
王力.
对认识本质的一点思考[J]
.红河学院学报,2010,8(3):48-50.
3
张秉民.
论认识本质的研究方法[J]
.东岳论丛,1994,15(1):60-64.
4
吴晓平.
意志与理念——叔本华对柏拉图哲学的超越及其不足[J]
.南方论丛,2013,0(6):40-45.
5
曲明哲.
认识的本质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87(5):1-3.
被引量:1
6
方圆.
关于认识本质的思考[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1996,14(1):22-26.
7
李俊杰,范晓丽.
文化认识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6):24-26.
被引量:3
8
朱颖源,林雪原.
试论认识本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5,7(2):29-31.
9
刘天喜.
应注意从社会视角探讨认识本质[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7(2):19-20.
10
倪钢.
对认识本质的四种理解[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5):26-28.
哲学研究
198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